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关风情泥塑艺术欣赏
西关风情泥塑艺术欣赏 在广州陈家祠的一个陈列室内,摆放着百多件幽默逼真的西关风情泥塑。置身其间,仿佛让人进入到了时光隧道,又见旧时广州横街窄巷内挑担叫卖的小商小贩,青青的石板路面上,似乎又传来了木屐声声,还有那古老西关大屋的趟栊门、婀娜的西关小姐……
吮田螺(炒熟田螺两三斤,螺味传来香喷喷;吮了几碗唔知饱,食完又去做搬运。)雕塑这些作品的作者是一位从未上过专业院校的民间艺人万兆泉。
《整木屐》(木屐唔值几个钱,烂咗还要整一整。世世代代岭南人,自古以来知悭俭。)万兆泉出身书香门第,1944年出生,父亲毕业于一所师范学校,是一名教师,外公曾在西关开了一家颇有名气的书馆,母亲也识不少字。万兆泉从小受父母熏陶,练就了一手好字,也特别喜爱画公仔,这为他后来逐渐走向雕塑之路打下了基础。
《鸡公榄》(头戴红帽吹喇叭,纸扎鸡公头上挂,沿街吹响鸡公榄,孩子追叫顶呱呱。)然而,高中毕业后的万兆泉并没有就此走上艺术生涯,他先后当过泥水工、搬运工、卖过菜。19岁那年,万兆泉进入广州电镀厂,当了一名机修工。
不求人(好痕好痕实在痕,背脊尼度最难忍,左抓右抓抓不着,好在有个“不求人”。)1982年陈家祠开始大修要吸收员工,万兆泉立即利用自己懂美术识灰塑也涉猎雕塑的优势,先是借调,两年后正式调入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负责展览陈列设计工作。
《顾此失彼》(门前一张小凳板,放了肉菜又摆饭。引来鸡猫齐捣蛋,捧起饭碗肉菜翻。)进入以陈家祠为馆址的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工作,受传统建筑装饰艺术和民间工艺美术的熏陶,使万兆泉的雕塑创作产生了新的飞跃。
《桥凳情浓——骨落 骨落》(从前啃骨唔使医,放碗上头舂筷子。骨落骨落叫不停,落与唔落自己知。)在陈家祠内,各式各样的民间工艺精品把万兆泉潜藏的艺术细胞激活了,他挤在古祠后面极为简陋的数平方米的“蜗室”中搞雕塑,工作条件虽然艰苦,但对艺术的追求却使他几乎到了痴迷的程度。万兆泉自小生活在岭南文化中心地广州。古老的西关大屋、小巷人家挑担叫卖的情景、木屐之声声声入耳,一幕幕童年时期耳濡目染的生活情趣不断地在他脑海里涌现,终使他萌发了以陶塑反映广州百年风情的创作意念。
《肥水不流别人田》(童子三急出如箭,快将龚桶棒上前,勤积肥料禾苗壮,肥水不流外人田。)虽然斗转星移,时过境迁,昔日的风俗已日渐淡化,但难以忘怀的南国风情,童年生活的记忆,自己熟识的西关文化底蕴,以及多年积累的艺术造诣,都在激荡着他强烈的创作冲动。
《 伙计》(揸煲茶水四围拎,虾饺烧麦送不停。从朝到晚腿跑断,又闻惊呼埋单声。)从1998年开始,他在朋友的鼓励与支持下,走访众多“老广州”、查阅大量资料、搜集了不少旧生活用具,设计出了一个个图样,终于塑出了一座座表现广州旧日风情的样品来。
《情同手足》( 四海为家喜相逢,不分长幼同打工,未因贫贱争死活,有饭同享情义浓。)他从石湾取回不同特性的陶土,运用中西合璧的技法,在广州做出陶胚,然后运往石湾烧制,作品基本不施釉彩,就靠不同陶土烧制后变作不同颜色去显示作品的韵味。
《 桥凳情浓》——还有一粒(熬尽艰辛做苦工,相濡以沫志未穷。知悭识俭齐奋发,兄弟同心定成功。)经过两年多努力,万兆泉完成了百多件反映广州旧日风情的陶塑作品。作者用心灵、用泥巴去重现多年来埋藏在心底的幼年生活情怀,为此倾注了自己独特而强烈的艺术情感。
《三姑六婆》(张家长来李家短,东家西家说不完,说了人家说自家,说与媳妇闹翻天。)泥土塑成的车夫、更夫、小贩、工匠、医师等等人物活灵活现,看上去就象是一幕幕民间喜剧。
《千金难买少年穷》(千金难买少年穷,穷则思变志气宏;胯下受辱何所惧,奋跃成门鱼化龙。)有位哲人说:“少年贫穷是人生终生的财富”。这批作品出来后,万兆泉曾谦虚地说:塑造这批小人物是“雕虫小技,不登大雅之堂”。但在同道看来,这些反映广州旧日风情的立体画卷蕴含着耐人寻味的艺术感染力,具有浓郁的广州传统民俗特色。
《 一车走天涯——打飞机》(时运不济会倒霉,运蟹满箩泻落地。拉货又遇石头阻,车把朝天打飞机。)2000年,万兆泉先后在广州雕塑公园、沙面会展中心、陈家祠举办“岭南百年风情陶塑展”(后定名为“广州百年风情”),慕名前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不久后,这批广州百年风情雕塑从陶塑小件扩大为真人比例般大的铸铜座像,有十多件作品摆放于广州雕塑公园的湖边大道两旁,以后又陆续放置于下九路商业步行街等公共场所。这一件件艺术作品引来路人的“评头品足”,纵然不是清一色的赞誉,但众多市民的伫足观赏,品评议论,足以说明市民群众对广州百年风情雕塑的接受与喜爱。
《 顾此失彼》(两尺筒宽功夫裤,左绑右绑绑不住。顾此失彼真烦恼,裤未绑好猫偷鱼。
《 阿香》(十八正是好年华,脸搽胭脂头戴花。搔首弄姿真烦躁,只因未见心上人。)
《今年水仙开得好》雕塑基调都洋溢着很浓的生活情趣,幽默诙谐而又亲切真实、富于动感而又具有鲜明的生活气息,通俗易懂,且具有很强的地域性代表特性,就连作品标题用的几乎都是广州俗语,令人耳目一新,让观赏者从中感受到旧时广州百姓悠然自得、苦中作乐的开朗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