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董邦达《三希堂记意图》
清 董邦达 三希堂记意图 纸本设色 201.5x154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三希堂记意图》顾名思义是董邦达奉旨记写三希堂的一幅画,上方有乾隆御题《三希堂记》,并有梁诗正、张若霭、励宗万、汪由敦、裘日休等大臣题跋。三希堂在紫禁城内,周围不可能有崇山峻岭,《三希堂记意图》很显然进行了诗意化的艺术处理,赋予三希堂宏大而深远的意境。画风依然是董邦达最擅长的娄东画派一路四王风格,于文人画底蕴之上融合了些许宫廷绘画的富丽堂皇。
三希堂位于故宫博物馆养心殿的西暖阁,原名温室,后改为三希堂。是清高宗弘历即乾隆帝的书房,也是其作为养心殿主人留下的最明显的标志。乾隆皇帝书写的“三希堂”匾额和《三希堂记》墨迹,至今还悬挂在墙上,匾额两侧对联为“怀抱观古今;深心托豪素”(其中豪素指书法)。另在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也有一处“三希堂”,藏有《快雪时晴帖》。三希堂始于乾隆朝,后经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各朝都从未有任何变动,至今仍保持原貌。
按其本意,“三希”有二解;一曰“士希贤,贤希圣,圣希天”。即士人希望成为贤人,贤人希望成为圣人,圣人希望成为知天之人。“三希”是鼓励自己不懈追求,勤奋自勉。第二种解释为“珍惜”。古文“希”同“稀”,“三希”即三件稀世珍宝。在当时,这两层含义是并重的。乾隆帝文韬武略、博学多识,能诗词,尤擅书法,曾多次在全国寻求历代大家的名贴,乾隆十一年(公元1746年)在此收藏了晋朝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和王珣的《伯远帖》。这三件古代墨宝,被乾隆帝所珍爱,特意贮存在此,不时把玩。至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时,三希堂收藏了晋以后历代名家一百三十四人,墨迹三百四十件以及拓本四百九十五种。
乾隆十二年(公元1747年)至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乾隆帝敕命吏部尚书梁诗正、户部尚书蒋溥等人,将内府所藏历代书法作品,择其精要,由宋璋、扣住、二格、焦林等人镌刻成《三希堂石渠宝笈法帖》(简称《三希堂法帖》)。法帖共分32册,刻石500余块,收集自魏、晋至明代末年共135位书法家的300余件书法作品,因帖中收有这“三希”,而珍藏这三件稀世珍宝的地方又被称为三希堂,故法帖取名《三希堂法帖》。完成之后,仅精拓数十本赐与宠臣。后于乾隆十七年,复从宫中藏品中再次精心挑选出历代名人法书五卷,摹刻上石。至此,《三希堂法帖》始成完璧。至清代末年,其传始广。法帖原刻石嵌于北京北海公园阅古楼墙间。
后来“三希”在近代经历颠沛流离,1951年离宫之后四易其主的《中秋帖》和《伯远帖》被国家收购后送还故宫,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至今,此时距离“二希”离开紫禁城已经整整过去了二十七年,三希堂依然保留着当年的样子,“三希”帖却没能一起回来。命运多舛的《快雪时晴帖》目前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在台北有三希堂的复制品。
清 董邦达 三希堂记意图 纸本设色 201.5x154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高清大图)
乾隆御题《三希堂记》
内府秘籍王羲之《快雪帖》、王献之《中秋帖》、近又得王珣《伯远帖》、皆希世之珍也。因就养心殿温室易其名曰“三希堂”以蔵之。夫人生千载之下,而考古论世于千载之上、嘉言善行之触于目而会于心者,未尝不慨然増慕、思与其人揖让进退于其间。羲之清风峻节、固足尚;即献之亦右军之令子也。而王珣,史称其整颓振靡、以廉耻自许。彼三人者、同族同时,为江左风流冠冕,今其墨迹经数千百年治乱兴衰,存亡离合之余,适然苍萃于一堂。虽丰城之剑、合浦之珠,无以逾此。子墨有灵,能不畅然蹈忭僻而愉快也耶。然吾之以三希名堂者、亦非尽为藏帖也。昔闻之蔡先生名其堂曰二希。其言曰:士希贤、贤希圣、圣希天。或者谓余不敢希天,余之意非若是也。尝慕希文、希元之为人、故曰二希、余尝为之记矣。伹先生所云非不敢希天之意、则引而未发、予惟周子所云,固一贯之道,夫人之所当勉者也。若必士且希贤、既贤而后希圣、已圣而后希天,则是教人自画、终无可至圣贤之时也。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人人有尽心知性之责,则人人有希圣希天之道,此或先生所云非不敢希天之意乎。希希文希元而命之曰二希,古人托兴名物以识弗忘之意也。则吾今日之名此堂、谓之为希贤希圣希天之意可,慕闻之先生之二希,而欲希闻之之希亦可。即谓之王氏之帖诚三希也亦可。若夫王氏之书法、吾又何能赞一辞哉。
董邦达(1696-1769)清代官员、书画家。字孚闻、非闻,号东山,浙江富阳人。雍正十一年进士,乾隆二年授编修,官礼部尚书,谥文恪。好书、画,篆、隶得古法,山水取法元人,善用枯笔。其风格在娄东、虔山派之间。画山水法董其昌,董氏为纪昀的老师,董邦达与《红楼梦》作者曹雪芹在宗室敦城家聚会,谈竺论画,一见如故,曾为曹氏所著《南鹞北鸢考工志》题签并撰序言,传为佳话。与董源、董其昌并称“三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