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以致用,方为读书之正道
阅读不是目的,只是一种工具。
我们读书,不是为了炫耀一年读了多少本书,而是要通过读书,从书中学到知识,明白道理,提升技能。
我们要有意识地把书中的知识运用到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把书中的知识变成自己的本领,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这才是读书的正道。
01 读书,要学会客观公正地评价一本书
每一个阅读者,都应该有这样的认识。书中所说的东西,都是作者想要表达的内容,是对某件事情的看法,是作者的一家之言。既然是一家之言,就有可能对,也可能错,而并非绝对正确。
对于书中的知识和道理,我们可以有选择地吸收,可以不断地用实践来检验,来验证。对的知识和道理要坚持,要吸收,不对的要知道错在什么地方,如何才能改进。
对于书里介绍的方法和工具,我们可以尝试着运用到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也可以不断加以探究。通过运用,找到适合自己的部分,对于不适合自己的部分也可当作一种借鉴。
对于书里的提出的思想和观点,我们可以选择接受,也可以选择思考,还可以选择批判。没必要全盘接受,也没必要全盘选定,找到符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我们心里应该清楚,书里的话并非金科玉律,书里的道理也并非无懈可击,书里的知识也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照搬无误。
毕竟,每个人处的环境不同,位置不同,看法也自然不会完全相同。所以一定要客观公正地对待每一本书。
02 读书,要学会理性对待书中的内容
对于一些经典书籍,如果经过漫长的历史时期仍能久盛不衰,自然有它的道理。这些作品虽然是作者的一家之言,但能够经过时间的筛选和考验留存下来,必定有着其广泛的意义。
而更多的书籍,则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被历史所淘汰,成为作者的绝笔。
所以,我们阅读一本书,就要学会与作者进行灵魂的对话和心灵的沟通,按照作者的写作思路一路往下看,理解作者的意图,品味作者的思想,分享作者的喜悦。
我们要在心里默认,作者在某方面的见解可能会高于自己,要勇于接受它。但并非认为它至高无上、无法超越。
我们要相信书中的话,这些话在一时一处,在某个历史阶段,在某个特定场景,无疑是正确的,但随着时间的变化,条件的变化,可能会被超越,被替代,或者被推翻。
比如,牛顿三大运动定律、万有引力定律,这些科学定律在某个时间段,在某种条件下,无疑是正确的,但如果条件变化了,环境变化了,就不再适用了。
人们的认识总是随着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我们所学的知识,都有可能在某一天被推翻,被颠覆。
所以,坚持阅读、思考、探索,永不停止,才能保证自己的学识和见解始终常新。
03 读书,要学会跳出书本之外。
一本书,并不能真正教给我们什么,除非我们把它运用到现实生活中。
读书一定要做到学以致用,这是每个人都明白的道理。但又有多少人能够做到?
实践,是阅读的起点,也是暂时的终点。结束阅读的一个阶段,又将会开启实践的新阶段。
我们要清楚地知道,无论书中列举了多少生动的实例,对于我们而言,那都不是自己真正的经历过的,都不是自己的亲身实践,所以感受也不会很深。
无论我们在脑海中将书中所学的知识重复了多少次,都不如自己亲身去试一把来得更加真切,更加可靠。
“用”,也许是一时之用,也许是一生之用;也许在短时间内需要用到,也许要过很长时间才有机会用到。
读书,也许只是一时的兴趣,也许可以给我们带来经济利益,也许只能为我们增添一些心灵上的感受和慰籍。
但如果我们能从书中得到一些启示,能够产生一些情感共鸣,能够激发起进一步实践的冲动和欲望,也是一件非常值得的事。
一本书,也许可以适用于大多数人,也许只能针对一些特定的群体,或者只对某个人产生了作用。这些差异,并不能成为我们否定其实用性的理由,也不能成为自己停滞不前的借口。
学以致用,方为阅读之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