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新视野》【散文天地】总第111期

想法丨发现丨习惯丨人文

让阅读成为习惯,让灵魂拥有温度

本期制作:孟新龙

文/孙宏文(辽宁)

小的时候,也就是在我还没走出农村的时候。那时村子里共有60多户人家,有三百多口人,全村有水井7眼(口),其中有4口井在个人家和大地的菜园子里,而村子里人们常用的就仅有三口井。这三口井两口在路东,一口在路西南侧。

在路东两口井中,离我家近的一口井就是大车店门外的那口井。这口井约有两丈深,一米宽的井口,井壁是用石块砌成的,平时水深有两米多。离井近的十多户人家和大车店做豆腐、做饭用水,车老板拌料饮牲口的水也是这口井。井离住家近,用水方便;离公路近,也有些许的坏处,公路上车来车往带起的灰尘,就容易飘到井里;离大车店近,有时大车店老板用拌料的水桶打水也易把草沫带进井里。尽管这样,人们并不把这当回事,也并没有不满过,只是在打水时让水桶轻轻在水面上一摇,水面上些许的杂物或荡向井边、或沉淀井底。

我家的用水都是大哥、二哥挑水,待到他们都结婚分家搬出去后,这家里的用水就是我的事了。我家的水缸能盛4挑水,我一次性挑满水缸后,以后每天再挑两挑水就够用了。这口井水位高,不用辘辘就能把水打上来。水桶放在井沿边上,用挑水的扁担钩子勾住水桶的梁,手拎着扁担的另一个钩子,弯腰把水桶下到水面上;用手晃动一下水桶,水桶底部在水面上荡了几下后,再猛地把水桶往下一摆,水桶口立时下到水里。摆得好的一次就灌满了水,摆得差些也就半桶水了。再需要拎着扁担把水桶往井里蹾一蹾,水就满桶了。这时,弯腰攥着扁担的一头,用力一提水桶,水桶就快到了井口;紧接着右臂穿过扁担用力一抬,水桶就被抬到了井沿上。如此再来一次,把另一桶水打满,然后把扁担钩挂在水桶横梁上,挑起水桶就颤颤悠悠地回家了。

说起来,看似挑水很简单,实际上也有很多技巧。有技巧的人也难免在打水时,一个不注意,水钩子就会和水桶梁脱钩;脱了钩水桶就会口朝下掉到井底,这就得另想办法捞水桶了。其实,这打水掉水桶的事情是常有的,为此,几乎每家都有长木杆。水桶掉在井底,就把铁钩子绑在长木杆上,踩着井壁把木杆顺到井底,借着井口的亮光找井底的水桶。如果是黑天就拿手电筒照亮捞水桶,在井底的水桶如果口朝上,就直接用钩子勾住桶梁把水桶捞上来;如果桶口朝下,还需要用钩子勾住桶边把桶放倒或口朝上……不论是用哪种办法,只要把钩子勾住桶梁把桶提到水边上,再让上面井沿上的人把扁担竖起来勾住桶梁,井里人出了井口后就接过扁担,攥着扁担头用力往上一提水桶,水桶就提上来了。

这口井离我家近,离我家自留地更近。也是因为有了这口井,我家把井旁的旱田变起了水浇地,大田成了菜地,把地做成畦子栽种豆角、黄瓜、白菜、生菜、西红柿、茄子、辣椒等蔬菜。有了井,有了水,地干了就浇,菜蔫了就灌,各样菜都长得极好。自己吃不过来,除送给邻居外,还逢集外卖了一些。

除村子里的这口井外,还有给我留了记忆的一口小水井,那就是我家村东那块自留地里的那口小水井。

村东那块自留地约有三四分田,是东西向的条状地。这块地除一半做菜田外,另一半就种了玉米、高粱。那口小水井就在菜田内。当初分到这块田时地里并没有井,发现这口小水井,是春天整理地时看到地中间有一个坑口,坑口有很多石头,就随手把石头挖了出来;然而,在挖捡石头过程中不经意地发现了井壁,这才知道是一口小水井。

