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保社工服务的“加减法”| 广西社工扶贫实务

2016年9月10日,由民政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首届中国-东盟社会工作论坛在广西南宁举办。本次论坛依托“中国-东盟博览会”平台发起,以“社会工作与扶贫济困”为主题。随后,广西佳和社会工作中心对今年实施的低保社工服务进行了案例梳理。

案例背景:

社工在3月第一次需求调查统计数据显示:横县城镇低保中残障人士约有238人,占城镇低保人数的23.5%,13.1%的低保户子女不希望领取低保金。

基于这两组数据,一方面,项目配备一名专业康复师,对具有社区(居家)康复潜力的残障人士进行筛查和初步评估。根据康复师入户筛查和评估,90%的残障人士可以通过社区(居家)康复获得功能改善,与此相反的是90%的残障人士灰心绝望的表示拒绝或放弃接受社区(居家)康复服务。

另一方面,项目开始筛选高中(高职)至大学本科,年龄16~20岁的低保子女,通过提供职业规划和志愿者服务互助小组,为即将进入社会做好“身心社”准备,尝试切断低保“代际循环”。

低保家庭社工服务的两条服务线应运而生:

案例1

中风致残个案月叔——“顶梁柱”的回归

月叔(化名),56岁,离婚,独居,儿子在外地读大学,与社工接触时为肢体贰级残。

近年来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致残的人数呈年轻化发展。在本案例中,月叔1年半以前当保安时中风后瘫痪,后由姐姐料理生活。卧病在床一年时间,他曾经几次想自杀。2016年初可以站立,但是右侧手和脚偏瘫,站不稳,需扶物方能平稳在房间里走动。

图为2016年6月月叔抬脚走路需要扶轮椅才能走稳

今年6月份,社工跟康复师第一次入户,询问月叔是否愿意接受社区康复。月叔婉拒:“医生说要做康复,但是我没有钱去医院。”康复师指导月叔,月叔不情愿做:“大医院的医生我都看过,我好不了”。

图为月叔对康复师的“激情指导”半信半疑

经过社工评估,月叔的认知是:只有有钱去大医院才有可能“治得好”。根据皮亚杰的基模概念,社工发现这个认知基模普遍存在于低保残障对象中,正是这一现象使社工需要先介入服务对象的非理性基模,个案才有可能接受康复师服务。

第一阶段   打破非理性基模,建立理性认知

1、社工在“倾诉后期”打破月叔的“大医院+金钱=康复”非理性认知基模(而非“倾诉前中期”打断月叔的话),建立新的理性认知:“大医院+金钱≠(不一定等于)康复,社区康复+意志=(可能等于)康复”。(注意只能说一次新的理性认知,不能重复,重复技巧在月叔安全感未建立时容易引起反对跟拒绝。)

2、社工对月叔进行风险告知和列出选择:两年前出院的医生的康复计划适用于瘫痪阶段,不适用于可站立阶段,造成右侧偏瘫肢体康复停滞。月叔可以选择重新到医院评估,采用医生新的康复计划,或者可以尝试康复师的康复计划。

第二阶段     巩固理性认知阶段

根据PDCA“戴明环”,在行动中巩固新的理性认知。

1、P----plan(计划):社工跟康复师沟通“康复动作清单”和每日康复日程,由易少开始,按照长者体能和理解能力设置进步阶梯,进步阶梯由康复分目标组成。

2、D----do(行动):月叔做康复记录,记录进步。

3、C----check(检视):社工与月叔定时(每两周)进行康复阶梯回顾功课,社工按照中风后遗症患者的记忆短等特点,运用照片的形式给月叔提供可视化可存储的回顾功课。

4、A----act(改进):推广回顾功课的成功经验,巩固理性认知。

图为社工运用照片的形式与月叔进行“回顾功课”

第三阶段    渐退阶段

在月叔熟悉康复日程和回顾功课后,社工开始服务渐退:

1、延长入户服务间隔时间。

2、留下社工联系方式,把联系主动权交给月叔。

图为2016年10月27日结案一个月后社工入户回访月叔

社工回访月叔时,月叔出入家门自由,右侧偏瘫脚步态稳,可以经常走出家门去买菜和别人聊天。右侧偏瘫手五指肌力基本与同龄长者差别不大,但是肌耐力仍不足,所以月叔仍然需要坚持社区康复,提高肌耐力。至此,月叔可以尝试做回保安工作。

