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古道与“秦瓯战争”主战场
地方史研究
岭南古道与“秦瓯战争”主战场
广西 贺州 董全吉
《尚书》“大传曰:尧南抚交趾于禹贡荆州之南垂。幽荒之外,故越也”;《禹贡图注》(明艾南星辑):“熊氏曰:荆州之地亦广,北接雍豫之境,南逾五岭。即越之南徼也。越虽上古未通,已当在要荒之服。”、《尚书·尧典》曰:尧“申命羲叙宅南交,曰明都”。《大戴札记·少间篇》亦曰:“虞舜以天德嗣尧,南扶交趾。”。说明,岭南在古越时期,是“上古未通”之地,那么,其主要通道是在哪呢?秦军攻占岭南主要战场又在哪呢?答案就是在古苍梧郡的谢沐县(隋朝废)和冯乘县(北宋废)的地域。
一、汉代的谢沐县和冯乘县的变迁
《读史方舆纪要·卷一百七·广西二》:“《志》云:汉元鼎四年,析临贺钟山地置富川县,后皆因之”, 《宋书·卷三十七志第二十七·州郡三》:“冯乘侯相,汉旧县,属苍梧。富川令,汉旧县,属苍梧。封阳侯相,汉旧县。兴安侯相,吴立曰建兴,晋武帝太康元年更名。谢沐长,汉旧县,属苍梧。”。三国吴甘露元年(公元265年)由富川县分置平乐县,恭城属平乐县。隋末,萧铣始析置恭城县;汉元鼎6年(公元前111年)为谢沐县属苍梧郡。至隋,谢沐县分划入营浦县、冯乘县、恭城县。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卷第三十七◎岭南道四》:“冯乘县,……本汉旧县,属苍梧郡。界内有冯溪,因以为名。……富川县,……本汉旧县,属苍梧郡”,《读史方舆纪要·卷八十一·湖广七》:“○冯乘城,县西南三十里。汉县。孙吴以后因之。隋属永州。唐属贺州。宋省。今亦见广西富川县,盖境相接也”。唐武德四年,析冯乘县置江华县;北宋开宝四年(971),冯乘县“东境归江华县,西境入富川县”。 《读史方舆纪要·卷一百七·广西二》:“富川县……冯乘废县,县东七十里。汉置县,属苍梧郡。三国吴属临贺郡。晋、宋以后因之。隋属永州。唐复属贺州。宋开宝四年,废入富川县”。 至此,汉代谢沐县、冯乘县不再存在,分划入永明县(今江永县)、恭城县、江华县、富川县。
(一) 苍梧郡以及平乐县、恭城县的置县
《后汉书·郡国志第二十三》“◎苍梧郡武帝置。雒阳南六千四百一十里。十一城,户十一万一千三百九十五,口四十六万六千九百七十五。广信、谢沐、高要、封阳、临贺、端谿、冯乘、富川、荔浦、猛陵、鄣平”。汉代时期,还没有设置平乐县和恭城县。
依据平乐县和恭城县历史沿革:三国吴甘露元年(公元265年)由富川县分置平乐县,以今县城北平乐溪(乐水)取名,县治在今附城乡糖榨村,为始安郡第三县至晋不变。唐武德四年(621年)分始安郡,在平乐县地设乐州,平乐县属之;三国时,富川县又分置平乐县,恭城属平乐县。隋大业十四年(618年),萧铣称梁帝,分平乐地,置茶城县。此为建县之始,治所在今恭城镇凤凰山下,以其地盛产茶叶而民喜油茶而名“茶城”,辖今恭城大部分区域。唐武德四年(621年),更名“恭城县”,隶属乐州。唐贞观八年(634年),改乐州为昭州。1990年2月3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恭城县,设立恭城瑶族自治县。辖3个镇、6个乡:恭城镇、莲花镇、栗木镇、平安乡、三江瑶族乡、嘉会乡、西岭乡、观音乡、龙虎乡。县政府驻恭城镇。龙虎乡辖龙虎、狮子、源头、龙岭4个行政村。
《读史方舆纪要·卷一百七·广西二》:“平乐县附郭。汉为荔浦县地,属苍梧郡。三国吴始置平乐县,属始安郡。晋以后因之。唐武德四年置乐州治焉。后为昭州治。今编户六里。○平乐城府西南三里。县旧治此,亦名乐州城。”。
《读史方舆纪要·卷一百七·广西二》:“恭城县府东北百里。北至全州灌阳县百十里。本平乐县地。隋末,萧铣始析置恭城县。唐因之,属昭州。……○恭城旧城,在县北。《宋志》:太平兴国初,徙县治于北乡龙渚市景,定五年复故”。
(二) 谢沐县、冯乘县与湖南江华县、江永县的变迁
《旧唐书·志第二十·地理三》:“永明,隋改汉营浦县为永阳,置道州。后州郭内置营道县,乃移永阳之名于州西南一百一十里置。贞观八年省,地入营道。天授二年,复析营道置。天宝元年,改为永明县”;《陈书·卷十一列传第五·淳于量传》“ 承圣元年,以功授左卫将军,封谢沐县侯,邑五百户。寻出为持节、都督桂、定、东、西宁等四州诸军事、信威将军、安远护军、桂州刺史。”。《江永县志》记载: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在县西南置谢沭县,以其有谢、沐二水得名。境内有谢水和沐水故称。谢水是现汉江源支流,发源于都宠岭雄川源,源于高山雨水;沐水是禾田支流,源于石灰岩地下水。两条支流汇合在上甘棠村的昂山脚下直流于桃川河。谢沐县属交州苍梧郡,县治于今江永县西南二十五里夏层铺镇,具体位置在昂山的背后东南方向上甘棠村后背山,山环水绕,背山面水。古县衙遗址是一块龟形台地,仍遗存旧屋基石,还有近百米护城壕,护城残墙与村前的防护堤相连,有似台地的防御工事,又可阻山洪进村。古县衙遗址多处见秦砖汉瓦、古陶瓷器具,边山石上刻有乾隆44年《重修石壕记》捐款的碑文。相传古时有一夏氏商人在此地设伙铺招待来往客商,后沉落破产,仅存店铺,故称"夏沉铺"。后移民渐多,人丁兴旺,更名为夏层铺。明清设谢沐乡,置邮传驿站。县域相当于现江永县西南部、恭城县东北部及富川县北方小部分。今江永县地域的西南部在为汉代谢沐县属苍梧郡、东北为营浦县属零陵郡。西汉置有镇峡关(今龙虎头)。属南岭山脉的山地丘陵区,都庞岭和萌渚岭环绕四周,中部地势平坦,山间盆地相连,属喀斯特地貌。三国吴甘露元年(265)至南北朝,谢沐属临贺郡(南朝宋改临庆国)。隋开皇九年(589),谢沐县、营浦县合并,永阳郡撤消,置永阳县,居都庞岭南麓,南向为阳故名。从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起至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止在此建谢沐县治。唐贞观8年(公元643年)省入营道,天授2年(公元691年)拆营道复置永阳县,县治设塔山圳景村(现江永县潇浦镇附近),属道。自天宝元年(公元742年),以永明岭(都庞岭)定县名,改永阳县为永明县,县治迁至白塔脚村(现江永县潇浦镇附近),1955年1月更名为江永县,保留原永明县区域。故县治先后设于甘棠、圳景、白塔脚、潇浦(今城关镇)。《读史方舆纪要·卷八十一·湖广七》:“○营浦废县今州治。汉置营浦县,属零陵郡。晋末,为营阳郡治。宋、齐因之。梁改置永阳郡。隋废郡,并县入永阳,因移永阳县来治。唐初,复置营州,改县为营道。天宝初,又改为弘道县。宋复为营道县。明初废。”
《旧唐书·志第二十·地理三》:“道州中。……江华,汉冯乘县,属苍梧郡。武德四年,析贺州冯乘县置江华县。……文明元年,改为云溪县。神龙元年二月,复为江华”。 冯乘县,西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置,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地图表明建置时间不迟于汉文帝时期。县治于深平城,即今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涛圩镇连山脚村。县域包括今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大部、广西壮族自治区富川瑶族自治县东部。吴黄武五年(226年),属临贺郡。南朝宋属临庆国,齐、梁、陈复属广州临贺郡。隋文帝开皇九年(590年),改隶永州总管府,属荆州。《元和郡县图志·卷第三十七◎岭南道四》:“冯乘县,下。东南至州一百八十里。本汉旧县,属苍梧郡。界内有冯溪,因以为名。……富川县,下。东南至州一百四十五里。本汉旧县,属苍梧郡。”。唐武德四年(621),析其北境置江华县,江华县治于今江华瑶族自治县沱江镇。北宋开宝四年(971)废冯乘县,东境归江华县,西境入富川县。《读史方舆纪要·卷八十一·湖广七》:“○冯乘城,县西南三十里。汉县。孙吴以后因之。隋属永州。唐属贺州。宋省。今亦见广西富川县,盖境相接也。《志》云:县东北百二十里有施洞城。未知所据。○吴望山县南五十里。或曰秦人尝于此避乱,旧名秦山。……又冬冷山,在县南百二十里,接广西贺县界,山高广,多寒。……白芒岭县西一里。《通典》:江华郡有萌渚岭。今谓之白芒岭,五岭之一也。见前南连岭峤”; 富川县《读史方舆纪要·卷一百七·广西二》:“冯乘废县。县东七十里。汉置县,属苍梧郡。三国吴属临贺郡。晋、宋以后因之。隋属永州。唐复属贺州。宋开宝四年,废入富川县。《志》云:冯乘废县,南去今贺县一百二十里,地名灵亭乡。亦见湖广江华县”。
