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国的神圣兵器第三十六集:欧洲战场的敲门砖,中日战场的大杀器,pak37反坦克炮

当谈到汉斯的闪电战时,首先想到的是成群坦克和飞机。不过在战争早期的影像里,有种火炮却是令人印象深刻的武器。

他就是“pak37反坦克炮”

外号人称:“敲门砖”

服役记录:西班牙内战、二战、抗日战争、苏德战争

制造背景:心酸的开始

在20世纪20年代中期,德国军械局认为现有的反坦克手段是不足以对抗新式坦克的,所以他们开始了新型反坦克炮的研发工作,其结果就是pak37战防炮。

最初,反坦克炮被称为Tankabwehrkanone(直译为反坦克炮),这使它们的用途很明显。为了掩盖重整军备的计划及绕过凡尔赛条约,最高指挥部将名称改为Panzerabwehrkanone(Pak,直译为装甲)。

但在1925年1月26日在柏林举行了一次会议,地面部队最高指挥部参谋部的弗里德里希·冯·哈克将军以及技术和军备局的各种专家出席了会议。会议的成果是一份关于步兵火炮武器的备忘录,其中列举了现有系统的缺点,关于反坦克炮的是:“...步兵武器的射击位置根据应用方法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异。一个很大的问题是,在开放地带设置的反坦克武器很容易被摧毁...

之后在1927年6月1日,相关部门成立并且着手开始火炮的设计和研究工作。到8月1日时一份关于国防工业的现状以及未来项目的发展阶段和生产准备的报告中就指出:“...(le.I.G.18和3.7厘米Pak)的原型在1928年1月1日就可以完成,量产工作最快在1929年就可以展开。Pak37战防炮可能会先一步准备完成...”

所以Pak37战防炮的生产速度并不快,到1932年11月20日,计划装备部队的608门37毫米反坦克炮中只生产了264门,有着344门的缺额。军备局一边责令加快生产,一边在对火炮进行小幅度的改进。1934年9月17日,3.7厘米Pak的炮轮由木制改为橡胶并且更换了新的弹簧悬挂,这种改进是为了火炮能由车辆进行高速拖曳,木制炮轮则无法做到。而1936年4月24日,一种新的可伸缩式瞄具被提供给部队使用,该火炮拥有三种瞄具——全景式、望远式和准直式。

在其诞生后的10年里,pak37战防炮是世界上最好的反坦克炮之一,它不仅操作简单,运输方便,更是能击穿各国主力坦克的装甲。

结构特点:

PAK37战防炮可以放在两个装有气压轮胎的大型车轮上运行,依靠四人炮手班人力操作,使用便捷。它可由汽车或某些类似的轻型车辆牵引,并且将它放在卡车车箱上或铁路平板车上也非常容易,也可以使用畜力甚至人力牵引,德国二战投入的尊戴普三轮摩托车也可以承担牵引任务。PAK37战防炮能发射钨芯穿甲弹,又能发射超口径榴弹作为威力的补充,发射超口径榴弹时其威力足可穿透12.7mm厚的装甲板,由于二战时期的坦克都没有泄压装置,榴弹在击穿坦克后的二次效应所产生的冲击波对车内人员的伤害是致命的,在这一点上,榴弹的效果要强于穿甲弹。

超口径炮射榴弹利用空包弹进行发射,超过183m距离之后,精度不高,因为身管和膛线实际上并未赋予弹体有效的旋转和正确的飞行方向;同时,炮发射榴弹的另一大缺点是,炮手只有绕到炮口处才能进行前部重新装填,这就不仅要求炮手必需具有非凡的勇敢精神,而且在敌密集火力扫射下,进行第二次射击的机会几乎是微乎其微。 该炮可执行多种任务,而不仅只限于打装甲车辆的单一任务。

由于战防炮本身的设计思路来自于一战的反装甲单位经验,它的弱点是穿甲能力相当的差,在一战后,面对当时厚度只有6~18毫米的坦克装甲,37毫米战防炮发射的钨芯穿甲弹足以穿透大多数坦克的装甲,但到了二战爆发前后,在面对各国大大强化后的现代化坦克装甲时,37mm的炮弹就暴露出了自身穿甲能力的不足。

