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北新市:风水宝地“渚香楼”

请点击以上“张明儿”关注我,获取更多内容(以下部分照片来自网络)

新市一地,是浙北古村镇的传奇,自从南宋开始设埠以来,这个码头就开始繁华起来。码头的市繁物华,一是这里成了浙北南向的物流运转中心,附近像乌镇、菱湖、双林、崇福、乾元,塘栖等村镇,都无法替代这样的交通优势,二是这里官宦达人特别多,上至宰相,下至三教九流,井邑市人遍布,人员来源复杂,“惊、疲、飘、册、风、火、爵、要”八大江湖样样俱全,鱼龙混杂。各要道处,车似水,马如龙并不夸张。到了民国时期,仅仅本地的茶馆数量就近三十家,可谓是市场信息量巨大,而最大的茶馆当数“渚香楼”,可以说,当年的茶馆是新市最大的人气场所,这近三十家的茶馆遍布在小小的新市古镇上,几乎让古镇的每条街每条巷都激得市声喧哗,满血复活,从早上三点开始,新市最早的市声便是从茶馆开始的。
当年的“渚香楼”茶馆,地处新市最繁华的商贸重地——北街中段。这里有一条河自南向北,沿着北街的走向缓缓而流,它的两岸有密集的木屋临水而建,一座石桥顺司前街向北街跨筑,这座桥名为“积善桥”。“渚香楼”正是位于此桥的西堍,当年这茶馆名气了得,数十里之内的百姓都知道它的名字,比“张一品”羊肉与“同昌当”的名声还要响。所以,茶楼边的小河,每天凌晨三时起就开始陆续有小船停靠在岸际,茶客划着船,系好缆绳就上岸往茶馆去。先占一席临窗喝茶的好位置再说。
渚香楼茶馆所处之地确系新市的风水宝地,茶楼正门为司前街,长度不盈百米,却有多处重要建筑,此街因建有警察署办公地址而得名,这里又因生长着一棵千年古槐而成为新市一大景观,紧贴古槐西侧为新市镇第一家用玻璃房作摄影房的“美光照相店”,店主为周美光先生。茶楼正对面为南向,是一幢一千多平米的晚清建筑,是当年专做典当业的“同昌当”,据传该建筑原为江南红顶商人胡雪岩所建,后转为南浔刘氏手下。到了上世纪三十年代,该典当店堂又改为“戏文场”,从此后这里每晚歌舞丝弦,人山人海。新市范莉萍老师在回忆“同昌当戏文场”的闹猛时,有这样的记述:
“同昌当戏文场”终年有戏,各戏种班子常年不断来小镇登台献艺,如上海京剧团女长枪景剑鹏、短拷小小毛豹、老生达子红,他们都是红遍大江南北的京剧名演员。杭州滑嵇剧团的胡九皋,笑咪咪,一场“阿飞总司令”全场捧腹,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绍兴戏即现代的越剧,当时也有叫作女子的笃班的,她们深情婉转的唱腔,婀娜多姿的身段和那悲欢离合的剧情,曾经迷倒过多少小镇上的小姑大嫂和那些娘娘阿太们。还有锡剧、绍剧、沪剧、昆曲甚至话剧,小镇戏迷百看不厌。
茶楼东向为一座平梁石桥,即“积善桥”。走过此桥,即为南北走向的北街,稍南处便是浙北著名的“张一品”羊肉店,该店原名为“张裕泰饭店”,后更名为“张一品”羊肉店。当年这家店的酱羊肉已名声远播,目前新市餐饮前辈吴立民先生对“张一品”羊肉店的生意盛况曾经回忆道:
“张一品”酒楼就是以羊肉名噪一时的。记得“张一品”自有养羊栏、杀羊师傅、柴火土灶,每逢开羊锅时,一时香味四溢,令人口水直流。当年的“张一品”主要以卖“酥羊大面”为主,客流密聚,人满为患,张一品楼上楼下叫堂声一片。
再往南走,又有一家当年盛名的“胡筱春”酒楼,这家店一直开得非常火红,除了保持地方传统餐饮特色外,主要是该店的掌勺师傅都是本地一等一级的厨师,每位厨师都有自己的绝活,从刀工到火候,从配菜到搭色,都有高质量的把握,让每位光临的客户都由心赞叹。
再来看当年“渚香楼”的经营特色,可谓是做得风生水起,誉满百里。当年“渚香楼”茶馆老板为安徽人杨贤彬先生,人称“杨少伯”,他经营这家茶水业大店,也是经过了小型旅馆和茶馆生意一段时间的经验积累后,才正式从别人处接收。这家店经过杨先生数载寒暑春秋的含辛茹苦,免不了节衣缩食,惨淡经营,最后成为了新市镇乃至方圆几十里内的一家茶水业龙头老大。店主杨先生深谙为商之道,为人和善,广结朋友,特别是懂得与政府治安部门的沟通,与警务部门相处极善,能够较好地处理江湖上各类错综交织的闲杂之事。如今,现寓寄于上海的杨晓雄先生,年已届古稀,他是“渚香楼”茶馆杨老板的后代。杨晓雄先生在一篇回忆文章中,曾经对当年父亲倾其毕生精力经营的“渚香楼”作了细节描述:
茶楼分上下两层,总面积约有三、四百平方米左右。楼下有一穿心过道,把店堂一分为二。左边是一只巨大的老虎灶,中间有一楼梯,余下面积不多,约只有十几只枱子可放,茶客均是些短时间的过路客和戏院侯场的观众。右边前后隔断,前面出租开一糖果炒货店,刚好与茶楼配套。后半间则是盆汤浴室。二楼面积很大,它是一楼连过道面积的总和,连片都是营业场地,后面还有一间过街楼,面积也不小,装饰考究,专供上等客人的席位。
由于杨先生的经营得道,“渚香楼”茶馆成为了北街人气最盛之处,每天茶客们浸淫在无限量的鲜活市场信息交流与美味茶糕的品尝,茶馆里充斥着聊天、琴弦弹拉与戏文吟腔之中。从早上二三点,一直到晚间的洗浴服务,生意做得红红火火,整条北街都被它的人气蒸熏得一片旺盛,成为了全镇首屈一指的风水宝地。新市既是江南运河的大码头,又是位于三县交界地段,所以,当年四乡八邻的人们对新市的印象,一般多数以“渚香楼”的生意繁华为印象最深。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或长按二维码,关注更多精彩