其中,1955年1月,当时认为汉族较多的涛圩、白芒营、大路铺、沱江、桥头铺四个划入江永县。1958年10月,涛圩、白芒营、大路铺、沱江三个半区划归江华,1989年3月,桥头铺区三个乡又划归江华。
(三) 富川县的区域变迁
《读史方舆纪要·卷一百七·广西二》:富川县,府东北二百六十里。东至广东连州二百五十五里,东北至湖广江华县百三十里,北至永明县百四十里。汉置富川县,属苍梧郡。……隋初,属贺州。大业初,州废,改属始安郡。唐武德四年,仍属贺州。天宝初,改为富水县,寻复故。宋因之。明洪武九年,改今属。城周不及四里,编户二里。○富川故城,在县西南钟山下。《志》云:汉元鼎四年,析临贺钟山地置富川县,后皆因之。明初,县仍旧治,而移钟山千户所于霭石山南,相距七十里”; 《明史·志第二十一·地理六·福建广东广西》记载:“富川:府东少北。元属贺州。洪武十年五月改属浔州府,后来属。西南有钟山,县旧治於此,洪武二十九年十一月移治霭石山下,而置边蓬寨巡检司於旧治。北有秦山,接湖广道州界。东北有氓渚岭,即临贺岭,与湖广江华县分界。又东有富江,南合贺水。”;今富川建制沿革记载: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十一月,富川县治所从钟山镇迁至灵亭乡。
《读史方舆纪要·卷一百七·广西二》:“钟山,县西南七十里。富川县旧置于此。上有石,叩之如钟,因名。今边蓬寨巡司置于此。又白云山,在县西南百二十里,旁有丹灶山,下有灶溪水,《道书》所云丹霞福地也”;《读史方舆纪要·卷一百七·广西二》:“○富江在县东。源出县北四十里之桃母岩,一名灵溪,水南流合于贺水,县以此名。又卢溪江,在县南,源出县西十里黑石源,东流入富江。又西沟水,源出县西屏山,亦经县南入富江。又县西三里有白源水,县南五里有碧溪,俱流汇于富江”。
因此,富川区域,三国时分置平乐县(包括恭城县);隋末,萧铣始析平乐县置恭城县,废谢沐县分划入营浦县、冯乘县、恭城县。北宋废冯乘县,东境归江华县,西境划入富川县,至此,汉代谢沐县、冯乘县不再存在,分划入永明县(今江永县)、恭城县、江华县、富川县。
二、上古有岭南古道是沟通古越与中原的主道
成书于战国初期的《逸周书·卷七·.◎王会解第五十九》中记载《伊尹朝献》佚文,文载商初成汤命伊尹制定诸侯向商朝的贡纳制度,伊尹作“四方令”:“仓吾翡翠,翡翠者,所以取羽。其余皆可知。自古之政,南人至,众皆北向。伊尹朝,献商书,汤问伊尹曰:'诸侯来献,或无马牛之所生,而献远方之物事实相反不利。今吾欲因其地势,所有献之,必易得而不贵,其为四方献令。’伊殷受命,于是为四方令曰:'臣请正东,符娄、仇州、伊虑、沤深、十蛮、越沤,剪发文身,请令以鱼皮之鞞,乌鰂之酱,鲛鼥利剑为献。正南,瓯邓、桂国、损子、产里、百濮、九菌,请令以珠玑、玳瑁、象齿、文犀、翠羽、菌鹤、短狗为献。……’”,其后的很多史籍如《钦定四库全书·说略巻三十·明顾起元撰·虫注下》“周书王㑹所载国名物产……●利剑正南瓯邓、桂国、损子、产里、百濮、九菌,贡珠玑、瑇瑁、象齿、文犀、翠羽、菌鹤……”、《宋史·志第四十三·地理六》:“广南东、西路,盖《禹贡》荆、扬二州之域,当牵牛、婺女之分。南滨大海,西控夷洞,北限五岭。有犀象、玳瑁、珠玑、银铜、果布之产。民性轻悍。”等等皆有记载。《文献通考·卷三百二十三·舆地考九》:“○古南越,自岭而南,当唐、虞、三代为蛮夷之国,是百越之地,亦谓之南越(或云南越之君,亦夏禹之後。按瓯越、闽越,禹後少康之庶子所封之地。即南越,非其种也,故《舆地志》云,东南有二越,其义详矣。或曰自交趾至於会稽七八千里,百越杂处,各有种姓,故不得尽云少康之後),古谓之雕题(谓雕题刻其额也)。”。
证明,先秦史籍记载早在夏商周时期中原人把岭南一带的方国称为瓯邓、桂国、损子、产里、九菌等,统称为骆越和西瓯,并且已经有了交往,那就必定有主要交通要道。数十万大军及战车能够便利通过,表明那时的古道已成规模。也就是商、周有四方诸侯朝会,南方部族有瓯邓、桂国、且瓯,有一条通向今荆湖再北上中原的道路。那就不是所谓的“新道”,“新道”只能是新增加新凿修的通道。
《岭南异录·卷上》:“广之属郡潮、循州,多野象。潮循人或捕得象,争食其鼻,云肥脆,尤堪作炙。蛮王宴汉使于百花楼前,设舞象,曲乐动,倡优引入一象,以金羁络首,锦襜垂身,随膝腾踏,动头摇尾,皆合节奏。即舞马之类。”,史籍记载越人所送贡品有珠玑、玳瑁、象齿等等,都是南部沿海及热带上品,都不产于今桂东、桂北。那么这些“贡品”如何通过那条主要渠道进入中原的呢?
这个时期,早于秦军征战百越“秦瓯战争”时期。这些“贡品”基本产于“粤东”、“粤西”即两广,那就必定存在沟通中原的主道,即岭南古道。原称岭口古道,后来称楚粤通衢、富川驿道。
三、“秦瓯战争”也是采用沿水运战争,不是水路结合
第一次秦与百越的战争,在历史上也叫“秦瓯战争”。《淮南子·卷十八·人间训》记载:“秦皇挟录图,见其传曰:'亡秦者,胡也。’因发卒五十万,使蒙公、杨翁子将,筑修城。西属流沙,北击辽水,东结朝鲜,中国内郡挽车而饷之。又利越之犀角、象齿、翡 翠、珠玑,乃使尉屠睢发卒五十万,为五军,一军塞镡城之岭(今越城岭与都庞岭之间),一军守九疑之塞(都庞岭与萌渚岭之间), 一军处番禺之都(萌渚岭与骑田岭之间),一军守南野之界(骑田岭与大庾岭之间),一军结余干之水(今江西余干县一带)。三年不解甲驰弩,使临禄 无以转饷。又以卒凿渠而通粮道,以与越人战,杀西呕君译吁宋。而越人皆入丛薄中,与禽兽处,莫肯为秦虏。相置桀骏以为将,而夜攻秦人,大破之。杀尉屠睢,伏尸流血数十万,乃发谪戍以备之。当此之时,男子不得修农亩,妇人不得 剡麻考缕,羸弱服格于道,大夫箕会于衢,病者不得养,死者不得葬。于是陈胜 起于大泽,奋臂大呼,天下席卷,而至于戏。刘、项兴义兵随,而定若折槁振落, 遂失天下。祸在备胡而利越也。”。
上文,谢沐县“属南岭山脉的山地丘陵区,都庞岭和萌渚岭环绕四周,中部地势平坦,山间盆地相连,属喀斯特地貌。”。宋人范之晔《秦史拾遗》记载:“道于潇永临封,为秦尉屠睢督帅征骆越所辟也。”(商务印书馆民国28年第28页),潇为潇水,永为永州,临为临贺,封为封开。《读史方舆纪要·卷八十一·湖广七》“道州府……唐虞时有庳国地舜封象于此。……州接五岭之雄,挹九疑之秀,南控百越,北凑三湘,从道州而风驰于富川、临贺之郊,则两粤之藩篱尽决矣”。因此,“秦瓯战争”主要通过主道是:永州----谢沐---桃川---白象----小水峡---富川----临贺----封开这一岭南古道。因此,由道州过永明进入富川的岭南古道,不是秦时新道,而是连接岭南最早且最为便利通畅宽阔的道路。此路在萌渚岭与都庞岭之间,必有水道;此水道避开进入越城岭或萌渚岭的陡峭与森林密布。
从地理方位可以知道,谢沐县与冯乘县的周边,是高山峻岭,不利通行。
《读史方舆纪要·卷一百六·广西一》:“五岭,在广西北境者二:自湖广道州入平乐府贺县者,萌渚岭也;自全州入桂林府者,越城岭也全州,旧属湖南,其地在岭北”;《读史方舆纪要·卷一百七·广西二》:“白芒岭,县西一里。《通典》:江华郡有萌渚岭。今谓之白芒岭,五岭之一也。见前南连岭峤。……都庞岭县北五十里。杜佑曰:五岭之一也。东北连掩山,西南连荆峡镇。王象之曰:山之绝顶曰都逢,土人语讹曰庞也。一名永明岭。其南五里有回山,石壁峭绝。”。
湖南入广西有越城岭(临源岭)、都庞岭(永明岭)、萌渚岭(白芒岭、临贺岭)。哪一处是秦军行军的古道呢?
