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叶天士医案及高静东教授临床治疗噎膈用药规律
叶天士治疗心悸用药以补虚药与安神药为主,清热药、收涩药、利水渗湿药、解表药为辅,在补虚药中以补益气血为主;高频药物有
茯神、人参、白芍、甘草、茯苓、生地黄、阿胶、柏子仁等;
通过对高频药物的聚类分析,得出叶天士治疗心悸的药对组合包括
石菖蒲-远志;白术-附子;生地黄-阿胶;大枣-桂枝;山茱萸-五味子;柏子仁-酸枣仁;甘草-芍药等。
结论:研究结果提示叶天士治疗心悸的药物以补虚药与安神药为主,功在补益气血阴阳,温通经脉,并注重定悸与安神的重要性。
叶天士治疗心悸方剂的常用高频药物有
茯神、人参、白芍、甘草、茯苓、生地黄;叶天士治疗心悸方剂的常用中药种类为补虚药与安神药;叶天士治疗心悸方剂中有较高相关性的
药对组合为石菖蒲-远志、白术-附子、生地黄-阿胶、大枣-桂枝。
结合多个分析结果得出叶天士治疗心悸的特点以补虚安神定悸为基础,根据病情辅以柔肝缓急,滋阴清热生津,通利水湿,收敛固涩等,在补虚中重视补益气血,在药对配伍上涉及气血阴阳和安神定悸五个方面。...
目的:探索叶天士医案及高静东教授临床治疗噎膈用药规律及特点。
方法:整理《临证指南医案》《未刻本叶氏医案》中关于噎膈的医案,收集导师高静东教授临床治疗噎膈的医案,采用EXCEL 2013、SPSS 22.0等软件对医案中的药物进行频数分析、聚类分析等。结果:古籍部分药物频数分析、药物功效、性味、归经特点分析:叶天士噎膈医案中常见的高频药物有:
半夏(11.8%)、茯苓(10.8%)、生姜(8.8%)、黄连(6.4%)、人参(5.4%)等;药物功效归类前五位分别是:化痰止咳平喘药(28.4%)、补虚药(12.3%)、解表药(11.8%)、理气药(11.3%)和利水渗湿药(11.3%);苦、辛、甘为使用最多的中药药味;温性、寒性药物使用较多且比重相当;多入肺、脾、胃三经。
(2)聚类分析将高频药物分为4组,分别为:C1:吴茱萸、青皮、旋复花、代赭石、竹沥、桔梗、生姜、半夏、黄连、枳实、茯苓;C2:干姜、附子、人参、泽泻、木香、当归、益智仁、陈皮、丁香;C3:阿胶、川贝母、乌梅、白芍、石膏、甘草、火麻仁、桑叶、生地、麦冬、柏子仁、玉竹、天冬、苦杏仁、桂枝;C4:红花、延胡索、川楝子、郁金、桃仁、瓜蒌、橘红、淡豆豉、栀子、香附、紫菀、紫苏子、枇杷叶、枳壳、大黄。
临床部分药物频数分析、药物功效、性味、归经特点分析:高静东教授噎膈医案中常见的高频药物有陈皮(73.5%)、半夏(69.4%)、茯神(65.3%)、合欢皮(60.2%)、延胡索(56.1%)等;药物功效归类前五位分别是:补虚药(19.3%)、活血化瘀药(1 1.3%)、利水渗湿药(9.5%)、理气药(9.2%)、化痰止咳平喘药(8.9%);甘、苦辛为使用最多的中药药味;温性、平性、寒性药物使用较多切比重相当;多入脾、肝、肺三经。
(2)聚类分析将高频药物分为3组,分别为:C1:肉苁蓉、牛膝、苦杏仁、桃仁、决明子、瓜蒌、生地黄、虎杖、沉香曲、全蝎、丹参、知母、橘核、西洋参、牡丹皮、丝瓜络、枳实、厚朴、延胡索、香附、麦冬、石斛、白芍、大腹皮、白术;C2:山慈菇、蒲公英、太子参、莪术、茯苓、当归、枸杞子、夏枯草、黄芩、牡蛎、龙骨、川贝母、赤芍、百合、鸡血藤、茯神、女贞子、鳖甲、桑寄生、蜂房、菟丝子、徐长卿、藤梨根、佛手、麦芽;C3:有墨旱莲、仙鹤草、五味子、远志、酸枣仁、合欢皮、桑白皮、五灵脂、蒲黄、柴胡、山药、姜黄、细辛、乳香、九香虫、路路通、山楂、川芎、鸡内金、半夏、陈皮、苍术、黄连、砂仁、蘅香、神曲、干姜。
结论:叶天士治疗噎膈时,注重调养身心;根据病情特点,灵活选择寒热之药,注重肺、脾、胃等脏腑的调理,多用化痰止咳平喘类中药,推行辛开苦降之法;注重温阳,多用姜类中药,尤其是对姜汁的运用,独创辛滑通利法开道;注重肺胃之津液,慎用香燥类中药,慎用甘草。
高静东教授在其基础上更注重阴阳平调,擅以开胃健脾类药理气化痰,辅以寒凉类药甘润滋养;注重患者生活质量,多用理气止痛、养血润肠、宁心安神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