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一只可爱的玩具熊

我的大学同学在朋友圈发了十年前写的一篇博客,老同学说,是自己的儿子偶然从博客里找到了这篇文章,母子二人看了后,都哭了。

当然,其他人看了不会哭,因为我们读不出里面隐藏的情感,也读不出他们娘俩曾经的与此有关的其他故事。但是,我读出了里面教育的味道,怪不得老同学教育的两个孩子这么优秀,从这篇文章中可以窥得一二。

下面我们先来欣赏一下这篇十年前的博文,当然,经过了老同学授权,文中的露露是女儿,疏桐是儿子,这是姐弟俩。

家里的毛绒玩具里,疏桐最爱的是小泰迪熊。

     这个小熊还是露露在上三年级时,去逛人防商场时,给露露买的,那时还没有疏桐呢。露露嫌小熊的毛太长,还自己修剪过,后来疏桐又剪过,且因已过N年,也有点旧了,说来还是疏桐拿一个小老鼠跟姐姐换的呢,谁成想,这竟成了疏桐的最爱。嘿嘿!

       疏桐睡觉时大多都是搂着小熊,出去玩也喜欢带上它。有一次,他把小熊放在一个挺小的塑料袋里,疏桐拎在手里,恰好熊头露出来,坐在公交车里,引得一旁的俩小姑娘指点着呵呵地笑。我仔细端详,也觉得好笑,感觉小熊真俏皮、真调皮,很生动,也不觉笑起来。

     刚开始我还纳闷,怎么疏桐那么喜欢这个小熊啊?后来受疏桐的影响,有时我也把玩一下小熊,渐渐地,慢慢的对小熊也找到了感觉,你仔细看它,感觉他就像是活的一样呢!疏桐经常摆弄小熊的四肢,让它做各种动作,跟它说话。比如,说小熊饿了,渴了,得吃好好,喝水;小熊也会冷,给他盖上自己找寻的小被子,或搂它在自己的被窝里。小熊也会知道疼,让我轻轻的抱它,还教我怎样抱,得让它脸朝外。对了,它还会拉便便,疏桐就给它擦屁股, 等等。在疏桐的心里,是不是把这个玩偶当成了有生命、能跟自己对话的伙伴了?我揣测疏桐的心理,或许是这样的呢。

    疏桐上学了,开学第一天就把小熊带了去。何老师给他拍的第一张照片,宿舍集体照上,疏桐就是抱着小熊照的。上学期,因为疏桐中午睡午觉时玩小熊,被美玲老师把小熊给没收了,到期末放假时才还给他。

     过了年开学后,疏桐说什么也不带小熊去学校了,怕再被老师没收,那样的话,就好长时间见不到了呢,所以就带一个替代的玩偶去学校,是太爱小熊才不带的啊!

      每次回家,见了小熊,总是亲得不行。看他这个样子,我就劝他把小熊带去学校,只要注意别犯错就好喽。他听我的话,真的带去了。今天我说,你抱着小熊,我给你拍张照片吧。疏桐则说,是我和小熊的合影吧!看看,还真是把小熊当成他的小伙伴了呢!真是童心可嘉啊。

      这两周,疏桐要我放小熊进行李包时,得把小熊的头露出来,说,要不小熊会憋坏的呢。我也乐得照做,因为这样子,小熊确实看上去很可爱啊!

     我感觉文章写得很好,但是,教育的味道在哪里呢?儿童很容易会把类似玩具熊之类的东西,看做是有生命的,疏桐也是如此,这个不奇怪。但是,作为母亲,每次儿子做出把小熊当伙伴的举动时,妈妈都是耐心地感受并且支持帮助儿子,也郑重其事地同样把小熊当做有生命的伙伴。

这样的妈妈才是称职的家长。

有几个细节:

我仔细端详,也觉得好笑,感觉小熊真俏皮、真调皮,很生动,也不觉笑起来。”儿子经常带着小熊,母亲也觉得小熊好可爱。这样的妈妈很容易就能和孩子聊到一块,喜欢着你的喜欢,孩子自然会和母亲亲近。

后来受疏桐的影响,有时我也把玩一下小熊,渐渐地,慢慢的对小熊也找到了感觉,你仔细看它,感觉他就像是活的一样呢!”不仅有感觉,母亲也进入了角色,不是故意装作喜欢,而是真的喜欢,真的把小熊当做有生命的了。

当儿子的小熊被老师没收了,按说,母亲应该会批评儿子,不会允许儿子再带着去学校了吧?但是,后来,妈妈还是劝儿子带着,“我就劝他把小熊带去学校,只要注意别犯错就好喽。

有多少家长能够因为照顾孩子的情绪,允许孩子这样做呢?我们总是武断地以大人的标准去要求孩子,很少去关注孩子内心的感受。但是,在老同学这里,她知道儿子喜欢小熊,所以在叮嘱儿子不要再犯错误后,还主动提出让儿子带着去学校。

最后一段,更能体现出那种母爱的力量,我似乎能够感受到母子二人为什么现在看了会哭了,因为这些文字里满满的都是爱:“疏桐要我放小熊进行李包时,得把小熊的头露出来,说,要不小熊会憋坏的呢。我也乐得照做,因为这样子,小熊确实看上去很可爱啊!”这里面,有儿子对小熊的爱,有妈妈对小熊的爱,更重要的是,孩子感受到了妈妈因为小熊而付出的对自己的爱。

这只是我的揣测,我的依据是,爱,会让人感动,感动到一定程度,会让人流泪。所以母子两人才会因为看到这篇文章而瞬间泪目。

怕小熊会憋着,要把头露出来,这是小孩子的想法,母亲不仅照做,还是“乐于照做”,做了之后,还能发自内心地感到,小熊确实很可爱啊。我们经常追求一种和谐美好的亲子关系,不就是这样的吗?

我在想,每一个家长,在教育孩子上都各有办法,也各有自己的教育理念,但是,无论如何,学会与孩子共情,感受孩子的感受,喜欢孩子的喜欢,爱其所爱,这是无论哪个家长都应该做的。

作为家长, 也许我们自己会面临工作的压力,也许我们会有自己的烦恼,也许我们会有自己的看法、想法,但是,面对孩子,我们必须静下心来,蹲下身来,从孩子的角度看过去,你才能看到作为家长看不到的东西。

当然,共情不是对孩子的纵容,当我们有了与孩子的共情,孩子内心就有了对家长的信赖,孩子会感觉家长理解自己、懂得自己。这个时候,我们再去告诉孩子,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界限在哪里,孩子才会真的相信我们。

我在朋友圈给老同学留言:幸亏你当时用文字记录下了这些瞬间,记录下了孩子小时候的故事,这些温馨的往事,那些亲子之间的互动,那些容易忘却的细节,总会在某一天,重新带给你感动,让你相信人间真情,相信人生美好。

我也希望更多的家长能够拿起笔来(或者坐在键盘前),尝试着去书写与孩子在一起的岁月,我相信这将是家庭最值得保留的财富,也会成为你人生中感到最庆幸的事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