《读史方舆纪要·卷一百六·广西一》:“越城岭,在桂林府兴安县北三里。一名临源岭,亦曰始安峤。《通典》:五岭以次而西,其第五岭曰越城岭,在始安郡北、零陵郡南。盖自衡山以南,东穷于海,皆一山之限耳。汉武帝元鼎中,遣路博德出桂阳,下湟水,路盖出于此。后汉建初八年,郑弘为大司农……弘奏开零陵、桂阳峤道,自是遂为通路。……《水经注》,漓水与湘水出海阳山而分源,湘、漓之间陆地广百余步,谓之始安峤,亦曰越城峤者,是也。……王氏曰:从来越全义则已夺桂州之险。盖粤西之咽喉,实自全义岭操之”。依据《读史方舆纪要·卷一百六·广西一》:“严关,在桂林府兴安县西南十七里。兴安,旧全义县也。县北三里曰全义岭,自严关而南二十里为古秦城关,实为楚、粤之咽喉。今其地两山壁立,中为通道,置关其间,署曰严关。或曰:汉归义越侯严出零陵,下漓水,定越建功,故以严为名。或曰:关当隘路,而可畏也。……乃为湖南向道曰:此西南有小径,距秦城才五十里,仅通单骑。……范成大曰:秦城,相传秦始皇发兵戍五岭之地。城在湘水之南融、漓二水间,遗址尚存,石无恙。城北近严关,群山环之,鸟道不可方轨。秦取南越,以其地为桂林、象郡,而戍兵乃止湘南。盖岭之喉衿在是,稍南又不可以宿兵也。……魏氏曰:严关北负峻岭,坡陀险阻,若守御严密,以逸待劳,敌师虽多,无能难也。一失其险,则会城单外,势不能孤立矣。严关之安危,非即粤西之存亡哉?”如此,两山壁立、西南小径仅通单骑、鸟道不可方轨、南不可以宿兵。即使秦军进入兴安(旧全义县),依旧需要修建三年的灵渠。故,“秦瓯战争”主要是陆路战争,水运只是辅助。桂林地域非秦军主攻方向,秦军避实就虚,方能修建灵渠,并运送粮草。
再看萌渚岭:《读史方舆纪要·卷一百六·广西一》:其在平乐府贺县东北二百里者曰萌渚岭萌,亦作,与湖广永州府道州江华县接界,盘峙百余里,其水皆南北分流,亦曰萌渚峤,亦曰临贺岭,亦曰白芒岭,亦曰桂岭。《广州记》:五岭,一曰临贺。《丹铅录》萌渚之峤在临贺,即此矣。……隋开皇十七年,桂州李世贤反,诏虞庆则讨平之,将还潭州,临桂岭观眺山川形势,曰:此城险固,加以足粮,若守得其人,攻不可拔。”,有的提出“潇贺古道起于道县双屋凉亭,出道县至贺州有三条线路走向。一是由江永过广西的古道;二是由江华沱江至大路铺惠风凉亭,向左过勾挂岭经小圩、大圩出湖南进入贺州;三是经大路铺惠风凉亭向右过白芒营,由涛圩、河路口入广西富川、钟山至贺州。”然而,第二条道路是不符合实际的。如此险峻,则不可能逆萌渚岭之险,沿山多地广广西桂岭镇,还盘峙百余里无法通行,是不可能作为秦军主战通道的。第三条道是没有考虑有密集的石山,虽看似略微平坦,但不利于进攻。一些研究学者,以“桂岭扼粤湘桂三省(区)交汇之要冲,自秦朝就有古道北通湘楚,东达粤地”,《元和郡县图志·卷第三十七◎岭南道四》:“桂岭县,下。西南至州八十二里。本汉临贺县之地,吴分置建兴县,属临贺郡。”。然而,此地理不适合秦军的进攻,又不是岳飞剿曹成,秦军不会因区区一个小盆地而当“匪徒”。毕竟“萌渚岭南麓,东与广东省连山县接壤,南和大宁镇相邻,西与里松、开山两镇交界,北和湖南省江华县毗邻。萌渚岭朝南起伏延伸经过桂岭,芙蓉顶、官山、尖山、水源山、平顶山、金子山、斧头尾、广西界、天鹅坪、明灯顶、水顶山、盖云山、五指山、马鹿塘、牛轭界、双鱼挂壁、天堂山、单竹岗、桃子仙娘等主要高山,把桂岭环抱成一个盆地。四周崇山峻岭,层峦叠嶂,延绵不断。”,不可能是秦军的通道,只能是控制岭南后予以通行的道路。若以此认为是另一“潇贺古道”,甚至凌驾于岭南古道,是不依据地理所进行的揣度,有为旅游造势之嫌。
萌渚岭一带,江华县记载见《读史方舆纪要·卷八十一·湖广七》载:“○吴望山县南五十里。或曰秦人尝于此避乱,旧名秦山。……○禾田山,在县东南一百七十五里,高险难升……《志》云:县西三十五里有岑山,山小而峻……又县南六十里有锦冈镇巡司,百里有涛墟巡司,设兵戍守,以控扼蛮犭。隆庆四年,改涛墟巡司为九疑鲁观巡司,属道州。《志》云:县境有营二十四,曰高寨、神仙、山爻、白芒、金鸡、车下隘、大关、平赖、得胜、永昌、虎威、豹韬、镇远、折冲、克敌、静南、镇中、矮岭、见龙、牛监、富累、望高、大源、五里,是也。”;《读史方舆纪要·卷一百七·广西二》:“○马坪堡,在县东北。《志》云:县境有内八源等十五巢,马坪堡为防守要地”。可见,古冯乘县就有“营二十四”,也就是层层围堵。
网络文章常有迷惑的地方,我认为那只是迷惑造势。诸如谢沐关在哪?不能不说广西贺州为旅游的造势。但我本人是贺州的,仔细研究也不赞同那些为旅游宣传而造势的一些观点。
从地理上看,谢沐县县治及其北上方位,是掐断进入岭南的咽喉。是属于岭南古道,不是贺州等地大肆渲染作为“新道”的“潇贺古道”且以“桂岭通道”作为另一“潇贺古道”,是不符合事实的,且有宣传造势之嫌。就从《读史方舆纪要·卷八十一·湖广七》载:“○白象镇在县南。本白象堡(备注:江永有白象村)。宋开宝三年,潘美伐南汉,自道州而进,次于白象。或作白霞,误也。向置巡司于此,今革。”。通过“白象”村之后,有三条道路通行,一是今“龙虎关”至恭城;一是从今源口瑶族乡通过恭城三江至钟山(古富川);一是从古谢沐县县治南下桃川,经岔山村“潇贺古道”。 《读史方舆纪要·卷一百七·广西二》:“○镇峡关县北六十里。俗名龙虎关。与湖广永明县接界,临江倚山,称为要害”。从中央苏区向西进行战略转移的中央红军,抵达湘桂边境,桂系军阀也严密防守龙虎关:1934年11月18日,红军先锋到达龙虎关,11月20日打下“道县”南边的“江华县城”逼近广西。桂军第7军廖磊部、第15军第45师及部分民团,布防于贺县、富川、钟山及恭城之龙虎关,主力则放在龙虎关方面。白崇禧下令正面防守湘江的桂军撤退,11月21日桂北一带留出“安全缺口”。原本已经进驻桂北边境全州、兴安和灌阳三县的桂军主力,均撤向灌阳往南约百公里的恭城方向。以李宗仁的名义直接致电:“红军主力由湖南临武经嘉禾、蓝山西窜,广西东面龙虎关、富川、贺县吃紧。拟将原在龙虎关以北防堵的桂军移往恭城附近,策应富川、贺县、兴安、灌阳”。因谢沐县镇峡关道路狭窄山高险峻,虽利水运,但平乐以下险滩激流,故依然从向冯乘县、富川县方向才适合大军行军作战。
经岔山村旁不远的“小水峡”即所谓“潇贺古道”是最便捷的,“麦岭当时荒芜人烟,也是在清朝设置兵营,不符合进攻路线。清朝廷于雍正八年(1730年)才在麦岭创建了平乐府知暑衙、麦岭营守备(后改为都司)署衙、千总署衙,建有骑讯、兵库和粮栈。麦岭街升格为麦岭府。明朝初年,富川县划为油塘、灵亭、奉政三个乡(清朝称为上、中、下三乡),共辖七都、八都、九都、一六都、二五都,麦岭街属油塘乡八都所辖。明末清初,当局又以“团、排、寨”划分县内汉族居住区,八都又被划为六大寨,即:宝剑寨、黄石寨、涌泉寨、牛岩寨、石密寨、秀山寨。此时麦岭隶属于宝剑寨。麦岭没有水流,不足以大规模的水运。但从桃川---洲子上---大河边---小水峡【叉山西面不远,叉山是明朝作为隘的地方】---秀山---今和平村---蚌贝---石鼓源---营水村---石漕---狮山---川岩---石狮---今富江。是水道最平坦作战较为通畅地带。而迂回修通灵渠是经过三年之后。