田里有水井这可是一件大好事,种菜就有了水的保障。发现是口小水井,挖掘石头的劲头大增,很快就把井里的石头挖拾得干干净净,随后又把井底的稀泥挖了出来。小井不足丈深,井口不到两尺,是名副其实的小井。挖了小井我就回家了。

第二天,我又去地里干活,站在井口往里看了看,井水约有两尺深,清可照人;又过了一夜,再去田里,井水已近米深。田里有了水井,爸爸显得异常高兴,就对我说:“三儿,这回咱种菜不愁了,有了井种啥菜都不会旱了。”我“嗯嗯”着回答爸爸的说话。

我家从分到这块田开始,也就是从挖出这口小水井开始,这近水中的半块田地就一直栽辣椒、土豆、茄子、小葱、大蒜、豆角之类的蔬菜,直至我离开老家。

几十年过去了,也就是退休后,又回到农村,凭着小时候的记忆,在村子里走一走、转一转。发现村子有很多变化,除村里人家吃的、穿的、住的都向好外,有的人家还盖了楼,买了农用车、小轿车,有的搞起了养殖。然而,变化最大的是村里村外的几口井都不见了。井不见了,人们吃水咋解决?

惊讶之余我回家问弟弟,弟弟说家家户户都在自家院里打了水井,井里安了水泵,井口封了盖,用水一拉电闸就“哗哗”地流到缸里、锅里;弟弟还说大水井没用了,人们就填了。

偶尔回老家,站脚就走并没注意到弟弟家的吃水。经弟弟一说我才注意到院子里有一口井盖着盖,一条电线和一个水管从井口延伸出来,并从窗口伸屋里。屋壁墙上安着电闸。弟弟给我演示一下,他把水管伸到缸里后,一拉电闸就听到“哗哗”声,水立刻就从管口流进大缸里。

四季与柴

文/孙宏文(辽宁)

我回到农村老家总在屋子里呆不住,非得出去到村外转一转、看一看。

先是到地里,看到地头地脑的地方堆着的都是苞米秆、刨掉的苞米茬子和谷茬子。这些茬子没有人去拿、去收、去捡回家烧火做饭,反而还被点烧在地里,烧得地里边沿黑糊糊的一片。到了树林,林地上是厚厚的积存多年已腐烂了的树叶,树干上的枝杈密密麻麻的,好像从来也没镩过树(枝),落在地上的干树枝没人捡拾,就任其在地上风吹雨淋变为腐木。走向近山,山的植物密不透风,昔日的上山羊肠小道已被长高的荆条、葛针、马扎腿子、花桔子所遮掩,无路可行。上山无路,返身走向河套,河套流水哗哗。在发过洪水的岸边,河滩上的杨柳树上,还挂着下大雨发大水时冲过来的浮柴,浮柴裹着泥土缠绕在树干上已经干透。山窝中、沟岔避风处,满是一堆的树叶和枯了的柴草。

在地里、在林中、在山上、在河套……入眼的都是农家生火做饭、热炕的柴火,也是我小时候每天生活必弄的柴火。

春砍树枝子

在小的时候,我们那个村林多树多,村前树后、地里沟里、河滩上都是杨柳树、榆槐树;杨柳树大都是檩子、梁柁般粗细。春天到了,树返青了,枝枝杈杈都冒了芽,长出了嫩叶。这时候,村中孩子们就拿镰刀爬到杨柳树上砍树枝子扛回家,捋树叶吃。捋净了树叶,把枝子扔在院中,过两日枝干可以当柴烧火了。

孩子们利用捋树叶这机会,每天都上树砍几捆杨柳树枝回家,或捋叶或直接晒干烧火。树叶长大了,变厚了,老了,叶子不能吃了,但孩子们上树砍枝子仍然不止,为的就是烧火。村里家家户户缺柴,无一例外,村干部看了也都睁只眼闭只眼,没人有去管、去说。孩子们就这样一个劲地砍,待到夏季时,村边的树枝就砍光了。

