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脊柱手术中PLIF,TLIF的解释

TLIF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fusion 
),经椎间孔入路椎间植骨融合。1997年Harms设计了从椎间孔入路进入椎间盘的方法,从此提出了TLIF的手术技术。追溯文献不难发现TLIF手术实际上是PLIF手术的改进,包括在技术上和概念上的。主要表现为TLIF为单侧经椎间孔入路,将植骨块经该经路置入椎间隙;由于保留了对侧的椎板等后部结构,保护了张力带,使得环形融合有了可能;由于入路为单侧,减压也在单侧,而且在椎间孔区域,因此可以最大程度减少对椎管内的扰动,保持椎管内环境,减少相应的并发症,符合了当今外科的微创化的趋势,主要适用于需单侧减压并行椎体间融合的下腰椎疾患。
TLIF术式优势:(1) 
TLIF手术能通过单侧后外侧人路进人椎间隙,行双侧前柱的椎间植骨支撑,在不增加手术创伤的前提下,能增加一倍的植骨融合面积,减少椎体单位面积所承受的压力,可以避免融合器穿破椎体终板,丢失椎间的高度,同时能达到双侧椎间的应力平衡,较PLIF的双侧人路椎间植骨创伤小,减少手术时间、出血少,有明显的优势。(2) 
TLIF是经椎间孔人路,它保留了棘突上、棘突间韧带,极大部分的后纵韧带对椎体植骨有张力带的作用,压紧植骨块促进融合,同时后纵韧带的保留有防止植骨块向后跌人椎管作用。(3)TLIF技术仅切除一侧的小关节,保留了椎板及另一侧的小关节,对椎骨的完整性破坏相对较少,而且增加了手术中植骨面积,从而提高了植骨融合率。(4)
它因为是在椎间孔的平面显露椎间盘,无需用力牵引硬脊膜及神经根,不会导致神经根及马尾神经、圆锥的损伤,因此对所有腰椎的滑移均适用,而不像PIIF只适用于L5以下的滑移。

PLIF( 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腰椎后路椎间植骨融合术。经后路椎管至椎体间融合的一种术式,是目前应用最多的椎间融合术。

优点:(1)通过后路进行充分减压;(2)提供脊柱前柱的载荷负担;(3)在融合的同时保留椎间隙高度、腰椎生理前凸及腰椎生物力学特性,提供良好的椎间纵向支撑。
缺点:(1)脊柱后部结构(如棘突、双侧小关节及椎板)大量破坏势必造成椎节后部张力带作用缺失、医源性继发不稳的趋势,增加辅助的内固定系统的载荷;(2)术中需极度牵拉马尾及双侧神经根也增加神经损伤的风险。其发生率在1%~2%左右。预防的关键点包括硬脊膜囊、神经根充分减压、松解,轻柔率拉神经根不超过椎管中线;切除椎问盘及软骨板时始终保护好神经根,并确保其不在器械进出椎体间隙的通道上;—般应切除关节突内侧半,为椎体间融合器植入预留足够空间,以避免植入时对硬脊膜囊和神经根的挤压或过度牵拉;(3)椎体间植入物移位。选择大小合适的植骨块或椎体间融合器,最好联合应用椎弓根螺钉加压固定,可有效避免植入物的移位。其他较为常见的并发症还有硬脊膜囊或神经根袖撕裂、椎管内血肿、椎体间隙感染等。
ALIF (Anterior Lumbar InterbodyFusion 
),前路腰椎间融合术。是应用最早的椎间融合术,现在逐渐成为治疗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的手术方法之一。由于初次手术破坏了正常脊柱的解剖结构,局部有较多疤痕组织,神经根.马尾神经,硬膜粘连,给后路再手术带来许多困难.翻修中极易撕破硬膜损伤马尾神经或者神经根,选择前路可减少对神经组织的干扰和损伤 
前路能够实现椎间盘的完全切除,可以达到硬膜囊前方的减压。但是前路椎间盘摘除不能解决因椎板、黄韧带、小关节突增生导致的椎管狭窄,还需辅助后路的减压,因此在选择前路腰椎间盘摘除时需严格掌握适应证。
缺点:腰椎前部结构较为复杂,涉及大血管、输尿管及内脏神经等,故在显露及手术操作时要十分仔细。

优点:对神经根损伤较小,不干扰椎管,对融合节段已经行后路手术的患者可考虑行。不需牵拉脊髓和神经根、可恢复椎间盘高度、更好地支撑前柱、术中操作视野好、利于增加腰前凸、不损伤椎旁组织结构等优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