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考点】2022届高考地理一轮 高频考点52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美国波特兰市的数条街道按照“低影响开发”理念,将人行道和街道侧石间的空间利用起来,建设了若干个连续的侧石扩展池,并在池中种植植物,形成一条特殊的“绿色街道”。图1示意侧石扩展池的结构和雨水流向。图2示意“绿色街道”景观。据此完成1~3题。

1.在侧石扩展池内设计小型拦水坝的主要作用是增加雨水的(     )

A.储存量

B.蒸发量

C.下渗量

D.径流量

2.“绿色街道”的核心功能是(    )

A.减少雨水径流量

B.提供观赏景观

C.保护生物多样性

D.调节局地小气候

3.“绿色街道”最适合建设在城市的(    )

A.中心商务区

B.高级住宅区

C.停车场附近

D.街心公园内

近年来,一些发达国家进入人口减少时代,但城市用地规模仍然在扩大,造成某些缺乏经济活力的城市内部随机产生大量的小块空地、空房,我国学者称之为“城市蜂窝化”。我国也有部分地区城镇出现该现象,若不加以重视,将来很可能会引发严重的城市结构问题。据此完成4~6题。

4.这些国家出现“城市蜂窝化”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城市的(    )

①人口密度下降 

②旧城区基础设施老化 

③国际人口迁出 

④产业结构升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城市蜂窝化”现象可能会(     )

A.改善城市的人居环境

B.吸引郊区人口向市中心迁移

C.加速城市人口老龄化

D.促使相同类型土地利用分散

6.目前我国较易出现“城市蜂窝化”现象的区域是(     )

A.东部大城市

B.东部中小城镇

C.西部大城市

D.西部中小城镇

北京市海淀区某住宅区,共有9个社区19个居民小区,辖区内有商场、办公区等。根据2018年调查显示,居民小区内现有停车位共12 294个,地区常住居民登记在册车辆17 538辆,停车泊位缺口大,造成交通拥堵、泊车困难、区域环境杂乱等问题。据此完成7~8题。

7.缓解该住宅区停车难问题的最有效措施是(     )

A.建立社会停车资源的信息共享机制

B.平整路边的树池以增加行人通行空间

C.提高路侧停车位的收费标准

D.继续加强“车号限行”等管理措施

8.为解决停车难问题,相邻功能区之间适合开展“错时停车”的是(        )

①住宅区与行政区 

②行政区与商业区 

③商业区与工业区 

④行政区与工业区 

⑤住宅区与商业区

A.①②

B.②④

C.③⑤

D.①⑤

下表为“我国主要的50个100万以上人口城市上班平均花费时间排列前五(表一)和排列后五(表二)城市资料表”。据此回答9~11题。

表一

城市

上班花费时间(min)

正常上班花费时间(min)

堵车时间(min)

北京

52

38

14

广州

48

36

12

上海

47

36

11

深圳

46

35

11

天津

40

29

11

表二

城市

上班花费时间(min)

正常上班花费时间(min)

堵车时间(min)

南昌

23

18

5

东莞

22

17

5

银川

21

18

3

西宁

19

17

2

中山

18

18

0

9.对城市正常上班花费时间的理解,正确的是(     )

A.耗时越长,城区面积越大

B.耗时越短,城市交通越发达

C.耗时越长,城市对交通需求越大

D.耗时越短,城市经济越发达

10.北京、广州等城市上班花费时间较长的主要原因是(      )

A.城市交通建设明显滞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B.城市化速度快制约了城市交通的发展

C.交通拥堵诱发交通事故,影响出行效率

D.城市交通结构向家用小汽车方向转化的趋势日趋明显

11.下列措施能有效缩短城市上班花费时间的是(       )

A.协调好城市化,严控私家车数量

B.加强城市规划,大力发展公共交通

C.增加交警力量,确保城市道路畅通

D.加强环保宣传,积极倡导低碳出行

1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热岛效应是城市气候最具代表性的特征之一。长春市位于东北平原腹地,城市化(下图)的蓬勃发展使自然景观转换为城市建设用地(下表),对城市内热量循环产生阻碍作用,是导致城市热岛效应的重要原因之一。研究表明,长春市已经形成了明显的城市岛状高温区,但2008年以来,高温区域呈破碎化趋势,至2016年高温区域明显缩小且高温斑块更加破碎。

长春市1990~2016年建设用地面积表

年份(年)

1990

2000

2008

2016

建设用地面积(km2)

165.63

253.59

398.18

774.48

年均增长率(%)

5.31

7.13

(1)补充完成长春市建设用地年均增长率折线图,并描述长春市建设用地的变化特点。

(2)与1990~2008年相比,说明2008~2016年长春市城市热岛变化特点和依据。

(3)请你为长春等平原城市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提出合理化建议。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德国是一个城市化水平很高的国家,城市化率达90%。德国城市布局以大、中、小城市均衡发展为特点,没有超大规模的巨型城市,即“去中心化”发展模式。以鲁尔区为例,该区有500多万人、50多座城市。在德国各类企业中,有相当多数量的企业分布在乡镇,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德国排名前100的大企业中,只有个别企业将总部放在首都柏林。