社工在个案中使用“加法”,架构理性认知,打破低保对象的身障困境,使其重新回归普通人的生活。

中风致残的个案近年来有年轻化趋势,许多正值中年“顶梁柱”的人因中风而瘫痪,家庭破裂等。此案例运用的社区康复模式适用于因残致贫的城镇低保对象的社会工作服务中。

案例2

低保家庭子女的社工介入——小芸如何成为“别人家的孩子”

小芸(化名),19岁,孤儿,跟“奶奶”一起在船上生活,现在北京某大学读大二,养老护理专业。

当社工向其他低保家庭家长谈起小芸的暑假时,很多家长的第一反应是“那是别人家的孩子。”(中国家长习惯把“乖”的孩子统称为“别人家的孩子”)

社工第一次见到小芸时是7月暑期,下雨后,通往江边的泥路有些滑,小芸与“奶奶”“哥哥”共同生活在路尽头的船上。

图为小芸生活的小船

“你看到这条船时脑海的第一反应决定了你的服务成效”这是我的督导给我的记忆最深刻的一句话。我的第一反应是问小芸:“暑假你有没有考虑过打工?”当时,小芸的回复很干脆:“想去南宁,横县找不到工作,在家待得慌。”跟小芸一样,低保家庭子女挣钱养家的压力来得比同龄人早,他们需要面对压力而调适。

根据抗逆力理论,抗逆力能够帮助人与不良的环境互动,把压力转化成正面的力量,这种力量是生命与生俱有的,不需要培育,只需要重构。在此个案中,社工做的是小芸的抗逆力重构。

抗逆力需要“重构”,不是“构建”的,因为抗逆力是与身俱来,所以不需要“构建”出新的,而是需要“重构”,对同一压力事件重新构建抗逆力。在本案例中,一直困扰小芸的压力事件是挣钱。

理论上,抗逆力重构分为三个部分:I HAVE(我有),I AM(我是),I CAN(我能),在本案例中主要介入I CAN重构。

一、I CAN重构第一步  环境操控

1.环境的匹配

社工在南宁市为小芸寻找暑假工作机会,但是由于小芸只有一个月,时间过短,无法匹配合适的工作。于是社工为小芸寻求企业爱心会的助学款,用这笔助学款转化为小芸在社区服务的工作补贴。社工根据小芸大学的老人护理专业的优势,将小芸匹配到社区长者服务中。

2.建立抗逆力重构模型

根据抗逆力理论,重构抗逆力的常规途径为“4C”,包括胜任力(Competent)、爱心(Caring)、贡献(Contributions)和乐群(Community),社工根据4C制定对应的服务模型。

二、I CAN重构第二步  为压力找到界限

根据抗逆力重构模型,小芸开始社区长者探访和记录长者口述故事。小芸在最后一天的收集长者故事时,小芸表示:“我还想去李爷爷家,他是出生在抗日战争时期,才几个月父母去打仗再也没回家……”

在记录长者的口述故事中,小芸逐渐明白压力是有时间界限的,挣钱的压力在她的整个生命中只是其中一段。清晰压力的界限让小芸更明白将来的生活目标,将压力转化成力量。

三、I CAN重构第三步  互助环境操控和渐退

根据抗逆力重构模型,小芸加入横县义工小组,小芸老人护理“专业范”使其在横县义工小组逐渐成为领袖。

横县义工小组是由低保家庭子女组织而成,社工用“义工小组”的名称去掉“标签”,操控出安全的互助助人环境。在其中一名组员希望高中参军时,小芸建议他上大学再参军,迟一年参军对他的发展更好。

社工在义工小组形成每周固定的服务时间后减退,由其自行组织和分工义工服务。

图为小芸在为横县义工小组讲解长者探访的技巧

图为横县义工小组合照

回想起初次见到小芸时督导的那句话:“你看到这条船时的第一反应决定了你的服务成效。”如果当时我第一反应是她需要钱,那么就没有后来跟她一起为压力做“减法”,她也不能成为“别人家的孩子”。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