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第121篇:读文随笔∣基于言语形式的文本解读论文写作
基于言语形式的文本解读论文写作
中山市教研室/郭跃辉
2020年,我申报的《基于言语形式的初中语文统编教材文本解读研究》被立项为重点项目,近一年来,我一直在围绕单篇文本进行写作,先后解读了《社戏》《范进中举》《白杨礼赞》《我为什么而活着》等课文,其中《从言语形式的角度解读<我为什么而活着>》发表在《语文学习》2021年第7期上。单篇文本的解读,是文本解读研究的基础,没有单篇解读成果的积淀,就不能形成文本解读的相关策略。但是如果课题研究仅仅局限于单篇研究,那最终形成的也只是一个个的案例,而不可能形成系统的研究成果。我最近也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即如何跳出单篇,从宏观上进行归纳整理基于言语形式的文本解读策略。李华平老师发表在《语文教学通讯》(B刊)2021年第9期的论文《咂摸“反复”解释文本秘妙》给我提供了恰到好处的范例。李华平老师这篇论文是以“反复”作为分析点,将文本中的反复处作为“语言标志”,进而撬动对整篇文本的理解,此为“标志索解法”。“反复”本质上是言语形式的一种类型,围绕“反复”进行文本解读研究,契合了我当前研究的课题。通读全文,我的收获主要有:
一是要善于从学理层面对特定的言语形式进行研究和界定。在这篇论文中,作者首先对“反复”进行了阐释。有人可能会认为,“反复”经常出现在课文中,根本不用解释。实际上,“反复”不仅是一种句子修辞的方法,同时也是一种着眼于文本整体或部分产生特殊表达效果的表现手法。从这个角度上讲,“反复”既有修辞功能,也有语篇功能。尤其是后者,很多人无法从理论上进行研究。研究“反复”的语篇功能,一定要用到语篇学的知识和理论。所谓语篇功能,指的是语言使自身前后连贯,并与语域发生联系的功能,具体指语篇的完整性、一致性和衔接性。我接触过的语篇理论,主要来自于西方语言学史中韩礼德的功能语言学、汲安庆教授在教例分析中提及的观点以及贡如云教授的著作《语篇阅读教学论》等。利用这些理论对“反复”进行解说,定然会让具体的案例分析更有深度。除此之外,作者还对“反复”进行了分类,一类是静态的反复,一类是动态的反复。这种分类也是需要一定的学理依据的。对于单篇文本解读而言,论文写作可能不需要太多的理论依据,其侧重点还在于对具体文本的分析,但对于带有宏观总结与梳理的论文来说,理论依据是不可或缺的,它既是文本分析的基础,也是整篇论文的指导思想。这一点也启示我们,进行文本解读研究,仅仅阅读文本解读类的著作是不够的,还要阅读文艺学、语言学等相关学科的著作。
二是要善于对具体的案例进行整合梳理,据此对关键概念进行分类。作者在论文中将“静态反复”分为四种类型:语言符号的反复、话语风格的反复、表达方式的反复、话语语调的反复,将“动态反复”分为六种类型:反复中的语言要素的变化、反复中的话语语气的变化、反复中的陈述主体变化、反复中的话语结构变化、反复中细节内容的变化、反复中情境内容的变化。对关键概念进行分类并解说,也是作者深厚的理论功底的体现。那这种分类的方法或灵感从哪里来呢?是其他著作中已经存在着某种分类方式吗?也可能会有。例如某本修辞学的著作中,可能会将反复分类两种类型,然后再对每一种类型进行分类。作者就是将这种分类的框架移植过来,然后从课本、名著以及其他文本中寻找案例,用以佐证这种具体的分类。不过,其他著作中的分类与自己所找的案例一定是吻合的吗?万一找不到相关案例怎么办?所以,我更倾向于另外一种方式:从案例中进行提炼、归纳、总结。具体的流程是:先广泛收集有关反复的案例,包括课文、文学名著以及其他作品,然后将这些与反复有关的语言片段进行分析,然后“合并同类项”,接着对每一类型进行术语概括。上述两种研究方法,一是演绎,一是归纳,两者都有一定的合理性,而且在实际研究中,两种方法可以交替使用。
三是尽可能多地搜集材料和案例,使得观点更有说服力。在这篇论文中,作者引用的材料或案例有:鲁迅的《<阿Q正传>的成因》《记念刘和珍君》《祝福》《故乡》、沈从文的《边城》、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清冈卓行的《米洛斯的维纳斯》、司马迁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罗森塔尔的《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徐志摩的《我所知道的康桥》、《三国演义》中“草船借箭”“失街亭”“挥泪斩马谡”的片段、《诗经》的名篇《关雎》、曹禺的《雷雨》、茹志鹃的《百合花》等。这些材料有的来自高中语文教材,有的来自初中语文教材,也有四大名著以及其他文本,这就说明,文本解读的研究对象不仅仅是教材篇目,还包括一些脍炙人口的篇目、古代文学史以及现当代文学史的名篇等。而且,这还说明,文本解读不仅是学术研究,更是阅读实践。只有在文本解读的实践和过程中,才能够不断提升文本解读的能力。或者说,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才是文本解读能力提升的关键。最近几年,我一直专注于理论著作的阅读,包括教育教学理论、文学艺术理论、哲学理论、逻辑学理论等,而不太注重文学作品的阅读,充其量只是针对教材文本进行研究式解读,甚至有时候觉得阅读文学作品是一种奢侈,以后还要慢慢补上这一课。
李华平教授这篇论文对我的启发还不止这些,对于某个文学作品片段的解读,也值得学习。例如《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以前解读时关注到了语言的悖论,作者关注的却是否定词的反复使用,从这些否定词中,我们也可以读出罗森塔尔的表达意图。有教师设计了一节阅读课:从否定表述中看反讽手法、从否定表述中看写作角度、从否定表述中看作者情感、从否定表述中看思想内涵、从否定表述中看作品主题。这就是一节从言语形式入手进行教学设计的课,很有新意。对我来说,接下来要做的工作就是继续研读文本,在此基础上对某一种言语形式进行透彻研究,形成有分量的专题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