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生物全系列——从单细胞到人类】红菇目—刺孢多孔菌科

红菇目—刺孢多孔菌科

真核生物域

真菌界

担子菌门

伞菌亚门

伞菌纲

红菇目

刺孢多孔菌科

刺孢多孔菌科(学名:Bondarzewiaceae),是红菇目下的一个科真菌。

1.蜜环菌属

蜜环菌属(学名:Armillaria)又名松覃属,为寄生真菌,生长在树木、灌木丛当中。该属拥有大约45个物种,多为世界上体积最大的生物。其中,该属下体积最大的蜜环菌(Armillaria solidipes)在美国俄勒冈州的马卢尔国家森林生长超过3.4平方英里(8.8平方千米),菌丛年龄超过2400岁。有的蜜环菌属会发光,导致了狐火的现象。

2.高卢蜜环菌

高卢蜜环菌(学名:Armillariagallica)是一种常见的蕈类,属于蜜环菌属,为生态上重要的腐生和寄生性真菌,可伺机性地腐蚀树木根茎。本种原产于北半球温带,包括欧洲、亚洲与北美洲等地,并已不可逆地引进至南美洲。1990年代早期,本种一个位于密歇根上半岛的菌落因覆盖范围甚广而为人所注意,其范围达15公顷,当时估计重量约有100,000公斤,生长年份已有1500年,被称为“巨大真菌”(humungous fungus),是当地的观光景点之一,虽该菌落实际上位于玛斯托顿(英语:Mastodon Township, Michigan),其相邻的城镇克里斯特尔福尔斯(英语:CrystalFalls, Michigan)每年均举办巨大真菌节吸引观光客。2018年的研究指出该菌落可能重达400,000公斤、且已有2500年历史。

3.蜜环菌

蜜环菌(学名:Armillariamellea),又名榛蘑、臻蘑、蜜蘑、蜜环蕈、栎蕈,分布于全球各地区,为小皮伞科真菌,也是偶见木栖腐生或木栖寄生的野菇之一种。该种黑色菌素生长于春天与秋天的低中海拔林区,数天生,肉质软韧质,菌盖2cm-8cm宽,全株可食。

野生蜜环菌能在针叶林中大量生长,是极少数不能人工培育的食用菌之一。蜜环菌为复合种一员,有多个样貌近似的近亲种。

蜜环菌可致蜜环菌属根腐病(英语:Armillariaroot rot)。

多数蜜环菌整体呈蜜黄色或淡土黄色,也有颜色发白的。菌盖顶部通常有小鳞片,有蜜色菌环。有资料称蜜环菌会在黑暗中会发出微弱的光。

(1)形态特征

蜜环菌根据其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可分为子实体和菌丝体两大部分。即发育成熟的蜜环菌蘑菇,是它的繁殖器官。蜜环菌的子实体高约5-15厘米。菌盖肉质,扁半球形,逐渐平展,后下凹,直径约7-9厘米,表面蜜黄色与栗褐色,多布以毛状小鳞片,菌肉白色。菌柄细长圆柱形,浅褐色,稍部近白色,直径约0.5-2.2厘米,纤维质松软,后中空,基部常膨大。菌柄上部接近菌褶处有-较厚的菌环,膜质,松软,有时为双环,白色有暗色斑点。由于菌盖表面呈蜜黄色,菌柄上部有环,所以叫“蜜环菌”。菌褶与菌柄相连,呈贴生至延生,由近白色逐渐变为污白褐色,老时有锈色斑。孢子印无色或微具黄色,光滑,椭圆形或近卵圆形。

菌丝体是蜜环菌的营养器官,为极纤细的丝状体,肉眼难辨其形状。在着生蜜环菌菌索的树皮下,能见由大量菌丝组成的菌丝块或菌丝束,呈粉白色或乳白色。菌索是菌丝在不良的环境条件下或生长后期发生的适应性变态,即菌丝体交织肉结组成绳索状的组织。菌索外层由菌丝分化形成较为紧密的外表皮组织,有一个尖端,色深,角质化,是一种休眠体。菌索在生长时可以发生波长约530微米的蓝绿荧光。菌索主要起运输营养、水分和氧气的作用,同时不断进行增殖、延伸和寻找新的营养源。