夏割荆条

村边树上没了树枝,孩子们又把眼光瞄上了山上的荆条。荆条经过一春的生长,到了夏季已枝繁叶茂,一丛丛、一簇簇的荆条长着高矮不齐的条子,长的有二尺高,矮的也有尺把高,都可用手攥着割了。这时,孩子们又拿着镰刀、绳子、扁担上山割荆条了。

在山上割荆条也有些说道。到了山上后,割柴人不能挨在一起起堆子割,也不能跑在前头“拔毛”挑高的割。挨着起堆子柴少人多谁也割不够挑,还要换地方去割。起堆子,拔毛都是割柴的忌讳。农村人都知道,除非是初上山割柴的。除此之外,割柴还需选好地方,尽量选地平、草多、土厚些的地方割荆条,免得石头多的地方,一刀割下去砍在石头上,“崩”的一声闪个火星,刀刃出了口子。刀卷了刃出了口子,那就割不成柴火了。在山上割柴注意这些,刀不出口子,不卷刃割柴就快,割够挑了就用拘绳子捆上柴草,插上扁担颠悠悠地挑着回家了。

秋搂叶子

村中孩子们在山上割了一夏天的荆条,到秋天时离村子近处的山已经把荆条割光了。远处丰茂的山不是本村子的山,那山有专人看护到,根本到不了山上。这时秋风起,地里庄稼、树的叶子被风吹得“哗哗”作响,用不了几天时间,庄稼里的苞米、高粱、豆子的叶子就干枯落下了。林子里的杨柳树叶子也散落了一地,经霜的李子树、梨树、杏树、桃树的叶子由绿变红,变黑也洒落了一地。

此时,孩子们又都拿了弄叶子的筐筐篓篓去了地里、林里。在高秆的苞米、高粱地里,小孩子顺着垅沟捡拾地上的叶子或扯着秸秆上的干叶,一把把地把叶子掖在腋下;满了就一趟趟地送出,又一趟趟地回来,直至筐满。收矮棵黄豆、豇豆、小豆、绿豆时,孩子们则跟在割地的大人身后,把掉在地沟垄背上的豆叶用筢子搂在一起成堆,等到地割完叶子堆多了就装筐装篓背回了家。

地里的庄稼叶子快收完了,林子里的杨柳树,果园里的果树叶也纷纷落地了,就又开始了搂树叶子。去哪搂不用多想尽在心中,一大早顶着满天星星到了树多林子大的杨柳树林,拿着扫帚、筐子等先在林中看了一遍,就挑选落叶多的地方用扫帚把树叶向里扫圈上地盘;如此圈了几处后再用扫帚逐一把叶子扫成堆,成堆后把叶子装筐、装篓、装袋子,然后挑着、背着、扛着回家了。第二天、第三天……如法炮制,直到树叶落净为止。

冬刨茬子

秋后,风越来越大,天也就越来越冷,人们搂完地里、林子里的叶子大地就封冻了。在封冻了的耕地上,没有拖拉机翻过的地里还长着高粱、苞米秸秆的茬子。苞米的茬子要比高粱的茬子粗壮,也高些,约有一尺高,高粱茬细矮些也有七八寸吧。冬天无其它柴火可弄,村里的一些较大孩子就背上筐篓,拿着镐头去地里刨茬子。地封冻了刨不了茬子,就用镐头刃部贴着茬子根部把茬子管给刨下来,一棵棵地刨,一片片地搂,堆成了堆再装在筐篓里,满了又或背或挑着回家了。

在那个年代,小时候的我除上学外,一年四季起早贪黑地整柴火才将打将地够烧。也因家家都这样去整柴火,整得地光、林下光、树干枝子光,山上荆条草木光。然而,到了今天处处是柴草,去哪都有柴火,却没人去搂、去捡。这原因在哪呢?

