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初冬,秋景还在等我/王志敏
立冬半月,花草树木依然穿着它绚丽的衣裳,在大自然的舞台上展示自己的妖娆,我固执地以为是秋景在等我赴约。
意外腿伤我不能像往年一样行走在秋里,近距离感受秋的美,只觉得朋友圈里一片秋叶、一颗秋果、一条铺满斑斓树叶的小路、一棵满身金衣的秋树……都是一封封情意绵绵的邀约书,我的心终于按捺不住,我要在初冬里去赴秋景的约。
窗外阳光温和明亮,一改以往的风格,我换下裙装,放下高跟鞋,着一身休闲的淡紫,我要以新的面貌站在秋的面前,这样自然的我,我想秋也是喜欢的。
微凉的风吹过身体,清爽的感觉漫遍全身,眼前是洁净的小路,路旁飘落的树叶铺就绚丽的地毯,轻轻将脚踏上,柔软让身体也感到了轻松,心情象湛蓝的天空一样晴朗。
一对情侣相拥着走过,一只棕黄色的小狗跟随着它的主人,迈着小碎步消失在我的视线里,远处飘落的树叶在小路上随风舞蹈,空气清新凉爽……我被久违的秋景围绕。
嘹亮的叫声将我吸引,一只黑天鹅伸展着细长的颈,从水面上无声地向我漂来,西斜的太阳把它的光芒洒向湖面,麟麟波光由窄及宽展示在我的眼前,湖边的芦苇枯黄了茎秆,洁白的芦花在风的感召下频频向我招手,不自觉举起手向着洁白的芦花轻轻挥动,身后传来清脆悠长的呼喊,骑自行车的朋友,鲜红、湖蓝两个身影像离弦的双剑,穿过黄绿相间的树丛消失在目光不能及的远处。
怀着满心的欢喜,我坐到了路旁的木椅上,细长枝条上鲜红的果子和金黄的树叶构成极美的垂帘,投过垂帘是渐次展开的秋景,红黄绿恰到好处的地组合,让景色美到了极致,不舍移开目光,想把大自然赐予的美景印在脑海中,满怀温情的我,静静地欣赏着令我陶醉的秋景,倚靠在木椅上,感觉好像坐在秋的臂弯里,秋紧紧地环抱着我,温暖惬意让我的心润润的湿湿的。
身后有节奏的“刷刷”声吸引了我,一位阿姨挥动着手中的扫帚正在清扫路上的落叶,动作舒展连贯,像极了大秧歌里摆臂动作,给人很美的享受,带着安静从容的心境,目光跟随者阿姨望向深远幽静的小路,感觉舞动扫帚的阿姨也是一道靓丽的风景,这时我才发现不远处的绿化带里,也有几个叔叔阿姨,正在用耙子将花草间的落叶归拢成堆,这样大的园区,正是叶落的季节,这样的工作他们要重复多少遍呢?心中顿生感慨,是啊!没有她们辛勤的劳动,哪有这洁净的道路,哪有这错落有致的美景,想想现在寿光宜居的环境,与这些环卫工人和园区维护人员的辛勤劳动是分不开的,现在的寿光道路宽阔洁净,不管驻足在哪个位置,目光所及之处都是一个个花园,寿光的道路和绿化成为了城市的标牌,协同经济的发达让寿光跨入了全国宜居城市的行列,想想心里多出了许多的自豪。
带着感激的心情告别了叔叔阿姨们。一个好奇的问题让我好想再返回和他们进行交流,那么多的树叶用袋子装了,会被运到哪儿去?又做什么用呢?因为我知道不会再和小时候那样用来烧火做饭的。
记得小时候烧火做饭都是用树叶柴草烧大锅,我最喜欢帮母亲拉风箱,随着风箱杆的推拉,灶里的火苗会跟着一熄一旺,我喜欢看推进时火苗以旺盛的姿态舔着锅底,一会儿锅里的水就开了,母亲会为我们做出不同的吃食。
现在的农村也用上了煤气和液化气,虽然做饭省时又省力,可总觉得没有原来柴草烧祸做出的饭菜好吃,于是饭店打出了“木柴大锅全羊”、“木柴大锅全鸡”“农家土灶台”……之类的招牌来吸引食客的眼球。
说到柴草不免让我想到小时候,那时做饭用的柴草也是紧缺的,因为粮食秸秆生产队都留下喂骡马,分到农户的无非就是那点棒子骨头(玉米脱粒后的内心)和札子头(玉米和和高粱的根),其余的都要靠自己去收集,小时候秋末冬初放学后,父母还在地里劳作,我会把书包放到门口,到处捡拾树上掉落的小枝丫,用软的枝丫捆成小捆,晒干后做饭用,填到灶膛里不用风箱火苗就很旺盛,同时会发出“嘎巴、嘎巴”的响声,让人感到很愉悦,再大点放学后就和伙伴们相约,带了柳条筐和耙子去搂干枯的衰草,有时会再带上一条绳子,找到没人去过的地方会搂到一大捆,带回家时会受到大人的表扬,物质匮乏的年代,大自然产生的一切都能派上用场,液化气和煤气取代柴草,虽然知道是时代的进步,可是好想再看到袅袅炊烟升起,闻一下炊烟里柴草的味道。
一路赏景,任思绪飞扬,不觉来到车旁,深吸一口清爽的空气,回头看看满园的美景,园里的一草一木、空气和流水……依旧吸引着我的目光,恋恋不舍与美丽的秋景作别,心中默默感激着辛勤劳作的人们,感激着执著等候的秋景。
作 者 简 介
王志敏,山东省寿光人。职业护士,爱好旅游读书,喜欢用文字记录生活,秉承“善待他人,幸福自己”的生活理念,爱岗敬业,积极向上。曾在《行走文学》《齐鲁文学》《寿光文学》 《寿光日报》 《弥水》及各大文学平台发表文字作品60余篇。
玉润时光·首届“行参菩提散文奖”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