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俊田 /徐小东 散文 大美乡村沙石峪
大美乡村沙石峪以其独到的文化精神魅力吸引着四面八方的人们。10月23日上午,我们一行坐上汽车,从县城向南东方向驶去,开始又一次重温沙石峪红色记忆之旅。
美丽的沙石峪村位于遵化市东南20公里处,是全国闻名的当代“活愚公”的故乡。20世纪60年代,它就被敬爱的周恩来总理赞誉为“北方农业的一面旗帜”。乡亲们在党的领导下改变贫穷落后面貌的壮举,彰显的“万里千担一亩田”的艰苦创业精神,成为了全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光辉典范,当时电影、广播等媒体都进行了广泛宣传。
沙石峪的乡亲们把土看得如同黄金一样珍贵。按照周恩来总理的倡导,凡是去沙石峪的人都要给这个乡村带去一包泥土作为见面礼。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为那里增添的每一包土,都具有的深刻现实意义和长远的历史意义,它比其它任何礼品都要让人感到贵重和欣慰。中国人是这样,外国友人也都不远万里捧来本国的泥土,表达最深情的敬意。
土是沙石峪人生存的命根子。在解放初期,沙石峪村是远近闻名的穷山沟,素有“土如珍珠水如油,满山遍野大石头”之称。过去仅有贫瘠土地5.3公顷,亩产粗粮30余公斤,人们连肚子都填不饱。在人多地少的情况下,沙石峪的乡亲们要靠国家救济粮才能生活。有一天,村第一任党支部书记张贵顺看到一篇介绍长征的文章,明白了这样的道理,夺取全国胜利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就是我们奋发图强,改变家乡贫困落后面貌—建设社会主义就是第二步长征。
看着文章,老书记心潮起伏,感慨万千。好日子是奋斗出来的,沙石峪人不能总靠国家救助,要走强起来、富起来的第二步长征,建设好社会主义的沙石峪。有了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别人能办到的,沙石峪人也要想办法办到。沙石峪缺土,就是到有土的地方运土,也要把青石板变成米粮川。沙石峪少水,就是开山引水,也要让这土地得到灌溉。在共产党员的字典里没有“困难”二字。
1965年冬天,经与其他党支委员沟通,张贵顺在村党员大会上,号召党员、青年团员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发扬愚公移山精神,动员全民开展运土造田运动。大家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一点一点地运土,这辈子完不成,下辈子继续来,像愚公那样挖山不止,一定把穷乡僻壤变成美丽富饶的米粮川。
他语重心长地告诉大家:羊群走路靠头羊,干革命靠的是共产党。在困难面前,关键是我们党员领导干部要行得端、走得正,能吃苦、勇争先,不忘为人民谋福利这一初心。如今,我们迎来了中国的独立和解放,我们是在革命先辈打下的江山上搞建设。再困难也没有那时的困难大,那时要抛头颅、洒热血,随时都准备为革命事业献出宝贵的生命。现在是需要我们党员、团员出力、流汗、吃苦的时候了,我们一定要知难而上,不负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光荣称号。
村党支部根据群众提出的建议,决定白天凿石开地,晚上出去担土。张贵顺亲自带领100多青壮乡亲,用扁担挑着荆条筐子一起到五里外的小老峪村去挑土,累了就歇一会,流汗了用手巾擦一擦。经过12个日日夜夜的奋战,他们走了1万多里,挑了2300多担土,终于造成了一亩样板田。接下来,他们就这样一亩一亩地,经过一春奋战,让23亩能保肥、蓄水的土地平展展地铺在了北山上。
田的问题解决了,没有没水也不行。张贵顺说,我们要团结一心,攻克第二个难关—解决水的问题。1971年春天,党支部根据群众的愿望和要求,为了方便取土,加快发展农业,提出要凿通北山,实现南北通达。说干就干,在上级党委和人民解放军的支持下,开凿山洞的工程很快就开始了。当时的支部副书记、民兵连长李凤元和27个民兵。民兵们冒严寒、流热汗,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排除了一次又一次的危险,经过一年多的紧张施工,终于打通了山洞,把山北和山南连为一体,这样用牛车、马车就可将北山的厚土运过来,不仅大大加快了造田步伐,也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了便利。他们又打了16眼深井,解决了饮水、灌溉问题。
土地、灌溉和生活用水问题都决了,沙石峪发生了历史性的变革。沙石峪成了全国人民学习的榜样,沙石峪人民成为了“当代活愚公”,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国朋友来沙石峪参观和游览,敬爱的周总理也曾两次到沙石峪亲临指导。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张贵顺没有骄傲自满,没有止步不前,他设想着,沙石峪能不能再前进一步,能不能像其他先进村那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特别在经济上打破原有的经营模式,开展多种经营。
他在市委扩大会议上听市委书记说,遵化缺少一个葡萄繁育基地。沙石山峪那个地方是否能创造一下。
市委书记的话在张贵顺的心里引起了反响:沙石峪能不能成为葡萄发展基地?带着这个问题他召开了支委会:经商讨,他们认为,沙石峪完全有条件成为葡萄发展基地。这样农民的收益将会大大提高。
但是群众意见却不统一:有的说,我们万里千担一亩田,青石板上创高产,现在不错了,不能瞎折腾,折腾坏了怎么办?
