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能人夏兴国/丁济民

数学系老师夏兴国,是豫北高庠里老少三代人人皆知的大能人。夏兴国的能,是真正的能耐,就如我们豫北平原夸赞方圆数百里首屈一指、万事皆能摆平的大能人的说法是:磨动天,即无法再放大去夸赞的大能耐。也就是近乎神人一般的能耐,且绝非妄言。

夏兴国原籍上海,建国初期随父母亲调来河南郑州,十四岁考上平原师范学院(当时属平原省)数学系,就是号称当年亚洲最大的数学系,当时也算神童级的人物了!其十八岁大学毕业留校任教。说话声带有磁音,很像因百家讲坛出名的易中天的语调,连样子长得也颇有几分相像,只是比之易中天还要帅上几分。怪不得同事们这样说,老夏是学数学的,如果他的专业是学文的,易中天绝不是他的对手。那么煊赫荧屏,名扬神州,让家喻户晓又誉满全球的就应该是夏兴国了。嗨,这话我认为绝不为过。

夏兴国二十多岁就是化学系的总支书记(正处级)了。但老夏为人正派,风云变幻中也保持着自己过硬的操守,道德良心,更没有与人积怨的事情。后来,退出政坛,就潜下心来一门心思搞学问,一下子就又风生水起,四海扬名了。不信,你就百度一下,夏兴国:第36、37届数学奥林匹克中国队领队、主教练,又兼任中国数学会普及工作委员会副主任。

名师效应的结果就是,香港、澳门以及全国各地雪片般的邀请函飞越而至,言辞恳切地邀请他前去授课,且待遇十分优厚。事有凑巧,有一年我在沿海一个城市出差,无意中随便翻阅了一张厦门市当地报纸,蓦然发现一个醒目的大标题:夏兴国教授又来给我们讲学了!一个异地的大学教授能受到当地媒体如此异乎寻常的重视与尊重,实属罕见。由此可知,老夏的水平、名气非同一般。绝不是如今像有些人一样,沐猴而冠,嘴尖皮厚,腹中空空、抄袭成性,而又面不改色、招摇过市的欺世盗名之徒可比。

后来,老夏绝非本意的第二次踏上政坛,纯属是一个意外,且那年他已经五十一岁了。也算个机缘巧合吧,高庠的新任领导偶尔到课堂听课时,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该领导的原话)发现了思路清晰,鞭辟入里,深入浅出、删繁就简,用二两(而不是四两)拨动千斤的夏兴国。课后一交谈,完全被其全新的思路与其对高庠未来的设计所折服。得了,没有商量的余地,老夏就被任命为最主要的一个部门:教务处处长。老夏一听就急了,他不干这个官儿。他说,我实在是太忙了,领导您还是另请高明吧。最后推脱不掉,老夏像立军令状一样说,我只干三年吧。看官,你可能知道,三年还不够高校处级干部的一届任期呢!

老夏办事从来干净利落,不拖泥带水。他曾经跟笔者说,世间的事情看复杂也就复杂,说简单也就简单。此路不通彼路通,你不能一条道走到黑吧。就如7加10等于17一样,9加8也等于17。在此范围你变化一下数字还等于17。加减乘除都能是17,形式的变化不等于内容的改变。老夏还说,一个人就是一个1,后面的成就其实就是一个个的0,也就是所谓的光环吧!成就越大光环越多,譬如身份、地位等等,假如说那个1倒下了,后面的一个个0就会像一个个光环一样瞬间消失。所以说,1很重要,其他的必须让道!让我突然醍醐灌顶,仿佛依稀地看到了中国古代善变多才而又风度翩翩,一身正气的智者的影子。