在谢沐县呢?永明县《读史方舆纪要·卷八十一·湖广七》载:“荆峡镇山县南八十里。两山对峙,中通小江,泄桃川、扶灵之水,实邑之关险。宋时设官镇守。熙宁中省,仍置寨兵屯戍。又南十里为荆子崤山,群山连亘如城,其断处若关锁然。南中有警,守此可以遏冲突。○青山,在县西六十里,其最高者曰天门。……都庞岭县北五十里。杜佑曰:五岭之一也。东北连掩山,西南连荆峡镇。王象之曰:山之绝顶曰都逢,土人语讹曰庞也。一名永明岭。其南五里有回山,石壁峭绝。……○白象镇在县南。本白象堡(备注:江永有白象村)。宋开宝三年,潘美伐南汉,自道州而进,次于白象。或作白霞,误也。向置巡司于此,今革。又桃川市,在县西南。县西又有白石墟,今皆置巡司于此。一作白面。《志》云:县有营十三,曰鹅山、道家、斗罡、岩口、靖西、石螺、土寨、小水、苫子、茶柘、养牛山、罡杨柳、义山,是也。旧皆为备御蛮猺之所。”;《清一统志·永州府二》:白象镇“在永明县(今江永县)西南四十里,接广西富川县小水峡界。”;道光《永明县志卷十》记载:“潘美伐南汉,自道州进,次白象”。
都庞岭(湘桂间)、萌渚岭(湘桂间)之间,《读史方舆纪要·卷八十一·湖广七》明确记载:“又江华县城南有守镇江华右千户所。亦有土城,周一里。俱洪武二十九年建。今亦置宁远卫。琵琶守御千户所(备注:今有枇杷所村)在永明县东南四十里。洪武二十九年置。有石城,周五里。西南至广西富川县百里。今亦置琵琶所。桃川守御千户所在永明县西南四十里。洪武十四年置。土城周四里,有四门。亦曰桃川关。西南至广西恭城县七十里。今亦置桃川所。守镇锦田千户所在江华县东二百里。洪武二十九年置。土城不及三里,门二。东去广东连州百二十里。以上三所,俱隶宁远卫。今亦置锦田所”。
可见,就在这适合大规模作战的地方,就有如此多的“营”戍、千户所,便知此为战略要道。
此为岭南古道,既不是新开拓的“潇贺古道”,也是水运为主的“古道”。以“谢沐关位于广西富川县朝东镇和湖南江永县桃川镇交界地大鹏岭的古关隘上。”应该就是“小水峡”。
同样,桂林以灵渠如同广西贺州一样误入歧途。有以秦军修建灵渠,故有学者以此认为(且多人跟随认可)该岭南古道就是秦军攻打岭南的主道?如此,雅称 “潇贺古道”为“新道”?以此否定岭南古道,无法判定何处为“主干道”?忽视了此古道早就属于岭南古道。
南宋范成大主帅广南西路,从苏州来桂林,详记所经省县之道并将路况优劣对比而作《骖鸾录》,今《中国道路史》几乎将范成大的《骖鸾录》作了全文转引。宋.范成大《驂鸾录》记载:“二十六日,入桂林,有大华表跨官道,榜曰广南西路。二十七日,示经略安抚使印。自此趋府,二十七里至兴安县,十七里入严关。两山之间,仅容车马,所以限岭南北,相传过关即少雪有瘴。二十三里过秦城,秦筑五岭之戍,疑此地也。”,《骖鸾录》记载他出全州进入桂林地界:道出了“逐渐以'零陵峤道’为主,不再走'萌渚岭路’已很久”,也证明今称呼的潇贺古道实际就是岭南古道,且早于湘桂古道,为古南越进入中原的主要古道。
《史记·秦始皇本纪》载“三十三年,发诸尝逋亡人、赘婿、贾人略取陆梁地,为桂林、象郡、南海,以適遣戍。”;《资治通鉴·卷第七》载:“始皇帝下三十三年,发诸尝逋亡人、赘婿、贾人为兵,略取南越陆梁地,置桂林、南海、象郡;以谪徙民五十万人戍五岭,与越杂处。”。秦军攻打岭南之战,第一路出兵当年就平定了东瓯和闽越地区(浙江、福建),设置了闽中郡。其余4路进攻岭南的秦军由于山高路险、河道纵横,行军作战及军粮运输极为困难,加之两广各部的顽强抵抗,相持三年未能取胜。从灵渠修建三年之久,后不断被废,也证实灵渠在于“开通保障后勤补给”,属于后勤部队,但主要兵力靠陆战,不在此地。
自全州到桂林有湘桂古道,同时又有从高尚到大圩漓江码头的灵田长岗岭古道,但这条古道要翻越山岭,主要不是输出,而是输入,靠漓江水运,一小部分从大圩转陆路到高尚、兴安到桂林,再转陆路分散。同时,该通道就是在秦军之时,没有开挖灵渠之时,此水路而非驰道。
《晋书·志第五·地理下》载:“秦始皇即略定扬越,以谪戍卒五十万人守五岭。自北徂南,入越之道,必由岭峤,时有五处,故曰五岭。”;《晋书·志第五·地理下》亦记载),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八十一·湖广七》云:“驰道,府东八十里。阔五丈余,类今之河道。《史记》:'秦始皇命天下修驰道,以备游幸。此其旧迹也’。”。因驰道,属于可行车马之道。则灵田长岗岭古道必晚于全州到桂林的湘桂古道,而全州到桂林有湘桂古道晚于道州至富川间的水道“岭南古道”。
桂林府,《读史方舆纪要·卷一百七·广西二》:“汉平南越,分军下漓水。……故保固岭口,使奸雄无所觊觎也。”,“《宋·沟洫志》:灵渠以引漓水,故秦史禄所凿。或谓之秦凿渠,后废。唐宝历初,观察李渤设斗门十八以通漕,俄又废。咸通九年,刺史鱼孟威以石为铧堤,亘四十里,植大木为斗门,至十八重,乃通舟楫。宋庆历中,提刑李师中修浚,后守臣边诩等复累加修葺。绍兴二十九年,臣僚言:广西灵渠接全州大江,其渠仅百余里,自静江府经灵川、兴安两县,宜令两邑令兼管修治。诏漕臣修复,以通漕运。范成大曰:灵渠,在桂之兴安县,秦始戍岭时,史禄凿此以通运之遗迹。”。证明,灵渠并不是一直通畅之水渠。也不是主攻岭南古道是为了水运,《读史方舆纪要·卷八十一·湖广七》:“掩水在县城南。源出县西北三十里大掩山,有石掩穴口,因名。又有警水,出县西青山,本名青水。唐天宝中,改今名。东流合掩水,又东合江华县之斜水。《志》云:县北有瀑布水,源出县西北二十五里之三山岭。又有冻水,出县西北火焰岭,东流合古泽等水,下流皆会于潇水。又有桃川、扶灵二水,在县西南,流入富川县界,合于富江。”,秦军攻占岭南古道是该地势顺都庞岭而下冯乘,两边地势开阔,适合十几万部队地势开拔。
《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第七十六》:“光武乃诏长沙、合浦、交阯具车船,修道桥,通障谿,储粮谷。十八年,遣伏波将军马援、楼船将军段志,发长沙、桂阳、零陵、苍梧兵万余人讨之。明年夏四月,援破交阯,斩徵侧、徵贰等,余皆降散。进击九真贼都阳等,破降之。徙其渠帅三百余口于零陵。于是领表悉平。”也证明需要“修道桥”实际是修水路,非陆路。而防守一方在水路关隘处修陆路。今开山、桂岭陆路通道应该在汉建立九郡之后即在此修建。
四、史籍对五岭的记载
越人见诸于汉文文献,始于战国时期。百越一名,首见于《吕氏春秋·恃君篇》:“扬、汉之南,百越之际,敝凯诸、夫风、余靡之地,缚娄、阳禺、兜之国,多无君。”,《汉书·地理志》颜师古注引臣瓒曰:“自交趾至会稽,七八千里,百粤杂处,各有种姓。”“粤”即“越”, 《读史方舆纪要·卷一百六·广西一》:“《禹贡》荆州南徼地。商、周时,皆为蛮夷国,所谓百越地也,亦谓之南越杜佑曰:南越亦曰蛮越。战国时吴起相楚,南并蛮越是也。其属有瓯越、雒越,种类甚蕃,故曰百越。后又谓之扬越。今详见广东。”;《舆地志》:“交趾周时为骆越,秦时曰西瓯,文身断发避龙。”;《吕氏春秋·本味篇》“和之美者:阳朴之姜、招摇之桂、越骆之菌”,所记载的“越骆”是“骆越”的倒装。《史记·赵世家》:“夫翦发纹身,错臂左衽,瓯越之民也。黑齿雕题,卻冠秫绌,大吴之国也。”。
