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诗的原理五十二(避免奴用知识的策略)

五十二、避免奴用知识的策略

只有认识到了什么,才能避免什么,但认识坏的,就不如从好的方面先做起,实际是认识了好的,也就认识了坏的,更避免了坏的,所以认识坏的就总需要有好的先跟上来。这无疑还是个有无分辨力的问题。

通常认识事物,仅凭抽象观察,也包括分析,并不一定能起多大作用,仍是因为离开了实践,夸夸其谈解决不了问题,只要人没有切实体会,什么知识还是等于了死记硬背。

实践最好的方式是做起来,只有做起来了,什么认识不认识,也就都成了必须得认识,至于到底认识怎么样,恐怕谁都能清楚夸夸其谈不中用了,一行一动就摆在那里,比什么都有说服力,这就是谚语所说:“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任何人只要想干成事,就得有这个勇气,这也叫实干精神。

还有句话:“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说白一点就是:“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说的是镜鉴意识,也可转说成从一面来洞悉另一面的意思。这些既是实践论,也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关键还在做起来。

任何时候,都不要想直接去认识坏的,不然便是猎奇心理作祟。要明白,负面的东西一扎进眼里就拔不掉,对谁都一样,尤其好的认识未建立起来时,不仅拔不掉,反而注定近墨者黑,所以一定要从正面来洞悉负面。

假如真的不知道负面的对待知识是怎么回事,甚至不承认自己是个奴用知识的人,那么就跟一些好的现象和不好的现象,都照照镜子,看看好的能否学得来,坏的能否反着做,这就不失为先立足于正面,再识别负面的一个好做法。

当然,这首先还是需要一定的辨别力,什么时候离了辨别力,都意味从出发就可能是错误的,难免指鹿为马,也就很难说往好处看什么、做什么。

比如,在说话时,不要总想用自己的矛,去戗别人的矛或戳别人的盾,要把自己掌握的知识尽量多地联想起来,暗暗自我论证,论证总离不开分析,就多少能预知某些后果,同时尽量设想用别人的矛,来戗自己的矛,戳自己的盾,看看有无漏洞,怎么堵漏,待到有自信而无懈可击了,再发言不迟。

这样做是不是有难度?是不是得忍住点什么?于是,就明白什么是好的现象和坏的现象了。所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好的做起来总是感觉往上走的,就总有难度,既需要坚持,又需要刻苦,总要跟自身低等本性中的懒惰和幻梦作斗争,也要跟外界各种掣肘作斗争,有了这股精神,什么坏的现象还能认识不到、防止不了、避免不了?

还有,学会扪心自问。人在遇到某些事情时,纵然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并非不正常,也非坏事,关键看出于什么心态,如果仅仅为了一试身手,大可不必,毕竟结果不可预料,只要存在搬石头砸脚或激化矛盾的可能,就不能干。

说话本身是人心理的反映,反过来,不说话也是人心理的反映,于是,自然明白了急于冒观点、忍不住地要戗茬说话,是过于感性的表现,与过于缺少活性的麻木不仁是同质的,实际又都是表面现象,掩盖的都是内在的坏的一面,不过是一个表现了出来,一个暂时未表现出来而已。

这就是从正面来洞悉负面,并得出了对坏现象的合理分析、认识和判断,也就能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当然把这揭示出来本身也就成了知识,而且是从原有知识得出来的新知识,新道理,具有创造性。同样,这才是对知识的活用,自然就避免了像小聪明脑袋一热似的奴用知识。

要这样活用知识,想必仅凭脑袋瓜是做不来的,必须有亲身实践和在实践中的观察、思考等实际经验跟着,且这些都是细致的,而非懒惰的和利己的,也就要有立足于正面的实际修养和真实本领来洞悉坏的现象,否则连这样的勇气都不可能有。

为什么不可能有?如果一个人就在坏现象之中,哪怕仅仅沾上一点边,他也不可能跨过自己的虚荣来揭自己的丑,除非找回勇气站到正面上来,何况他可能从来就不以为丑,或以丑为美呢?所以说,只有真真切切站在正面了,有看得见的实践修养了,才能用实干精神洞悉什么是坏现象, 也才能避免坏现象。

一句话,知识在手里是活的,就不可能变成死的,反而玩起奴用知识的小聪明。活用知识总是实打实的本领,可以暂时不用,但当不了没有,用谚语云:“瘦死骆驼比马大”。

还比如,就单纯说话而言,有知识,且真想解决问题,也要在不唐突,环境氛围场合局势适宜,且有一定了解的情况下,才可开口,这是最起码的常识,连这个常识都守不住,是不是意味被还没有进入修养知识支配着跑?