   文学让人懂得高贵,心飞辽阔。

诗歌 、美文、民俗、儿歌。

博客:新浪(七十二座桥)

http://blog.sina.com.cn/byjn

博客:新浪(浙江儿歌原创)

http://blog.sina.com.cn/u/2298091104

我煮时光之茶等你,你携来红尘之酒!

(0)

相关推荐

  • 中国最早的茶馆起源于四川,那么成都的茶馆有什么特点?

    漫步在成都的大街小巷,引入眼帘的除了琳琅满目的各式店铺与食府,必然也少不了那闹中取静的茶馆茶楼.这些茶馆茶楼或富丽堂皇.或闲逸雅致.或平平无奇.或传统古朴,安静.沉默的遍开于成都各个角落.包厢有包厢的 ...

  • 浙北新市西栅故事——黄家弄是中共德清支部创始地

    请点击"张明儿"关注我,获取更多内容 . 历史人文渊源深厚的浙北新市古镇,文化发达,先进思想十分活跃.一九二七年五月,新市西栅黄家弄,诞生了中共德清县新市党支部.这是一个德清县境内 ...

  • 浙北新市:三分钟了解“新市蚕花庙会”

    请点击以上"张明儿"关注我,获取更多内容 新市每年有一项"蚕花庙会"活动,这一情况,新市四郊,乃至方圆百里之外的远地都了解.但上了年纪的新市老辈人群中,他们对& ...

  • 浙北新市西栅故事:这里曾经是湖丝贡品的发源地之一

    请点击以上"张明儿"关注我,获取更多内容 (本文图片部分来自网络) 浙北新市,历来是朝廷纳贡的优质湖丝重要产地,也是载入方志的地方重要物产.新市之地,不仅有着发达的桑蚕业,更重要的 ...

  • 浙北新市西栅故事:“马公桥”是新市明代镇政府机关所在地

    请点击以上"张明儿"关注我,获取更多内容 (本文图片部分来自网络) 巡检司,是古代最基层的政府机构,通常说,是明代洪武年间的建置.虽说这一机构名称由来已久,但政府大量设置巡检司,还 ...

  • 浙北新市:东迁县治时期历史文化,光可鉴人

    请点击以上"张明儿"关注我,获取更多内容 翻开新市厚重的历史,它的前页部分正是处于西晋时期的东迁县治,那时期烟渺之远不可追,至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时光悠悠,大多的文明古迹都被岁月湮 ...

  • 浙北新市:东迁美食遗风的“芽麦塔饼”

    请点击以上"张明儿"关注我,获取更多内容 (本文图片部分来自网络) 春天来了,新市人按例秘制各种时令鲜香的美食,一种称为"芽麦塔饼"的美食,携着"东迁 ...

  • 浙北新市:家乡有足够的安静

    请点击以上"张明儿"关注我,获取更多内容. 深夜突然醒来,明月空照 家乡有足够的安静 那么多的美好事物,瞬间亮眼   我爱的溪河漾水,淡淡的妆,气息迷人 这里的村庄,架得住日月星辰 ...

  • 浙北新市,我踏上家乡梵音的月光

    好久不写诗了,好久 没有与我敬仰的故人先贤们痛饮一场 好久没有遇到朱泗.谢安.陆修静.若愚.赵汝愚.陈霆.包孔嘉.俞国桢等诸先生了 他们行程秘密,像朝廷一品官衙 出入一座消隐的楼兰之中 消息沉沉浮浮, ...

  • 浙北新市:曾经有一段“东迁县治”历史

    浙北大地上,历史上的区域行政变化大,地名沿革丛杂,曾经有一个叫"东迁"的县,在湖州东部存在过三百多年.浙北新市,曾经有过被纳入该县治区域的历史,限于时光久远,史籍资料今存不全,这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