辉煌历史:

pak37战防炮尽管它已显得过时,这种炮德军共计生产了20000门以上,其中在1939年9月,德军就装备了达11200门该炮,首次实战是在1936年的西班牙内战,当时对付西班牙共和军的T26坦克和BT5快速坦克及BA装甲车简直绰绰有余。

这种火炮的信心是在1939年8-9月份的波兰战役中得以确立的,然而,由于波兰军队装备的装甲武器极为有限,因此,在德波战争中这种武器并没有经历什么严峻的考验。真正的考验是在一年之后,那时这种火炮在法国遇到的是拥有重型装甲防护的英国坦克和法国坦克。

德军在1940年用一辆缴获的英国马蒂尔达坦克进行射击试验,发现它竟然可以抗击不少于14发Pak35/36轻型反坦克炮的炮弹

虽然该炮可执行多种任务,而不仅只限于打装甲车辆的单一任务。它的弱点是穿甲能力相当的差。在1934年时它的穿甲能力还被认为是令人满意的,但到了1939年则就显得十分落后了。然而,它的这一缺陷却被西班牙内战和波兰战争中所面临的老式坦克所掩盖了。此外,坦克上所采用的倾斜甲板也很容易使37mm反坦克炮的小型弹丸产生跳弹。

不久以后的苏德战场,面对无论是无论是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更好的T-34和KV-1坦克,Pak35/36型37毫米反坦克炮威力不足的弊端显露无疑。

由于尽管从1942年起Pak 35/36就失去了主力地位,所以很快就被火力更强,穿深更大的PAK38 /50毫米反坦克炮所取代。但并没有因此消失。

它依然在德国陆军团以下反坦克部队中服役到战争结束,只不过主要作为支援火炮配合步兵作战,优良的精度和机动性使其非常适合伴随步兵作战。当然,Pak 35/36也没有完全放弃反装甲的任务角色,汉斯发明了一种为其量身定做的新型弹药使"敲门砖"恢复"板砖"风采,在遭遇KV、T-34时也有一战之力,这就是Stielgranate 41型杆式榴弹

在法国战役期间,德军就意识到Pak37的威力不足,并寻求强化之道。受到火炮口径限制,37毫米穿甲弹的性能提升空间有限,于是德国军工部门另辟蹊径,利用空心装药原理设计了41型杆式榴弹。这是一种超口径破甲弹,全重8.6千克,全长73.9厘米,卵形弹头直径160毫米,内装有2.42千克TNT,弹头后部是一根直径37毫米的尾管,可以套入Pak37的炮管,尾管后端有6片尾翼,起到稳定作用。

41型榴弹的发射机制类似于步枪用枪榴弹,将弹药套在炮口上,使用特殊的空包弹发射。41式榴弹的穿甲能力高达180毫米,理论上足以击毁二战中绝大部分坦克。与普通穿甲弹的穿透力随着射击距离的延长而衰减不同,采用金属射流穿甲的41式榴弹在任何距离上都具有同等的威力,这使得Pak 35/36重新获得了迎战盟军和苏军主力战车的能力。为了确保弹药起爆,41式榴弹在弹头和弹尾都安装了引信,不论直接命中,还是从目标表面擦过都会引爆。

然而,41型杆式榴弹并未受到部队的欢迎,也没有普遍装备,因为它的缺点远比优点更多。首先,41型榴弹的初速仅有110米/秒,这意味着无法攻击快速移动的目标;其次,射程太近,精度不佳,以25°仰角射击时最大射程可达800米,以5°仰角进行平射时的最大射程为180米,实际上其有效射程在300米以内,超出这个范围很难命中目标;最后,其装弹方式太过危险,装填手必须离开掩蔽处在火炮前方重新装弹,从而暴露自身和火炮位置,容易遭到敌方火力反击。不过,如果采取隐蔽伏击的方式从近距离攻击目标,41型杆式榴弹的确可以达到一击毙命的效果。

41型杆式榴弹最知名的战斗是1942年初的霍尔姆防御战,德军舍雷尔战斗群在优势苏军的围困下坚守105天,多次击退苏军坦克的进攻,就是依靠空军空投的数十枚41型杆式榴弹。

