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中的“水浒”究竟是什么意思?
我们读《水浒传》的时候,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水浒‘’除了这是一个书名之外,整本书从开始到结束,再也没有出现过“水浒”这两个字了。我们都知道,书名囊括本书一切,读者一看书名就知道作者写的是什么要表达什么,比如什么英雄传,什么演义等等。据说《水浒传》在翻译成外文时,老外都不知水浒是什么意思。
那么,“水浒”到底啥意思呢?其实,我们中国人写文章有一种惯用手法叫“用典”,即引用古籍中的故事或词句,直白或含蓄地表达有关的内容和思想。
“水浒”就是用典,我们来看一下其最早出处,它来自《诗经·大雅·緜》中的“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
这句话记载的是,商朝鼎盛时代,“周”部族生存的黄土高原和西北边陲,那里土地贫瘠,周边彪悍的戎狄民族和各部落又经常骚扰,周部族经常是食不果腹和面临各种危险。商朝武丁时期,周部族的领袖——周王古公亶父做出了一个英明的决定,寻找新的生存之地。在亶父的带领下,周部族历经艰险,迁徙到了岐山下的周原(今陕西省宝鸡市)。这里不但土地相对肥沃,而且摆脱了戎狄侵扰,周部族在周原开始发展壮大,最终建立了历史上影响深远的周王朝。
《诗经·大雅·緜》就是周人用来纪念和歌颂亶父对周部族发展贡献的诗歌,诗中的“水浒”一词指的就是后来供周部族居住发展的周原。因此,后世将“水浒”一词引申为“出路”、“安身之地”的意思。
知道了“水浒”的这个典故,再来看《水浒传》,是不是就有了恍然大悟的感觉?众好汉由于不能在正常的社会中生活,没有了活路,被逼上了梁山,落草为寇,八百里水泊中的“梁山”便成了他们的安身之地,他们终于有了一个家。我们知道作者意味深长,用心良苦了吧!
《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生活在元末明初时期,当时统治阶级骄奢淫逸,贪官恶吏横征暴敛,匪徒四起,盗贼白日不避于人,农民起义此起彼伏,老百姓流离失所,从上至下道德尽丧殆尽。深受忠孝仁义等儒家思想影响的施耐庵,既对贪官恶吏深恶痛绝,又对市井底层的人性迷失痛心疾首。
《水浒传》体现了“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这一必然规律,但并不是为了歌颂农民起义敢于造反、敢于反抗的精神。施耐庵也没有把这些人当英雄豪杰来描绘,他最主要还是在揭露各阶层的丑陋人性,从皇帝,各级官僚小吏,商贾妓女,市井百姓,土匪盗贼等等都囊括在小说里。
《水浒传》更像一部心经,小说里描绘的一百零八将,与其说一百零八将各有性格特征,还不如说他们就是一百多种最具代表性的人性的体现,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难道这些丑陋人性还会少吗?
刚开始一百零八将是被压住的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没有被放出来恐怕是永世不得翻身的了,既然投胎来到了人间,那当然要经受人间的一番劫难。他们的出身,经历,所受的教育等各不相同,但他们都殊途同归,被逼上梁山。
这些人什么三教九流的人物都有,道不同则不相为谋,这些参差不齐的各阶层人物,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各异,要叫他们坐下来聊到一块,我看基本不可能。想想都明白,他们在一起既不是在“替天行道”,也不是为了“杀富济贫”的革命目标从五湖四海来到一起的。他们在一起就是抱团取暖,就是共同出力抢一块地盘,让自己有一个住的地方,仅仅只是为了能够活下去,他们凑到了一块。
施耐庵在小说中不仅对统治阶级进行了批判,对这些底层人群的丑陋人性也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可以说是各打五十大板。作者好像更倾向于企盼统治高层能过重新构建“忠孝仁义”的民族文化,以构建君贤臣忠,百姓有孝义信等三纲五常的社会。
我们来看一下《水浒传》鲁智深最后坐化前颂: “平生不修善果,只爱杀人放火。忽地顿开金枷,这里扯断玉琐。咦!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这好像是一种人生顿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