最让我惊奇的是老夏当处长时的一件事:教务处有一位身不由己而身兼两职的年青同事,满腹才华又整天忙得不亦乐乎。老夏看在眼中,记在心里。恰逢省教委又一次年会,评选全省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老夏对其说,伙计,真对不住你啊,国家不能给你发双份工资,但我可以让你当选这个先进工作者。说着,他狡黠地说,凭我的三寸不烂之舌,在会上三分钟介绍你的事迹,一分钟的煽情,你就会全票当选的。真实情况是:那个人并未去参会,而后,其果然全票当选。其实那位年青同事并不在意什么先进不先进,倒是被老夏的演讲本领与成竹在胸的能耐,全然给彻底折服了。

用“秀外慧中”四个字形容夏兴国老师,是再也恰当不过的了。俗话说,在商言商。那么在高校咱就说教学吧!讲课确实是一门艺术,能把枯燥无味逻辑缜密的数学课讲好,讲得有声有色、趣味盎然,众人听而不厌的程度就更难了。可老夏绰绰有余给出色地做到了。

简单的问题用复杂的方法处理,叫庸俗;复杂的问题用复杂的方法处理,叫平凡;复杂的问题用简单的方法处理,叫高超。堂课上,夏兴国先生让人领略了什么才是真正的高超。

他把代数基本定理证得“殊途同归”,让听者拍案叫绝,一下子找到了答案。课堂上,他几乎没有一句多余的话,一个多余的字。他有两句至理名言,至今令人记忆犹新。“会读书的人,能把薄薄一本书读厚,然后回过头来,再把这厚厚的一本书读薄。”是的,多薄的一本书,举一反三,旁征博引,可不把书读厚了。然后抽丝剥茧,提纲挈领,可不把书又读薄了。

为了让您信服夏兴国的本事,还有一个事情我还不得不说。

有一年,一个大学附中的数学老师生病了,央求老夏先代课一段时间。学生们立马欢呼雀跃!可是待那位原任课老师病愈后走上讲台时,被情绪激动的同学们毫不客气轰下了讲台。强烈要求夏老师重新来讲,哈哈,差一点酿成骚乱事件。由此老夏非凡的讲课艺术可见一斑。又一次,我听另一个城市,那个前来接受培训的一中校长异常兴奋对我说,你们的夏兴国教授能把数学课讲的让人人愿听,入情入理,谆谆善诱,深入浅出,连课间掉在地上一根针都能听见,是他走遍全国唯一的一个,真让人佩服,不佩服都不行啊!

那些年,外地讲学时,夏兴国是应接不暇。

最终,老夏在教务处处长这个位子,真的没有干够三年,就悄然退出了。但他绝不恋栈的思想,应该是主要的。因为,他确确实实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少些羁绊、多些自由才是他的真情所愿。因为,他早已经把纷纷扰扰的世间看得清楚了。

也真的是,见到夏兴国你才能真正的知道,什么是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了。

作者简介:

丁济民,笔名甄石、河南师大教师、省作协会员。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人民文学》、《散文百家》、《世界日报》、《北京文学》、《大公报》、《中文诗刊》(美国)、《青年文摘》、《天津文学》、《绿风》、《星星》、《书摘》、《杂文选刊》等多家报刊发表诗、散文、随笔等文学作品,部分作品被选入中外多种年度佳作文本。出版诗集《远去的乡村》,散文集《时光书》(河南人民出版社)。



投稿方式:要求投送Word或WPS电子版稿件,不收纸质稿件,邮件主题请注明“第三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

征文投稿信箱:289341034@qq.com

新媒体《行参菩提》

2019年元月1日

第三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征稿启事(2019年赛季)

【第三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今夜,我在三宝颜想你/鲍陆胜

【第三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伏羲大峡谷印象/罗保传

【第三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敬山如佛/吴朝

【第三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同一首歌/赖久红

【第三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腊月尽头是除夕/侯志伟

【第三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四十岁的叛逆/徐民华

【第三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这个买卖/席花妮

【第三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乡村土酒/魈鸣

【第三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空灵的雾/苏立敏

(0)

相关推荐

  • 【依依琴行杯散文大赛】绿萍丨日暮乡关

    作家新干线 作者简介 绿萍:原名孙志平,山西省文水县人.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山西省诗词学会会员.现就职于山西省文水县教育局,中学高级教师,山西省教学能手.曾在各级刊物上发表小说.散文.诗歌若干. 日暮 ...