有些有小富既安心态的乡亲们说:知足吧,现在已经不错了,别画蛇添足,再折腾了。
张贵顺书记谆谆教诲大家:我们共产党人的初心是让人民生活更美好。我们脱贫了,这还远远不够,我们还应该带领乡亲们致富,让乡亲们活得体面,活得有品位,而不仅仅是吃饱穿暖就行了,我们山里人也要活出个样来。
根据大多数乡亲们的意见,支委会做出决定,沙石峪要进行建设葡萄繁育基地的探索。
党的好干部张贵顺召开的支委会具有本村划时代的意义。这是沙石峪的新发展的转折点。从此,沙石峪真正走上了栽植葡萄,发展乡村旅游的致富道路。但这条致富道路并不平坦。
起初,乡亲们选沟内30亩水土充足的好地作为实验,葡萄苗长势喜人,但收获的季节到了,却没有收获像样的葡萄。经检查发现这是由葡萄根子溃烂导致的。找葡萄专家评估,原因是沟底比较低洼,不适应葡萄生长。实验没有成功,这在乡亲们中引起了很大反响:沙石峪到底能不能种葡萄,问题又一次摆在了乡亲们面前。张贵顺也陷入了困境。但他有一个信念: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别人家的地里能长成葡萄,沙石峪的地里怎么就不成功呢?他虚心请教专家,专家说:沟底不成功,原因是沟底低洼易涝,山坡上情况与之相反,通风良好,雨水也不易存留时间过长,葡萄秧不会被浸泡,较适合玫瑰香葡萄的生长。
后来,他们开始在东山坡反复进行试验,终于取得了成功。当东山坡的玫瑰香葡萄甜美流蜜的时候,来沙石峪旅游的游客,纷纷到葡萄架下采摘。凡吃过沙石峪葡萄的人都说,沙石峪葡萄有种特殊味道,它特别甜美,甜过天下的任何葡萄,甜而不喉,甜而不腻,亲戚朋友们吃都吃不够。没人想到青石板上的葡萄这么好吃,没想到沙石峪的葡萄这么有迷人的魅力。许多人为了吃上沙石峪的葡萄,就特意到沙石峪旅游和采摘,乡村旅游红火起来了。
沙石峪的葡萄出名了,沙石峪发展全面葡萄的局面形成了。沙石峪葡萄全面丰收,但是遵化人却没吃到多少沙石峪葡萄,几乎都让外商定走了,几乎都让旅游的人摘走了。
值得一提的是,沙石峪不但葡萄长得好,沙石峪的路修的特别好。葡萄长在哪,路修到哪,下车就可以摘葡萄。沙石峪的变化是历史性的,是传奇式的。
现任党支部书记周国军告诉我们,沙石峪发生深刻变化的根本原因就是有中国共产党的英明引领,广大人民能团结一心,团结的力量是艰不可摧的,它可以创造一切人间奇迹。沙石峪人民走的路都是党指引的路,在他们遇到困难的时候,都是党给予帮助解决。周总理先后两次到沙石峪指导工作,省地县的领导下也经常到现场指导工作。
第一任党支部书记张贵顺这位好带头人,真抓实干,哪里艰苦哪里有他。
他从不贪,从不沾,从不以权谋私,是一位清正廉洁的共产党领导干部。
离世前他还嘱咐后人,要把他葬在家乡的土地上,希望死后也能看到沙石峪越来越美好的景色。他是一位在新长征路上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共产党员,是党的好儿子。
沙石峪人感谢张贵顺,感谢这个忠心耿耿的共产党领导干部,是他胸怀为人民谋福利的如火初心,带领乡亲们艰苦创业、拚搏进取,给沙石峪人民留下了宝贵的物质、精神财富。
在我们采访结束时,村党支部书记周国军告诉我们,如今村里已将万国田、大口井、愚公洞、沙石峪陈列馆等10多处爱国主义教育、红色示范基地串联成环线,每年还组织葡萄采摘节等,打造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这个只有900余口人的小村庄,每年吸引着游客三四十万人次前来观光。
站在乡村振兴的新起点,村里还在谋划建设外交小镇、葡萄酒庄和轻钢别墅群,红色基因与生态旅游相结合的发展脉络更加清晰。回味着周书记豪迈的话语,憧憬着沙石峪无限美好的明天,我们踏上返程的汽车。再见了,大美乡村沙石峪,未来的岁月里,我们还会时常来领略你与日俱新的俏丽容颜。愿你的不朽丰碑永远激励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以不忘初心、砥砺奋进的如火激情,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为中国的日益富强,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再立新功。
注:本文所用照片来自网络,如有异议,烦联系,立即撤回。
顾问:关仁山 峭岩 李春雷 杨立元
东篱 王立新 马良 张国印
编 委:范丽丽 张国印 曹雪艳 王翠红 杨晓键 张玉红
主 编:曹雪艳
副主编:王翠红 杨晓键
编 辑:
小说与儿童文学:代文静
散文与报告文学:杨晓健 徐小东
现代诗歌:王翠红 王颖春 刘艳芹
古体诗词:刘艳芹 张志明
评论与文学动态:梁淑艳
本期编辑:徐小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