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成宫〉的后遗症!

欧楷〈九成宫〉人见人爱,就像骗人的保健品一样,除了浪费时间精力,满足写漂亮字虚荣心理,学它啥用没有。
我从10岁开始学习毛笔字,当初练的就是〈九成宫〉,至到现在几十年没有放弃过,因为,我曾经办书法班,家长和孩子们都觉得〈九〉好,就想学它别的不取,没办法只好硬着头皮去教学生。
其实,我心里特别明白,在历代碑帖之中,楷书是个相对独立的庞大的书法系统,千姿百态,一帖一貌。欧楷〈九成宫〉只是帖海当中一滴水,不足为奇。

姚孟起临《九成宫》

我想,当年欧阳询书写〈九成宫〉的时候,并没有考虑给后人当临摹范本。字体形象之所以端庄谨严,工整隽秀,那是官方对碑文字体书丹有特殊要求造成的。不料正是如此峻美险绝的姿态博得众人倍加喜欢,这也是初学者都想学习〈九成宫〉的缘故。
据我所知,欧楷碑帖有很多,例如〈皇甫诞〉、〈李誉〉、〈王女杰〉等,字体风格各有特色,唯独〈九成宫〉非常工整。相比之下,无论是功能性、适用性和艺术性等方面,综合测评,〈九成宫〉并不是最好的。
李誉墓志
恰恰是字体结构过于规矩,个性化比较强势,主要突出观赏性,从而导致书写性、实用性相当差,笔法、字法兼容性不好。比如,写快了变味儿,写慢了软弱无力,没有半点可发挥的余地。
要想写的很像原帖,至少需要花费十年二十年的时间,还不一定练成,最终结果要么是僵尸字,呆滞无神,要么是一幅娘炮相。

姚孟起临《九成宫》

我想,很多学过〈九成宫〉的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当自己觉得练的差不多了想练习书行,或者是练其他字体,突然发现力不从心,用笔手法转换不了,想突破障碍解除隔离带必须另寻别路,甚是苦恼。所以说,〈九成宫〉简直就像保健品一样,好看不中用。
欧楷〈九成宫〉字体外貌好看,很有诱惑力,使众多初学者误上贼船,学完就后悔了。
总之,我觉得,〈九成宫〉虽好,并不适合所有人,需要有帖缘。

姚孟起临《九成宫》

欧楷笔法动作很简单,很多人之所以觉得很难学,是因为迷信“笔笔中锋”,书写技法不正确,比如,采用的是田楷画字法。
另外,很多人没有注意到,欧楷〈九成宫〉原帖字体2~3厘米,属于中楷字。实际上,欧阳询擅长小楷,〈九成宫〉中很多笔画用的是小楷技法,所以,笔法和字法非常自然。

姚孟起临《九成宫》

然而,很多人学〈九成宫〉都是放大几倍临摹的,并且画蛇添足,篡改了原帖核心技法,写了几十年假欧楷、假大楷。
此论调纯属本人体验结果,不信拉倒。
书友留言
●●●●●
非常有道理。其实楷书,尤其唐楷不可报住不放,一直练,就会导致走入死胡同。过多沉迷唐楷的人,行草一般不行。包括田大师。
●●●●●
建议不要学欧体字,欧体本来也不是楷书,只是欧阳询那个时期摸索的毛料,只有笔画拼凑,没有整体结构笔法,练的时间再长也没用,随着年龄增长还会后退,你也有体会了,再练十年还是这样,主要是结构不对,田练一辈子也没找到结构,仍然在拼凑,所以抓紧换好帖,不要浪费青春了。
●●●●●
非常有道理。其实楷书,尤其唐楷不可抱住不放,一直练,就会导致走入死胡同。过多沉迷唐楷的人,行草一般不行。包括田大师。
●●●●●
说的没错,火到火星的田欧都脱不了呆板的魔咒,何况他人!
●●●●●
我信。我练过九成宫一年多时间,后来听老师的话,改学智永千字文真书,三年多后,切换行书,比较顺手。
●●●●●
同感!练了十几年九成宫,依然似是而非,后来改写王義之小楷道德经获益匪浅,转过来又临九成宫,感觉顺眼多了!
●●●●●
练过一段时间欧体,对于我主要学画写意的来说,发现欧体好看但不实用,后来学赵孟頫王羲之的行书,能用的地方就特别多了。
●●●●●
欧阳询也没有想到一千多后,自己随意的写写,引申出这么多争论不休的话题来。
●●●●●
临摹碑帖是初学者的必修课,当笔法日臻完善后自然会形成自己的特色,而且也会融会贯通兼修其他字体风格。其实,成为书法高手重点是掌握古帖精髓,而不是拘泥于形似。
●●●●●
〈九成宫〉原帖字体2~3厘米,实际上,是用小楷笔法写中楷字,欧阳询原本就擅长小楷书丹。而当代学欧的,99.9%不练小楷,写的是8厘米左右假大楷,而且是像田英章等人画字,怎么能把字写活?
●●●●●
说得对对的!我也是欧楷入门的,半途而废了,还是要上溯篆隶书入门比较好。
●●●●●
好文章,说得非常在理。九成宫好柳公权的玄秘塔碑类似,法度森严,构造极其精准,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所以不适合初学者。反而颜真卿的多宝塔,是鲁公年轻时的作品,多王笔法,更容易上手。
●●●●●
选择入门字帖,其实有个办法,弄一套大学书法课本,看看全国二百多所大学的书法教学都教学生学的啥。反正吧,唐楷都是被忽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