村中一远房的本家哥哥说:“如今家家都有树,年年镩树枝子、卖树和一些好烧的庄稼秸秆就够用了,谁还去地里捡呀、搂呀地。”说完后,他又补充说,“再说现在家家都有石油液化气罐,夏天做饭都用罐,不用柴火,家里有的那些柴火冬天做饭,烧炕暖屋子就够了。”我听了这番话,方知地里、林中、山上的柴草叶子没人割、没人搂、没人捡的缘故。对比,我感叹小时候烧柴的艰难,生活的艰苦;又感叹现今人们无忧的生活。我虽不生活在农村,但为农民庆幸的是他们赶上了吃无忧、烧无忧的好时代,我深信用不了多久,农村比这变化还大,生活比现在还好。

作者简介:孙宏文,1976年于辽宁第一师范学院中文系毕业后,分配到《朝阳日报》社工作;先后任工业部副主任、主任和记者部主任、朝阳市记者协会秘书长。退休后长居深圳,亲山近水,笔耕不辍,撰写几十篇散文作品,部分发表在《中国乡村》《辽宁职工报》《作家天地》《今日朝阳网》《朝阳日报(牛河梁版)》。


巴山草甸

文/王著斌(陕西)

我们骑摩托车从南宫山下来,到南大门时,已经是下午五点多了,虽然肚子很饿,也没敢在花里镇买饭吃耽误时间。因为我们计划第二天要上正阳大草甸,晚上必须撵到正阳镇食宿。我们一行八人骑着摩托车,在花里镇都加满了油,连方便的食品也没买,也没有歇气,就向正阳撵去。这天的太阳,一会儿钻进了云里,一会儿又从云里露出半边脸。骑着车子,即使穿着两件衣裳,在阴历六月半的天气里,也感到有些凉意。但为了尽快赶到目的地吃饭住宿,没有人中途停下从后背箱里拿出羊毛衫加上。六点多的时候,我们就赶到了正阳。

找好了住宿的地方,吃了晚饭。临走时,我们给老板嘱咐,让他在第二天早上给每人做一大碗酸菜肉丝面,我们七点准时来吃。

回旅店睡到半夜,我迷迷糊糊地听到“在下雨了”的说话声。我侧耳仔细一听,又听到有人回答的声音:“是的,我也听到了。”这时,我才知道不是有人说梦话。我的床位离窗子远一点儿,就起床到窗边一听,糟了,果真有淅淅沥沥的下雨声。我心里首先想到:跑这么远为了到正阳草甸,却下起这大的雨来,看样子,上不了草甸不说,还要被阻隔在百里之外的正阳了。我的睡意已经全无,打开手机一看时间,才半夜三点半,我说:“真见鬼了,天气预报说这几天没有雨的,黑的时候,看天气的样子,也不像有雨的样子,怎么说下雨就下雨了呢?”睡觉的人都醒了,他们的心情跟我都是一样的,都听着那烦人的“巴山夜雨”,谈论着那搅人心情的“巴山夜雨”,有人还咒骂老天不做好事。

后半夜都没有睡着,天一放亮,我就早早地起来了。到了八点,雨虽然小了,但还是在下着,我在旅店里转转,又到街上去转转,时常观察着老天的脸色。雨,终于停了,这已经是上午九点多了,我们就到饭馆里,吃了预订好的酸菜瘦肉面条,喝了茶水,看看天上的云,有几处开始稀薄了,我们都发动了摩托车。从正阳往上,再进龙洞河,都是四米左右的水泥路面。我们走着走着,水泥路面渐渐地干了,头顶上也露出一小块一小块的蓝天,只是凉风吹得愈加地冷了,时不时还打一个冷颤。到龙洞河的一处小桥上,我们停了下来,这时的太阳已经晒到我们身上,但感觉更加地冷了。我们都从后备箱里拿出羊毛衫或者毛衣穿上。加了衣裳,就顿时觉得暖和了,我在桥上看桥下跳跃的河水,看两边青绿发亮的山坡,见那树林中,偶尔有一丛一丛开着白花的树木,有认得的人说,那树叫野荔枝。在林子里,有鸟声婉转,有野鸡扑腾,时而,还有白色的鸟儿飞出来,在蓝天白云下飞翔。这不仅让我想起“湛湛清水叠叠山,白云白鸟在其间”的唐人诗句。这位大唐的诗人,您在写这首诗的时候,您所观赏的景色,难道和我今天所看到的是一样的么?

