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谋士为何爱提上中下三策,而君主偏不选上策?涉及一定心理战
谋士和君主自然都有自己的心思,有一定的心理学的知识。比如曾经有一个商家卖啤酒,他有5元的和3元的两类,但是这两种最终的销量相差无几,可是后来他增加了一种10元的啤酒,导致的结果是10元和3元都销量比较少,5元反而远远超过它们,这是为什么?
增加一种10元的是给顾客一种多的选择,但是也是快速促成他们做出选择,如果只有两种,他们一般会考虑是选择贵的还是便宜的,反而更加的犹豫不决,可是这时突然增加一个10元的,使得5元成为中间的价格,一般人的心理是我虽然买不起贵的,但也不至于喝最便宜的吧,于是大部分都会选择中间的5元的。
回到题目中谋士为何总是热爱提上中下三策,我认为也是有多种原因。首先不可否认他有些炫技的成分在内,毕竟谋士的权力大小,在于君主对于他的信任程度以及喜爱程度,春秋战国时期一些大家族非常热爱圈养门客,一时间门客众多,但是多就导致竞争激烈,可能有的人一生也得不多家主的重用。
而鬼才郭嘉曾经给曹操提出十胜十败论,这个论断促使他立刻做出决战袁绍的举动,而郭嘉自然成为大功臣,同时郭嘉也靠着这十胜十败论扬名立万,多年之后他的这篇文章依然被很多人所赞叹。并且郭嘉将几种原因摆在曹操面前,让曹操自己决定,而不是用命令的口气让他作出决定,也缓和和君主的关系。
再者有推卸责任的意图,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任何聪明绝顶的谋士也很难斗得过天,所以他也许能够预测战争的发展方向,但是也许无法左右战争能否胜利,毕竟影响战争胜利的因素太多了,战场的形式瞬息万变,指挥官的领导,士兵的英勇程度都是重要因素,而如果战争失败了,恐怕需要问责,谋士也许是第一个被喊话的。
但是谋士曾经给出过三个策略,可是君主只用了一个,其它的都未曾尝试,也并不能够说明责任人在谋士,毕竟最终的决定权是在君主这里,所以谋士此举有推卸责任的企图,甚至是为保命提前做好准备。
还有真正的谋士确实需要提供给君主多种选择,毕竟战场的形式真不是一成不变的,你需要多方考量,但是一个锦囊妙计很难包含全面,所以确实需要其他的一些计谋与之相互补充。而至于最后选择哪种,让所有人一起讨论得出最佳选择。
如当时诸葛亮给赵云便是好几个锦囊妙计,首先去江东大肆采买,并且宣传刘备要迎娶江东的孙尚香,如果遇到江东扣人该怎么办,应对孙权,周瑜都有一套完备的计策,确实诸葛亮堪称多智近妖,他将每一步都算的分毫不差,而最终刘备也平安归来。
而至于君主为何不选上策,也是多种原因。首先《孙子兵法》中讲求其上,得其中,而求其下,则必败,意味着并不是你选择上策就一定会有完美的结果,可能往往事与愿违,达到不了最初的结果。而不思进取,自然也会失败。而且兵法中讲最上面是伐谋,最下面是伐兵,攻城之战,是逼不得已的选择,真正厉害的是不战而屈人之兵。
君主他也明白,谋士所谋划的并不一定都会达到意料中的效果,所以对于他们来说上策也许不如下策甚至都不如中策,对于他来说这只是三条计谋,不分先后。但是上策往往是比较保险的,因为他可能考虑得比较全面,所以会顾及很多,并且即便胜利,所达到的效果也不足以让君主满足,而且有些君主为了彰显自己的能力,偏偏不选谋士的上策,因为他不想自己被他人安排。
而下策和中策也许是带有一定的冒险精神的,但是其背后的胜利却足以使君主敢冒险,一旦成功,霸业可成。其实有冒险和进取精神的君主往往可以做大做强,反而那些追求稳定,平安度过此生的,最终都会被提前淘汰。比如东汉末年,荆州刘表,益州刘璋,汉中张鲁等等,反而曹操,刘备异军突起,尤其是刘备从最初三人到最后建立蜀汉,其中几次失败都没有使他放弃他那冒险精神,不顾诸葛亮反对,起兵伐吴,因为一旦吞并吴国,距离一统天下又进一步。
还有袁术,很多人说他是一把烂牌却最先叫了地主,东汉末年前期他的实力还是非常不错的,相较于袁术,他四世三公的名义似乎更正一些,但是他从孙策那里得来传国玉玺之后,便打算继位称帝。这时袁术的第一谋士阎象极力阻止,并且也说出几个谋略而这时绝非最佳时机。
可是袁术却说先生你看我如今已经年过半百,如果不继承大统,恐怕有生之年再也实现不了了,所以君主还是有些侥幸心理的,袁术也明白这时绝非最佳时机,但是时不我待,如果成功了他便是千古第一人,结束乱世的英雄,这足以使得他敢冒险。
总结
谋士的几条计谋竟然也涉及到了心理因素,伴君如伴虎,他们需要预测未来,同时也需要预测自己的安全,毕竟助主公成就霸业,扬名立万,是他们的愿望,可是保住性命却是最根本的。而君主又何尝不是一样的道理,也许也明白谋士的上策是为自己好,但是也许就是想要赌一把,心存侥幸,不想被他人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