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3年亚洲大学排名:中国内陆50强变化不大,其中有3所“双非”

QS2022亚洲大学排名一发布,就引起了人们不小的关注,大家对上榜的来自中国内陆的126所高校,不免有些争议。有人觉得某些高校的排名太高了;有人觉得某些高校的名次被低估了。
相比较而言,大家更关心排名靠前的实力强校。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中国内陆50强高校究竟是哪些?
为了让大家有更直观地感受,笔者根据最近发布的QS2022亚洲大学排名和之前发布的QS2021亚洲大学排名、QS2020亚洲大学排名3个榜单排名数据,整理并制作了“近3年亚洲大学排名中国内陆50强高校名单(QS版)”(以下简称“内陆50强名单”)。
“内陆50强名单”中,中国内陆排名第一到第九的9所大学,地位非常坚挺,3年来从没有其他高校能与之抗衡,并且它们全部是连续3年排名进入亚洲高校前50位的大学。
北京大学在QS2022亚洲大学排名中坐上了中国内陆高校第一的宝座,而该校在QS2021亚洲大学排名中仅列中国内陆高校第四,今年一举拔得头筹,可谓是“触底反弹”,表现不俗。
在华东五校中表现最好的当属浙江大学了。QS2020亚洲大学排名,浙大排中国内陆高校第3位;QS2021亚洲大学排名,浙大排中国内陆高校第2位,名次超过了北京大学;QS2022亚洲大学排名,浙大排中国内陆高校第3位。
总体上,近3年中国内陆50强高校基本稳定,排名波动不大,其中有47所高校连续3年在QS亚洲大学排名中入围中国内陆50强高校名单。另外,“内陆50强名单”中有3所是“双非”高校,他们分别是坐落在深圳的南方科技大学和深圳大学,以及坐落在江苏镇江的江苏大学。
南方科技大学建校时间很短,但名气非常大、实力非常强,目前拥有52位两院院士(签约引进与自主培养全职院士32人)、50位国际会士,师资水平在不少985高校之上。不仅如此,该校生源质量也与985高校不相上下,虽然这两年每年报考南科大的人数有四五万,但每年只有一千余人被录取,竞争比达到40:1。
南科大是创新型高校,招生模式和人才培养方式比较独特。该校采用基于高考的“631”综合评价录取模式,高考成绩只占60%;形成了以“学分制、书院制、导师制”和“国际化、个性化、精英化”为核心的人才培养特色,并开设了数学英才班、计算机图灵班等创新实验班,以满足顶级优等生的个性需求。
办学10年来,南科大优秀毕业生屡屡被牛津、剑桥、耶鲁、加州理工等世界名校录取,国内就业多进入知名企业,人才培养质量得到多方认可。
与南科大在同一个城市的深圳大学,也很年轻,上世纪八十年代才创建。该校成立不到四十年,就发展成为国内最强的地方院校之一。
深圳大学和深圳特区一样,承载着很多国人对未来的期待。携带“特区基因”的深圳大学,没有固守旧有的理念,不是211,也不是“双一流”,然而它一直在适合自己的道路上奔驰。
作为承担着深圳市2/3以上本科生和50%以上研究生培养任务的高校,深圳大学得到了地方财政的全力支持,该校2021年预算经费高达75.3亿元。要知道,985高校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差不多也就是这个水平。一个地方管理的“双非”高校,年度预算经费能达到与老牌985大学相当的水平,可见其资金实力之强。
南科大和深大是“双非”院校中的顶流,能入围中国内陆50强高校名单,说得过去。但江苏大学排名能连续2年超过电子科技大学,就有点不能服众了。
这不是说江苏大学实力不强,江苏大学的主要源头江苏理工大学,曾隶属于原机械工业部,在农机领域颇有声望,不过要说其综合水平在部分985高校之上,还是太勉强。
每一次大学排名发布,总会引起一阵讨论,人们会对比同一个机构近几年发布的榜单,也会对比不同机构发布的大学排名数据,指出其中的混乱和不足。
众所周知,不同机构发布的大学排名,指标体系和分配权重不一样。以2022年度大学排名为例,“QS版”亚洲大学排名主要参考“学术声誉、雇主声誉、师生数量比、国际研究网络、平均每篇论文被引用率”等指标;“US News版”世界大学排名主要参考“全球研究声誉、地区性研究声誉、发表论文、标准化引用影响、高频被引文献数量、高频被引文献百分比、国际合作、总被引用次数”等指标。所以横向比较大学排名,参考意义不大。
不管怎么讲,“内陆50强名单”中的高校,都在国内外有着一定的影响力,它们只要坚持不懈进取的状态,今后肯定会更上一层楼!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