(2)生态环境

蜜环菌属广布于北美北部和欧洲,主要见于硬木森林或针叶树混合林中。在适合的环境中蜜环菌可生活数百年,经鉴定有些个体可列入形体最大、寿命最长的生物体之列。蜜环菌属的种类自夏末至秋季形成子实体(蘑菇),各种的子实体外形相似,菌褶沿菌柄向下延伸-段距离,菌伞基部有1或2个菌环。颜色从白色至金色。多数种类生于地面,但少数种类,包括假蜜环菌则直接生于木上。蜜环菌可从受精的白色孢子萌发。孢子体萌发后形成菌丝,菌丝为分枝的丝状体,由细胞组成,菌丝聚集成索状的长束,称为根状菌索。根状菌索在地下生长,形成范围很大的网络,在土壤中蔓延,从朽木或活树的根上寻找营养。根状菌索分泌能消化食物的酶,消化的食物由菌丝的壁吸收。根状菌索藏于地下,能耐受极高和极低的温度,包括地面上的森林火灾。只要有适宜的森林生长条件,垫状的菌丝体可生长到惊人的大小。

1922年在密歇根州上半岛克里斯特尔福尔斯附近的栎树混合林中,发现-个鳞茎蜜环菌的菌丝体,呈垫状生长。对采自该地区的-些蘑菇样本进行了遗传学测试,结果证明,所有这些蘑菇均由同-株地下的菌丝体生出,菌丝体蔓延的范围达15公顷以上。估计其总重量为10吨,按已知的生长率计算,其年龄至少有1500岁。同年晚些时候,在华盛顿州西南部的亚当斯山鉴定了-株蜜环菌;估计其年龄在400-1000岁之间;其大小达607公顷左右,大大超过密歇根发现的鳞茎蜜环菌株。

(3)分布范围

夏秋季在针叶或阔叶树等很多种树干基部、根部或倒木上丛生。常常引起很多树木的根腐病。菌丝体或菌丝索能在不良的环境条件下或生长后期发生的适应性变态。

蜜环菌分布很广,广泛分布于北半球的温带地区。中国云南、河北、山西、黑龙江、吉林、浙江、福建、广西、陕西、甘肃、新疆、四川、西藏等地均有。

(4)生物用途

蜜环菌营养丰富,还具有药用价值。据报道,干菇含粗蛋白11.4%,脂肪5.2%,碳水化合物75.9%,纤维素5.8%,灰分7.5%,热量384千卡。子实体中还含D-苏来醇,维生素A等,对治疗腰腿疼痛、佝偻病、癫痫病有功效。经常食用蜜环菌,可预防视力减退、夜盲、皮肤干燥,并可增强人体对某些呼吸道及消化道传染病的抵抗力。据报道,从蜜环菌子实体中分离出的水溶性葡聚糖和多肽葡聚糖,经动物试验,后者对小白鼠肉瘤S-180的抑制率为70%,对艾氏腹水癌的抑制率为80%。日本学者,还从蜜环菌子实体中分离出-种AMG-l的化合物,对大脑具有保护作用和镇静作用。蜜环菌的固体发酵制品,蜜环菌片、银蜜片,可代替天麻作药,对高血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美尼尔氏症、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疾病引起眩晕的病人,治疗效果较好。对肢麻、失眠、耳鸣、中风后遗症等也有-定的疗效。1932年Reitsma对蜜环菌作了详细调查,并进行了一系列生理研究。蜜环菌是天麻不可缺少的互惠共生菌,栽培天麻必需蜜环菌的帮助。

天麻必须有萌发菌提供营养才能使种子萌芽,紫萁小菇为种子萌发提供营养,蜜环菌为原球菌长成天麻块茎提供营养。可以说天麻的一生都需要有蜜环菌才能够生长。

(5)化学成分

从蜜环菌菌丝体中分离出40多个化合物,其中有多元醇、酚、有机酸、酯类化合物、嘌呤、衍生物、原伊鲁烷型倍半萜芳香酸酯等。并且对石油醚提取的原伊鲁烷型倍半萜芳香酸酯类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鉴定,分别命名为蜜环菌甲素、蜜环菌乙素、蜜环菌丙素(1....蜜环菌丁素、蜜环菌戊素l)、蜜环菌己素、蜜环菌庚素、蜜环菌辛素、蜜环菌壬素、蜜环菌癸素n。从斜面培养的菌索中分离出蜜环菌胞内多糖,分析证明其中含有糖醛酸、D-葡萄糖、D-半乳糖、D-甘露糖、D-木糖,组成单体为吡喃糖,不含蛋白质。

(6)药理作用

在小鼠腹腔中注射蜜环菌发酵液可以延长小鼠的睡眠时间,并且与天麻水剂-样具有与阈下剂量的巴比妥钠协同的作用;小鼠尾静脉注射试验证明,蜜环菌发酵液能保护戊四氮引起的惊厥、能降低尼古丁引起的小鼠死亡数、能增加狗的脑血流量与冠状动脉血流量;小鼠口服蜜环菌发酵液试验证明无毒害作用。蜜环菌片、蜜环菌冲剂、蜜环菌糖浆等在临床上可以主治眩晕头痛、失眠、惊风、肢麻及腰、膝酸痛等口。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