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辈分享:优秀编码员必须经历的成长过程,你到哪一级了?
▼▼▼
怎样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编码员?
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以及DRG/DIP,使得病案数据与首页价值被发掘与利用,病案编码工作的重要性,逐渐被推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在这些因素作用下,编码员本身也主动或被动地意识到了自身所从事职业的重要程度。
在这一背景下,过去犹如“一潭死水”的病案编码行业也开始焕发生机,越来越多高学历的新人入行,病案前辈们也抓住一切机会去学习、培训。只是,作为医学的一个分支,病案编码所具备的专业性和复杂性,抬高了它的入行门槛。
给一个疾病诊断和手术操作进行编码或许容易,但若想成为一名优秀的病案人,这还仅仅只是“入门”。
我们将病案人分为四个层级,来看看你目前处于什么阶段吧!
一级,能够根据疾病诊断和手术操作,准确选择主导词,并在ICD里熟练查找,核对编码。
二级,在熟练掌握上一级的基础上,熟悉病案信息学以及ICD编码规则;学习相关文件,了解行业最新政策和动向;“文件至上,课本次之,ICD规则再次之,杂志观点再次之,最后空白区域自制统一合理的规范”,形成这样的学习思路。
三级,需要了解医生诊断和手术操作的依据是否合理,不要质疑医生,以多沟通为主;结合编码或者扩展码的分类轴心,以及诊断依据,找到更为规范的疾病诊断和手术操作名称。切忌不要让医生编码,医生编码错误率很高,由编码员更正后,不知道原诊断和手术操作是什么,很容易错上加错。
四级,作为编码员,不止要懂计算机,还得会统计、系统运用、编程。如果只会编码不会统计,数据就不能得到很好的利用。统计的作用还在于,能发现日常工作中的不足,必要时可以利用不同的扩展码表示不同情况,以达到最终的统计目的,从而使编码水平更上一个台阶。如今很多应用程序都是一键生成数据,有谁去核对过数据的准确性?如果出错了,问题出在哪?这就是为什么编码员也得了解编程知识。了解了才能知道什么数据可以由计算机一键完成,什么数据不准确,不准确的原因是什么,怎么和工程师提要求去完善信息的准确性,从而发挥编码和首页数据的最大价值。在医疗行业不断发展的当下,熟练运用信息系统是新时代病案人应该具备的素质。
以上四个级别,一级是基础,工作一年内就应该熟练掌握;二级是在基础之上的提高,掌握基础后利用最短时间来提升;三级是业务能力的建立,通过这一层次的熟练程度,可以判断出编码员的水平;四级是业务能力的强化和升华,建立在前三级的基础之上,数据质量提升,医院长远发展,都离不开这样的人才。
针对这四个层级,大家可以进行“横向对比”,看看同科室的病案编码员们,各自都达到了什么样的层级,找到自己与别人的差距;也可以进行“纵向对比”,分析自己目前处于什么样的水平,前面的层级,基础是否都扎实;后面的层级,如何才能早日到达。
如果你对病案编码这份工作有追求,有热情,有期望,就不应该仅仅把它当作一份工作,它应该是一项事业,一个理想。那么,你要做的,就不只是“编码”这么简单。
希望这篇分享能给大家一些启发和帮助。
你所选择的层级,与你目前的状态,是否相吻合?欢迎留言区讨论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