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是松中的拔长

太极拳讲究对称劲,说“松” 时,不能离开它的对立面:“紧”。“松”与“紧”是互为条件、相辅相成的,既对立,又统一,彼此密切关联,不可分割,在太极拳中是一对对称对应的关系。如果没有“紧”,就谈不上“松” 了。但这种“紧”系“意”紧,是松中的拔长,是松中的紧,不是僵、硬、绷意义上的紧。“紧”,体现在形体动作的“起、上”中,这里体现为“提顶”与“松沉”相对称。只有在“紧”协调下的“松”,才是完整的“松”。

太极拳的“松”,不可单用、偏用,也就是说是有条件的,不是绝对的,不是打太极拳过程中任何部位都要放松。若是如此,那就只有“松”而无“紧”(只有“沉 ” 而无“顶”,只有“下” 而无“上”),形体就会形成松塌,导致下身负重过量,引起腿疾,如关节痛等病,如果练低架子,慢动作,那更加滞重,副作用会更大。

在总体上来讲,太极拳的“力源”在腰际(脊),因而,主张四肢要由腰脊来带动。这就是说,四肢不是自行动作,不是直接动作,而是被动地像丝连线挂在躯干上一样由腰脊带动起来运作,自然就相对地显得松软多了;且这种运作,又用的是“意”,即完全用意识鼓动着身势来做,不使一点力,从而增进了松软的程度。这里腰际以下有紧的意思,上肢的松建立在下肢紧的基础上。

“紧”到极致便是“松”,“松”到极致便是“紧”,“松”“紧”交替,对立转化,使“松”益臻完善。如此走出来的劲势,“松”,不显松塌;“轻”,不失其重;“柔”,不丢其纲;“绵”,不弃其硬,“缠”,不抛其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