又行三五里,路,渐渐地宽了;水,渐渐地细了。海拔的高度在增加,但两边的山似乎往后退了一些,也矮了一些,路的弯道也少了,也变得平坦了,视野的开阔,舒畅的心情也油然而生了。我瞅着两边的小山,青绿得更加耐看,像俊秀的小伙子,也像靓丽的大姑娘。我曾感叹过,三亚小山的光鲜与美丽;也曾感叹过,厦门小山的光鲜与美丽,但比起这巴山草甸边上的小山,那真是喧嚣与宁静的两个概念。沿途久久不见人户,忽然发现了草房,还发现有很多很多的蜂桶,在草房的四周,在开满紫色花苞的花丛之中。在一户草房前,我看到一个人,问了些我不懂的问题,才知道,这两边大片大片的缓坡地里,生长着一米多高的、打着紫色花苞的植物,名叫云木香,是一种很好的药材。还知道,这大片大片种植的还有党参,两种药材的面积有上千亩之多,分三户种植。那人告诉我,种药材是种药材的,养蜜蜂是养蜜蜂的,都有可观的利润,他们真是强强合作、强强联手的好邻居,好伙伴。

在一户养蜂人的门前,我们有人要买蜂糖,也有人想停下休息,就都停了下来。走到门口,正遇上主人把桌子架在地炉子上准备吃饭,主人忙招呼我们坐下烤火。我见一炉子石炭火,正燃得红红的亮亮的,也真想坐下来烤一会儿,但看到桌子上已摆满了饭菜,觉得很不妥当,就推辞着走出了门外。六月的天气,还穿毛衣烤火的事情,在县城边是不可思议的。主人边吃饭,边和我们谈论蜂糖的价格。他说,这里的蜂糖不同于其它地方的蜂糖,这里的蜜蜂,采的全是药材的花粉;而且,都是纯天然的,没有沾过一点农药与化肥,对养颜养生都有很多的疗效。我暗暗地想:在这巴山草甸的路途上,不但有一路美好的风景,还有这么好的蜂蜜,旅游如果累了,坐在养蜂人的家里,歇歇脚,喝杯蜂蜜,那情致,那感觉,真会让人沉醉的。

再行三五里,路,又陡了起来;弯,又多了起来。再走了一会儿,前面的路被堵住了,我们停下车子,见路上堆满了石头和沙料,有五六人正在浆砌石坎。我们装烟请问过后,知道到草甸还有五六里路程。即使这样,大家也没有退缩的心,决定把车子放在这路边,徒步到草甸。走了一公里多的水泥路,就全是还没有硬化的土路了。土路稀泥烂浆的很不好走,到山梁的时候,走了一个多小时不说,每人的皮鞋和裤脚都沾满了泥巴。每人都走得腰酸腿痛了,但站在这天低云矮的草甸上,看着一丘丘的草坡,无边的草毡,都是绿的,都是绿的,都是绿的……我禁不住长叫一声,又长叫一声,像夜晚爬华山的人,累了的时候,尽情地吼叫。在我们相继长叫之后,远远的草甸上,也有人在长叫着回应,寻声望去,那人影只是很小的一点,很小的一点。

我们沿着越野车曾跑过的路,一直往前走……我们故意走在那草毡上,那绒绒的青草,把我们的皮鞋渐渐刷得干净了。同伴们边走边用相机手机给自己留影,给大自然定格。我躺在青青的草毡上,觉得像软软的床,那发丝一样的青草,透着一股特有的香气。那一望无际的草甸,除了绒绒的青草和小花儿,偶尔有一丛树,“月明星稀”地点缀在茫茫的草甸上。我细细地辨认了一下,那只有人把高矮的树丛,有的像糖梨子树,有的像野麻柳树。它们大多长有酒盅粗细,却曲茎虬枝,苔藓裹面,苍老得像过了百年。

