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梦里猿声无觅处
击上面蓝字关注我哟
☀ 让你更懂巫山!
巫峡苍苍烟雨时,清猿啼在最高枝。曾几何时,峡江两岸此起彼伏的猿声,在相当长一个时期内都是对三峡秀色最美妙的伴奏。
最早见诸文献描写三峡猿声的作品是两晋南北朝时期名为《西曲歌·女儿子》的民歌:“巴东三峡猿鸣悲,夜鸣三声泪沾裳。”清人沈德潜在《古诗源》注曰:“说猿声之悲始此”。以此开端,描写三峡猿声的作品层出不穷。
南北朝郦道元《水经注》引述南朝刘宋朝盛弘之《荆州记》:“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三峡中的猿据说名为“巴猿”,其体形小巧,动作敏捷,啼叫更是无比地凄凉。此外,在文人墨客的诗词歌赋里,描写猿声的更是不胜枚举。
以南北朝至宋代众多诗家以乐府古题《巫山高》作诗为例,其中十之六七都描写到猿或猿声,譬如:“烟霞乍舒卷,猿鸟时断续”(南北朝·王融),“莫辨啼猿树,徒看神女云”(唐·卢照邻),“瑶姬一去一千年,丁香筇竹啼老猿”(唐·李贺)等等不一而足。
又以“诗仙”李白为例,他一生三次途经三峡都在自己诗中写到猿声:《宿巫山下》有“昨夜巫山下,猿声梦里长”,《自巴东舟行,经瞿唐峡登巫山最高峰晚还题壁》有“月色何悠悠,清猿响啾啾”,《早发白帝城》中“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诗句,可见当年三峡猿类之繁多。进入宋代,陆游在其晚年诗作《三峡歌》中还有“朝云暮雨浑虚语,一夜猿啼月明中”,可见陆放翁何等难忘那动人心弦的猿声。
可惜,我们如今已无缘聆听此天籁之音了。在众多描写三峡猿声的作品中,笔者发现一个从古至今,猿声越来越少直至消失的演变趋势。即,南北朝隋唐宋时期猿声司空见惯,到元明及清前中期还时有所闻,最后至清末民国以后就销声匿迹了。
曾有人怀疑古人听到的不是猿声,而是猴的啼叫。但是光绪《巫山县志》明确记载:“猿,禺属,或黄或黑,似猴而大,长前臂。”可见古人是分得清猿与猴的。猿体大,臂长,头脑发达;猴系灵长动物,体小,臂短,行动灵活。此外,二者还有一个最明显的外在区别,即猿没有尾巴,猴有尾巴。而“长前臂”的特征,有理由判定这种巴猿就属于长臂猿。
无独有偶,在1989年10月,古人类学家黄万波在巫山县庙宇镇太平村大脚洞发现一件未石化的长臂猿下颚骨。1991年,牛津大学对其测试的年代结果显示,这只生活在三峡地区的长臂猿距今仅200年左右,正处在“湖广填四川”期间。
什么原因导致三峡猿声的销声匿迹呢?应该就是人类对自然无节制地索取!
清朝康乾盛世持续了百年的大规模移民潮——“湖广填四川”,导致峡江两岸大面积毁林垦荒。光绪《巫山县志》记载:“自乾隆乙亥年后,四山开垦,山土松滑,大雨时行,土随水下,洞塞田淹,下坝、中坝汇为巨浸。”由于人类活动加剧,导致长臂猿在此日趋稀少。至清光绪年间,赵熙《过夔州》诗曰:“李白乘舟别故乡,桃花绿水下瞿塘。如今两岸猿声少,不尽春愁落夜郎”。这证明19世纪末三峡还有长臂猿存在,但已非常稀少。
步入20世纪,三峡生态破坏愈来愈严重,最明显的就是已无原始森林存在。没有了赖以生存的自然条件,猿类或逃或死。
猿声回荡峡江的场景,如今只能存在于我们的梦里。
(作者系巫山县作协会员、职教中心教师)
如何关注
①复制本微信号“wsrwdl”,在“添加朋友”中粘贴并搜索号码、关注;
②点击微信右上角的“…”,会出现“添加朋友”,进入“查找公众号”,输入公众号名称“巫山人文地理”,即可找到、关注;
③用手机扫一扫下图或长按下图,选择“识别二维码”,然后关注。
主 编:刘庆芳
微信号:461269457
投 稿:cqwslqf@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