《隋书·南蛮》中记载:“南蛮杂类,与华人错居,曰蜒、曰俚、曰僚、曰伶,俱无君长,随山洞而居,古先所谓百越是也”。《越绝书·外传记吴地传》云:“乌程、余杭、黟、歙、无湖、石城县以南,皆故大越徒民也。秦始皇刻石徙之。” , 百越部落大体分为东越(又称东瓯或瓯越)部落、闽越部落、南越(亦称南粤)部落、西瓯部落(有说西瓯属南越的分支)、雒越部落等几个部分。主要分三大支:(1)在浙江南部瓯江、灵江流域的叫“东越”或“东瓯”、“瓯越”;(2)在今天福建(包括浙江苍南、平阳)的叫“闽越”;(3)在珠江流域包括今天广东、广西的叫“南越”。罗香林在《中夏系统之百越》载,越有于越、瓯越、闽越、东越、扬越、山越、南越、西越、骆越、腾越、滇越等等。
百越各部居处分散,秦军采取多路分兵进军,一路由今江西向东进发,攻取东瓯和闽越(浙江、福建);中间两路攻取南粤(广东),其一经今南昌,越大庾岭入广东北部,其二经今长沙,循骑田岭直抵番禺;其余两路攻西瓯(广西),一路由萌渚岭入今富川(备注:《读史方舆纪要·卷一百七·广西二》载:“○富川故城在县西南钟山下。《志》云:汉元鼎四年,析临贺钟山地置富川县”;《明史·志第二十一·地理六·福建广东广西》记载:“西南有钟山,县旧治於此,洪武二十九年十一月移治霭石山下”)、钟山、贺县,一路经越城岭入今桂林。
南宋周去非《岭外代答·地理门·004 五岭》载:“自秦世有五岭之说,皆指山名之。考之,乃入岭之途五耳,非必山也。自福建之汀,入广东之循、梅,一也;自江西之南安,逾大庾入南雄,二也;自湖南之郴入连,三也;自道入广西之贺,四也;自全入静江,五也。乃若漳、潮一路,非古入岭之驿,不当备五岭之数。桂林城北二里,有一丘,高数尺,植碑其上曰“桂岭”。及访其实,乃贺州实有桂岭县,正为入岭之驿。全、桂之间,皆是平陆,初无所谓岭者,正秦汉用师南越所由之道。桂岭当在临贺,而全、桂之间,实五岭之一途也。”;《隋书。卷三十一志第二十六 地理下》:“桂岭旧曰兴安,开皇十八年改名焉。”。而古时以岭命名“岭峤”,桂岭非桂岭县,乃水道驿站。桂岭实为萌渚岭或称白芒岭、苍梧岭、临贺岭也。
《读史方舆纪要·卷七十五·湖广一》:“南连岭峤,五岭之在南境者凡三:一曰骑田岭,五岭从东第二岭也。一名腊岭,亦曰黄岑山,亦曰黄箱山,在郴州南三十六里。岭高二十九里,周回三百八十一里。一曰都庞岭,五岭从东第三岭也。亦名永明岭,在永州府道州永明县北五十里,连亘群山,高险殊绝。又名揭阳岭《一统志》:桂阳州蓝山县南九十里有黄蘖山,本名都庞山,与广东连州分界,此为五岭之一。《水经注》:都庞岭在南平县界。蓝山县,即故南平也。此于五岭东西之次似合。然永明在北,而江华在南,次第似亦无嫌紊误。一曰萌渚岭,五岭从东第四岭也。亦名白芒岭,在道州江华县西。《水经注》:萌渚峤,有萌渚之水出焉。其山多锡,亦谓之锡方。自骑田岭而东,则为大庾岭,接广东南雄府、江西南安府界。自萌渚岭而西,则为临源岭,接广西桂林府界,横绝南北,不啻千里,土风迥别,寒燠顿殊。秦王翦降百越,以谪戍五万人守五岭,诚天地间之关隔矣五岭,详见广东北界。”。
《文献通考·卷三百二十三·舆地考九》:“秦始皇略定扬越,谪戍五方,南守五岭(自北徂南,入越之道,必由岭峤,时有五处。塞上岭一也,今南安郡大庾岭是。骑田岭二也,今桂阳郡腊岭是。都庞岭三也,今江华郡永明岭是。萌渚岭四也,亦江华界白芒岭是。越城岭五也,今始安郡北,零陵郡南,临源岭是。”。
《水经注·卷三十八· 资水、涟水、湘水、漓》:“东北过零陵县东,越城峤水,南出越城之峤,峤即五岭之西岭也。秦置五岭之戍,是其一焉。北至零陵县,下注湘水。湘水又径零陵县南,又东北径观阳县,与观水合。水出邻贺郡之谢沭县界,……泠道县界,又有舜庙。县甫有舜碑,碑是零陵太守徐俭立。营水又西径营道县,冯水注之。水出临贺郡冯乘县东北冯冈。其水导源冯溪,西北流,县以托名焉。冯水带约众流,浑成一川,谓之北渚。历县北,西至关下,关下,地名也,是商舟改装之始。冯水又左,合萌渚之水。水南出于萌渚之峤,五岭之第四岭也,其山多锡,亦谓之锡方矣。渚水北径冯乘县西,而北注冯水。”
清·李调元著《南越笔记·卷二◎五岭》同样记载:“五岭之称,始《史记·张耳传》,曰秦“南有五岭之戍”。师古曰:西自衡山,南东穷海,一山之限耳,而别标五者。裴渊《广州记》曰:大庾、始安、临贺、桂阳、揭阳是为五岭。邓德明《南康记》曰:大庾一,桂阳骑田二,九真都庞三,临贺萌渚四,始安越城五。《舆地记》:一曰台岭,一曰塞上,即大庾也;二曰骑田,三曰都庞,四曰萌渚,五曰越岭。鄙意窃谓九真太远,当以裴说为是。王伯厚曰:骑田即彬州腊岭,都庞即道州永明岭,萌渚即道州白芒岭,则道州有二,可疑也。大抵五岭不一,五岭之外,其高而横绝南北者,皆五岭,不可得而名也。”;《读史方舆纪要·卷八十一·湖广七》:“ 都庞岭县北五十里。杜佑曰:五岭之一也。东北连掩山,西南连荆峡镇。王象之曰:山之绝顶曰都逢,土人语讹曰庞也。一名永明岭。其南五里有回山,石壁峭绝。余见南连岭峤。”。
唐李吉甫撰《元和郡县图志·卷第三十七◎岭南道四》“越城峤,在县北三里。即五岭之最西岭也。……冯乘县,下。东南至州一百八十里。本汉旧县,属苍梧郡。界内有冯溪,因以为名。吴属临贺郡,至隋不改,大业三年改属零陵郡。武德四年属贺州。萌渚峤,在县北一百三十里。即五岭之第四岭也。按今县与道州江华县分界于此峤之上。”。
《读史方舆纪要·卷八十一··湖广七》“道州府……白芒岭县西一里。《通典》:江华郡有萌渚岭。今谓之白芒岭,五岭之一也。见前南连岭峤。”。
五、“潇永临封”是秦尉屠睢“秦瓯战争” 所辟主道
能够“号令”诸越为“古道”聚集,触动各方利益的敏感点为之拼命的地方在哪呢?从秦军与西瓯国的战争,实际是秦王朝与整个南方百越民族的战争即可证明。宋人范之晔《秦史拾遗》记载:“道于潇永临封,为秦尉屠睢督帅征络越所辟也。”,明确是:永州----谢沐、冯乘----富川----临贺----封开的这一岭南古道。
(一)、“潇永临封”岭南古道有其历史依据
毕竟岭南的中心在苍梧。《读史方舆纪要·广西方舆纪要叙·卷一百八·广西三》“汉初,属南越赵陀封其族赵光为苍梧王,即此。元鼎六年,置苍梧郡。元封五年,兼置交刺史治广信,领郡七。后汉因之。孙吴亦曰苍梧郡交州移治番禺。……府地总百粤,山连五岭,唇齿湖湘,噤喉桂广。汉以交州治广信,控南服之要。会明时,亦设重臣于此,固两粤之襟带。”。
