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眉与建文(第7讲)||永州杨氏、王氏、李氏先祖杨依义、王履衢、李王衡与智眉禅师等共同创立大观堡乐善堂,后裔分布村落都列出来了!

您也可点击上面二维码,然后点识别二维码进行关注。关注订阅是对本公众号最好的支持。如果觉得好看,请点点文章右下角”在看“图标,推荐给您的朋友。


第七讲:大观堡的首任四位经理为智眉禅师、杨依义、王履衢和李王衡

智眉禅师在自己的墓塔铭上写道:“第一世慈觉山白掌智眉禅师塔,余位(慈觉山白掌)名目另树别碑。”这话的意思便是:第一代大观堡慈善经管人智眉禅师的墓塔,其他几位大观堡第一代慈善首事的名字,另外树碑立传。

我们知道,墓志铭通常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是序文,记叙死者世系、名字、爵位及生平事迹等称为"志";后一部分是"铭",多用韵文,表示对死者的悼念和赞颂。而我们所看到的《白掌塔铭》(详见)仅仅只有简单的“志”,而没有“铭”。其实,“余位名目别树别碑”八个字就告诉了阅碑者:墓志铭中的“志”,自己写了,而“铭”就写在另一块碑上了。也就是说,智眉禅师的墓志(塔)铭是把“志”和“铭”分开来写的:志自己写,铭请人写。

(这就是智眉为自己亲书的墓塔铭中的第一部分“志”)

智眉禅师为啥要这样做呢?原因很简单:“志”记叙的是死者的世系,爵位、生平事迹,这是事实性的东西,实事求是,不夸大不缩小。可以自己写。而“铭”表示对死者的悼念和赞颂,这部分内容,他自己当然就不能替代了。不分开两块碑,怎么能行呢?

(这就是智眉禅师请大观堡接班人写的墓塔铭的第二部分“志”,即《白掌塔铭》中所叙“余位名目别树别碑”中的“别碑”)

在第六讲中,我们亮出了智眉禅师亲自参与制定的大观堡乐善堂章程,其中第三个章程《公议章程》的第三条写道:“堂中无须多人,雇火夫一名,经理四名。”即大观堡里有四名经理,一位伙夫。首任总经理为智眉禅师,就还余三位首事。智眉说在他的墓志铭的“铭”里写出来,我们就来看看,是哪三位。

这块“别碑”记录:“前首事杨依义、王履衢、李王衡等创立乐善堂,公举上经理常事。矢怀必正、必公,度务则宜,动宜慎,出入有恒数,日用必守常规。不敢冒数鲸吞,籍善鱼利。”(文中“李”、“上”二字在上世纪90年代初被破坏,系辩认、询问、考证而来。)这段记录的意思是:前任大观堡慈堂机构的首事杨依义、王履衢、李王衡等创立乐善堂,大家推举“上”(指智眉禅师,他自称为梅,而别人称他为“上”)来经营管理乐善堂的事条。坚决怀着公正、公平的经营理念,考虑财务以适宜为准,行为谨慎,进出财物要有日常记录,日常用度必须遵守规定。不能假造数据大肆侵吞善款,借着做好事的名义来谋取自己的利益。

       从智眉禅师让继承人来写的墓志(塔)铭的“铭”这部分的记录来看,大观堡慈善机构乐善堂的首任四位经理是:智眉禅师、杨依义、王履衢、李王衡四位。

       这三位首任大观堡经理究竟是谁呢?详细的考证过程在此略去,以后等考证出智眉的身份之后再作讲叙和探究。此处仅述考证结果,见谅。

       杨依义即为永州杨氏始祖杨禄安,字文思,江西鹅井塘人土著人。生于元至元四年(1338),殁明洪熙元年(1423),享年88岁。洪武间御乱获功恩授武德将军,任职柳州。靖难之役后(1402年,时年54岁,不到退休年龄)。先来到零陵避难,不久迁宁远,后其子又还零陵。其后裔散居零陵三丘田、石角町、花桥,衡阳火麻冲、新田大垒、水路脚、宗师塘、宁远鱼形、古木凼、夏湾寺(今保安杨家) 、仙姑岩、大观岭等地。

      王履衢即为永州王氏明初先祖王友庆,江西鹅井塘人。生于大元至正丙申年(至正十六年,1356)三月初四日卯时,殁于大明永乐壬寅(永乐二十年,1422),享年66岁。洪武十一年(1378,22岁)诰授武德将军,任永州府总镇(永州府最高级别武官)。“靖难之役”后(1402年,46岁)非正常退隐,居零陵城西杉木桥。后裔散居:零陵石山脚、零陵蔬子铺鸭缘村、九疑茅窝、宁远清水潭、舜帝陵牛塘(今九疑街)、鲁观岭脚、新田赏西岭等地。

李王衡,原名李闻举。宁远下灌人,靖难前为建文皇帝御前膳夫,即起居总管。靖难之役后回下灌(1402年,36岁),后裔散居宁远、蓝山、广东等地。生于洪武元年(1368年),殁于永乐八年(1410)年,享年42岁,系下灌李茂英长子。去世前著有《闻举公序传》一书,详载其与建文帝关系,下灌明初历史变迁等。

从三位首事的年龄看,杨依义最年纪大,永乐元年已经55岁;王履衢永乐元年47岁;李王衡永乐元年仅36岁;由于智眉去世于1464年左右,当时他应该很年轻,估计年龄在26或27岁。四位经理的年龄分布很合理,有利于慈善机构的长久发展。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