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现 |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坝顶遗址发现北魏皇家祭天遗存

坝顶遗址位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武川县大青山乡坝顶村西南约1公里处的大青山蜈蚣坝坝顶之上。大青山属于阴山山脉中段,蜈蚣坝顶部山势平缓,海拔高度达1660米,遗址即坐落于这片平缓山地的中部,西侧为乌素图沟,南望呼和浩特平原。

坝顶遗址及所在蜈蚣坝航拍图

遗址最早发现于20世纪80年代开展的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后来有学者陆续做过调查,但对其性质一直存有争议,有北魏皇帝行宫、北魏白道城(今呼和浩特市回民区坝口子古城)下属的烽燧等观点。2014年,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的相关业务人员,对坝顶遗址进行了详细调查,通过对遗址形制结构及地表采集遗物的综合分析,初步推断可能为一处北魏礼制建筑遗址。

遗址远望如一个圆形大土包,地表大致可见三重土筑围垣,分布范围约1万平方米。附近的坝顶村村民围绕着三重围垣耕种土地,对遗址的破坏越来越大。鉴于该遗址的重要性,需尽快明确性质,予以妥善保护。2019~2020年,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申报国家文物局主动性考古发掘项目,对该遗址开展了正式考古发掘工作。

发掘中,布10米×10米探方100个,两年共发掘1300平方米。发掘区选择在遗址中部与东南部,初步搞清了遗址的建筑结构,自内而外由祭坛、内辟雍、内垓、外垓、外辟雍等五部分组成。

坝顶遗址发掘区全景航拍图

祭坛位于遗址中心,环绕一周的圆形壝埒为夯筑土墙,底宽约8.5米,顶部最宽处达5米,残高2.9~4.4米。壝埒内径约15.5米,外径约32.5米,东南方向设门,方向为150°。门道长约8米,宽约1米,两侧可见残高0.9~1.7米的炭化木壁柱,其中东壁有壁柱28根,西壁有壁柱21根;门道踩踏面土质坚硬,当中有宽约0.25米的凹槽排水沟。门道外侧垒砌有“L”形石墙,南北长约2.4米,东西长约2.6米,墙体宽约0.6米,类似一个小的瓮城。

祭坛门道(由内向外拍摄)

从门道进入祭坛内部,除东部有两个不规则坑之外,环绕壝埒内缘是成排的房址,中间部位形成一个略呈方形的露天场所。建筑房屋的木头均已炭化,材质有榆木、松木、柳木和桦木等。壝埒夯土墙内壁之上可见环绕的木壁柱22根,残存高度约1米,相互间距在2~2.5米之间。从部分可辨识的房屋坍塌遗迹观察,房屋内部均有木柱支撑,两侧有成排的木柱隔墙,顶部木椽作架,其上覆盖草拌泥。房址进深在5米之间,多数房址的开间难以辨识,两侧木柱隔墙较为明确的一座房址的开间为4米。初步推算,整个壝埒内部的房址大约为9间。这些房屋,可能具有安放祭祀的“木主”神祇的功能。大部分房址内部出土有陶器,还出土少量石器、铁器等。这些陶器,应该就是《魏书·礼制》记载的祭祀所用陶匏。中间的方形露天场所四周有木柱围绕,边长约6.5米,为祭祀时主祭人员的活动场地。

祭坛内部航拍

坍塌的草拌泥屋顶

左图:出土陶器

下图:房址内出土陶器现场

距壝埒墙体外缘约4.4米,有内辟雍环绕,为在山体基岩上开凿而成的环壕。环壕开口宽约5.1米,底宽约1.2米,深约2.3米。内辟雍外侧为内垓,二者间距约2米。内垓由内辟雍环壕中挖出的砂石夯筑而成,内径约55.5米,外径约67.5米,墙体宽约6米,残高0.5~1.2米。内垓外侧为外垓,二者间距约7米。外垓由外辟雍环壕中挖出的砂石夯筑而成,内径约81.5米,外径约89.5米,墙体宽约4米,残高0.4~1米。外垓外侧为外辟雍,二者间距约1.5米。外辟雍环壕开口宽约3米,底宽约0.85米,深约1.4米。外辟雍环壕开口外缘的直径约98.5米,由此计算出遗址本体的占地面积达7620平方米。

