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苑谈红楼梦
探春
那也许是探春在娘家过的最后一个中秋节。
时逢多事之秋,与贾府累世交好的金陵甄家被抄,甄家几个媳妇神色慌张,来见贾府主母。园子里的人能看见,自然别人也看得见。与罪犯之家暗通,在太平盛世或许是微不足道的人情。在大厦将倾之际,也许是罪状薄上的第若干条,又也许,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探春是看见的,也放在了心里。凤姐等人抄检大观园,众人皆不语,唯探春当众发飙。常见人说这一段,有人说探春未免小题大做,言过其实。可是你留心,联系上下文再看,会忍不住佩服探春眼光准。
抄大观园,入画被带走之前,惜春说:或打或杀或卖。这六个字,就像一个预言。在那个时代,被抄家的罪犯家庭女眷,无外乎这三种命运。风雨欲来风满楼,风起了,有人躲在屋子里装看不见。
探春理家以来,自然知道这个看上去显赫的大家庭,内里有多少财务亏空。当家的媳妇靠当东西维持,不成器的爷们每晚聚众赌博,攀比谁家厨子好小子俊。
中秋夜宴,可是说是红楼梦里最堵心的一次宴会。
人丁不繁,左边贾赦,贾珍,贾琏,贾蓉,右边贾政,宝玉,贾环,贾兰。贾母说:当年今夜,男女三四十个,何等热闹。解决方案:让女孩们也坐出来。
贾政贾赦当众讲笑话。一个低俗,一个暗讽贾母偏心。言语甚是无味。
待男人们退去,众夫人媳妇坐在一起,已经疲倦了,但贾母兴致好,偏要赏月,听乐。我总觉得贾母未必真的那么有兴致。她可烦恼的事太多了,甄家被抄,儿子们面和心不和。可她是个刚强的,越是受挫,越要昂扬。
“正说着闲话,猛不防只听那壁桂花树下,呜呜咽咽,悠悠扬扬,吹出笛声来。趁着这明月清风,天空地净,真令人烦心顿解,万虑齐除,都肃然危坐,默默相赏。”
这一段关于中秋笛声的描写非常好,寂寥,静默。一家子骨肉坐在一起,却像各自守着孤岛。随后贾母落泪,使她落泪的,怎么会是凄清的笛声,更应该是心里无法安置的烦,与那不能说出口的怕。
宝钗母女们回家过中秋,凤姐宝玉生病,黛玉和湘云去联诗。只有探春陪着贾母,坐到四更天。
这场夜宴没有探春的笔墨,未曾见她说一句话。只默默提了这句:相陪到四更天。我也是今天突然想起,很戳中。觉得这是贾母和探春的相知与扶持。
贾母不说烦,因为她是家长,任何时候都要兴兴头头,她就是这个家族的精气神。探春也不说烦,她是未出阁的姑娘,家事没有她可置喙的余地,哪怕真的看破,也无法真的改变。但并不会因此自抑。她有自己的选择,做一天女孩,尽一天孝。
此时已经是76回,我们知道不久之后贾府被抄,探春远嫁和亲。她从前说,但凡是个男人,早就出走干一番大事,可惜身为女儿身,困守此地一步也动不得。可是男人又怎样?无能男人少见吗?以女儿做礼物换繁荣安定的,向来都是男人。
大厦将倾的前夕,身处其中只惘然。多年以后回忆,探春是否记得那个中秋。有人喝酒讲笑话,有人溜席联诗,有人奏一曲清曼笛声使祖母落泪,还有人只默然围观这一切,一语未言。
一帆风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恐哭损残年,告爹娘:休把儿悬念。自古穷通皆有定,离合岂无缘。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奴去也,莫牵念。
世事当哭,但阳光之下无新事。来日大难,口干舌燥。那今天就先把这杯酒喝下吧,别的没什么可说。
贾琏
琏二爷算半个隐形人,他的出场频次略低,比不上凤姐平儿,说话也少,台词加起来未见得比小红汇报更多。但他存在感不弱,谁不知他色。