  • 【短篇小说有奖大赛】朱海红丨送匾

    作家新干线 作者简介 朱海红:1974年出生于山西临猗.山西省作协会员,山西省散文随笔协会会员.散文<双龙湾游记>荣获2011年<散文选刊>杂志社主办的全国首届旅游散文大赛二等 ...

  • 【短篇小说有奖大赛】谭锐金丨婚变

    作家新干线 作者简介 谭锐金:男,1973年2月出生,山西垣曲人,爱好文学,垣曲县作家作协会员. 婚 变 谭锐金 一 4月20日,傍晚,酒店. 张峰和王雨的婚期定在五一劳动节. 得知这一消息,刘芸将自 ...

  • 【第三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写给母亲/何敬民

    也许是知天命之年的缘故吧,每每听到唱父母亲的歌,我就禁不住内心的激动,顿感眼潮鼻酸,不觉热泪长流!人常说"养儿才知父母恩",我初为人父,已深知做父母不易:如今女儿已长大成人,父亲故 ...

  • 【第三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仰慕古隆中/李守忠

    古隆中的牌坊前,松柏森森,龙吟细细,迎来了我们这群诸葛孔明故乡的游客. 这是一段相距千里的行程,更是穿越1824年的对话. 站在襄阳古隆中门前,我看到了那个来自山东沂南县砖埠乡诸葛村的少年,跟随着叔父 ...

  • 【第三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我为祖国点赞/苏佳鹏

    日月穿梭.时光流转,我的祖国--中国,即将迎来七十周年华诞.中国人民亲眼目睹着她日新月异.天翻地覆的变化,切身感受着祖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光辉历程.在经济.科学.民生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一带一 ...

  • 【第三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月亮的脸/欧君武

    2018年5月29日,让我遇见了56张"月亮的脸",一张挂在天上,55张开在人间. 今天晚饭后,我早早地来到女儿的学校,准备陪同七年级(1)班的孩子们上加自习.因为学校有规定,是不 ...

  • 【第三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九华山朝圣/孙玥

    如若不是本人亲身经历,我也难以想像三步一拜竟然有如此殊胜功德. 2016年农历六月十九日,我从家里出发,二十下午到九华山,我是去还愿的,为孩子许的愿望很圆满实现,我曾跪在地藏菩萨座下发愿:请地藏菩萨慈 ...

  • 【第三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龙游/夏明

    出差路过龙游,我执意下车.因为在这里我又想起了我的妈妈和舅舅. 龙游,现为衢州市辖下的一个县,位于浙江西南山区通向金衢平原的公路节点上,是浙江龙泉至兰溪的必经之地.四五十年前大约是一个镇,似乎归属金华 ...

  • 【第三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初探仙瀑洞/金志敏

    樵夫彳亍攀援于崇山峻岭间,又累又饿,长途跋涉使他高度紧张.周身感觉越来越冷,体表温度都被风雨逐渐带走,他感觉手臂起来一片一片疙瘩,而且小腹处皮肤也逐渐变红起痘.山鸣谷应,无意中拨开一簇盘根错节的树丛时 ...

  • 【第三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放牛的童年/路志宽

    对于牛,乡下人有着一种特殊的情感,在很多人的内心深处,这牛啊,不是牲畜,而是人,是这个家庭里的一员,而且还是至关重要的一员. 最为最主要的劳动力,犁地耙田拉车拉磨,牛都是一把肯出力的好手.尤其是那些缺 ...

  • 【第三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又见石榴花开/邓小爱

    石榴石榴五月开,石榴花开贵人来--刚记事时,我就认识了她.那时老家的大门前有棵石榴树,每逢夏天,树上开满一束束火红的石榴花,像喜庆的喇叭,又像少女翩翩的红裙子.蜂蝶闻香而来,一场场"演唱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