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峄山碑》高清大图 原石 临习指导 邓石如、赵之谦临本
《峄山刻石》,又名《峄山碑》,字为小篆。石原立于山东邹县峄山,久佚,传世无原石拓本。到宋代郑文宝据徐铉藏摹本(也可能是徐摹临本)重刻于西安,到明代或者较早时期,石已断裂,因为传世最早的明拓本也有断痕。
在秦的统一事业之中,一个重大的功绩就是统一了文字。中国的汉字已有四千余年的历史。从最早出现在陶器上的符号,刻划在兽骨龟甲上的甲骨文,和铸造在钟、鼎上的金文,以及到周宣王时的太史籀文(大篆),只有在公元前 221年,秦始皇统一了六国后,李斯等人才用小篆统一了中国文字。李斯曾经说过:上古创造大篆字体,广为流传,但由于时间久远,人们多不能认识。所以现在删掉繁杂笔划,省略异体字形,改进成为小篆。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文字改革,对发展中国文化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秦始皇在统一中国后的十余年间,为了加强对全国的控制,先后五次远途巡视各地。秦王政二十八年(公元前 219年),他出巡山东齐鲁故地登陶县的峄山(今山东邹县东南)时,登高远望,激情满怀,对群臣说道:“朕既到此,不可不加留铭,遗传后世。”李斯当即成文篆字,派人刻碑石于峄山之上。这就是著名的秦《峄山刻石》。
李斯的字在秦代是一流的。他还有一套书法理论,他在谈到用笔的方法时说:写字,用笔要急速回转,折画要快,象苍鹰俯冲盘旋一样。收笔好比游鱼得水,运笔就象景山行云,笔画的轻重、舒卷,应自然一体,大方美观。从《峄山石刻》可以看出,李斯的书法运笔坚劲畅达,线条圆润,结构匀称,点画粗细均匀,既具图案之美,又有飞动之势。书艺之高超掩灭先轨,散绝后贤,使一切写小篆的人皆难入其境,成为后世临摹学书之佳。
此碑用笔单纯齐一,藏锋逆人,圆起圆收,转角处都呈弧形, 无外之笔。结字对称均衡,又强调在对称中求变化,有一种图案花纹似的装饰美,符合黄金分割的法则。章法秩序井然,具有节奏韵律感。
秦篆是在大篆的基础上改造、演变而成的,受《石鼓文》、《秦公钟〉 的影响较大,形取长方。峄山碑构图整齐,婉转通畅, 成为篆书规范化和定型化的代表。但秦篆规矩森严,缺少变化,过分追求对称和均衡,而失去艺术趣味, 清人邓石如、吴让之、赵之谦等,力求变法,方圆兼施,结体多变,才使篆书出了新意。我们学习小篆书,可从峄山碑入手,先求严谨规矩,等掌握书写方法之后,可临习清人的流派撰述,方能随运变化,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篆书的用笔虽然没有隶书、楷书和行、草书那样复杂,但在每一笔之中同样都存在着起笔、行笔、收笔三个过程。 起笔必须回锋,藏锋逆入,要欲下先上,欲左先右,这样笔画才显得含蓄有力,为中锋用笔做好准备;行笔顺起笔之势,中间顺风而下,不能偏软,而且必须控制笔势,使之既平铺纸上又随腕肘起伏而行,不能死按硬拖,要使每一笔 都有流动而不是僵直的感觉;收笔顺势轻按作收,使之齐圆,谓之“护尾”。“藏头护尾,力在字中”,才显得首尾圆和,含蓄饱满。
楷书的笔画有点、横、竖、撇、捺、折、钩、挑八种,而小篆的笔画只有横、竖及各种变化的弧三种。但小篆的弧变化多样,形态复杂,书写难度亦大,是初学篆书的一大难点,但只要我们认识了它们的特点,掌握了基本的技法,多临习,勤实践,就会很快掌握各种弧的写法。
峄山碑的结体以长方为主,形取纵势,修长流美,小篆结字多取上紧下松之势,重心偏上,上收下放,上短下长。小篆的结构要求横平竖直,对称均衡,疏密相间,和谐自然,应该注意:左右对称、左右均衡、上下均等、 大小不等、不填满而均衡。
临习应从以下三方面去把握:
( 1 )要把握总体风格。《峄山碑》笔画粗细相近,结体均平,人们称之为玉箸篆(“箸”指筷子),是小篆的典范。其风格瘦劲挺健,形体方正,临者可认真体会。
( 2)用笔上注意四点。
第一,要注意横平竖直,特别是主笔必须平直,这样结体才稳;
第二,要注意中锋运笔,亦不要硬折,笔到力到,力送至顶端;
第三,接笔要自然和谐;
第四,用笔流畅,首尾圆和。
( 3 )小篆形体以正方或长方为好,应注意上紧下松,上收下展,方觉瘦劲圆健,优美耐看。
最后附上清代赵之谦临写的《峄山碑》供大家借鉴参考。
来源:书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