证据太多了,兴儿说的,我们家的规矩,凡爷们大了,未娶亲之先都先放两个人服侍的,二爷原有两个,她来不到半年,都寻了不是,打发掉了。
说明未婚之前,先有两个小妾。娶了凤姐之后,又收平儿。这也不够,女儿出痘疹,他搬出去住,伺机和下人的老婆多姑娘乱搞,曹公四字评语“丑态毕露”。
众人给凤姐凑份子过生日,他又与鲍二家的偷情。这件事简直想不通,光天化日,家门洞开,老婆吃顿饭的功夫,咋就把人领回家了呢?到底是精虫上脑,还是不觉得需要避讳,我看都像。
和尤二姐的一段情,开始虽乱,结交之后却也有许多真情。又是将多年梯己悉数送上,又是把凤姐为人全部告知,山盟海誓,各种奉承。如果这是色令智昏,那么在二姐忏悔时,他只取今日之善,不论昔日之淫。就是一个很好的态度了。恍惚中,甚至觉得他具备超越时代的情爱观:爱情与贞洁无关。
但是直男的恩爱有多久?太短了。蜜月期还没过,来了个秋桐,就把生着病的二姐抛在脑后。秋桐是他老子的女人,贾赦好色,姬妾众多,贾琏没少惦记,当爹的也未必不知道,也不太当回事。不高兴了,劈头盖脸打一顿。高兴了,我的女人赏给你,就像赏只羊。
羊新鲜肥美,哪里还记得与二姐山盟海誓,无视她被各路人马糟践,也不管她的死活。等人真要死了,才打人骂狗,尽心医治。请的那个胡庸医,到底是凑巧,还是有心人的安排,我看概率对半。
人真死了,搂着大哭一场,又念起昔日情分,违背王夫人的意思,另开一扇门,又借了平儿私房钱,请僧道做法事。看上去挺像那么回事。这是他作为浪子少有的真情时刻,被读者们夸了两百年了。最近这三十年被夸,是因为87版红楼演得好,琏二爷满脸是泪,咬牙切齿要为她报仇,很能令人心软。
但是,这个事实并不能影响另一个事实,琏二爷,行走的播种机,走哪种哪,男女通吃,贵贱无论。家里外来皆可,老子兄弟的也要,薛蟠的小妾也夸,至于外面交际应酬观花赏伶,更不在话下了。
可是这一点讨厌吗?我并不觉得十分讨厌。这一点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令我害羞,不断自问,是不是心里也住了一个直男癌?是不是也像他一样只把女人当作玩物?是不是不觉得男人花心是事,就像成龙说“天下男人都会犯的错”?
现在我不这样问了,因为我承认这一点:与性相关,符合自愿,私密,无碍他人原则,就可以。当代社会如此,在一夫一妻多妾制合法的封建社会更是如此。琏二爷的做法称得上滥,却不算重大瑕疵。
现成的例子,贾赦贾珍妻妾成群,正经人贾政也有赵周二位姨娘,探花郎林如海也有几房姬妾,连那众口称赞,传说中爱读书又很稳重的贾珠,也是有几个小妾的。李纨自己说的,她们但凡守得住,自己倒有个臂膀。
综上,好色这种事,正妻当然讨厌多出来的女人和孩子,但妾也有妾存在的合理性。就连父子共用的秋桐,听着恶心,却也仗着是长辈赏赐的,敢公正明白和凤姐尤二叫板。尤二姐是他惦记在先,贾珍促成,却还有个“绵延子嗣”的大道理。
除好色之外,琏二爷是个很不错的人。冷子兴演说荣国府,说琏二爷不肯读书,擅交际,言谈去的。凤姐管家内大小事务,真正的大事,比如元春省亲,盖大观园,这是贾珍贾琏主理,外出办事,比如送黛玉回姑苏奔丧,也是贾琏跟着去。
想一想,林家五世侯爵,到了林如海科举出身,钟鸣鼎食,书香门第,又做的盐政,肥差,即便如海清廉,家底也不会差。虽说林家人口不繁,远近各色人也有几房,各怀心思,利益争斗,如果是个软弱的,黛玉被算计了也不是没可能。
贾琏此刻代表的是黛玉的舅家,又是依靠,又是近亲,少不了以黛玉利益为先。他若是个不晓事,又不会理事的,又没决断的,哪能派了他?贾赦几次派他去平安州出差,又夸办的漂亮,赏秋桐,这也能侧面看出贾琏的办事能力。
