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得选才最惨

(好久没贴旧文了,想起了就贴,三年前的文)

容易忧伤的知识分子经常会感慨这是个物欲横流的时代,书店倒闭,不爱阅读的人,精神世界早已破败不堪,贫瘠得令人不安。早就被遗忘的诗人仿佛听出了是自己人的呼声,也跟着悲痛道,诗歌已死。

这种悲观的说法在互联网还没诞生之前就已经有了,悲观是人类的通病,给了擅长贩卖忧虑的知识分子绝佳的舞台。如今移动互联网兴起,人们吃喝拉撒不离手机,这些人都要着急疯了。

平均而言,现代人的闲暇时间是要高于过去的。很简单,富了就不必太操劳。好逸恶劳是人性,这一点不必怀疑。在温饱都是问题的情况下,就不必指望人们会在精神世界有什么建树。而过去人们闲暇之余翻来覆去就那么几本破书,几个耳熟能详的典故。有点文化的人之间的交流也逃不过这些共有的精神财富。可选择面太狭窄,并且要是在生活地找不到理想精神伴侣,只能孤独中独自牛逼。

如今,你在任何方面的知识有疑惑,都有整个互联网的海量数据供你使用,找不到同好者交流的情况几乎绝迹,除非自绝于外界。

在知识水平上,现在人也是显然高于过去。现在一个高中生的物理化知识要远高于几百年前的科学家。日常生活的常识更不必说,在感冒都要死一大片,生病要去求驱魔的时代谈什么精神世界都有点滑稽。由于如今可选择的满足自己精神世界的手段异常丰富,不在囿于文字是非常自然的现象。物质的背后满满全是精神,文字或者准确地说用文字表达思想只不过是其中一种形式。过去一个试图征战世界的人或许唯一可选的手段就是文字里意淫一番,如果他文字能力不足,那就惨了。现在不同了,游戏就行了,你在里面可以当国王。

“物欲横流”的说法完全忽视每一样被制造出来的物质背后都是人类精神世界的一种外部表现。

而因为信息获取与互动的便捷而让人无法专注思考的说法也十分可笑。快餐高效解决了饮食问题之后,却要被一帮疯子冠以“垃圾食品”之名进行批判,肥胖全因食品太丰富!换一个不说人话腔,姑且称之为“云知道腔”(熊培云、许知远、梁文道忧伤组合)会是这样:传播越来越发达,给予人似乎越来越多的自由,其实也让人所受奴役越深。——翻译成大白话是,选择太多让人无所适从,成了奴隶。这种调调并不陌生,类似的说法有:农民怎么可能管好自己的土地,如果每个人都生10个孩子怎么办……骨子里全是蔑视他人的自由意志(说这句话的自居精英的蠢货当然认为唯有自己可以做出正确的选择)。隐含着的意思是,来一个全能的神来帮他人决定怎么吃喝玩乐,怎么让精神世界丰富起来。

由于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的闲暇时间被更有效地利用起来成了可能。这才是事实。随身携带的手机可以在任何只有十分钟的空余看完一篇短文,完成一次线上辩论,玩一局游戏,随手记下自己的感想(可能就是一首诗歌)。这样一种进步,与仍选择书房里专注某方面的知识完全不冲突。

爱读书的去读书爱游戏的去游戏,多出的可能并不剥夺原有的选项,没得选才最惨。


上篇:没那么简单,就能去爱,别的全不看

分享,关注理性乐观派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