《后汉书·卷九十五·西南夷两粤朝鲜传第》:“南粤王赵佗,真定人也。秦并天下,略定扬粤,置桂林、南海、象郡,以適徙民与粤杂处。十三岁,至二世时,南海尉任嚣病且死,召龙川令赵佗语曰:“闻陈胜等作乱,豪桀叛秦相立,南海辟远,恐盗兵侵此。吾欲兴兵绝新道,自备侍诸侯变,会疾甚。且番禺负山险阻,南北东西数千里,颇有中国人相辅,此亦一州之主,可为国。”。
《读史方舆纪要·卷一百七·广西二》:“又贺县,故贺州也,介郴、道、连、邵数州间,为两粤冲要。宋潘美伐南汉,则拔贺州。岳武穆破群盗,亦从事贺州。其地据岭环江,犬牙盘错,实关隔之所矣”。 《宋史·列传第十七》:“开宝三年,征岭南,以美为行营诸军都部署、朗州团练使,尹崇珂副之。进克富川,鋹遣将率众万余来援,遇战大破之,遂克贺州。十月,又下昭、桂、连三州,西江诸州以次降。美以功移南面都部署,进次韶州。”;《宋史·列传第一百二十四·.岳飞传》记载:“二年(指宋绍兴二年),贼曹成拥众十余万,由江公历湖湘,据道、贺二州。”;《宋史·列传第一百二十七·杨再兴传》“绍兴二年,岳飞破成,入莫邪关”;《读史方舆纪要·广西方舆纪要叙》:“宋潘美南伐,由道州而进克富川,拔贺州,而昭州、桂州次第举矣。”;《读史方舆纪要·卷八十一·湖广七》:“今仍曰永州府。府列嶂拥其后,重江绕其前,联粤西之形胜,壮荆土之屏藩,亦形要处也。黄巢乱岭南,高骈谓宜守永州之险。潘美之平南汉也,由道州进克富州,今广西富川县。明初,杨克永州,乃南攻静江今广西桂林府。魏氏曰:零陵雄郡,为粤西门户。允矣。”。也证明,桂州方向,是通过富川方向而递进的。
《读史方舆纪要·卷一百六·广西一》:“五岭,在广西北境者二:自湖广道州入平乐府贺县者,萌渚岭也;自全州入桂林府者,越城岭也全州,旧属湖南,其地在岭北。……越城岭,在桂林府兴安县北三里。一名临源岭,亦曰始安峤。……《水经注》,漓水与湘水出海阳山而分源,湘、漓之间陆地广百余步,谓之始安峤,亦曰越城峤者,是也。又其地临湘、漓二水之源,亦谓之临源岭,又谓之全义岭以兴安县本名全义也。……其在平乐府贺县东北二百里者曰萌渚岭萌,亦作,与湖广永州府道州江华县接界,盘峙百余里,其水皆南北分流,亦曰萌渚峤,亦曰临贺岭,亦曰白芒岭,亦曰桂岭。《广州记》:五岭,一曰临贺。《丹铅录》萌渚之峤在临贺,即此矣”。证明,五岭进入广西的主要通道不包括贺州桂岭镇的通道。
《读史方舆纪要·卷一百七·广西二》:“富川县……冯乘废县,县东七十里。汉置县,属苍梧郡。三国吴属临贺郡。晋、宋以后因之。隋属永州。唐复属贺州。宋开宝四年,废入富川县。《志》云:冯乘废县,南去今贺县一百二十里,地名灵亭乡。亦见湖广江华县。……萌渚峤县东北百二十里,与湖广江华县接界。即贺县之临贺岭也。详附见名山越城岭。○长标岭,在县北六十五里。相传李靖讨萧铣,收岭南地,尝驻师植标于此。又斜岭,在县东南九十里,南至贺县五十里,分界处也。《志》云:县北二十里有秀峰,平地突起,凡数十仞。”,乾隆版《富川县志》记载:“由夷陵抵富川度至桂州,驻师黄沙岭”,与梁军血战于谢沐关;
李靖在此植唐标为营,俗称长标。为何李靖植标如此,不是其他地方用于安抚岭南各部首领呢?《读史方舆纪要·卷一百六·广西一》:“宋参唐制,析其种落,大者为州,小者为县,又小者为峒,推其雄者为首领,籍民为壮丁,以藩篱内郡。其酋皆世袭,分隶诸寨,总隶于提举。元丰以后,制渐隳矣。……有明受命,两江土酋,东溯交关,西缘,际滇之广南,莫不纳土归款,朝廷第因旧疆稍稍增省而已。其初,约束甚坚,绥怀亦至,间有调发,趋命恐后,事已则赐赍亦随之,边陲无警者且百年。其后,桀骜渐萌,反覆多有。议者欲仿贾生众建之说,择封疆延袤、兵力雄盛者,则因其势而瓜分之。”。《旧唐书·列传第十七·李靖传》:“乃度岭至桂州遣人分道招抚,其大首领冯盎、李光度、宁真长等皆遣子弟来谒,靖承制授其官爵。凡所怀辑九十六州,户六十余万。优诏劳勉,授岭南道抚慰大使,检校桂州总管。”,清《富川县志》记,唐初李靖驻军富川长标岭,在那里招抚岭南大部族首领而平岭南九十一州。就是以“驻军富川长标岭” 通过度岭后,李靖派人分道致桂州各地招抚,广邀岭南各部首领“来谒”和萧梁在岭南的旧部到长标岭岭歃旗盟誓,臣服大唐。岭南九十六州,民户六十余万尽皆归顺。《旧唐书·列传第六》:“隋将张镇州、王仁寿击之,不能克。及闻隋灭,镇州因与宁长真等率岭表诸州尽降于铣。九江鄱阳,初有林士弘僭号,俄自相诛灭,士弘逃于安成之山洞,其郡亦降于铣。遣其将杨道生攻陷南郡,张绣略定岭表,东至三硖,南尽交址,北拒汉川,皆附之,胜兵四十余万”。
《读史方舆纪要·卷八十一·湖广七》:“永明县……西至广西恭城县百五十里。……荆峡镇山县南八十里。两山对峙,中通小江,泄桃川、扶灵之水,实邑之关险。宋时设官镇守。熙宁中省,仍置寨兵屯戍。又南十里为荆子崤山,群山连亘如城,其断处若关锁然。南中有警,守此可以遏冲突。○青山,在县西六十里,其最高者曰天门。……都庞岭……杜佑曰:五岭之一也。东北连掩山,西南连荆峡镇。……○白象镇在县南。本白象堡。……向置巡司于此,今革。又桃川市,在县西南。县西又有白石墟,今皆置巡司于此。……又县西南有泊薮,去富川县百四十里,亦为戍守处”。
《汉书·卷六·武帝纪第六》:“归义越侯严为戈船将军,出零陵,下离水;甲为下濑将军,下苍梧。皆将罪人,江、淮以南楼船十万人,越驰义侯遗别将巴、蜀罪人,发夜郎兵,下牂柯江,咸会番禺。……驰义侯遗兵未及下,上便令征西南夷,平之。遂定越地,以为南海、苍梧、郁林、合浦、交止、九真、日南、珠厓、儋耳郡。定西南夷,以为武都、牂柯、越巂、沈黎、文山郡。”;《史记·南越列传》亦记载:“元鼎五年秋,卫尉路博德为伏波将军,出桂阳,下汇水;主爵都尉杨仆为楼船将军,出豫章,下横浦;故归义越侯二人为戈船、下厉将军,出零陵,或下离水,或柢苍梧;使驰义侯因巴蜀罪人,发夜郎兵,下牂柯江:咸会番禺。”,甲就是率军由道州至富川取此古道南下苍梧。
因此,“潇永临封”是秦尉屠睢“秦瓯战争” 所辟主道。这一线路,既是岭南古道,其他无可匹敌的宽阔便捷通道,也是早于“秦瓯战争”的古道,战争期间拓宽,也不是否定词“岭南古道”的借口。
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地图是世界上最早的地图。岭南古道所经的道县、江华、江永又是《地形图》、《驻军图》中的中心区域。
而“潇贺古道”为岭南古道的关隘,在马王堆出土地图标示为汉代临水线路。
(二)、“潇永临封”岭南古道中的“历山”、“厉平关”不同命名
《汉书·卷二十八下·地理志第八下》:“苍梧郡,武帝元鼎六年开。莽曰新广,属交州。有离水关。户二万四千三百七十九,口十四万六千一百六十。县十:广信,莽曰广信亭。谢沐,有关。高要,有盐官。封阳,临贺,莽曰大贺。端溪、冯乘、富川、荔浦,有荔平关。猛陵。龙山,合水所出,南至布山入海。莽曰猛陆。”。《元和郡县图志·卷第三十七◎岭南道四》:“荔浦县,中下。北至州二百四十七里。本汉旧县,因荔水为名,属苍梧郡。县南有荔平关,今废。吴属始郡,隋改属桂州。武德四年于此置荔州,贞观十二年州废,县复属桂州”。
何处为“荔平关”?“荔平关”在广西荔浦县还是在广西恭城县或汉代谢沐县?
