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干地支与阴阳五行
[干支配阴阳五行]
星命学的基础理论之一。
干支与阴阳的配合较简单,即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中按排列顺序,凡为奇数者属阳干,为偶数者属阴干。
具体为:天干中甲、丙、戊、庚、壬五者为阳干,乙、丁、己、辛、癸五者为阴干;
地支中子、寅、辰、午、申、戌六者为阳支,丑、卯、巳、未、酉、亥六者为阴支。
干支与五行相配要复杂得多。
十天干中,每两者为一组,依次与五行相配,也就是甲、乙属木,丙、丁属火,戊、己属土,庚、辛属金,壬、癸属水。
十二地支配五行,则为寅、卯、辰三者属木,巳、午、未三者属火,辰、戌、丑、未四者属土,申、酉、戌三者属金,亥、子、丑三者属水。
流行的口诀是,'甲乙寅卯皆为木,丙丁巳午皆为火,戊己辰戌丑未皆为土,庚辛申酉皆为金,壬癸亥子皆为水。
'这里,天干较地支的五行属性要强,再加上干支的阴阳之异,因此即是五行中的同类也是有区别的。
比如天干的甲、乙木和地支的寅、卯木就不同,且同是天干的甲、乙木,因为甲是阳木,属森林之木,乙是阴木,属花草之木,也有一定的差异。
地支的寅、卯、辰同样属木,因寅为初生之木,卯为极盛之木,辰为渐衰之木,亦有细微的差别。
同时,命学还认为第一地支中都藏有一个代表自己性质的天干,另外含有一个或几个天干的五行成分在内。
其说法颇为复杂。
这些还只是干支与阴阳五行的正规配合,在此之外,还有把六十甲子和五言十二律相配合的纳言五行之说,那就更加复杂了。
然星命学家要以干支配阴阳五行为预测人的命运,这些又都是必须通晓的基本原理。
[花甲]
指六十花甲,古人纪年的数字。
相传上古轩辕时的大挠氏创天干地支以名日月,其后便有人将十天干与十二地支回圈相配,得六十组,以之代数用于计年,这六十组数即为六十花甲,或称六十甲子。
其次第是: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甲戌、乙亥、丙子、丁丑、戊寅、己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己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已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己酉、庚戌、辛亥、壬子、癸丑、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己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
六十花甲,依序可计六十年,满一个花甲后,再从头算起,循环往复,周而复始,以至无穷。
这种以花甲纪年的办法较之后来的西元纪年,无疑要笨拙得多,但它在我国历史上,却差不多一直沿用到清朝灭亡。
特别是进入命学领域后,由计年扩展到计月、计日、计时,合成四柱八字,配合四时方圆,阴阳五行之理,用以推算人的命禄,以致古代无论是帝王公侯、文人学士,还是村夫草民,无不对此十分熟悉。
直至如今,在广大的农村,以花甲纪生辰的习俗仍然十分流行。
[四时]
指一年中的春、夏、秋、冬四季。
干支五行之说是古代命学中的基础理论,其在运用时往往要和四时五方的观念紧密结合起来,通盘考虑;
才能推算出一个人的命禄。
命理学认为五行在一年四时中各有旺、相、休、囚、死之别。
具体为:春:木旺,火相,水休,金囚,土死。
夏:火旺,土相,木休,水囚,金死。
秋:金旺,水相,土休,火囚,木死。
冬:水旺,木相,金休,土囚,火死。
四季(指每季度中的最后一月):土旺,金相,火休,木囚,水死。
旺,即旺盛;
相,取宰相意,指次旺;
休,即退休;
囚,如人之被囚,势更衰落;
死,即金灭。
表中的意思,以春季为例可见:春季木为当令得时,处旺盛状态;
火为木所生,故次旺,谓之相;
水为木所生,木已长,水即可退休;
金本克木,然木旺,金失作用,故被囚;
土为木所克,木当时,故被克死。
应用起来,一个人若生在春季,干支五行以木为主,便是得时,若以金为主,便被囚,谓之失时。
由此出发,星命学家总结出一套五行在四时宜忌的规律,算命时,将一个人的出生时辰与之对照,合宜者即为吉命,犯忌者则为凶厄之命。
[五方]
东、西、南、北、中央合称五方。
干支五行之说是古代命学中的基本理论,但其在运用时往往要和四时五方的观念紧密结合,通盘考虑,才能推算出一个人的命禄。
具体为:东方甲乙寅卯木,南方丙丁巳午火,西方庚辛申酉金,北方壬癸亥子水,中央戊己辰戌丑未土。
命学释云:东方所以属木,因为木的禀性温和向阳,而东方正日出之所;
南方属火,在于南方气候炎热,适于万物生长;
西方属金,因为金的禀性清凉肃杀,而西方为太阳沉落、草木不生之地,与之性同;
北方属水,亦在两者同以寒冷为性;
中央,阴阳二气相交而湿,湿能生土,故以之为木。
把五方观念引进命学,可测断一个人的最佳活动方位。
如有人行木运,出外办事即应往东方为佳,反之则不利。
明松窗梦语,谓有人为张瀚推命,言其中年虽运行西方,只是宦途淹滞不利,行过西方金运,进人南方火运,也就豁然通达了。
通过十几年的奋斗,张由小官爬上了高位。
尔后深深感叹曰:'夫以数十年之迟速显晦,决于八字之间,八字精于术数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