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响堂石窟

(0)

相关推荐

  • 平洛访古:高庙山石窟

    公元494年,北魏王朝带着对中原文化的仰慕神往,迁都洛阳.作为联系北魏南北两京(北者大同.南者洛阳)交通要道的建州长平郡(高平),在两京开凿石窟之风的引领下,也相继开凿了一些石窟.如羊头山石窟.丹朱岭 ...

  • 麦积山127窟正壁主佛与菩萨

    麦积山石窟127窟正壁主佛 127窟正壁龛内为石雕一佛二菩萨,这组造像不同于左右壁龛内的泥塑造像,是事先雕刻好后嵌入龛内,说明其应来源于外地. 佛结跏趺坐,旋涡纹高肉髻,长圆脸,双眉弯曲,双耳垂肩.着 ...

  • 《攻略二》北响堂寺

    出了南响堂寺,导航北响堂寺,两者相距十几公里,多半小时车程.北响堂为主要景区,石窟比南响堂要多出很多,更宏伟壮观,小景点也多. 缺点是,如果从景区正门进,除了门票贵,停车场离山脚下有三四公里远,半强制 ...

  • 河北邯郸:北响堂常乐寺塔

    冒大雨游完南响堂山,到一个叫山底村的地方,想看一看抗战时的地道战遗址,因下雨地道不开放,直奔北响堂山.到北响堂山雨停,远远看到山脚下的有一座塔,在清翠的山林掩映下十分醒目. 说常乐寺塔要先说说常乐寺. ...

  • 响堂山刻经书法欣赏

    北响堂山石窟影像        响堂山位于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境内,分南响堂山.北响堂山两处.两山均属太行山支脉,南响堂山原名滏山,北响堂山原名鼓山.东魏.北齐时期,皇家贵族分别在山上建凿了南北两座寺 ...

  • 北魏响堂山《唐邕刻经记碑》

    唐邕刻经记碑,位于北响堂第三窟刻经洞窟外北墙西部.是佛教虔诚教徒唐邕,铭记北魏太武帝灭法的教训,也相信当时流行的末法说,他用了四年时间(公元568年农历三月初一到572年农历五月二十六)在北响堂第三窟 ...

  • 高清碑刻|北魏 响堂山《唐邕刻经记碑》

    唐邕刻经记碑,位于北响堂第三窟刻经洞窟外北墙西部.是佛教虔诚教徒唐邕,铭记北魏太武帝灭法的教训,也相信当时流行的末法说,他用了四年时间(公元568年农历三月初一到572年农历五月二十六)在北响堂第三窟 ...

  • 响堂山《无量义经》

    北齐至唐  南北响堂寺刻经 <无量义经> 113.59x127.49cm 响堂山位于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境内,分南响堂山.北响堂山两处.南响堂山原名滏山,北响堂山原名鼓山.东魏.北齐时期, ...

  • 高清碑刻|响堂山《无量义经》

    北齐至唐  南北响堂寺刻经 <无量义经> 113.59x127.49cm 响堂山位于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境内,分南响堂山.北响堂山两处.南响堂山原名滏山,北响堂山原名鼓山.东魏.北齐时期, ...

  • 话说响堂寺

    响堂寺位于邯郸城西南35公里处峰峰矿区响堂山(鼓山)上,有南北两处.南石窟在鼓山南麓,北石窟在鼓山西腰,两窟南北相距15公里. 石窟始凿于北齐年间,隋.唐.宋.明各代均有续凿.现有16窟,大小佛像43 ...

  • 涉县杨家将起源说又添新证据:《今古传奇》上说,响堂铺西有潘仁美墓

    响堂铺西的潘仁美墓是怎么来的 <今古传奇>上说,涉县响堂铺西,大小湾和小口上一带有潘仁美墓. 这墓是怎么来的呢? 传说,杨七郎被潘仁美绑在花椒树上射一百单八箭死去.潘仁美自知杨家不会放过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