《旧唐书·志第二十一·地理四》:“桂岭,汉临贺县地,隋旧也;冯乘 汉县,属苍梧郡。有荔平关;封阳 汉县,属苍梧郡;富川,汉富川县。天宝改为富水,后复为富川也;荡山 新置。”;《新唐书·志第三十三上·地理七上》:“贺州临贺郡,……冯乘,下。有荔平关,有锡冶三。……富川,下。有富水。天宝中更名富水,后复故名。有锡,有钟乳穴三。”。唐《元和郡县图志·卷第三十七◎岭南道四》:“冯乘县,下。东南至州一百八十里。本汉旧县,属苍梧郡。界内有冯溪,因以为名。……富川县,下。东南至州一百四十五里。本汉旧县,属苍梧郡。吴属临贺郡,隋属桂州,武德四年改属贺州。钟乳穴三。灵溪水,今名富水,去县西二里”;《读史方舆纪要·卷一百七·广西二》:“○荔平关在县东。《汉志》荔浦县有荔平关,疑旧时境相错也。《唐志》冯乘县有荔平关”。因此,“荔平关”旧时境相错也,以冯乘有“荔平关”,是以至隋,谢沐县废,县西南划入恭城和冯乘,北宋冯乘县西面地域划入富川所致。
《水经注·卷三十八· 资水、涟水、湘水、漓》:“漓水又西径平乐县界,左合平乐溪口,水出临贺郡之谢沐县南历山,西北流径谢沐县西南,西南流至平乐县东南,左会谢沐众溪,派流凑合,西径平乐南。孙皓割苍梧之境,立以为县,北隶始安。溪水又西南流,注于漓水,谓之平乐水。……漓水又南,左合灵溪水口,水出临贺富川县北符灵冈,南流径其县东,又南注于漓水也。又南至广信县,入于郁水。”;《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越国乱,故楚南塞厉门而郡江东。计王之功所以能如此者,越国乱而楚治也。”;《史记正义》引刘伯庄云:“厉门,度岭南之要路。”。厉门就是古汉县谢沐县的镇峡关,永明县《读史方舆纪要·卷八十一·湖广七》载:“荆峡镇山,县南八十里。两山对峙,中通小江,泄桃川、扶灵之水,实邑之关险。宋时设官镇守。熙宁中省,仍置寨兵屯戍。”;《读史方舆纪要·卷一百七·广西二》:“恭城县……○乐川在县西。自道州流入境,经县南入平乐县界。《志》云:县北七十里有平川江,南流合乐川,有平乐溪之名。……○镇峡关县北六十里。俗名龙虎关。与湖广永明县接界,临江倚山,称为要害。盖即永明县南之荆峡镇山也。又镇峡寨,在县东北八十里,置巡司戍守。”。今恭城县栗木镇的“栗木”是“厉门”之音转;《史记集解》引徐广曰:“一作濑湖”; 《汉书·卷六·武帝纪第六》:“归义越侯严为戈船将军,出零陵,下离水;甲为下濑将军,下苍梧。”;《史记·南越列传》:“故归义越侯二人为戈船、下厉将军,出零陵,或下离水,或柢苍梧”,故“厉”、“ 濑”、“ 乐” 之音互转? “乐水” 即是“濑水”?【实际线路是富川小水关】
(三)、“潇永临封”岭南古道中“桃川关”
枇杷守御千户所城遗址 位于江永县松柏乡。“枇杷所城在永明县南四十里”; 桃川所城遗址 位于江永县桃川镇所城村。“桃川守御千户所城在永明县西南四十里”。
《读史方舆纪要··卷八十一·湖广七》“永明县州西七十里。……○限山县东五里。一名山。《志》云:自都庞岭分支三十里,过县治后,东南隔潇水,若城墉之限。往时路沿山下,寻圮于江。江溢时,舟济者多覆溺之患。宋绍兴中,复凿山通道,人以为便。荆峡镇山县南八十里。两山对峙,中通小江,泄桃川、扶灵之水,实邑之关险。……又南十里为荆子崤山,群山连亘如城,其断处若关锁然。南中有警,守此可以遏冲突。○青山,在县西六十里,其最高者曰天门。……又有层山,在县西南五里,……又有石梁、石崖诸胜。……○白象镇在县南。本白象堡。……向置巡司于此,今革。又桃川市,在县西南。县西又有白石墟,今皆置巡司于此。……琵琶守御千户所在永明县东南四十里。洪武二十九年置。有石城,周五里。西南至广西富川县百里。今亦置琵琶所。桃川守御千户所在永明县西南四十里。洪武十四年置。土城周四里,有四门。亦曰桃川关。西南至广西恭城县七十里。今亦置桃川所。”,从“土城周四里,有四门。亦曰桃川关”。从地势看,岔山村“潇贺古道”、“上白象村”、“上棠村”等地都是岭南古道的地方。岔山村不远的“小水峡”守南下冯乘富川的两路。
岔山村不远的小水峡为“潇贺古道”是属于岭南古道,然岔山仅仅为明朝守隘防范瑶民起义的山道,并不是秦瓯战争的潇贺古道,且该古道不是秦军新修的古道,这是学术上应该予以纠正的。从地势看,沿都庞岭而南下,也有通过荆峡镇进入漓江的,比“潇贺古道”水运快捷的多;也有从今源口瑶族乡进入今恭城三江乡的。但是,这地势险峻,不锐岔山村便利大军团通过。
那么,谢沐关在哪呢?查阅网络,有以“因为富川是潇贺间岭南古道水陆的交通枢纽,所以西汉皇朝在将秦时新道扩修为'楚粤通衢’时,将富川至源口的古道东移,使其由冯乘县之青山口(葛坡)改道经谢沐县直达道州,与潇贺间岭南古道由青山口、麦岭府、沅江之主干道相汇合,并在冯乘县(今富川瑶族自治县)西北大鹏岭下的西隘口小水峡处修建雄关镇守,称谢沐关。”,其实范围没有那么广,实际为桃川关至小水关一线水路,以小水峡为主,以“潇贺古道,又名秦建'新道’,原称岭口古道,后来称楚粤通衢、富川驿道。”这为了突出贺州本身的宣传无可厚非,却把学术与“有意混淆”引起混乱,造成曲解。“将秦时新道扩修”否定该岭南古道意在主道位于“灵渠”?并且竭力往水道上的思维进行逻辑演绎、“ 由冯乘县之青山口(葛坡)改道经谢沐县”等诸多描述,本人认为是与历史不相符合的。从汉代时期而言,此“冯乘县之青山口”没有明确冯乘和富川的地域;在高峰黄沙岭俯瞰谢沐县一带尽收眼底,故有《读史方舆纪要·卷一百七·广西二》:“○长标岭,在县北六十五里。相传李靖讨萧铣,收岭南地,尝驻师植标于此。”,乾隆版《富川县志》记载:“由夷陵抵富川度至桂州,驻师黄沙岭”,长标岭是依据唐军树标,而原名属于黄沙岭。
最为造成混淆的是“谢沐关”,有记载:关内有谢水、沐水两河汇流,故称为“谢沐”,当地土著也有人将其关名倒置,称“沐谢关”,《宋史》还因之把它记为“莫邪关”。《宋史·列传》中记载:宋绍兴二年(1132年),岳飞兵伐富川追剿遭成,在关前宋军与曹成兵血战,双方伤亡惨重,最后“岳飞破曹成,入莫邪关”。到了明代,谢沐关被称为“雄关”,在关的东西进口分设岩口营和白象营,驻兵守关。明末张献部将曹志建拥兵关上,更其名为“凤凰关”,清代称之为小水峡汛,派重兵把守,防卫极严,清《富川县志》称之为“小水固西北之金汤”。同时,有网络记载:谢沐关是潇贺古道上的一个重要关卡,它西连龙虎关,东接宝剑寨(富川的石砚在岔山村以西、龙窝一带具体地点待考,岔山村北有岩寺营,岩寺营与岔山村之间有牛塘坪)。现存连接小水峡和牛塘峡的土夯关墙城垣遗址约5公里长,并有块刻于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的修路碑及两块刻于民车十九年(1930年)的修路碑述修古道建雄关、沟通"楚粤通衢"之事,所谓关隘,集中在小水峡。