内、外垓是陪祭人员站立的平台,内、外辟雍可以起到保护皇帝与陪祭人员的作用。目前,在内、外辟雍环壕之上尚未发现通往祭坛门道的道路遗迹,推测祭祀时可能搭置木板通行。内辟雍环壕的废弃堆积中,出土有北魏时期的陶片、残砖、板瓦等。内辟雍环壕之内,有两个地点出土了用于祭祀的动物骨骼。第一地点位于环壕底部,主要是马、羊的头骨和肢骨,初步鉴定有12匹马、两只羊的个体,部分骨骼表面有火烧痕迹,周围覆盖有红烧土和碳化木头。第二地点位于环壕距地表约1.85米处,出土两个马头、一个羊头。这两处地点,应该分属两个不同年代的祭祀。初步推断,祭祀时,先在环壕中燃火,然后将宰杀后的牲畜的头骨、肢骨放置于火堆之上,待祭祀结束之后,用土将火堆及祭品掩埋起来。对第一地点出土马骨作了碳十四测年,年代范围在公元430~490年之间。

内辟雍环壕底部出土动物骨骼

祭天是拓跋鲜卑的重要传统。据《魏书·序纪》记载,拓跋鲜卑在部落联盟阶段,公元258年拓跋力微迁徙至定襄之盛乐(今呼和浩特平原大黑河流域东部地区),夏四月会聚诸部祭天;据《魏书·礼志》记载,公元386年,道武帝拓跋珪于牛川(今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察右后旗韩勿拉河流域)复国,“西向设祭,告天成礼。”公元398年拓跋珪定都平城后,自太武帝拓跋焘(423~452年在位)开始,北魏皇帝几乎每年夏天都要北巡盛乐及阴山地区,形成了《宋书·索虏传》所谓的“阴山却霜”之俗。在阴山之中,建有广德殿(今武川县圪塔古城)、阿计头殿(今武川县土城梁古城)等行宫,皇帝于此避暑、狩猎、讲武,在阴山以北的漠南草原设立六镇,防御大漠以北的柔然汗国,守护位于阴山之南呼和浩特平原之上的盛乐旧都、云中旧宫、宗庙及皇陵金陵。

坝顶遗址所在的蜈蚣坝(onggon dabaga),为蒙古语“神山”的音译,北魏时期名为白道岭,白道岭之上有白道贯通阴山南北,皇帝行幸阴山多经由此路。据《魏书·高祖纪》记载,太和十八年(494年),孝文帝拓跋宏在由平城迁都洛阳之前,于七、八月间北巡盛乐及阴山地区,先后举行了“谒金陵”、“行幸阴山,观云川”、“幸阅武台,临观讲武”等活动,其中“行幸阴山,观云川”极有可能是指在坝顶遗址举行祭天活动。依照古代皇帝祭天礼仪,祭祀活动结束之际,晚上要举行“望燎”仪式,皇帝手执火把点燃柴禾堆,神职人员且歌且舞,所有与祭人员仰望星空,目送天神回归天庭。“观云川”应即“望燎”,《魏书》以“观云川”仪式指代孝文帝的整个祭天活动。

综合来看,坝顶遗址的性质,就是北魏阴山皇家祭天遗址,最早可能修筑于太武帝拓跋焘“阴山却霜”期间。自太和十八年孝文帝亲自主持阴山祭祀之后,迁都洛阳后的北魏皇帝再未巡幸盛乐及阴山地区,但祭祀活动应当不能中断。从祭坛内房屋建筑大规模过火的情形来看,整个建筑极有可能毁于公元524年爆发的“六镇之乱”之中。

从中国古代皇家祭天遗存的发展史来看,目前发现时代较早的,有位于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县的雍山血池遗址,是由秦国国君和西汉多位皇帝亲临主祭的国家大型祭祀场所。此后,陕西省西安市有隋唐圜丘,北京市有明清天坛。坝顶遗址的发掘及其性质的认定,填补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皇家祭天遗存的一个空白。拓跋鲜卑作为来自大兴安岭地区的一支北方游牧民族,在向南迁徙的过程中,主动学习中原文化,创立的北魏王朝(386~534年)也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北方游牧民族建立的统一黄河流域的封建王朝;北魏王朝传承并延续了中原王朝的传统祭天礼仪,是各民族共同创造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的真实体现。坝顶遗址所在的阴山山脉,自古以来为中原农耕民族与北方游牧民族的天然分界线,战国秦汉时期中原王朝依托阴山山脉修筑了防御匈奴的长城,汉、匈双方以长城为界。北魏王朝没有在阴山一线修筑长城,而是代之以于阴山之巅设立大型祭天场所,采用了中原传统的礼制建筑形制,又具有独特的可能与游牧民族传统有关的祭坛内部构造,是古代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之间文化交流与融合的生动实物见证。