(1)概括德国城市的等级规模和人口空间分布特征。

(2)说明“去中心化”发展模式对解决城市化问题的意义。




答案精析

1.C2.A3.B[第1题,拦水坝减缓地表径流汇水速度,可以增加下渗水量,故C正确。第2题,该绿色街道将多余的降雨储存在侧石扩展池内,能够有效减少地表雨水径流量。第3题,“绿色街道”交通建设主要是建设完善的基础设施,全面构建集排水、蓄水、绿化于一体的城市生态系统,推进“绿色街道”建设,大幅优化城市生态环境,打造更高水平的和谐宜居环境,最适合建设在城市的高级住宅区。]

4.A5.C6.D[第4题,由材料可知,发达国家是在进入人口减少时代,城市人口密度下降而出现的“城市蜂窝化”现象,①正确。由于旧城区基础设施老化,城市内部出现小块空地、空房,②正确。发达国家以国际人口迁入为主,③错误。“城市蜂窝化”现象属于城市结构问题,不是产业结构升级的结果,④错误。A正确,B、C、D错误。第5题,“城市蜂窝化”现象的出现,将使城市人居环境质量下降,A错误。市中心对郊区人口的吸引力将下降,B错误。城市对青壮年劳动力吸引力也会下降,将加速城市人口老龄化,C正确。随着城市的发展,相同类型土地利用是趋于集中,而不是分散,D错误。第6题,由材料可知,出现“城市蜂窝化”现象的区域,首先要出现人口减少现象。我国西部中小城镇,以人口迁出为主,较易出现“城市蜂窝化”现象,D正确。而我国东部大城市、东部中小城镇、西部大城市,以人口迁入为主,不易出现“城市蜂窝化”现象,A、B、C错误。]

7.A8.D[第7题,建立社会停车资源的信息共享机制可以帮助人们找到停车位,提高小区周边的停车位利用率,缓解小区停车难的问题,A符合题意。平整路边的树池可以增加行人通行空间,但不能增加停车位,并且平整树池可能会对小区的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B不对。提高路侧停车位的收费标准可以提高路边车位的利用率,但根本上没有增加停车位,因此对缓解小区内的停车难的问题效果不是最明显的,而且还会增加居民的停车成本,C不对。继续加强“车号限行”等管理措施可以减少城市交通拥堵,但无法缓解该住宅区的停车难的问题,D错误。故选A。第8题,错时停车就是利用相邻功能区人口分布特征的差异:住宅区白天人口较少、夜晚人口多,空闲车位白天多、夜晚少。工业区、行政区、商业区白天人口多,夜晚人口少,空闲车位白天少、夜晚多。因此,错时停车应该是住宅区和工业区、行政区、商业区搭配,因此①⑤正确,D正确。②③④错误,A、B、C错误。]

9.C10.A11.B[第9题,城市正常上班花费时间长短与城区面积、经济发达程度关系不大,A、D错。城市正常上班花费时间长短与居住地和工作地的距离、交通的通达度密切相关,B项说法不全面。耗时越长,说明城市对交通的需求越大,C正确。第10题,造成北京、广州等城市上班花费时间较长的主要原因是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但城市交通建设发展较慢,不能满足人们的出行需要。第11题,要想有效地缩短城市上班花费时间,需要合理规划城市道路网,大力发展公共交通。]

12.(1)(画图)

特点:建设用地面积不断增长;2008年以后年均增长速度明显快于2008年以前。

(2)城市用地规模增长更快,城市热岛效应范围扩大;高温斑块出现破碎化趋势,热岛效应强度在减弱。

(3)合理规划城市用地;增加城市绿地和水体;分散布局工业区;建设通风廊道。

解析 (1)根据表格信息绘制即可,注意纵坐标数值间隔的选取,2008~2016年的增长率=(774.48—398.18)/398.18,这期间的年均增长率还要除以8,约为11.81%,绘图如下:

根据上图可知,总体而言,长春市建设用地面积不断增长,细节方面:2008年以后年均增长速度明显快于2008年以前的年均增长速度。(2)读图分析可知,与1990~2008年相比,一方面,2008~2016年长春市城市用地规模增长更快(根据上题也可得出该结论),所以城市热岛效应范围扩大;另一方面,根据材料信息“但2008年以来,高温区域呈破碎化趋势,至2016年高温区域明显缩小且高温斑块更加破碎”,所以高温斑块出现破碎化趋势,热岛效应强度在减弱。(3)根据所学地理知识可知,城市热岛效应的缓解可从合理规划城市用地(如合理布局功能区,建设卫星城,防止城市职能过于集中等)、增加城市绿地和水体建设、分散布局工业区以及加大通风廊道的建设等角度回答即可。

13.(1)数量多,规模小,以中、小城市为主,人口空间分布较均衡。

(2)避免人口过于集中在大城市;避免加重大城市的环境问题、交通问题、居住问题和其他社会问题等;可以分散大城市人口,实现大、中、小城市均衡发展,提高区域整体城市化水平。

解析(1)结合材料和德国城市分布图分析,“德国城市布局以大、中、小城市均衡发展为特点”,德国城市化水平高,城市数量多、规模小,以中、小城市为主;德国城市和人口分布相对比较均衡。(2)“去中心化”即限制超大规模的巨型城市发展,大力发展中、小城市,城市发展比较均衡,这一措施有利于避免城市规模过大、人口过于集中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如环境污染、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社会治安变差等;有利于实现大、中、小城市均衡发展,缩小地区差距,提高整体城市化水平。

END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