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勤丰 | 灰色人生

总第1274期

图|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

春意盎然,暮色沉沉,一个模糊的身影,在校园里踽踽独行,春天唤起他对往昔的记忆,暮色又使他心中悲凉不已。

幼年的记忆是美好和温馨。自己的父亲,靠勤奋与智慧,拥有大片田园,经营的生意非常兴隆。可他忘不了对贫苦者的救济和仁慈。穷亲戚上门借钱,父亲绝不推辞;没有及时还,也绝不上门催要。遇到天灾人祸的年份,他的父亲主动拿出钱物救济苦难中的百姓,于是为家族赢得极好的口碑。

可后来父亲离世了,家境随之衰败,战乱频仍的年代动荡着许多人的命运。新中国建立后,火热的生活使他热血沸腾,时代的阳光照进他迷茫的心房。

五十年代后期,初中毕业的他以优异成绩考取了安徽省滁州师范学校。忘不了,醉翁亭下的菁菁校园,他与他的同学们,书生意气,挥斥方遒。他们接受了系统的师范课程的教育,而中国古代文学让他情有独钟,许多名篇佳作真是烂熟于心。那时生命葱绿,绿影婆娑,枝干指向苍穹,心中充满对未来的期待。

中师毕业后,他被分配到安徽北方工作。忘不了,一马平川的淮北大地上,向农家孩子倾注他满腔的热情,获得他们由衷的喜爱。在一次家访中,他邂逅了一个学生的姐姐。她年方二十,面庞清秀,身材窈窕,两只水汪汪的大眼睛总是脉脉含情。他与她由相识,到相知,到相爱。

为了照顾身体欠佳的母亲,六十年代中期她携未婚妻回到老家,他们在老屋举行了一场隆重的婚礼,邻里乡亲前来恭贺,送来他们最纯朴善良的祝福。

婚后的生活是甜蜜而温馨的。妻子在家做着几亩薄田,照顾在年岁渐长的母亲。学校离家较远,他步行每天早出晚归,日子过得平静而遂心。一年后,夫妇俩有了自己可爱的女儿。

可一场场政治风暴袭来,他,一个地主、商人的儿子,自然要惨遭厄运。为了减轻人世间的冲击,他一言一行都格外谨慎。虽得到了生活的平静和安宁,可也逐渐失去生活的激情与追求的胆识,随遇而安,得过且过,从一所小学辗转到另一所小学,象一片水面上的浮萍,随着生活水流而漂泊。

可不幸并未因为他的处处小心谨慎而远离他。一场重疾夺取了他年仅三十六岁的爱妻的生命,他痛不欲生。懂事乖巧的女儿初中毕业后回到农村,一方面照顾瞬间憔悴的父亲,一方面帮父亲打理庄稼。他心疼自己的女儿,可他没有能力为她谋到一份轻松的工作。父女相依为命,在一起度过七年时光,直到他体面地将女儿嫁出去。女婿的好吃懒做又让他痛悔不已,他觉得自己轻信媒人的游说而害了自己的女儿。

倍感寂寞的他,经人介绍又娶了一个来自四川的中年女人。女人能照顾好他的饮食起居,可不善农活,农忙时节,他要雇人干活,需要一笔花销。最令人难以容忍的是,这个女人闲来无事爱和人打麻将,而且十打九输,他每月的工资维持日常生计都变得有点捉襟见肘。他再次向乡教委提出调回到老家边上学校,好约束自己的妻子。教委主任断然拒绝了他的要求,一句不准调动对他如同晴天霹雳。其实,他的一个师范同学在县教育局当副局长,他完全可以通过同学给乡教委施压,可他不愿那么做,是出于自尊?还是出于胆怯?

最终他无奈地把家搬到学校,四、五年级的师生全体出动,搬家队伍连绵近一里。这真是对他个人尊严的践踏!可他忍受了。

到了学校,三间低矮的茅屋,寄存他全部的家什。学校操场边开辟一块地,种点麦子和蔬菜,还在家里养上十几只鸡。平常生活非常节俭,学校离街镇较远,老夫妻俩又不会骑自行车,一碗蒸鸡蛋,一两道蔬菜,几碗白米饭,常成为他俩全都的午餐。几个村民凑到他家,东拉西扯,天南海北,就可打发掉一个个寂寞的夜晚。老夫妻在一起,可随时监督,女人打麻将的几率少之又少。

他常常感叹那场史无前例的人间浩劫,不知葬送了多少青年人的锦绣前程。他难道不也是那个时代的牺牲品吗?几十年过去了,知识老化了,捧起书来昏昏欲睡,教起书来又自嘲为“老牛拉破车”。一次几个学校请他上堂公开课,就让他惶惶不可终日。可对那些经历坎坷而锐气不减的有为者,他寄予的真是由衷地钦佩。钦佩之余,也带着几许哀怨和愧悔,感叹自己大半生碌碌无为,虚度年华,甚至都没有一个完整幸福的家。他常常鼓励我们年轻时要积极进取,不辜负最好的生命时光。他的话,让我们觉得他真是个心地善良的、忍辱负重的好人。

有一次,邻校的一个要好的李同事,四十多岁,竟然改行到一个富裕乡镇当民政主任。上任前,李同事特意来学校看望他,带着强烈炫耀的色彩。李同事痛述教师社会地位低下,受到种种不公正对待。他深表同感,对他能够成功跳槽表现无限地敬佩和羡慕。

