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景常丨季羡林,漫长的求学路
对于当今文化及教育界的人来说,季羡林这个名字是不陌生的。从各类报刊、媒体到普通读物、学术杂志,对他的报道、介绍和研究比比皆是。他的形象出现在银屏中,他的学术业绩登载在报刊上。人们这样评价他,融会百家、学贯中外的国学大师和学界泰斗,中国最杰出的文化名人之一……
季羡林,1911年8月2日出生于山东西部清平(今山东省聊城市临清县级市)的一个小村庄——官庄。他在临清老家只生活了六年,1917年过完春节,季羡林跟着父亲离开了故乡官庄去了济南投靠了叔父,成了叔父的子嗣,季羡林在济南跟着他的叔父、婶母生活了十三年,后来他考取的清华大学,从此就远离了他的叔父、婶母。1917年,季羡林一到济南,他的叔父就把他送进了一所私塾念书,在私塾仅念了几个月,不久叔父又把他送到了山东省立第一师范附属小学读书,季羡林在附小待了不到两年的时间,后来又转入了新育小学。1923年季羡林在考入了济南正谊中学,他在正谊学习了两年多,1926年夏考入了山东大学附设高中;在就读正谊中学和山大附中期间,在整个中学阶段,季羡林得到了英文老师郑又桥、正谊中学校长兼山大附中伦理学教员鞠思敏、历史兼地理学教员祁蕴璞、国文教员王崑玉众多教师的教诲和青睐,并影响了季羡林的一生。
1929年季羡林没有经过考试,就转入了山东省省立济南高级中学学习,他在这所学校受到了国文老师胡也频、董秋芳、夏莱蒂等人的影响,喜欢舞文弄墨,小小年纪就写散文、小说,对他的一生影响很大。季羡林在这里一改过去贪玩不用功的习惯,开始学习用工起来,并且得到了校长王寿彭的题字,作为学习成绩优等的奖励。从那时起,季羡林开始在天津《益世报》上发表小说和散文,他在1929年仅十八岁,还是一个高中生,居然在该报上发表了处女作《文人的公理》,可见他当时的文学功底已开始崭露头角。
1930年季羡林高中毕业,他想找一个能够拿到“铁饭碗”的职业,以便养家糊口,他遵叔父之命,去报考邮政局,想当一名邮务生,但是面试的“老外”没有看上他,结果是名落孙山。无奈之下,季羡林才到北平去考大学。1930年季羡林在北京同时报考了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结果是这两所大学都考上了。选择去哪所大学读书,成为了他一时挠头的难题,这两所大学对他来说,成了鱼与熊掌,何去何从?于是一番艰苦的思考开始了。季羡林认为,北京大学强调“兼容并包”,自由发展,各极其妙,不可偏执;而清华大学则强调计划培养,严格训练。他对清华大学的印象是清新、活泼、民主、向上,考虑到将来有出国的希望,结果他选择了清华园,在这里就开始了他四年的大学生活。入学清华大学后,在选择系别时,他毅然选择了较容易出国的西洋文学系。在清华四年,季羡林旁听了历史系陈寅恪先生的“佛经翻译文学”,选修了中文系朱光潜的“文艺心理学”,这两门都不属于季羡林所学的西洋文学系的课程,但是这两门课程对季羡林影响最大,使他终生受用不尽。在清华园,季羡林还结识了也在清华求学的吴组缃、林庚、李长之,由于才华出众,他们四人被誉为清华“四剑客”,除此之外,他还结识了许振德、李广田、卞之琳、何其芳等一大批好友。
1934年季羡林大学毕业后在山东省立高级中学执教不到一年的时间,又被录取为清华大学与德国的交换研究生,规定期限是留学两年,可是等待季羡林的却是漫长的十年留德生活……1935年8月1日,季羡林离开了济南的家,去北平作留学前的准备工作,8月31日季羡林等一行六人乘火车启程,从北平——山海关——哈尔滨”,又从哈尔滨坐上了前苏联经营的西伯利亚火车,经过中国东北的满洲里、前苏联的莫斯科、波兰的华沙,经过十四天的长途跋涉,他们到达了德国首都柏林。德国柏林是季羡林万里长途旅行的目的地,是他的留学热的最后归宿,是他旧生命的结束,也是他新生命的开始。1935年9月,季羡林进入柏林大学强化和补习德语,不久便进入了哥廷根大学学习希腊文,后来又改为主攻印度学的梵文、巴利文,还学习了英国语言学和斯拉夫语言学。从此,他在哥廷根大学真正找到了自己想走的道路,还结识了对他的学术生涯影响一生的瓦尔德施密特教授和西克教授。然而,对于季羡林来说,在德国老师中,同他的关系最密切的就是他的“博士父亲”——瓦尔德施密特教授,这位教授是他心中一座永远的塑像,也是对他影响最大的一位学者;他的另一位德国老师——西克教授,是他平生所遇到的中外各国众多老师中对他最爱护、感情最深、期望最高的老师,跟着西克教授季羡林还学通了世界上罕见的吐火罗文。
经过两年的学习,1937年季羡林的研究生交换期到了,按照协议,是他应该回国的时候了。然而,他却有国难回,其原因是日本帝国主义在我国发动了“七七”事变,不久,希特勒下令凡是外国人一律不准离开德国,季羡林就这样断了回国的退路。在无奈之下,季羡林来到了哥廷根的一家汉学研究所当起了讲师,一直到回国为止。1938年秋天季羡林拿到了博士论文题目,并用了近三年的时间完成了这篇毕业论文,1941年2月19日他以英语口试“优”的成绩通过了最后一门考试,就这样,季羡林获得了哥廷根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实现了他多年来的夙愿。
1945年10月6日,季羡林离开了他学习和生活了十年的哥廷根,开始了漫漫回国路。他们一行辗转到了瑞士,在瑞士滞留了近四个月,1946年2月2日从日内瓦坐火车到达法国南方港口城市马赛,季羡林在这里平生第一次看到了大海,2月8日又他们又从马赛乘船驶过地中海,于3月7日抵达越南的西贡,他们在这里待了四十多天,1946年4月19日他们又登上了开往香港的轮船,4月25日驶达香港。1946年5月13日,季羡林一行登上了开往上海的轮船,踏上了距离祖国的最后一段旅程,于5月19日到达祖国的土地——上海,并于1946年秋回到了暌别十二年之久的北平。从1945年10月6日季羡林离开哥廷根,到抵达上海,季羡林一行用了近八个月的时间。从1935年8月31日出国留学,到1945年10月6日离别德国,用了十年之久的时间;距离1946年10月6日回到北平,用了十一年之久的时间。
这就是学界泰斗季羡林的漫长求学路!
作 者 简 介
刘景常,笔名“故乡”,山东郓城县人,西安市灞桥区洪庆文艺协会会员,长安柳青文学研究会会员,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职工作家协会会员,《长安》文学杂志副主编,中国著名行走散文作家联盟成员,自媒体《行参菩提》签约作家,著有散文选篇《故乡情.师生情》,现任职于西安思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