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炎
肠系膜淋巴结炎是一种自身免疫行为,本病常与上呼吸道感染有联系。临床表现为发热、腹痛、呕吐,或发生腹泻或便秘。腹痛有时象绞痛在右下腹部,也可在其他部位,故易误诊为急性阑尾炎,在施行手术时才证明为肠系膜淋巴结炎。本病多属病毒感染,一般自然痊愈。 但有可能反复发作是其特点,发作时抗炎对症处理即可。
鉴于肠系膜淋巴结炎与急性阑尾炎等很难鉴别。一旦发作建议到医院就诊,不要随便口服药了事,因为作为家长很难辨别,假如不是肠系膜淋巴结炎将延误孩子。 由上可知,鉴于肠系膜淋巴结炎是一种与上感有有关的疾病,平时主要是预防受凉感冒即可。无证据表明其发病与饮食有明显的相关。当然注意饮食卫生是必要的。
最后应该注意排除慢性肠系膜结核性淋巴结炎,其常由结核引起,伴肠结核或结核性腹膜炎,有结核病接触史。临床表现为慢性结核中毒征、低热、盗汗、倦怠、纳差、腹痛,可在右下腹或左上腹扪及肿大的淋巴结,压痛明显。抗结核治疗一般效果较好。必要时可考虑外科手术。当然如果孩子无此症状或者无结核病人接触史,基本可以排除。
肠系膜淋巴结炎是儿童消化系统常见病,可以用消炎药配合超短波理疗,止痛、消炎效果较好,平时应注意少吃生冷食品。
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炎是很多病毒感染的常见并发症,不用太担心的。注意饮食清淡易消化,疼痛发作叫频繁的时候建议吃稀饭等半流质甚至流质的饮食,切忌暴饮暴食。
淋巴方面的疾病,看似是不大的病,但至今医院中及药厂生产的药物效果不能令人满意。中药可充分考虑。用化瘀散结、解毒消肿,针对疙瘩、肿块、炎症的中药丸来治。找得对了则会者不难。笔者因工作关系,深知中药魅力,亲眼目睹了大量淋巴结炎与淋巴结核等被中药治得很典型的病例,验证了祖国中医药的独特之处。
儿童感冒可诱发肠系膜淋巴结炎
有些感冒发烧的孩子,总是指着肚脐眼周围说“肚子疼”,疼痛不是很剧烈,但是每次感冒发烧基本都会发生腹痛,腹部B超显示“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结论为“肠系膜淋巴结炎”,那么什么是肠系膜淋巴结炎呢?
众所周知,在感冒发烧等细菌感染时,淋巴系统是细菌入侵的最初管道,而淋巴结是抵抗细菌入侵的重要门户,它像一个过滤器将细菌及病毒收集到淋巴结内将其消灭,同时吞噬了毒素及细菌代谢物的淋巴结出现炎症反应而肿大。由于肠系膜淋巴结主要分布于肠系膜血管周围,收集的淋巴液范围广,因此感冒发烧时肠系膜淋巴结往往较其他部位的淋巴结容易发炎而肿大引起腹痛。
肠系膜淋巴结炎多见于7岁以下的孩子。临床上一般先有发热、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然后出现腹痛、恶心、呕吐等。腹痛以肚脐周围多见,也可能比较弥漫,非阵发性,持续性腹痛,孩子说不出确切的疼痛部位。体检时脐部及右下腹可有轻压痛,但范围比较广,压痛点可不固定,偶可扪及小结节样肿物,但不伴有肌紧张。
肠系膜淋巴结炎应与以下疾病鉴别:
1.肠痉挛 是由于肠壁平滑肌强烈收缩而引起的阵发性或间隙性腹痛。表现为突然发作的阵发性腹痛,以脐周多见,每次持续时间不等,数分钟至数十分钟,时痛时止,但全身情况均较好,间歇期患儿如常,一般无明显发热。即使不经治疗肠痉挛也应在几十分钟或几小时内自愈。如病程超过6小时,持续腹痛,出现发热、恶心等伴随症状则应考虑可能存在腹部的器质性病变。
2.阑尾炎 阑尾炎是由于阑尾发炎引发的疾病,起病初期疼痛多位于脐周,几小时后疼痛逐渐转移到右下腹,疼痛较厉害,运动或深呼吸就会加剧,孩子大多剧烈哭闹。一般先腹痛后发热,可同时伴有恶心、便秘或腹泻;查体右下腹有压痛,甚至可有反跳痛及肌紧张;白细胞总数及中性增高,腹部B超可显示阑尾肿胀,甚至右下腹积液。
3.Meckel憩室炎 Meckel憩室是肠发育过程中所遗留下的一种先天性畸形,位于回肠末段,因此当憩室发炎时疼痛多位于右下腹,少数偏向腹中部,多伴有发热、恶心、呕吐,大便中可能带有血液,常与阑尾炎难以鉴别。
4.肠虫症 饮食卫生条件较差的儿童易患,经常出现不定时腹痛,以脐周为重,发作时似肠痉挛。患儿常抱腹翻滚喊叫,腹部可看到或触到肠型及蠕动波,肌注解痉挛药物如阿托品可缓解,驱虫药物排虫后可根治。
由于肠系膜淋巴结炎多由链球菌的血行感染所致,因此治疗上可先静脉滴注抗生素,或用清热解毒剂等抗炎治疗。同时密切观察腹部体征变化,如一般治疗无效,腹痛加重,难以与阑尾炎、Meckel憩室炎等疾病相鉴别时,仍宜剖腹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