在万顷的巴山草甸上,青绿的草毡上有青绿的树丛,青绿的树丛下有青绿的草毡,青绿的草毡上有小花点缀,青绿的树丛下有荫凉可歇。来此一游的人,在这里,真是自由的世界,畅想的世界。要是与情侣同游,在青绿的树丛下接吻拥抱,谈情说爱,有青绿的草毡当床,有青绿的树丛遮阳挡羞,那真正是爱的草甸,爱的海洋。躺在青绿的草甸上,看着蓝蓝的天,白白的云,青草洗涤着我的心扉,白云擦拭着我的脸庞,草甸风让我飘飘欲仙了。各色的小花在我四周招着小手,青绿的天蒜散发着诱人的芳香……

这美的景色巴山独有

这美的味道今日初尝

去乘骑一下草原奔马

去驾游一下天池的野鸭子

在草原的木屋里歇息就餐

在巴山的草原上尽情地歌唱

这是个不得不来的地方

这是个让人留恋的地方

……

作者简介:王著斌,陕西省安康市人,基层干部,爱好文学。先后有消息、小说、散文、诗歌在报刊及网络平台上发表过百篇(首),是安康市作协会员。

《作家新视野》大型文学季刊

《作家新视野》属综合性大型文学季刊,隶属于大秦文学院主管,大16开本,130页码。

一、文学体裁与要求:

小说5000字内,散文2000字内,现代诗歌单首20行内,散文诗500字内,赏析评论5000字内,精短美文1000字内。

二、投稿方式和要求:

1、微信投稿群。

微信二维码附后

2、邮箱投稿

1027659893@qq.com

3、作者所投稿件,在标题前用【】标注所投文体+标题+作者名+省份+正文,文章最后注明通联方式、微信号或QQ号、联系人、邮寄地址,便于后期跟进并邮寄刊物。

4、所有初选通过稿件先在《作家新视野》微刊平台编号发布,后期根据读者阅读量和作品质量优选上刊。

5、凡小说、散文、诗歌专辑(5首以上)投稿作者,请在投稿时以附件形式提供相片一张,便于后期微刊推送时备用。

《作家新视野》编辑部

《作家新视野》纸刊编委

主      编:程   海

副  主 编:吴光德  郭淑萍

文字责编:山雨歇

刊名题字:程   海

编      委:优雅的枫叶  彭可  梦之雪    释圣静  孟新龙  湘竹 (排名不分先后)

《作家新视野》微刊编委

首席顾问:程    海

顾       问:厉    雄  定军山人

总       编:吴光德

主       编:郭淑萍

常务主编:山雨歇

微刊主编:孟新龙

编      委:优雅的枫叶  彭可  梦之雪  释圣静  孟新龙  湘竹(排名不分先后)

《作家新视野》网站编委

总         编:吴光德

主         编:郭淑萍

站         长:孟新龙

副   站   长:山雨歇  梦之雪

网 站 总 监:优雅的枫叶

作家新视野

与你分享文字的乐趣

第111期微刊制作

孟新龙

(0)

相关推荐

  • 张玉波| 大水缸

    记得小时候,农村里还没有压水井,更别说自来水了,所有的用水都要去村里的水井挑.因此,水缸是家家必备的,有的还不止一个.我家人多,用水也多,因此我家的水缸特别高大,缸沿儿跟成人的齐腰高,比我七八岁时的身 ...

  • 八月中秋忆儿时

    本文作者:孙步荣 人生百味,往事历历.每逢中秋佳节来临之际,那些根植于心灵深处的童年记忆与中秋节有关的往事回忆就会涌现在我的眼前. 小时候赶上三年自然灾害,家里的日子就显得有些艰难,日常饮食自然是清汤 ...

