新人新作:推 煤!【李拴增】
推煤,是农村大多数人难忘的记忆,也是我年轻的时候干过的活。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社会生产力不发达,交通运输工具少,农村老百姓烧煤主要是靠自己去县级煤窑推煤,小推车就是农村老百姓家庭的主要运输工具。家家户户都有小推车,小推车为修红旗渠可做了大贡献呐!
能否去煤窑推煤,是考验你是否真正男子汉的一次重要的劳动过程。
我高中毕业后的第二年,19岁,长大了,也该为家庭承担一定的负担了,不能再当小孩子了。我想,我是个男人,男子汉,得体现出男子汉的威力,于是和邻居家几个男孩商议决定去煤窑推煤。
当时我们林县的煤窑在横水公社的凌集,称“邵家窰”煤矿,在县城的东北方向,距村子约有6、70多里地吧?
头一天下午,把小推车检查一下,把轮胎的气打饱鼓腾腾的,车轴再搞搞油,一切准备停当。
第二天早晨三四点钟,被母亲叫醒,洗了洗脸,清醒清醒头脑,吃了早饭,带上母亲头天晚上烙好的干粮,推上小推车,和其他两个同伴出发了。
第一次推煤,全凭邻居家两个弟兄带路,他们以前去过煤窑,煤窑在横水公社的凌集,得经过县城,经过一个叫十圪节坡(也叫十家豁)的地方,十圪节坡去时一溜向下,老百姓说有十里地长,回来可就难了。这十圪节坡是最考验人的体力的一段路程。(十家豁现在就是太行国际学校的地方,县城东延,那里已开发了,修成了宽阔的马路,路也较以前平坦的多了。)
去时,天没亮,后半夜,大地黑黝黝的,人们还躺在被窝里处于温柔的梦乡。满天星斗,月儿弯弯,清冷的月辉映照着初冬的大地,寂寞的很,公路上没有车辆,偶尔听到野地里几声狐狸呜儿呜儿的叫,村子里狗汪汪汪的狂吠声和某人家公鸡咯—咯—嗝儿的引颈高亢的打鸣声,身子冷飕飕的。我们很少说话,光听见走路踢踏踢踏的脚步声。我倒也不害怕,信心满怀,快步走着,路上不时碰见几个同方向的推煤者。
到达“邵家窰”煤矿,东方升起了红太阳,天大亮了。看见煤窑场的煤堆好大好大,煤堆冒着白色的烟雾,有的地方还冒着蓝色的火苗,那是煤的自燃。我们排着队,号上煤,煤矿工人用箩筐称了三筐,三百斤,一筐八角钱,当时煤便宜。
我第一次推,不敢多推,有力气者,人家号四百斤。
刹好车子,用锨拍了拍车篓里的煤,弓下腰,搭上襻,就挺起身子,用力推动负重的车子赶走在回家的路上了。
出来煤窑,当地有好几个人在路两边设立有小柴火炉,火炉上放一半大的铁锅,锅里熬着酸菜米汤,热气腾腾的。旁边的石块上放一筐子碗,碗用蒙布盖着,放两三把气管子,还有小板凳子,大声呼叫着“喝汤儿打气不要钱!”“喝汤儿打气不要钱!”见有的推煤者在那儿停车歇息喝汤或打气。“喝汤儿打气不要钱?”我想这到是美事,既喝了汤,解了渴,又不要钱,这是在学雷锋啊!?我当时还觉得这里的人怎么这么不赖?还免费为人供应米汤和气管,何乐而不为呢?就索性放下车子喝一碗汤解解渴吧。
我把车子放到一大嫂面前,说:“给我舀一碗”,喝了一碗,感觉真得劲,真爽!酸溜溜,甜滋滋的。我说:“再来一碗”,又喝了一碗,连着喝了三碗,肚子鼓起来了。把碗还给人家,说声”谢谢!”推开车子就走。大嫂说,“你还没给钱呢!”我说:”你不是不要钱吗?“她说:“你如果喝汤儿,打气不要钱,不是喝汤不要钱。”她一说,我才明白过来了。原来你在人家这里只有喝汤儿,那打气是不要钱的。你如果不在这儿喝汤儿,恐怕打气用人家气筒还是要钱的。这是做生意的一种诀窍。所以你若要想不掏钱打气用人家气筒,那你就最好就在这里喝汤儿。
再一个他们的叫卖声不分标点符号,“喝汤儿打气不要钱,”使人猛一听,原以为喝汤儿打气都不要钱。理应呼叫成”喝汤儿,打气不要钱”。喝汤儿和后面的打气不要钱,中间应用逗号隔开,中间的停顿稍长一些,这样前半句和后半句就是并列关系了,听着就不容易混淆了,不至于误会了。
一碗汤儿三分钱,不贵!我给了她一毛钱,说,“不用找了”。推起车子走了。喝了三碗酸菜米汤,增加了劲头,值得!