琏二爷最拉好感度的事,是他不肯用强硬手段强取石呆子的扇子,并在贾雨村使计谋,搞的石呆子家破人亡之后,说了句公道话。因此被贾赦一顿毒打。他说一句话,挨一顿打,看着很衰吧,但也因此,又被夸了两百年。
琏二爷与雨村,对待石呆子的不同策略。便是世家子弟与暴发户的不同。世家子弟没有经过创业之峥嵘,几代传下来,即便不读多少书,规矩礼仪不敢太错,也不肯下手太狠,倒不是真的怕惹事,是不肯沾血,嫌脏。而贾雨村,乱世野狗,依附贾府飞黄腾达,当然不惜代价讨主子开心了,脏活累活也上赶着去做。
除了这些大事,我还老想到一些无关紧要的事。他接黛玉回来,正值元春封妃,凤姐半页纸的话,什么技巧都使了,也自夸了,也凑趣了,贾琏只回四个字。不但不接招,还来了句:香菱越发出众了,给了薛蟠是玷污了她。
什么叫一句话噎死人。你满腔柔情蜜意,做好被夸的准备。老公说,你看,那个女人好可怜啊。我要是凤姐,即便不要当场泼他一脸茶,背地也会心寒三分。
奶娘和凤姐聊天,拿他打趣,他不好意思了,说,别瞎说。这种家常又小懊恼又不以为意的语气,略萌。凤姐要把彩霞给自己的陪房,旺儿家不成器的儿子,贾琏反对,说彩霞好姑娘,旺儿儿子配不上。他倒真有怜香惜玉的自觉,可惜拗不过凤姐。
宝玉说“贾琏之俗”,这个俗字正是他。因为俗,所以符合社会主流,用贾母的话说:世人都是这么过来的,偷腥不是错。因为俗,欣赏不了女生的才德,只重皮囊。又因为俗,你对他但凡抱有期待,都觉得该自扇耳光。
我一直想,贾琏和凤姐到底怎样。开始也很恩爱的吧,随着凤姐越来越专权,又表现出绝对强势之后,贾琏开始用自己的方式叛逆。你强势,你的人敢欺负我的人,那又怎样,我到处乱睡,虽是种马本能,却也换着法的羞辱你,有苦你憋着。
相爱相杀,她穿着似神仙妃子,他出入有骏马娇仆,看着风风光光,内里一地鸡毛。
不讨厌琏二爷,并不是为好色正名,而是时代背景下,他并不算非常不堪。况且直男这种生物,进化过程中或有欠缺。和他们较劲,等于和自己为难。太高级的事,比如心灵交汇,这是天时地利的成全,人间难见。更多的是,对牛弹琴,痴心付给狗。
李丸
李纨的父亲是大学校长,系金陵名门,族中男女皆读书。到了李纨这里,父亲突然改主意,崇尚女子无才便是德。不给她受正规教育,只读了几本列女传,女四书,重点放在女红。
这有点奇怪,我甚至产生了一个脑洞。李守中与贾政同是金陵人,二人交好,起了做亲家的念头。李纨和贾珠从小就定亲,所以李守中按照贾府对儿媳的标准来养李纨。
那么,做贾府儿媳标准是什么?你且看看王夫人,邢夫人,尤氏,凤姐,秦可卿。一个信佛,一个爱钱,一个懦弱,一个泼辣,一个美。共同点是:不读书。
贾府奇怪,培养女儿很用心,贾敏与林如海琴瑟相合,感情甚笃,推测一下,也是个有才华的女子,不然怎么和探花有共同语言?元,迎,探,惜,四个女孩对应琴,棋,书,画,也算精细养育。
但他们对儿媳的选择,似乎更务实。首先,门楣得比自己略低。现成的例子:四大家族以贾府为首,互相联姻,另三家都想把女儿往贾府送,但贾府女儿一个嫁给探花,一个进了皇宫,都属“上”嫁。其次,做贾府儿媳,读书不用太多,能理家才是好的。
从这个角度,大学校长的女儿却不读书,讲得通。
书里说李纨自贾珠去世后,带着幼子过活,“竟如槁木死灰一般,一概不问不闻”。但这只是公婆眼中的她,并非全部。
探春起诗社,李纨兴致很足,要掌坛,要拟题,还要当评委。显示出她的另一面。她才不是小传里说的不怎么读书。这是父亲心愿,大面上也得遵守,但估计背地里没少读。也有一种可能,在娘家确实不怎么读书,但嫁给贾珠后,红袖添香夜读书。
