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 | 博兴老粗布
山东省滨州市作家协会
文学作品展示平台
董永故里的博兴县城东三公里处,坐落着一个全国最大的老粗布批发市场——顾家老粗布批发市场。这里的粗布品种近千种,花色繁多,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每天来这里选购订货的批发商络绎不绝,商户们用自己真诚的服务赢得了商机。成交量大了,自然运货拉货的三轮车伙计生意繁忙,他们来来去去在市场里来回穿梭的身影,成了一道亮丽风景。
当我在批发城大大小小的布店里,看着一件件花色各异的粗布时,让我好奇,让我惊叹。轻轻地抚摸着它光滑的表面,看着它粗细韵脚不同的纹理,或各色大小不一的格子,或紫色、红色的碎花,或各种不同的花鸟树木,或憨态可掬的小动物等等,不由得使人舒心动情。心想,如此美丽的织物,也会出现在民间的展柜上?我不由思索起它繁琐的制作过程,泛起了尘封多年的记忆。
追溯过去的时光,斑驳的光阴里,织机旁母亲的身影,依稀浮现眼前。那叽叽咔咔的机杼声,仿佛在无形地充斥着贫瘠的日子,支撑着一家人的生活。母亲灵巧的双手,熟练地拨弄着织机上每一个细微的环节。长长的棉线,从母亲纤瘦的手里缓缓抽出。我童年的身上,便有了一件件御寒的衣衫、裤子。我快乐地在巷口街头奔跑、嬉笑、玩耍,在小伙伴面前尽情展示。
其实,当今市场上销售的老粗布,多是机织的或是半手工制品,里面或掺杂着化纤、丝、纱、涤等成分,真正纯手工织出的纯棉的老粗布,需要经过一个漫长的制作过程,一道道的工序繁琐复杂,又要具备丰富的经验技术。只有手巧心细的人,才会在悠长的岁月里,在唧唧复唧唧的织机声中,织出花样繁多的精彩人生。
纯棉老粗布的纺织过程,首先要从搓布吉开始。去籽的棉花经弹花弓弹成棉绒,轻如烟云,柔如丝绢。撕一片棉绒展开,放上棵秫秸上秀出长筳杆,搓擦成一尺长的布吉。把布吉的一头连到纺车尾部的纱锭杆上,右手徐徐摇动纺车,左手扯着布吉慢慢拉长,拉成长长的棉线。收线,再拉,把拉出的棉线有顺序地缠绕在纱锭杆子上,绕成雪白的棉线繀子,形状如一个个大白萝卜。然后退下线繀子,再继续下一个,依次循环反复。这就是历史悠久的传统纺棉花过程,漫长、原始。母亲曾说,纺棉最快的人,连熬夜,一天最多能纺一斤多棉绒。
如果计划织彩色的,亦或是各种式样的条子布,或各种不同的格子布,都需要搭配色彩不同、宽窄不一的条格,突出地表现了色彩的明丽,与雪白的棉布有了明显的对比。这时,要把线繀子上的棉线,用双手桄成桄子,要保持松软,放入带染料的大锅里煮沸,让它均匀地吸收染料。待干后,开始络籰子(籰子,是一种织布时专用的绕线工具,中间有圆孔)。络籰子就是把线繀子上的棉线(原色的、染色的都有),均匀整齐地缠绕在籰子上,这样绕上去的线永远不会乱,且整齐有序。然后,开始来回牵机。把绕满线的籰子穿在“倒车子”中间的铁轴上,牵着线的一头拉到另一个指定的距离内,或八步或十步,用早已砸好的木橛子固定好,来来回回逛,一直绕到自己规定的尺寸或线的根数为止。如果计划织柳条布或方格布,就要把早已准备好的各种彩色的线,按需要依次安排缠绕,并井井有条,有板有眼。然后,用剪刀把两头剪断,一桄子一桄子地盘好。
为了确保棉线的结实、光滑,在纺织过程中来回穿梭翻缯自如,不易断线,织出的布匹纹理均匀细致,不起皱不起疙瘩,勤劳智慧的劳动人民,从古老的过去缓缓走来,慢慢琢磨出一些经验和原理,用自己地里收获的粮食磨成面粉,烧成面茶,冷凉后,把盘好的棉线浸泡,让面茶中的精华琼液充分吸收到棉线之中。再挂到刷机上,用刷子来回刷洗,直到把线表面的面渣全部刷净。此时的棉线粗细均匀光滑,并且把每一个线头,用一种树脂胶浸透一下,如此会收敛线头上的一些细微毛毛纤维,并有一种硬硬的感觉,很有主性。这样下一步也容易向缯里穿线。然后,也是整个织布当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把所有刷好的线,根据胸有成竹的图案,缠绕到剩子(一个绕线的工具)上。然后,把绕满线的剩子按装在织机的前上头,把剩子上另一头的每一个线头,依次穿到缯的每一个间隙里。再一根根固定在织机上,挣紧。这可是一个细活,需耐住心烦。织直纹,需要双缯,若织斜纹,需要四只缯,四只缯,不仅靠心灵手巧,脚也要灵活,因为控制缯是在脚上。最后随着穿梭引线,双缯上下跳动,老粗布一寸寸长大,清晰的纹路条格图案呈现眼前。就像画师在宣纸上皴染勾画,一幅美丽的图画便诞生了。
时光荏苒,岁月蹉跎,织机声依旧。老粗布从几千年历史暗淡的光影中,慢慢走来,步履蹒跚,带着岁月清晰的脉络和浑厚典雅的印记,展示着中国古代民间艺术深厚的底蕴和传承。唧唧的织机声中,一拨又一拨的民间艺人,在时间的背影中渐渐地老去。但老掉牙的织机依然存在,那种纯熟老练的技艺依然存在,并且在科学发达的今天逐渐机械化,电气化,数控化。这也给传统单纯的老粗布,增加了色彩和无限的新意。如今,老粗布已走进城市和乡村的每一个家庭,倍受人们的青睐。
作者:初守亮,山东省博兴县锦秋街道孟桥村人。滨州市作家协会会员,东营市民间文化研究会散文副会长。从小酷爱文学,从1986年发表作品,曾在《全国散文作家论坛》《时代颂歌》,《中国散文家协会》《中国散文写作协会高峰论坛》《作家报》《蔡文姬文学奖》征文,以及省市县级征文中多次获奖。多篇作品散见于《中国作家》《作家报》《山东文学》《山东青年作家》《东方散文》《江河文学》等报刊和网络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