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群丨山寺钟声秋意浓
深秋时节,秋高气爽,适于户外远行;蒙泌阳老友相邀,盛情难却,我们一行九人,结伴西行。
渐进泌阳,路变窄,天变低,车速渐慢。恍惚间,车进了山;推开车门时,双脚已踏进了秋的深处。
山区的秋,恐怕要比平原的来得晚一点吧。极目远望,湛蓝湛蓝的苍穹下,大地隆起的腹部,目之所及,沟坎高坡,渠头地边,陵上坡下,高高低低,金黄的颜色耀眼炫目。衰草黄中泛红,匍匐在田头地尾,把悲壮写成了一种诗意。细高的杨树挑着一树金黄,阳光下站成一个盛装的新娘,翘首等待前来迎娶的新郎。高低间杂的灌木似乎拼尽最后的力气,要把生命中即将终结的美好释放出来,或堆积,或站立,不论大小,舒展自由。没有一点点做作,没有一丝丝凄惶;耳边,风拂松林沙沙作响。阳光下,一切显得都很平淡,自然。如果说黄是主色,其间夹杂一二的绿和红起到了衬贴和扶持,显示调和,显示不单调,适宜而自然。我想,一成不变的生活需要这样的点缀。
现在是十一月的中旬,贪图春风和夏阳的鲜花早已收起了花心,谢过了。正是野菊怒放的时候。山间小道,沟边石缝,房前屋后,一簇簇,一颗颗,伸长柔弱而不屈的茎,婆娑起舞,摇曳多姿。溪水哗哗的充满动感和力量的季节已经走远,只留下了丁点的细流唱着婉约,追逝夏日的盛大和欢畅。大的鸟,小的鸟,颜色很好看,不知道名字,飞来飞去地唱着歌。树影斑驳,日头像是从树缝里漏下来,被风搅来荡去,傍晚的山林便染上了一层迷茫,一种意境,让人想入非非。悠扬的钟声时断时续,时隐时现,穿梭于密林、光线和空气,隐隐传入耳鼓,充满诗意和禅意。而此时的内心也静如止水,了无杂念。消去了当世的浮华和喧嚣的纷扰,久久放不下的心扑通一声掉在了心底,安稳极了。一种心情难以言表。
可惜这样的时间不多。
盘古庙会,是泌阳人盛大的日子。地点在盘古山上的盘古庙。这是个隆重的节日,善男信女,老人孩子,大姑娘,小媳妇结伴而来,神色虔诚而庄重。悠扬的钟声回荡在寺庙里,一种肃然和敬重腾腾升起。香炉前,大殿之内跪下一个个只有自己才知道的誓愿,虚幻而真实。“连心锁”排成整齐的长队结成了长链,那些个不知身份的姓名便每天沐浴着阳光雨露,遭受着风吹日晒,变得锈迹斑斑,这倒好,他们真的连在了一起。到庙里许愿意味着种下一种美好,而其后的还愿则代表着一种感激。在这香火缭绕,烟雾袅袅中,人类始祖噷享着天地间后人的顶礼膜拜,把自己的宽厚仁慈怜悯源源不断的赐予自己的徒众,这也算得上一种和谐吧。
到铜山湖去走走,那情境也极好。四面有了铜山的环抱,湖水就像一盏倒进一只青瓷花碗的香茗,浅浅而慵懒,微微散发着清香与雅致。有篷顶的渡船,摩托快艇时时预备在那里,你招一招手,他就来载着你到湖中激情一把。一湖水清得可爱,水浅地方的游鱼,望得清清楚楚,三三两两的闲人或坐或站,扬钩,甩钩,收钩,惬意自如,显得耐心而安稳,不管有没有钓到鱼,绝没有大吵大嚷的声音,耳边浮过的只是湖水冲撞堤岸的波声。天已深秋,太阳下山时,风从湖面来,带来微微的凉意。几天前刚下过雨,沙石的路面微微泛着潮。远处摩托艇疾速而过,在湖面上划出美丽的波纹。很羡慕艇中的那些人。说实话,在这个季节戏水需要点勇气。
转悠到中午的时候,你可以到附近的农家山庄坐一坐,暂时歇下脚步,顺便填补下饥肠。这种农家山庄有很多,几间简陋的石屋,门外的平地里摆张石桌,四散着几把竹椅或木椅。殷勤的主人会首先为你泡上一壶“鸡骨朵”(野草,有安神去火之功效)茶。太阳暖暖当头照下来,全身毛孔开张,脱下略有些厚的外套,伸展一下僵硬的腿,自自然然,清清爽爽,舒坦极了。
菜,必然要点上几个山里的菜来大快朵颐,酸辣的山韭菜,微微泛苦的山芝麻叶,熏得冒油的猪肉,放养的小土鸡,最后再要上一大碗手擀面条。有雅致的还可以要上二两当地酿的“小土烧”。一顿饭胜得过瑶池美酒,山珍海味,琼浆玉液。酒足饭饱,面红耳赤,僵硬的双腿也不再沉重了,身体柔软而轻松。于是陡增了信心,向下一个山头出发。
在这个时候,你所能感受到的,只是轻松与悠闲。外面城市中的那种浑浊的空气,你一点也感受不到。
我时常想,一个人在山间呆得太久了,会变成一个懒人,一个摆脱了世俗纷扰的懒人,一个心灵变得仁慈宽厚的懒人。
我愿意变成那样的一个人。
作 者 简 介
吴群,笔名“舞君”。语文高级教师,河南省首批名师,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著名行走散文作家联盟成员,自媒体《行参菩提》签约作者。有作品散见于《作品》《飞天》《广州文艺》《都市小说》《中文自修》《辽河》《天池》《小小说选刊》《博爱》《散文家》《散文选刊》《河南日报》等报刊杂志;曾获2009全国散文大赛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