PAK37战防炮除了汉斯在使用之外,中国也有使用过的记录。

在抗战爆发之前PAK37战防炮被大量出口到了中国,得到图纸的中国也仿制了一些该炮,不过在8年抗战中总共只生产了96门而已,由此可见当时中国工业的薄弱。尽管在同时期的欧洲战场,面对英、苏、德、法等国先进的强化坦克装甲,PAK37战防炮在二战初期就显得落伍了,该型炮的钨芯穿甲弹实际上在500米处发射只能击穿48毫米垂直装甲,但是对于中国军队来说,这已经足够了,因为日军的坦克的技术水平和性能指标都落后于欧美各国,其坦克的装甲一般不超过25毫米,且一直没有得到提高(日本的主要战略资源一直在向海军和航空兵倾斜,陆军的装备更新一直得不到重视),日本小坦克贫弱的装甲根本就经不起37mmPAK战防炮的射击。

1937年初,在增加进口了一批德式装甲车辆装备后,原有战车营正式扩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装甲兵团,团长为杜聿明将军,而此时的装甲兵团中,就有专门的战防炮营建制,下辖4个战防炮连,其中1连、2连和3连都装备了6门PAK35/36 37mm战防炮,另设有专门的战防炮教导队,可见对战防炮的重视程度。

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而后装甲兵团的战防炮教导队一部开往忻口作战,而装甲兵团主力则在8月18日投入淞沪战场,并准备参加围攻日本海军陆战队的战斗,8月19日,战防炮教导队1营1连在战斗中损失。8月21日夜,战车第1连剩余5辆维克斯6吨火炮坦克配合36师108旅向兆丰路与沙浜港左岸开始攻击,仍采用坦克引导步兵进攻战术,不幸的是,日军火力打断了步坦协同,使步坦被割裂,再次被击毁2辆坦克,(另一说法是其中一辆因机械故障抛锚被乘员弃车,稍后可能被日军拖走)到了9月22日,装甲兵团从上海撤退,在整个淞沪会战中,装甲兵团共摧毁了17辆日军坦克及装甲车。

还有中国第一陆军装甲兵团,麾下的战防炮连队,在淞沪战场的战绩是击毁日军17个装甲目标,几乎歼灭了日军一个坦克中队的规模,1937年后到1398年除第200师中还有德式PAK37战防炮外,其余的战防炮都在淞沪战役,南京战役中损失殆尽了。

1943年10月,为配合中国战场及太平洋地区的战争形势,重新打开中印交通线,中国驻印军总指挥史迪威将军制定了一个反攻缅北的作战计划,代号为"人猿泰山"。计划从印缅边境小镇利多出发,跨过印缅边境,首先占领新平、洋等塔奈河以东地区,建立进攻出发阵地和后勤供应基地;而后翻越野人山,以强大的火力和包抄迂回战术,突破胡康河谷和孟拱河谷,夺占缅北要地密支那,最终连通云南境内的滇缅公路。担任主攻任务的是郑洞国指挥的中国驻印军新1军,下辖孙立人指挥的新38师和廖耀湘指挥的新22师,兵力近3.5万人。此时的远征军仍以中央军下辖最精锐的德械师为主,PAK37战防炮是他们的重要武器。第一次远征失败之后,残余的PAK37战防炮和炮兵则成为了中缅战场中中国一侧的重要防御力量,在兰姆加训练换装之后,才被更方便更强有力的美国巴祖卡火箭筒取代。

尽管pak37战防炮已经无法穿透坦克装甲,但该炮仍然被使用到战争结束。该炮对轻装甲目标仍然有效,也被用来对付轻型掩体。然而面对日本的轻型小坦克却十分好用,在中国战场这就是主要的反坦克武器,小鬼子的陆军其实在欧洲战场火力是极其弱小的,只是咱们工业落后,才让他们逞凶于华夏大地。

《百团大战》的pak37战防炮
《兄弟连》的pak37战防炮
《战争附言》的pak37战防炮

基本参数:

生产时间:1935-1942

服役时间:1936-1945

口径:37mm

最大穿深:大约127mm-22mm

炮管长:1665mm

战斗全重:432kg

俯仰角:﹣5°~﹢15°

水平射界:左右各20°

射速:13发/分钟

炮口初速:762米/秒

最大射程:4025米

有效射程:300-600米

出现场景:影视剧《百团大战》《兄弟连》

游戏《战争附言》《英雄连之远东战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