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饵效应:为何同事间不要聊工资,相亲要带上比自己稍差的人?
入职时,领导对我说的第一句话是:为了公司和你自己,千万不要和同事谈论工资。
你是否也有同感:我并不在乎自己能挣多少钱,但我非常在乎我的同事比我多挣多少钱。与能力差不多的同事比较,我一个月拿3000,同事拿2900,我会很开心;我一个月拿10000,同事拿11000,我会很难过。
我们都知道,这就是攀比心在作祟。可如何才能不被攀比心理左右?本文将揭示'攀比心理'的底层逻辑。
1. 人们很少不做比较而做决定
第一次相亲往往会以失败而告终。别人问你,对方有哪里不好?你说不上来,因为无从说起,只能回答,多相几个,还可以挑挑。
人的大脑里没有价值计算系统,自然无法确定某件物品的准确价值。比如,你并不知道一瓶98年的丘隆河佳布列葡萄酒要多少钱。
可是,当你有第二个相亲对象(简称B)时,你就更容易做决定了。第二个比第一个(简称A)长得帅,我当然得选B。
人们虽无法确定单件事物的价值,却会关注两个同类事物的相对优劣。比如,你知道98年的丘隆河佳布列葡萄酒一定比2020年的要贵。
2.人们喜欢比较容易比较的事物
别人告诉你,A比B更有钱。这时你又犯难了,到底选帅但没钱的,还是选丑却有钱的?
人们会对难以比较的事物产生焦虑感,也就是'选择恐惧症'。
有办法简化比较程序吗?有,再插入一个选项,就像做几何题时插入辅助线一样。
B带了他的朋友一起来相亲。显然,他的朋友比他丑,而且和他一样没什么钱,因此,称他为B-。
B和B-很好选吧,当然是选B(这就是简化比较的过程)。而此时,由于A没有A-来衬托,所以你很容易忽略A(前文说过,没有比较一般不在考虑范围内),而对B的优点产生更深刻的印象,因而选B 的概率会更大。
所以,你知道相亲前该做什么了吗?
这就是诱饵效应:B-被当成是一个诱饵'安插'在A与B之间,让你更倾向于选B。
同理,如果当初是A带A-来相亲,你便会倾向于选A。
有人会利用'诱饵效应',在销售中大做文章:
某品牌吸尘器的销售代理商推出一款新型高科技吸尘器,售价2000元却无人问津。人们会质疑:'什么吸尘器卖这么贵,到底好不好用?有钱不如买个扫地机器人。'
营销专家想了一个办法:再推出一款吸尘器,不仅体积比现有的大一倍,价格也贵一倍。
如此一来,消费者便有了比较:'虽然我不知道这款吸尘器究竟怎么样,但可以肯定的是它比旁边这款又大又贵的要好。'那款高科技吸尘器销量骤增。
3. 如果自己是B-,就会很难受
某公司决定公开了高管薪酬,让所有人看到高管与普通职工收入差距之大,以便缩减高管的薪酬福利。
可是,公开薪酬非但没有压制高管的高工资,反而让高管们互相攀比,高管们用'辞职'一再威胁公司加薪。
富人嫉妒的是比自己更富有的人。
这就是诱饵效应的负面影响:让人产生攀比心理。
在公司开心不开心,有时并不取决于工资是否与工作量相匹配,而取决于同事的工资与自己的差距;生活幸福不幸福,有时并不取决于可支配收入的多少,而取决于你的亲戚朋友能挣多少钱。
没人希望自己是那个B-。如果成不了B,那就从其他方面找回优越感,当个A。
4.适当'降级',消除攀比心理
假设你要买一支钢笔,离你最近的这家店卖50元,而同事告诉你,10分钟路程外有家店的同款钢笔卖25元。多数人会选择去打折的店。
假设你要买一个背包,离你最近的这家店卖500元,而同时告诉你,10分钟路程外有家店的同款背包卖475元。多数人会选择就近买。
同样能省25元,为何买钢笔时想省钱,而买背包时却不愿多跑路了呢?
原因在于相对差价。买钢笔能省一半的钱,而买背包却只省了5%。
这说明了,我们往往会局限在一个'固定的参考系'里。如何才能在买包时更愿意省下25元?买个50元的包,等它打5折时,这个25元就很容易省下来。
同样的道理,我们之所以会有攀比心理,是因为我们总是勉强地在'高阶的参考系'里生存。要想消除攀比心理,只需适当的'降级'就好了。
比如,在买车时,别精打细算如何贷款刚好能满足月供,不妨买辆便宜的车,把剩下的钱去提升生活品质。不要和别人比较,因为即使你再优越,也永远有人比你更优越,比是比不完的,不妨换个圈子,以及提升自己的幸福度。
本文为【《怪诞行为学》——为何我们喜欢比较和攀比】的读书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