上文可见,以岔山村西面不远的的水流,为“小水峡汛”。然谢沭县,以其有谢、沐二水得名。境内有谢水和沐水故称。两条支流汇合在上甘棠村的昂山脚下直流于桃川河。《读史方舆纪要·卷一百七·广西二》:“土城周四里,有四门。亦曰桃川关”。因此,岔山潇贺古道仅仅是谢沐县桃川关一门,谢、沐二水并未在岔山村汇合。把谢沐关实为整片地域作为一点进行描述,是不符合事实的;同时,“在关的东西进口分设岩口营和白象营”,从“上白象村”与“雄山”之间为左右是相符合的,粗石江处有“毛家营”等。
汉武帝平定南越以后,在荫渚岭与都庞岭之间设置谢沐县(今湖南江永县西南),目的就是控制这条通道,后称“谢沐关”。谢沐县县治一带,江永上棠村周边为谢沐关。属于岭南古道,或称岭口古道。
至于,《读史方舆纪要··卷八十一·湖广七》:“琵琶守御千户所在永明县东南四十里。洪武二十九年置。有石城,周五里。西南至广西富川县百里。今亦置琵琶所。”,从地理中可知,冯乘今江华地,紧邻“萌渚岭亦江华界白芒岭”地势较高的丘陵地带,远比谢沐县的岭南古道难以通行,且依据白芒岭天险,不会从当今的河路口镇南下蜈蚣岭下“梅子关”。
(四)、江华(古冯乘)的路径只能是秦军的辅助通道
锦田千户所城遗址 位于江华县码市镇所城村。《明史地理志》载:江华东有守御锦田千户所,洪武二十九年(1396)置。”。
《 水经注 ·卷三十八·资水、涟水、湘水、漓》:“营水又西径营道县,冯水注之。水出临贺郡冯乘县东北冯冈。其水导源冯溪,西北流,县以托名焉。冯水带约众流,浑成一川,谓之北渚。历县北,西至关下,关下,地名也,是商舟改装之始。冯水又左,合萌渚之水。水南出于萌渚之峤,五岭之第四岭也,其山多锡,亦谓之锡方矣。渚水北径冯乘县西,而北注冯水。冯水又径营道县而右会营水。”
《读史方舆纪要·卷八十一·湖广七》:“江华县州南七十里。……汉苍梧郡之冯乘县地。……○吴望山县南五十里。或曰秦人尝于此避乱,旧名秦山。……又冬冷山,在县南百二十里,接广西贺县界,山高广,多寒。又南四十里有半逢山,水出山中,至半泷与沱水合。○禾田山,在县东南一百七十五里,高险难升,旁多沃壤,岁尝丰。……白芒岭县西一里。《通典》:江华郡有萌渚渚岭。今谓之白芒岭,五岭之一也。见前南连岭峤。”,
白芒营东即为勾挂岭。《元和郡县图志 ·卷第二十九 ◎江南道五 》:“江华县,中。北至州一百一十三里。本汉冯乘县地,故城在县南七十里,至隋不改。武德四年,分冯乘县置江华县,属营州,八年属道州。”。从涛圩南下,不远就属于高山峻岭,不可能去“逢山开道”,必在涛圩周边白芒营镇转而向西沿富川石福利镇或新华乡再南下。该路径行走,在汉代远比江永至富川线路难。作为汉代之后作为“新道”尚可。
白芒营的连山脚村,就是汉代冯乘县城,现城址尚可考,当地人称此地为老县衙。夯土城墙和青石砌成的北城门还残留着。县域包括今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大部、广西壮族自治区富川瑶族自治县东部。娘子岭顶居高临下不可能向高山峻岭行军,然可将五庵岭及周边十几里远的村镇情况尽收眼底。白芒营镇五庵岭村周围古道路宽为1米左右,至今古道遗留的痕迹在五庵岭村可随处找到。白芒营(白芒岭)是湖南边境通往两广的门户,《江华县志》记载:"秦始皇三十年(公元前217年),尉屠睢率兵50万分五路进攻南岭,其中一路戌于白芒岭(今白芒营)一带"。而位于白芒营近郊的五庵岭村自然成了秦汉时期白芒营驻军的首选位置 。从五庵岭村位置,属于避开南面高山开始向西面移动的路径。
《读史方舆纪要·卷八十一·湖广七》:“○冯乘城,县西南三十里。汉县。孙吴以后因之。隋属永州。唐属贺州。宋省。今亦见广西富川县,盖境相接也。《志》云:县东北百二十里有施洞城。未知所据。○吴望山县南五十里。或曰秦人尝于此避乱,旧名秦山。孙权未建号时,山忽开洞穴,石有文采,权以为瑞。唐天宝中,改名吴望。上有秦岩”。证明,有秦军经过,而当地人避乱于此。同样证明当地居民避居山上,秦军未从此荒芜险峻之地路过。
《读史方舆纪要·卷一百七·广西二》:“冯乘废县县东七十里。汉置县,属苍梧郡。三国吴属临贺郡。晋、宋以后因之。隋属永州。唐复属贺州。宋开宝四年,废入富川县。《志》云:冯乘废县,南去今贺县一百二十里,地名灵亭乡。亦见湖广江华县”。证明,今富川县东部属于冯乘县地域。
据有关专家考证,营道就是今湖南道县,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地形图》、《驻军图》,中为军事重镇的“深平城”就在今湖南江华县城沱江镇附近。而江华的涛圩镇连山脚村就是汉武帝时设置的冯乘故城遗址,当地人称旧县府衙。
综上所述:岭南古道在“秦瓯战争”之前就是沟通中原与岭南的主道。不是秦军开拓的“新道”,也不是以水运为主的战场;“秦瓯战争”是以今江永---富川的“潇贺古道”为主战场,以兴安、江华两线为辅助线路;秦军没有从萌渚岭进入贺州桂岭镇的狭小盆地,以此增加贺州桂岭镇为秦军经过的古道属于旅游宣传造势,与学术研究无关;岭南古道不是局限谢沐关一点,《秦史拾遗》:“道于潇永临封,为秦尉屠睢督帅征络越所辟也。”;《读史方舆纪要·卷八十一··湖广七》“从道州而风驰于富川、临贺之郊,则两粤之藩篱尽决矣”。,明确是:永州----谢沐、冯乘----富川----临贺----封开的这一岭南古道。谢沐县和冯乘县是秦军的主战场,主要岭南古道在谢沐县。既然,而江永县大部分地域是原谢沐县范围,则岭南古道在江永县是确定无疑的。故此,汉元鼎六年(前111),才置谢沐县、冯乘县、富川县等。
2020年10月25日作于北京(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