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王的演讲》:从自我发展心理学看一个人如何从自卑走向自信
奥斯卡最佳影片《国王的演讲》讲述的是英皇乔治五世逝世前后,继任的爱德华八世因为爱情退位,约克郡公爵临危受命当上国王(乔治六世),但因为严重口吃,无法在众人面前演讲,最终在语言矫正师罗格的帮助下,成功克服口吃,发表了鼓舞人心的战前演讲。
《国王的演讲》上映十年来,一直深受观众的好评,鼓舞人心,不管是提到公众演讲克服胆怯,还是内心自卑走向自信,这部影片都会被拿来一次次作为案例提及。
影片中的患有严重口吃的乔治六世,从一开始抗拒治疗,到接纳语言矫正师罗格,一步步战胜自卑和恐惧,最终走向自信的故事,是非常经典的从自卑到自信的教科书,今天我就从自我发展心理学的角度,和你一起解读国王的心路历程。
1、直面自卑,找到自卑的根本原因
治疗师罗格在和乔治六世一次次见面建立信任之后,开始聊起童年经历,了解到乔治六世在很小的是时候就被强制左撇子改成右利手,X型腿每天戴着金属夹板被强行矫正,周围人对他嘲笑,奶妈对哥哥很偏心,对他却总是报以体罚,经常掐他,不给他喂奶,直到三年后父母才发现奶妈的行为……这些童年经历,其他人对他的不认同,打击了他的自信,造成了约克郡公爵的自卑情结,导致了他的结巴。
心理学家阿德勒在《自卑与超越》一书中提出:人人都有自卑情结。阿德勒说,所谓自卑情结就是:
”当个人面对一个他无法应付的问题时,他表示绝对无法解决这个问题,这时出现的情绪就是自卑情结。“
罗格帮助乔治六世回顾童年经历,找到了他自卑的根本原因:因为童年的经历,导致乔治六世特别害怕和父亲和哥哥讲话,哥哥对他的冷嘲热讽,导致乔治六世在哥哥面前无比自卑。
自我发展心理学指出:一个人需要去面对自己内心真实的爱和怕,需要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才能迎来真正的改变。
于是罗格语重心长地开导乔治六世:不要总带着父亲或者哥哥的影子,无需害怕5岁时害怕的那些东西,因为你已经成为独立自主的个体。
每一个自卑的人,都会有那么一个自卑情结,在悄无声息中阻碍着自我成长。我们要做的,就是去直面自卑,去直面自卑的根本原因,然后去克服它。
2、克服自卑,从接纳自我开始
乔治六世的自卑情结让他总是想着去满足别人的期望,而无法做回自己,无法做一个自信的国王。战争一触即发,乔治六世不想让人民最需要的时候让他们失望,不想成为一个不能说话的国王,因此始终不接纳自己是国王这一事实,不敢面对任何演讲。
乔治六世真正开始接纳自己,源于罗格的一次引导。加冕礼之前的一次交谈,罗格坐到了国王的椅子上,乔治六世瞬间爆发了,怒喊:那是国王才能坐的椅子,我是你的国王,我说的话是有分量的。直到这个时候,乔治六世终于接纳了自己,承认了自己是个国王。
后来乔治六世成功发表了战前演讲,罗格告诉他发W这个音的时候还是会结巴,但乔治六世却坦言:不能太流利,会被怀疑是替身。此时,这位国王真正接纳了自我,接纳自己是国王,更接纳了自己是个结巴的国王。
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曾说过:
“这个世界上,只有你克服了恐惧,不在乎别人的眼光,你才能成长。“
农村出生的俞敏洪考入北大后看到和周围人的差距后,陷入了深深的自卑。后来俞敏洪在从北大辞职出来创业时,在学校贴小广告,内心充满恐惧,觉得太丢人。直到遇到他的学生主动上来帮忙贴广告,发现其实别人并不会在意他的这些自认为卑微的举动,他才领悟到:战胜自卑和恐惧的最好方法,就是不去在乎别人的眼光,接纳自己,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
克服自卑,走向自信的关键,是自己对自己的认同,是接纳自己的过往和缺陷,然后从新出发,做回自己。
3、超越自卑,找到生命的意义
和玩世不恭的哥哥不同,乔治六世始终心系着家国命运和皇室荣誉。当得知哥哥爱德华八世为了迎娶寡妇辛普森夫人不惜退位,乔治六世想要尽一切可能让哥哥留在皇位上,罗格却坦言“做国王才是你的本份,你能做的比哥哥好”,这句话彻底激怒了乔治六世,罗格却看穿了乔治六世内心的真实想法,只是乔治六世自己从来不敢承认。
在父亲乔治五世去世时,乔治六世始终记得那句遗言“博迪比其他几个兄弟加一起更勇敢”。他的内心始终燃起着对家国的使命感和内心的正义感,正是这股使命感,悄无声息地推动着他克服恐惧和自卑。
超越自卑,建立自信的一个支撑点,就是去找到自己生命的意义,然后去拼尽全力完成它。
电影《教父》里有一句话:“每个人都不是生而伟大,而是在其成长的过程中变得伟大。”
反观我们每一个个体,不管是有或多或少的自卑还是经历或大或小的挫折,最终伴随我们挺过来的,都是内心的那股信念和力量。找到自己生命的意义,会推动你超越自卑。
4、结语
自卑并不是一件坏事,阿德勒在《自卑与超越》一书中写道:“自卑感的存在并不是一件坏事,因为它激励了人不断追求卓越,克服自身的障碍,在有限的生命空间内发挥出最大的价值。”
口吃的国王乔治六世在罗格的帮助和启发下,一步步克服了自卑和恐惧,找到属于自己的生命的价值——成为国家在战争时代所需要的伟大君王。
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认识自己,接纳自己》一书中指出:“我们不是过去经历的囚犯。”
不被过去经历所束缚,不被困在过去经历的自卑情结中,去直面自卑、接纳自我,然后找寻到生命的意义,你就能超越自卑。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那么一个瞬间,和乔治六世有着一样的自卑情结,不畏过去,才能拥有更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