沛县卖红薯的老人

文:朱迅翎

图:来自网络

红薯,在我们苏北沛县称之红芋。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红芋成了当地村民百姓的“救命粮“”。

我自幼在微山湖畔摸爬滚打,这里可以称之“红芋之乡”。那一年,我初中毕业,队长安排我负责炕红芋芽子。

从炕红芋芽子,到种红芋,翻红芋秧子,到刨红芋,我都经历过。红芋占据了我的心灵,也是我生命的一部分!

2010年,朱广海县长让我邀请上海《故事会》主编吴伦,他们从上海虹桥机场起飞,到徐州观音机场降落,我们用小车接到沛县,住在旺宾楼。给我们讲述了发表的一篇文章《卖红薯的老人》,时间过去了十年,依然记忆犹新。

一天,卖红芋的老人推着烤红薯的炉子,在大街走动。这时,来了一个买红薯的青年。那青年买了块红芋就往嘴里填。可刚出火炉的红薯又热又烫,他实在拿不住了,啪的一声,掉在了地上。

卖红薯的老人一看笑了,于是就对年轻人说,吃红薯一定“一吹二拍”。那小青年受到一吹二拍的启发,十年后当上了县委书记。

后来,他在街上又遇到卖红薯的老人,十分感激,要在一家大饭店请客。那卖红暑的老人摆摆手说,十年前,我曾是市委书记,因吹过了头,拍过了头,结果掉下来,沦落到现在卖红暑了!

我今天写的《卖红薯的老人》,不是十年前在大街上的那位。

半月前,我突然萌发要拍古沛街头卖红暑老人的视频,自然联想到故事会上发表过的《卖红薯的老人》。

小时候,我和村里的二榚、三运、四孩、五更,一群调皮猴,在地里挖个坑,烤红薯,弄的狼烟动地,吃的黑嘴头子。你望望我,我瞅瞅你,怪有意思!斗转星移,几十年过去,我们早已成了爷爷辈的人,但提起那段往事,依然有无尽的幸福,在彼此的心里。

我老伴也是农村出身,她特别喜欢吃红薯。大前年,因一桩芝麻粒的小事得罪了老伴,用多种方法赔礼道歉未果。我突然想到卖红薯的老人,买块热乎乎的红薯,或许能化解老伴的怒气。天色渐暗下来,可是我在街上转来转去,也不见卖红暑老人的身影。

正在一筹莫展之际,忽然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红薯,刚出炉的热红薯……!”寻着叫卖声望去,卖红薯的不是那位老人,而是一位大姐。

一问,方知她是老人的儿媳,她说公公近日感冒,受了风寒。公公说,大街小巷的人吃惯了他的烤红薯,若小病不上街了,怕冷了吃客!听了大姐的一番,更感激那位卖红薯的老人。买了大姐的红暑,果然奏效,一块烤红薯,让和老伴握手颜欢。

今天,我为了拍视频,又开始寻找那位卖红薯的老人。巧了,无意中又遇上了老人。多日不见,那老人身子骨依然硬朗,叫卖声依然铿锵有力。他头上戴着火车头帽子,下身是粗布青衣,一架老式的传统烤箱,尽管有些地方,风干日食,但烤箱依然像老人一样,那样风骨。

在和老人的交谈中得知,老人早年拾荒,培养出两名大学生,老伴走得早,后来就改卖红薯。

儿子、儿媳和孙子,都劝他:“现在条件好了,您也该歇歇了,在家享享清福,不要再卖红暑了。”

老人却说,过去拾荒、卖红薯,是为了养家糊口,现在卖红暑,是一种锻炼,也是一种风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