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的皇木与金砖
打小儿我就喜欢北京城和紫禁城(北京故宫),源于我的根在京城。
从《北京文化遗产之旅》记载中得知,北京城市的雏形最早出现于西周早期,据《史记》和《左传》等史料的记载,周武王在灭商之后,“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这里所封蓟国,就是北京地区最早出现的“国家”,而其都城蓟城则为北京地区最早出现的城市。1368年,明军攻入元大都,于1371年将元大都更名为“北平”,并对其进行了改建。明永乐四年(1406)开始筑城垣、建宫室、造园林、修坛庙;永乐十八年(1420),皇城和紫禁城同时落成;永乐十九年(1421)正月初一正式迁都北京。
北京故宫是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过去被称为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的宫殿型建筑,1987年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首”。
我四爷曾跟我说过,我们祖先(正二品)的家在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祖先跟随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征战,并进入北京定居。到了我爷爷这辈,一共有8个兄弟。我老祖、爷爷和四爷曾经住在绒线胡同,距离紫禁城近在咫尺。1958年,国家建设人民大会堂的时候,我老祖、四爷以及我爷爷一家搬到了永定门外。当时我奶奶谭淑娱(京剧大师谭鑫培之孙女)的娘家在前门外的大外廊营胡同1号。
我们家曾经住在通州回民胡同,地处如今的东长安街延长线上。通州距离天安门40多里地,永定门外距离天安门10多里地。我上中小学的时候,每逢寒暑假,都要去爷爷家住,免不了要到紫禁城里转转,我喜欢紫禁城的红墙、青砖、琉璃瓦、石栏杆和古松柏,还有城门和门钉。
皇木
我的家在北运河畔,民间有句老话:“北京城是漂来的。”意思很明白,这就是说,北京城所用南方的大米、丝绸、茶叶……都是从大运河上运来的,除了这些生活用品,还有建设紫禁城的城砖、金砖、皇木(楠木、格木等南方各种珍贵木材)等建筑材料也大都是通过大运河运到通州存储,然后运往京城。
明朝为管理好建设紫禁城殿宇楼阁所需的建筑用材,曾经在通州设有两个皇木厂村,一个在张家湾镇,一个在永顺镇,这两个地方都位于京杭大运河沿岸,两座村子的由来也都与“漕运”有关。皇木厂专门存放皇木和各种建筑材料,目前仅剩通州区张家湾镇的皇木厂村(如今已变成居民小区)。当年负责管理皇木的官吏在厂周围栽植了许多国槐。如今仅存的一棵直径达1.6米的古槐,拥有600多年历史。这棵古槐已经被加以重点保护,相关部门每年都要对古槐进行精心护养。村东口还建有仿古城楼,人们从京塘路经过时就能瞅见。
从运河挖出的皇木
据通州区政协文史特邀委员任德永介绍,2005年4月,在京杭大运河通州段曾挖掘出土三根皇木,其中最大的一根为格木,残长10.85米,重3吨多,截面为方形,边长均为60厘米,与金丝楠木同等质量,长成这种规模需要上千年,此木已经在河底埋藏了400多年。另外两根皇木,比这根稍微小一点儿。这三根皇木质地坚硬,是当年建造紫禁城的贵重木材,目前被保存在通州区文庙院内。
金砖
建设紫禁城,除了木材,还有砖瓦等建筑材料。说到砖,在我国古代建筑史上,当数临清的御窑贡砖(城砖)、苏州的御窑金砖最有名。此外还有安徽、河南等省烧制的城砖。两者叩之皆有“金石之声”,前者用于砌墙,后者用于铺地。
2015年10月,我去馆陶县参加文学活动时,县作协主席牛兰学向我们介绍了馆陶县的历史沿革,并谈到“黑陶”和“馆陶贡砖”,我这才知道,当年建设紫禁城的城砖有馆陶县这一带生产的。
馆陶县有“先有馆陶砖,后有北京城”的说法,此外还有“先有临清砖,后有北京城”的说法。据史料记载,明清两代设“临清”为州,后升为直隶州管辖馆陶、夏津、武城、邱县四县,临清官窑多分布于运河两岸。馆陶等各县生产的贡砖,当时统称为“临清贡砖”,经过选土、碎土、澄泥、熟土、制坯、晾坯、验坯、装窑、焙烧、洇窑、出窑等18道工序烧制而成。这里的御窑贡砖,不仅在北京城和紫禁城使用,而且在万里长城、南京古城墙、曲阜孔庙等建筑物上都相继发现了它们的踪影。
《中国运河网》馆陶篇记载:“沿馆陶卫河两岸的毛圈、刘圈一带有皇窑72座,主要烧制皇城砖和黑陶。专家考证,北京紫禁城、长城所用砖即产于此地,这一点从窑址残存的残迹和发掘出的古陶制品也大可证实。”运输“临清贡砖”的船一路北上,到达通州张家湾时要卸船,经过第二次检验,再把经检验合格的贡砖通过陆路运往京城。
说到对金砖的了解,源于在一次文友聚会上,我结识了北京皇城御窑金砖博物馆馆长孙春雨,通过他的介绍,让我知道了御窑金砖是怎么一回事。博物馆坐落在北运河畔的漷县镇。馆内的御窑金砖都是收藏家王忠华先生数十年收藏的。迄今为止,御窑金砖有着600多年的历史。2006年,御窑金砖制作技艺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种砖是专为皇家烧制的细料方砖,具有颗粒细腻、质地密实、敲起来有金石之声的特点。由于烧制这种砖的砖窑是皇帝所赐御窑,所以才有“御砖”“京仓”“京砖”的称呼,后来演化为“金砖”的叫法。在明朝还有“一两黄金一块砖”之说。人们常说的“金砖墁地”也来源于此说。明朝兴建紫禁城时,只有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这三大殿使用金砖。
金砖御窑位于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陆墓镇(1993年改为陆慕镇)御窑村,长期以来,御窑村村民烧砖制瓦的传统相传不息。金砖的制作很讲究,要经过取土、制坯、烧制、出窑、打磨、浸泡等29道环环相扣的工序。金砖烧造完成后,由京杭大运河运至通州,然后再由陆路运到紫禁城。
明清金砖储运及管理制度比较严格,對运至紫禁城的金砖摆放也有明文规定:“非比临砖可以高堆,只可逐块单立排放。” 紫禁城储存的金砖由工部根据需要和规定,派人再次挑选,然后将选定的金砖运至施工现场。
苏州的金砖和临清的贡砖一样,都有边款,“通常位于侧面,阳刻字,楷书、单列,环以双线长方框。通常三至四枚边款印章,分别称年款、官款和窑户款,内容包含帝王年号、尺寸大小、知府监造督造官员职位和窑户姓名等。”
嘉靖十一年御窑金砖
现如今,紫禁城建成整整600年了,它是中国古代城市建设和宫殿营造艺术的集中体现。这些建筑,汇集了中华民族广大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体现了从业者一以贯之的工匠精神。从宏观的角度来看,那些多元而又具有独特性的北京文化,已经成为全世界珍贵的文化遗产,给后人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念想。可以想象,古时并没有现在这么多先进的测绘、运输、施工设备和建筑材料,能建设出这么雄伟壮丽和坚固的紫禁城,怎能不让人打心眼里赞叹呢? 刘维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