即使可以开口了,前提还是不要忘了问问,自己有没有揽瓷器活的金刚钻?因为光凭自恃有知识而简单凭“我知道”,“我认为”,便又是不可行的,因为这时的关键还在于认识和认识的根据,实际是对各方面情况及所需要知识的有效分析能力。

换言之,任何情况下,在没有本领作为真实证据来表明有过人之长时,都实际还没有自信的权利,当然也不能借还看不到的将来当自信,没有自信,就意味拿不准,用拿不准的东西,又怎么进行有效分析和做出合理判断?是不是又回到了冒观点,出想法上了?

不管怎样,只要不能活用知识,就意味奴用知识,能活用知识就自然避免了奴用知识,这方面来不得任何自恃和任性。

(0)

相关推荐

  • 你关注什么,就会吸引

    简单地说,[吸引力法则]就是--你关注什么,就会将什么吸引进你的生活. 任何你给予能量和关注的事物都将来到你身边. 因此,如果你坚持关注生活中美好的.正面的事物,你就会自动地将更美好和正面的事物吸引入 ...

  • 梁文道:我宁愿没有粉丝

    我们今天的中国,如果用一个关键词概括,就是:"热".不只是世界上有中国热,而且社会上这几年一直有"热"的气氛. 这个"热"会发生在我们日常的 ...

  • 负面与正面

    负面与正面 今天记录两个事情,都是有感的 第一:去药铺买眼药水,因为儿子的眼不知道怎么回事,红血丝很多,到那,医生在里屋呆着,因为熟悉了,就直接去里屋找他,看到有个患者在输液,患者也认识,想不到多年不 ...

  • 写诗的原理八十二(怎样从个人附加值体会修养)

    八十二.怎样从个人附加值体会修养 附加值是指在一般价值以外多余出来的有用价值,个人附加值就是个人价值在满足基本劳动权利和劳动义务基础上主动多余出来的劳动价值. 即,个人价值=个人所得+(对社会应付出的 ...

  • 写诗的原理七十二(怎样从制度体会修养)

    制度是指一定条件下形成的系统规定和法则,自身也是一套系统,是对辖内各种秩序.权利.义务的规定.约束.保证和保障. 制度由大制度和其中的小制度组成,小制度下也还有小制度.在一整套制度中,制度的大小是层级 ...

  • 写诗的原理六十二(怎样认识人的素质)

    人除了躯壳是纯客观的,让人多少有些无奈,其它任何由此带来的东西,不管是先天的,还是后天的,都是相对而客观的,也就说不上无奈,意味完全可以改变. 能改变的就意味素质,且是活的素质,特别反映为人的主观能动 ...

  • 写诗的原理五十九(怎样用洞察力学会反思)

    五十九.怎样用洞察力学会反思 人不能没有精神世界,那么精神世界是什么武装起来的?不是简单靠知识武装起来的.或者说,知识本身既不能直接武装什么,实际上也什么都武装不了.精神世界是靠人有什么思想认识和由此 ...

  • 写诗的原理五十八(怎样看觉悟和洞察力的联/系)

    五十八.怎样看觉悟和洞察力的联 系 人的一切外衣,无不是由现实复杂的主客观矛盾关系使然,要拆解这些,显然离不开认识中对假与真的分辨力,更离不开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洞察力,而真正能最终解决问题的,还是从分辨 ...

  • 写诗的原理五十六(怎样看写诗和认识的联/系)

    无法否认,学诗写诗谈诗都有着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也是这样的一个问题,这跟做什么事都一样.也就是说,做什么事都是从初学到深学,乃至精学,博艺,广知和熟能,于是才能做好的. 就初学观察,总是先遇到和先想到 ...

  • 写诗的原理五十五(为什么要避免“两面派”)

    "两面派"一方面是对写诗的扭曲,一方面终归是人格不正的反映,这不利于一首首诗长期写下去,也不利于日后回首检点得失,所以要解决"两面派"问题,还是要先解决人的问题 ...

  • 写诗的原理五十四(怎样认识“两面派”)

    攀比之风造成了写诗和虚荣密切联 系了起来,导致明知写诗要提高,却一边喊着"欢迎拍砖",一边又囿于局限而不得不害怕指出短处,乃至因此而气急败坏歇斯底里狗急跳墙也成了必然,唯不知如此下 ...

  • 写诗的原理五十(怎样看小聪明与知识的联/系)

    说到小聪明带来的危害和隐患,自然要提到广泛知识犯罪和普遍道德滑坡问题,毕竟这两方面都不是人们所期待的,也不是知识必然带来的结果,而恰恰是忽视了修养,扭曲了知识的本来面目和本来用途以后,所形成的一股逆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