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胡观点:如何避免重复性的课题研究?
课题PROJECT
思考:教师该如何避免重复性的课题研究呢?
近日,参加了某学校的一次课题开题会。
打开开题报告的研究内容,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原来,该课题去年被立项为市级课题,而且我也曾经指导过。尽管这一次申报为省级课题,但我发现该课题的研究内容几乎没有什么变化。该课题研究内容具体如下:
1.新时代小学高段少先队活动课主题选择的策略研究;
2.新时代小学高段少先队活动课活动形式多样化的策略研究;
3.新时代小学高段少先队活动课队员主体性凸显的策略研究;
4.新时代小学高段少先队活动课队员参与度的策略研究。
据了解,该课题已经通过结项,并被评审为市级课题一等奖。既然被评审为一等奖,那么说明该课题在去年的研究工作已经非常深入和扎实,而且也具有相当丰富的研究成果了。如果该课题今年的研究内容和去年没有什么变化,那么这样的课题研究实质上就是重复性地研究。这样重复性研究,对于该课题组成员来说,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也是不必要的。有人说,这申报的是省级课题,而去年是市级课题。但我们认为,这和什么级别的课题没有太大的关系,因为课题主持人和研究内容都没有变化。事实上,我们不建议中小学教师重复性开展课题研究工作,这样做是徒劳无益的。当然,这并不排除获得更高级别奖次的可能性。
我们曾经实行过市级“滚动课题”的研究工作,但我们发现部分课题就是典型的重复性研究,因此近几年我们也就取消了“滚动课题”的研究工作。因为部分教师的重复性课题研究,是没有任何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的,而且也浪费了我们科研部门的课题资源。
事实上,该课题去年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可以在今后的少先队活动课堂上继续实施和完善。作为一项课题研究的成果来说,能够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断推广和应用,这就充分体现了课题研究的意义。这些做法,都得益于我们课题组老师去年的研究和探索。显然,这些研究成果的应用,有助于激发少先队活动课堂的活力,也极大地提高了少先队活动课堂的效率。这就是我们中小学教师科研价值的具体体现。
那么,像这种已经取得比较丰富研究成果的课题,怎样做到不再是重复性研究呢?其实,这个问题是很好解决的。我们不妨以该课题《新时代小学高段少先队活动课有效开展的策略研究》为例:该课题在去年围绕少先队活动课的四个主要内容开展了深入地研究工作,而且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这是值得肯定的。我们认为,少先队活动课的内容包罗万象,就像我们平时千变万化的学科课堂教学一样,需要研究的内容远远不止这四个方面,其它方面还应该存在一些具体的问题。那么,该课题组老师就应该把过去一年课题研究过程中遇到的其它相关的问题进行梳理,作为今年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显然,课题组成员经过梳理的研究内容,已经不再是去年的研究内容了,而是少先队活动课中存在的其它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是在去年研究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即新发现的问题,因此这样的研究也就不再是重复性研究了。
我们经常这样说,课题研究“只有结题,没有结束。”结题是因为课题都有一定研究周期的,一般每一年都需要结题。但课题往往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发现会遇到一系列的问题与困惑,显然在一个研究周期内是往往不可能完全解决的,那么我们就要在下一个研究周期内去解决了,这就是所谓的课题研究“没有结束”。而事实上,一项课题研究三至五年是一种正常现象,因为课题研究越深入就会遇到更多的问题,因此我们建议中小学教师的每一项课题都可以多研究几年。但是,每一年的研究都是在上一年课题研究基础之上的深入研究,是新的问题解决过程,这显然就不再是重复性地研究了。比如,上述课题《新时代小学高段少先队活动课有效开展的策略研究》,如果经过三至五年的不重复性地深入研究,那么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该课题将会有多少成果啊!?也将会对少先队活动课堂的改善,具有多么大地促进作用啊?!
再者来说,该课题组通过三至五年持续性、深入性地研究工作,那么该课题组的成员就可能成为“少先队活动课”领域的专家。所谓专家,就是在某一领域多年深入性、持续性研究,将该领域的大部分问题都解决了,并且形成了丰富的研究成果,那么他就是该领域的权威和专家。因此,我们希望更多的中小学教师都能够通过开展持续性、深入性的课题研究工作,成为教育教学某个领域的专家。事实上,我们的身边已经不乏有这样的“专家型”教师存在。
李镇西说:“不要重复自己,要创新。”那么,这句话如果用在课题研究工作上,就是不要重复性进行课题研究,而是要不断思考、不断解决新的问题,这就是课题研究的创新。唯有如此,“专家型”教师的出现也就为期不远了。
作者:胡远明 市教科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