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于帝王之爱
这是一个有趣有味儿的公号,很多读者都置顶了(点上边蓝字陶冶视野加关注)
感动于帝王之爱
作者 陶冶
公元725年10月一支旗幡招展的队伍从唐朝的东都洛阳出发,车马仪仗绵延十余里浩浩荡荡,特别是马队均按毛色编组,遥遥望去,宛如彩云在尘凡飘荡,尤为壮观。黄伞盖下御座上端坐着一代明君唐玄宗李隆基,皇后嫔妃、朝臣及各番邦使节随行其后。这是大唐开元盛世前往东岳泰山封禅的队伍。
封禅是中国古代帝王在泰山举行的一种祭祀天地神的礼仪大典,封就是在泰山上堆土为坛,在坛上祭祀天神,报答上苍的功绩;禅是在泰山之前的小山上扫开一片净土,在净土上祭祀土神,报答后土的功绩。封禅是在强调君权神授的正统。传秦朝之前在泰山封禅的有七十二位帝王,秦后泰山封禅的有六位,分别是秦始皇、汉武帝、汉光武帝、唐高宗、唐玄宗、宋真宗。不过,并非哪个皇帝想封禅都可以,必须得具备三个条件。第一,皇位要正统,受命于天;第二国家要统一,要国泰民安,皇帝要有德行;第三要有祥瑞出现;这三个条件具备方有封禅的资格。
公元984年的4月宋太宗赵光义下诏十一月幸泰山举行封禅大典,5月又下诏停止封禅准备事宜。原因是天火烧毁了皇帝举行登基大典的乾元殿与册封皇后、行科举的文明殿。雷电引起的大火,一夜的大雨都没有浇灭,眼睁睁看着皇宫内最重要的两座大殿化为灰烬。封禅要的是祥瑞,却出现了灾异。当然在历史中赵光义的正统资格也受到质疑,其一,宋朝开国于陈桥兵变,太祖赵匡胤被黄袍加身,夺了柴氏孤儿寡母的天下。其二,烛影斧声已成千古之谜,赵匡胤突然死去赵光义弟及兄位当了皇帝。其三,幽云十六州尚在契丹人手里。冥冥中像是老天示警,赵光义的封禅便流产了。
而唐玄宗的封禅却是当之无愧的。当时的大唐疆域已达到1079万平方公里,人口8000万之多,人均占有粮食700斤(1982年我们的粮食才恢复到这个水平),与邻邦和睦友好,各国使节纷纷来朝。唐玄宗从我做起反对奢华,广开言路,任人唯贤,文风鼎盛,政策宽容,创造出一个稳定和谐四海升平的开元盛世。正如杜甫在《忆昔》里吟咏道:“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玄宗泰山封禅是应天意,顺民心,千古盛典。
唐玄宗是个好皇帝,没有辜负百姓们对明君的期盼,身为帝王念念不忘天下苍生。在历代帝王泰山封禅中均有呈给上天看的玉碟,镌刻着皇帝的心愿,祈求上天的护佑。帝王的玉碟是秘而不宣的,因玉碟上刻着皇帝心里私欲的秘密,在《唐会要》八卷中:贺知章说“前代帝王,所求各异,或祷年算,或思神仙”。而唐玄宗道:“朕今此行,皆为苍生祈福,更无秘请。”随公开玉碟内容。在《全唐文》四十卷记载着玉碟上确实刻着“……恭承大宝,十有三年。敬若天意,四海晏然。封祀岱岳,谢成于天。子孙百禄,苍生受福。”在举世的大典里他想的是“苍生受福”,有这样的皇帝便是百姓难得的福祉。历史上治国无术只顾自己享乐,无视百姓死活的昏君不乏其人,让一代代的百姓空做着明君的旧梦,无奈地苦熬着人生。
当然有人会说唐玄宗酿出了安史之乱,是啊,晚年玄宗疏于朝政坐享成就,安史之乱是他一生中最惨痛的败笔。而在潼关失守,叛军逼近长安,玄宗仓惶逃离时仍牵挂着百姓的安危。《资治通鉴》第二百一十八卷记载:唐玄宗在离开皇宫路过中央仓库时,杨国忠请求放火焚烧,并说:“不要把这些钱财留给叛贼,”玄宗心情凄惨地说:“叛军来了没有钱财,一定会向百姓征收,还不如留给他们,以减轻百姓们的苦难。”在玄宗一行经过渭河便桥后,杨国忠派人放火烧桥,玄宗说:“官吏百姓都在避难求生,为何要断绝他们的生路呢!”于是就把内侍监高力士留下,让他把大火扑灭后再来。在自己安危难料的时刻还能心系黎民的安危,这是怎样一个爱民如子的皇帝!
说到爱,人们一定会想到唐玄宗与杨贵妃,贵妃醉了,玄宗也醉了,那是人性中迸出的火焰,是琴瑟和鸣的执爱。而他爱黎民苍生是广义的爱,是大爱,一个国家最高权力者需要的不就是这种大爱吗,古人需要今人更需要,只有这种大爱方会感动天下!
老百姓在千年旧梦里望眼欲穿,一代代苦苦地期盼,期盼明君清官,而在历史的长河中又有几位呢?还好,帝王的家天下时代毕竟已经远去,不管明君还是昏君、清官还是脏官均已封存在历史的典籍里。只是古往今来人们都一样心存着梦想,无论旧梦还是新梦无不希望安居乐业,活在一个有尊严的闪光时代。
因而,唐开元十三年那支象征着国富民强的封禅队伍总是透过历史的烟尘,彩云般地再现于我的眼前。
散文、小说,摄影,佳作链接。有情趣、有味道、有思想、有理性,读了、看了方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