  • 「故乡往事」家南那口甜水井

    文|王有金 我的家乡--山东省宁津县郭皋村,著名作家.<大刀记>作者 郭澄清 也出生在这个村庄. 家南那口甜水井距故乡我老家有一百多米,井面宽大,直经有三米,井下更宽,有四到五米.井的主人 ...

  • 白浪随笔:村西头那口老井

    村西头那口老井 文/白浪 从我记事开始,村西头那口老井就是全村唯一的饮用水水源地,一年四季,村里人喝水都靠着这口井. 井是哪一年打的,谁来打的,用什么工具打的,已无从知晓,但我清楚地记得,井位于村西头 ...

  • 作家新视野|诗歌专刊 第2期

             想法丨发现丨习惯丨人文 让阅读成为习惯,让灵魂拥有温度 秘密之城 张云香 陡峭的欲望 催开石头的花朵,日子里的冷 固守,陶醉于这红色的欢欣 让我有了冰肌玉骨的怀想 披上爱情的颜色吧 ...

  • 《作家新视野》ll散文天地·孙茂、范学凯作品ll总第863期

    本期制作:孟新龙 [本期作者]孙茂.范学凯.(排名不分先后) 马龙漫笔 文/孙茂(云南) 我来马龙工作一年多了,对这座从山里生长出来的小城格外喜欢.这是一座舒缓安静的小城,坐落在山水之间,人少地多,山 ...

  • 《作家新视野》ll散文天地·郑信平作品ll总第833期

    本期制作:孟新龙 电影往事 文/郑信平(江西) 本想给儿子书架添块木板,老板不在,没买到.老婆.女儿.儿子都逛夜市去了,他们不要我陪,我便只好回家看书.看到史杰鹏<学武术的回忆>这篇文章中 ...

  • 《作家新视野》ll散文天地·潘海洋作品ll总第832期

    本期制作:孟新龙 新年有歌(外一篇) 文/潘海洋(广西) 生命中,有来来去去的人,有的人去了又来,有的人来了又去.而时间呢,却永远是一去不复返.无论你是在旅途中奔波,还是在窗门前驻足,时间都以一样的速 ...

  • 《作家新视野》ll散文天地·看戏(豆逗作品)ll总第822期

    本期制作:孟新龙 推荐语 <看戏>一文,把读者深深带入小时候看戏的欢乐场景之中,其场面描写真切.细腻.逼真.有趣."不在乎戏唱的是什么,怀念的是看戏的感觉".仿佛耳边又 ...

  • 《作家新视野》ll散文天地·范学凯作品ll总第820期

    本期制作:孟新龙 抢! 太好看了吧! 买它,就是我 相逢是缘 文/范学凯(辽宁) 前几天,弟弟有些身体不适,去沈阳医大就医,我陪同前往.我们去的是医大沈北院区,虽然医院刚成立不到两年,离沈阳市区很远, ...

  • 《作家新视野》ll散文天地·别成为学“渣” ll总第818期

    本期制作:孟新龙 抢! 太好看了吧! 买它,就是我 点评 这篇随笔针对的是那碗有毒的"心灵鸡汤"而发表感慨的,情浓意切.纵横捭阖,值得一读,因为会令我们思考得更全面更深刻.我想补充 ...

  • 《作家新视野》ll散文天地·潘海洋作品ll总第813期

    本期制作:孟新龙 抢! 太好看了吧! 买它,就是我 武鸣,一个走在歌的行板上的民族 文/潘海洋(广西) 石上种竹石下阴,海底青松万丈深. 山歌越唱意越浓,爱情越交越同心. 当你听到这些情意绵绵清丽洒脱 ...

  • 《作家新视野》ll散文天地·张瑞清作品ll总第807期

    本期制作:孟新龙 抢! 太好看了吧! 买它,就是我 林海探秘 文/张瑞清(陕西) 在镇巴,风雪巴山林. 极目远眺,雾气萦绕,树木茂盛,竹海浩瀚,天坑成群,风景秀美,地貌醉人,物产丰富,远近闻名,宛如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