记得以前在学校上语文课时,老师讲到标点符号的意义时,还专门列举了林县推煤“喝汤儿打气不要钱”这个事例,原来这是真的啊!
走没多远,路就开始上坡了,上十圪节坡,十圪节坡十里地长,一溜向上,是最费体力的路段。你如果力气弱,或没有决心志气,那你就上不去,就要败下阵来。有大男人说,上十圪节坡,在车前头挂上自家婆姨的布衫,看着婆姨的布衫就有了力气,浑身是劲。可我们三人都还是未娶媳妇的年轻人,那来的婆姨,总不能借一件女人衣服挂在车前头吧?!那挂不成衣服,动力就在自己的心里!就在自己身上!
我们弯着腰弓着背,身子前倾,屁股撅起来,车襻搭在肩膀,两只手捉住车把,两只脚吃力地用劲蹬着大地,这时,手劲、脚劲、胳膊腿劲,使出了全身的劲往上推,不敢懈怠,人就是车子的动力源,相当于汽车发动机,车子在人的动力作用下,一步一步地向前移动着。一会儿,身上就出汗了,头上热气腾腾,不觉得冷了。
这时神情专注地推着车子,顾不得看路两边的风景,顾不上看从身边驶过的车辆行人,既便从身边走过一个绝色美女,也无心去看她一眼,不会受影响。眼中,心里唯独只有自己的车子,目标就是十家豁坡顶。
当时心里想,这里如果有一个拉车的帮我拉一下车子该有多好啊?!我甘愿付钱,可是此地没人来挣这个钱。
约莫 走了一半坡路了,身上的力气也消耗得差不多了,把车子停在路边歇一会吧?把车子停在路边,擦擦汗,从兜里掏出来干粮,配着水,大口小口地吃了起来。吃了干粮,休息了一会儿,身上恢复了力气,就又驾起车子,推着上坡,越往上坡越陡,越费力,这时,更需要的是意志的坚强!一步,一步,最后终于推上了坡顶!胜利了,我们胜利了!
回头看看走过的长长的十家豁漫长的坡路,心里无限感慨,十里漫漫长坡路,需要多大力气来征服啊!什么时候不用人力来推煤了?
到坡顶就晌午了,我们把车子停放在路边,擦擦汗,坐在路边的石块上,又吃起了干粮,休息有半个小时,驾起车子重新赶路。越过十家豁坡顶往西,就一溜跄下走了,情驾着车子,拉着刮脚,不用再费那么大劲了。
穿过县城,到达小屯地界,父亲他们来接我们了。看到有人来接,心里就感觉轻松了许多。父亲在前面拉着车子,我在后面驾着车子,不用多大的推力了,一会儿就回到了家,完成了这次去煤窑推煤的壮举,完成了这次比较长途的劳动锻炼和检验。
推煤,第一次推煤,这是男人的一次典礼仪式,是一次向世界,向社会的神圣的宣言!
我能够去煤窑推煤,胜利的回来,完成这次历练,使人不可小觑自己,对别人也敢夸:我去煤窑推过煤!
去煤窑推煤,共去过三次,第一次去县城东北方向的“邵家窰“煤矿,后二次去县城东边的涧西煤矿。去涧西矿的路比去邵家窰矿的路好走了,不用上十家豁了。
八十年代,村里有了小型拖拉机,用小型拖拉机拉煤,就再也不用人力推煤了。推煤成了历史的记忆。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农村老百姓生火做饭已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不再烧煤了,而改为烧天燃气做饭取暖。到做饭的时候,一拧开关,啪的一声,蓝色的火苗呼呼的往上吹着,一锅水一会儿就滚开了,干净,快。
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幸福!日子越过越美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