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读#435《许三观卖血记》

世界是一本书,共享阅读之乐

今天是小一大书建群的第715天

#早读#435  2017年4月12日 周三

一、图书简介

与《活着》一样属于余华尝试转型的作品,没有《活着》那样让人揪心,也没有他曾经的作品那样“先锋”,但是正是对于“先锋”的摆脱使得他的作品真正成为了经典。很多人认为《许三观卖血记》是余华最好的小说,个人不太认同,因为其中还是掺杂了作者对于人物的太多怜悯。

二、作者介绍:

余华,1960年4月3日生于浙江杭州,当代作家。如果他作品多一点,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也许就不是莫言了(玩笑话,获得诺奖的文学家水平很高,但诺奖的颁发不止考虑文学水平。)

三、精彩节选:

许三观一觉睡到天亮,醒来时觉得浑身酸疼,这时候许玉兰已经出门去炸油条了。许三观下了床,觉得头疼得像是要裂开来似的,他在桌旁坐了一会儿,喝了上杯水。然后他想到根龙了,都不知道根龙怎么样了,他觉得自己应该医院去看看。

许三观来到医院时,看到根龙昨天躺着的那张病床空了,他心想根龙本会这么快就出院了,他问其他病床上的人:

“根龙呢?”

他们反问:“根龙是谁?”

他说:“就是昨天脑溢血住院的那个人。”

他们说:“他死了。”

根龙死了?许三观半张着嘴站在那里,他看着那张空病床,病床上已经没有了白床单,只有一张麻编的褥子,褥子上有一块血迹,血迹看上去有很长时间了,颜色开始发黑。

然后,许三观来到医院外面,在一堆乱砖上坐下来,冬天的风吹得他身体一阵阵发冷,他将双手插在袖管里,脖子缩到农领里面。他一直坐在那里,心里想着根龙,还有阿方,想到他们两个人第一次带着他去卖血,他们教他卖血前要喝水,卖血后要吃一盘炒猪肝,喝二两黄酒……想到最后,许三观坐在那里哭了起来。

四、悦读者荐:

余华无疑是当代中国最优秀的作家之一,作品以描写现实著称,其中有两部重要作品,《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活着》曾经被张艺谋改编成电影,而《许三观卖血记》由于敏感的内容不能在国内改编(韩国改编电影《许三观》2015年1月上映)。如果单纯比较这两部小说,难分高下,给优秀的小说排名毕竟是荒唐的,但以个人观点,《许三观卖血记》还有一个方面比不上《活着》,就是对于生命的解读,相较后者,前者带着作者对于角色的深深怜悯,以至于给许三观安排了可以寻求保佑的神。

余华的小说是现实主义的,作品中不应该出现“神”,可《许》中偏偏就有这样一位李血头,成了许三观的神。

神是什么?不同民族、不同宗教定会给出不同解释,但不管这些解释有何不同,对于中国人来说,“神”都有一项必须的工作——“保佑”。在虔诚的宗教徒心中,神是一种客观存在,所以基督教中才会有亚伯拉罕献祭以撒的典故,而在中国众多无神论的大众眼中,神是一个做生意的对象,我给你祭品,你给我保佑,这样的心态就可以解释各大寺庙“抢头香”时人山人海的景象,我争先恐后给神祭拜,而神保证我一年万事如意。

回看李血头和许三观的关系,许三观用血和各种礼物作为祭品,而李血头以救命钱作为回报。仅以这样的交易关系就说李血头是许三观的神是不合适的,比如商人也是这样,但一次次的交易,甚至冒受处分的危险接受许三观的祭品,那就是如神一般了。如果用现实主义的观点解读,很可能是文革中各种管理制度缺失,使得李血头有机会在不受任何管制的情况下,肆意妄为,但从许三观的角度上来说,李血头奄然已经成了保佑他的神。

在残酷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小人物要么消亡,要么被变态心理控制成为畸形的造物。许三观竟然能保持着相对平和的生存状态,概因为作者对于他的怜悯,让他信仰了一位还算不错的神,虽然和别的神一样喝血、吃肉,但他起码会对献祭有所回报。当特殊的时代结束,李血头不在了,许三观又遭遇困难,就不得不去寻找新的神,甚至还在寻找的过程中教导两个青年如何献祭。

作为信仰的神是可敬的,作为交易对象的神是可怕的,他嗜血、贪婪,在交易不划算时无情的抛弃信众,好在许三观在小说的结尾处,找到了自己的信仰,离开了神。人,最终还是信了自己。

悦读者早安,周三黄色能量日快乐!

作者:戊然  他认为书籍如世上的盐,活着总需要点儿咸味;他认为阅读能够抵御孤独;他认为要多读贤书,多说闲话,为平淡的生活添彩。他是一本活得认真,过得率性的书。

责任编辑:MM豆 一年阅读300本左右图书;五色时间元理论的提出者、践行者和传播者;她是一本希望每个人都能透过鲜花看世界的书。

【栏目名称】早读

【栏目缘由】一日之计在于寅,一生之计在于勤。

【栏目内容】早读者联盟的悦读者每天早上与大家分享一本好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