为什么这样讲?因为李纨具备极高的诗词品鉴能力。有些人写字有天赋,你看他文章就能感觉到。但对文章的鉴赏力,不太可能无端拥有。书读千遍,其义自现。品鉴文章的素养,非海量阅读无法做到。
比如,你只看过梁晓声的苦恋,会感慨女主人公惊世骇俗。但如果你同时读过茨威格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就会知道,原来这样的事并不少。
少见,才会多怪。多读,才能分出好赖。
所谓李纨“槁木死灰”,只是她的人设,是她丧偶之后不得不的选择。她未必喜欢稻香村,那里“数楹茅屋”,外面“编就两溜青篱”,下面“分畦列亩,佳蔬菜花,漫然无际”。
只是家长觉得一个寡妇,就该住这样简朴的屋子,才符合身份。没有谁问李纨愿不愿意。他们给她双倍月银,双倍年终分红。使人觉得“厚道,不亏待守寡儿媳”。这是一出戏,彼此无坏心,但戏就是戏。
李纨连怀念丈夫都不能人前提,不然一堆人来劝。劝也是善意,只是心里苦是劝解决不了的。允许她正常表达情绪,或许比双倍月银更有利心理健康。但是,这不被允许。
开诗社,和小姑子小叔子在一起的李纨,表现出不一样的自己,活泼许多。第一场诗,是李纨提议咏白海棠,赏雪联诗也是李纨的提议。宝玉输了,她罚他去笼翠庵求一支红梅。
这些富有美感,诗情画意,是李纨另一面。非常珍贵而又真实的一面。甚至因为这段快乐的日子,她罕见任性一回,说:可厌妙玉为人,我不理她。
这么分明的情绪,几乎只有这一回。李纨为什么不喜欢妙玉?我也略揣测一下。
妙玉入佛门是自愿吗?不是。只因小时多病,姑苏僧道二人组说:得出家才能好。父母疼她,买了许多替身,不中用,这才不得不亲自出家。
继而父母死去,她跟师父在庙里生活,虽带发修行,但也读书认字,也写诗品茶,也用丫鬟嬷嬷,还交往了一个闺蜜,邢岫烟。
佛法云:四大皆空。她哪里空过啊?分明是佛门里的闺秀。中秋夜湘云与黛玉联诗,她走出来说:太颓唐,有失我们闺阁面目。可见在她心里,依然以“闺阁”自居。
贾母访笼翠庵,夸她把草木侍弄的好,两人说话虽少,但如果你懂茶道,就能看出门道。刘姥姥喝过水的杯子她嫌脏,说幸好自己没用过,不然砸了也不给她。
暗暗请宝钗黛玉吃好茶,拿了名器给她俩用,却拿自己家常绿玉斗给宝玉喝茶,又偏说,你是沾她俩光,只你来,我才不给这好茶。
欲盖弥彰。后来宝玉大雪乞红梅,不就是一个人去的么,黛玉也知道,必得他一个人去,旁人一起去她反而不会给。宝玉生日,妙玉送来拜帖。这哪里是出家人应有的六根清净?
妙玉生在佛门,却种种矫情,言语大胆,做事出格。李纨虽生在繁花似锦中,却不得不洗尽铅华,孤独度日。难免对她的恣意和矫情看不上。
妙玉住笼翠庵。“顺着山脚刚转过去,已闻得一股寒香拂鼻。回头一看,恰是妙玉门前栊翠庵中有十数株红梅如胭脂一般,映着雪色,分外显得精神,好不有趣。”历来写梅花,最有名便是: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约黄昏。暗香浮动,或许是妙玉心思在动。
李纨住稻香村,除了茅屋篱笆,“有几百株杏花,如喷火蒸霞一般”。那几百株杏花,或许便是李纨藏不住的热情。
李纨厌恶妙玉,妙玉却在中秋夜继诗时写到:钟鸣栊翠寺,鸡唱稻香村。虽是写景,却将这两处相连。
妙玉是云空未必空,过洁世同嫌,结局终陷泥淖。李纨是气昂昂头戴簪缨,光灿灿胸悬金印,威赫赫爵禄高登,昏惨惨黄泉路近。
一样的可怜人,要那虚名儿做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