暮色四合时,他常常形单影只地在校园周围散步。此时往事如云烟般在他脑海里飘过——童年的无忧无语,少年时的家道中落,青年时的意气风发,可时代的动荡,爱人的早逝,让自己逐渐失去生命的锐气,变得畏畏缩缩,随遇而安了。

生命如困在岸边的破船,眼巴巴地望着近在咫尺的流水、波涛,慢慢地散架、腐朽、风化为土。可一生已走过大半历程,还是想开一点吧。八十多岁的老母亲依然健在,兄长省城鹌鹑养殖已步入正轨,抱养的儿子虽学业不精可还算本分,跟着长兄养鹌鹑也能自食其力,半路老伴生活上对他还算体贴,每月不菲的薪水足够维持全家的生计,种几亩地有人帮耕每年口粮不愁。退休的日子不远了,可以和孝顺的女儿住到一起,用苍老的手抚摸出孙辈娇嫩的笑声。人的一生总是无法与命运抗衡,严酷的现实造就了无数灰色人生。许多人一辈子不都在艰难庸常中度过了吗?为什么不能逆来顺受,平平淡淡度过一生?

暮色越来越浓,黑夜笼盖四野,他该回屋休息了。呵,夜晚是多么的漫长,漫长如难耐的人生。

作者简介

张勤丰,安徽肥东一中英语高级教师,文学学士,合肥市作家协会会员。教学之余,手不释卷,笔耕不缀,在报刊及微信文学平台上发表几十篇(首)散文及诗歌作品。

张勤丰 | 小姨的命运

张勤丰 | 情殇

张勤丰 | 青春的魅力

张勤丰 | 那一年我走上讲台

张勤丰 | 怀念你,家乡的完中

张勤丰 | 乡中七年

张勤丰 | 一个自行车摊位的守护者

张勤丰 | 希望不灭

张勤丰 | 四个自考好友的沉浮人生

主编:风雨薇、绿柳
julichuanmei@yeah.net
(0)

相关推荐

  • ​暮色中的心情

    花开花落,往事经年 繁华落尽,聚散相依 --- 诗情 | 画意 | 写人生 | 暮色中的心情 文/居子铃 寂寥舞残虹, 彼岸烟云浓. 渔歌唱帷幕, 青竹丹枫同.   落寞悄然, 于晚最深, 总会莫名的 ...

  • 泪在暮色里飞

    泪在暮色里飞 文/张雪莹 夏日的夜晚,满天闪亮着星星,萤火虫提灯飞舞.一所城郊中学操场的草地上,十七岁女孩紫晶一袭白衣白裙,抱着一把吉他轻轻拨动琴弦.此刻正是学校的晚自习下课,悠扬的琴声飘向远方--紫 ...

  • 张勤丰 | ​四个自考好友的沉浮人生

    总第1259期 图|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 开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为那些失去上大学机会的人提供了一个接受高等教育的良好机遇.这种学习形式,不光经济自由,而且边工作边读书,工龄与 ...

  • 张勤丰 | 命若浮萍

    总第1365期 图|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一个农村女孩能读到高中毕业算是凤毛麟角,萍姐就是当时我们村里为数不多的高中生之一. 高中时期,身材苗条.长相出众的萍姐自然引起许多男生 ...

  • 张勤丰 | 老欧其人

    总第1374期 图|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 四月,春光明媚,景色宜人.一个周六晚上,在省城一所名校教初中英语我的一个学生邀请我去合肥一聚,当晚来了好几位当年乡中念书现在立足省城的学生.聊到乡中时期的生 ...

  • 张勤丰 | 悠悠岁月里的一支动听的歌

    总第1348期 图|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五十集电视连续剧<渴望>,在央视曾获得高达百分之九十的收视率.每当电视剧播放时,万人空巷,居家阒然,人们全神贯注地注视着电视 ...

  • 张勤丰 | 最温馨的记忆

    总第1384期 图|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 一个年轻人走向社会,就像一条小溪融入江河,他会感到迷茫,困惑,无助.可那些善良.正直的人的关心与帮助,就像冬日阳光,驱逐他周身的寒意,让他感受到人间的温暖: ...

  • 张勤丰​:无爱婚姻之痛

    无爱婚姻之痛 张勤丰 建立在爱情基础上的婚姻是幸福和道德的;或者先结婚后恋爱,婚姻也可以逐步走向美满,毕竟朝夕相处中夫妻相濡以沫,感情是可以培养的.可有一种婚姻,婚前缺少感情基础,婚后又不能相互欣赏, ...

  • 张勤丰 | 归途

    总第1393期 图|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 那是1986年年初,寒假已露出笑脸向我们招手,可意外的事还是发生了.最近做得煤团掺泥多了,不好烧,火不旺.只有等下学期来时,到当地煤建公司再买些煤,将烧不着 ...

  • 张勤丰 | 贵客来访

    总第1319期 图|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我在本县北方一所偏远的乡村村小教书,学校八个老师就只有三个公办教师.教导主任姓杨,早年毕业于滁州师范学校,善良而懦弱.同乡和我中师毕业 ...

  • 张勤丰 | 烛照心灵的师长

    总第1416期 图|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 师范时期,记忆最为深刻的自然是王和生老师.他生于安徽和县,成长.求学.工作于家乡和县,他的名字表现他对家乡深切的爱. 师范一年级政治课学的是辨证唯物主义基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