孝文帝太和十八年北巡,先后抵达金陵、朔州、阴山、阅武台、怀朔镇、武川镇、抚冥镇和柔玄镇等地。经考证,朔州治城在今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云中郡故城,怀朔镇为今包头市固阳县白灵淖城圐圙古城,再加上对阴山皇家祭天遗址的认定,为寻找金陵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对确定武川、抚冥、柔玄等镇城的位置亦具有参照作用。作为拓跋鲜卑的龙兴之地,北魏盛乐旧都的考古学研究工作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坝顶遗址考古发掘的重要收获为之开启了一个新的篇章。(张文平、丹达尔、夏月胜、武明光、施梦琦)

编辑: 张  怡

审核: 李   政

(0)

相关推荐

  • 比天坛早!中国首次发掘北魏皇家祭天遗址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前来此祭天

    图片来源:视频截图 中国首次发掘北魏皇家祭天遗址.日前,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表示,考古人员对位于呼和浩特市武川县境内的北魏皇帝祭天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这是我国首次发掘北魏皇家祭天遗址. 这一遗址 ...

  • 又现“天坛”,揭秘北魏皇家祭天遗址

    现今位于呼和浩特市的武川县,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北魏政权六镇中的"武川"镇,而北魏六镇是北魏定都平城(今大同)平城时期设立的军镇,是北魏国防的生命线. 北魏六镇·武川镇 而在上世 ...

  • 大青山的蜈蚣坝顶有“明堂”|海聊内蒙古

    (2018年航拍,王阔涛) 在航拍飞机的眼里,阴山山脉的大青山这一带,不过是高低起伏的色块.在皮肤皱纹一般的褶皱带的西边,有一块黛色中突出的部分. 这个海拔1660多米的坝顶,被1600来年的风沙打磨 ...

  • 内蒙古武川县坝顶北魏祭天遗址入围“2020年度中国考古新发现”

    3月26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举办的 "2020年中国考古新发现"评选结果新鲜出炉,内蒙古武川县坝顶北魏祭天遗址入围.      内蒙古武川县坝顶北魏祭天遗址 坝顶遗址发掘区 ...

  • 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考古学的“草原解读”

    毋庸置疑,2020年早春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对所有行业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在严格执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制度的同时,内蒙古文物考古队伍克服重重困难,推动考古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 锡林郭勒盟镶黄旗乃仁陶力 ...

  • 围观 | 盘点“十三五”考古新发现 看看都有哪些

    2020-11-27 11:45新浪内蒙古 作为中国历史发展长河中一支重要的推动力量,北方民族的历史,毫无疑问是中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史料记载的短缺,北方民族考古对于复原北方民族历史显得尤为重要 ...

  • 近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武川县发掘了一座北...

    近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武川县发掘了一座北魏天坛.这座天坛体是鲜卑族和汉族民族融合的产物.鲜卑族祭天一开始是没有固定时间和场所的.而且从<魏书>的记载"天赐二年夏四月,祀天于西郊, ...

  • 青城的历史很悠久

    [特写]呼和浩特的悠久历史 热烈祝贺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 从5岁随父母由北京到呼和浩特,在这里长大,30多岁离开,一直没有仔细关注过呼和浩特的历史.这次回来有了较充分的时间,从父亲的藏书里挑出几 ...

  • 阴山山脉海拔2000米以上的山峰有哪些?

    阴山山脉,横亘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东西走向,是区域内南北气候带的分界线,全长1000多公里,海拔多在1500-2000米左右,主要由狼山.色尔腾山.乌拉山.大青山.卓资山和灰腾梁等组成.现将主要的海拔 ...

  • [考古日报Vol.76续]陕西凤翔血池遗址考古发现皇家祭天场所

    定时强推阿森纳公众号:枪手往事 42 人赞同了该文章 2016年祭祀坑发掘区鸟瞰(央广网记者雷恺 摄) 记者5日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对陕西凤翔雍山血池秦汉祭祀遗址考古发掘取得重要收获,初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