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雪清竹:论诗之十 评诗七则

满江红   写怀

江河怒嘶,黄鹤下。

溯雨潇潇,瘟神降。

沧海横流,壮士满豪。

一方有难众方援,众志成城誓擒魔。

铁石志,逆行报国心,诺无悔。

此半阙《满江红》也。且未按平仄填写。须知填词填词,便是按照平仄填写。但尚未登门入室时候,不妨也可以依样画葫芦,做一下文辞方面的练笔。开篇写激烈之景,奠定全诗基调。《满江红》本身也是一个声情俱壮,慷慨豪放的词谱。

江河怒嘶,黄鹤飞下。此黄鹤是“仙人已乘黄鹤去”中的黄鹤呢?还是“此地空余黄鹤楼”中的黄鹤楼下?不得而知,但已指向了传统意象中的江城所在了,只见雪涛翻鹤羽,怒浪夹悲啼。

溯,1  逆着水流的方向走 。2  追求根源或回想。

例如在《诗经》《蒹葭》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所以溯雨潇潇,是说逆着雨滴的方向吗?瘟神从天而降。用词很是大胆,古今没有人这样说,您是第一个。因为这个“溯”是个动词,它不是形容雨的。如果是“朔”,指北方,是形容雨。但北方冬天不会下雨,是朔风,朔雪。

“ 沧海横流,壮士满豪”,“满豪”,这个自造的词显然不符合口语习惯,这也是很多诗词新手常犯的错误。作者或许是想表达“满腹豪情”,或者“充满豪情”。但诗词是一字一意。“满豪”,就是一个“满”一个“豪”直接相加,等于什么呢?无法理解,我们也从不这样说话。

“ 一方有难众方援,众志成城誓擒魔。”这个句子写得水准很高。因为它从一到众,从众到誓,众志归一,波澜壮阔,非常地开合有力!有一气流贯之妙。

“铁石志,逆行报国心,诺无悔。”逆行不知从何谈起呢?报国心是堂堂正正的,不需要逆行,若说逆行,都是与正统思想相背离,比如逆子逆臣。

虽然只有半阙,但有豪情壮景,可圈可点。

七律   对花吟怀

文|海天一色

二十年前植嫩芽,春来春去发枝花。

喜愁对语开心境,起落无言沐月华。

雨骤雪寒独怨夜,山高路远倍思家。

古今多少悲秋客,只见情缘不见他。

此花为何花,作者不欲言,二十年前种,春来每鲜妍。首联是大家手笔,简洁生动,从回忆手植嫩芽,到每逢春来,花亦不繁,枝花而已。岁月深长,花开如始,已经暗含了深情在不言之中。

颔联“喜愁对语开心境”,无论喜愁之事,皆对之细语,如挚交,如亲眷,花如解语,心境顿开,这是何等的情意啊! "起落无言",却似乎不是对得很工整。喜愁句是写人,起落句是写花。可能作者想写“开落无言”,“开”字和前面重复了吧?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就要对比一下两个都要用到“开”字的地方,哪个是可以替换的?哪个是不可以替换的?显然,“开落无言”更重要,一旦换成“起落”,就不是形容花儿的词了。那么“开心境”就要换一个平声字的动词。如“宁心境”“宽心境”“安心境”“愉心境”等等,作者可以多想想。

颈联”雨骤雪寒独怨夜,山高路远倍思家”。雨骤雪寒之夜,肯定如念知己一般担忧着花儿飘摇摧残之苦,怨夜之情已经包含在雨骤雪寒这几个字里面了,不需要再格外点出,作者应该开始想象花朵的情形,而不是写自己。后一句很好。

尾联“古今多少悲秋客,只见情缘不见他。”前一句感慨颇深,后一句似乎令人费解。“悲秋”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非常典型的语境。宋玉是千古悲秋之祖,他在《九辩》中写道:“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从此悲秋成为后世文学作品中不断重复的主题。可能作者另有别悟,但是一时没有组织好语言吧?请恕笔者愚鲁,无法读懂这一句。这两句似乎要否定古今悲秋之客,那么一定有像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这一类奋发之情想要借花儿寄托吧?假如把这一句组织好,这个尾联也是非常精彩的。因为前面的感情起于平和,长于深挚,忧于雨雪别离,最后非常开阔而有力地告别缠绵悱恻,几乎要乘风而怒飞了,却忽然折翅挂下来,冲进云里雾里了,呵呵。

这首诗的作者我虽然不认识她,单从诗里面,感到她的水平已经上升到一定高度了。四联八句之间层次井然,通风通气,骨骼疏朗,风度宛然,只是在某些关节上还没有打通。在风神上已经靠近唐诗的韵味了。

教训

伤疤好处血痂煎。冠状魔云罩楚天。

此恨惊心当自省,横生报复过应鞭。

您这首诗的用意是非常好的,顾我流辈同仁,罕能有此见解。只是表意应该进一步清晰,以及语言的美感上要进一步加强。作为初稿是很好的。谁都不可能一下子把诗写到位,推敲和修改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一首诗写完之后,只要我们知道从哪些角度寻找问题,就可以通过反复修改,达到更完美的程度。

您是要把非典和这次的肺炎结合起来,写一篇关于如何对待“教训”的作品是吧?诗的字数有限制,不可能讲得周到,我们可以在题目里把没有说全的话补充完整。比如这首诗的题目可以改为“忆非典并痛新冠之教训”诸如此类。

“温柔敦厚,诗教也”,写诗在艺术上,要蕴藉含蓄,太过凄惨的景象如果不是为了写一种很绝决的心境,最好要避免一下。比如“血痂煎”,血淋淋地让人无法直面,因为这样的字眼会唤起人的本能的那种晕血的刺激,产生不适的感觉。但也并不是“刘郎不敢题糕字,虚负诗中一代豪”,写“血”的诗人也是很多的。比如岳飞,“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豪气冲云天啊!比如鲁迅"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对吾祖轩辕黄帝的深情至爱,要以血相荐,真正是一个炎黄子孙的泣血真言!还有辛弃疾的《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以及香妃冢上碑刻中的“郁郁佳城,中有碧血”等。

所以“血”是一个分量很重的词,要有相应的感情才能用得起。古人把“血”也写得那么美,那是因为已经变成了抽象的血了。在这首诗当中,说是“血”的教训并不为过,只是作者笔下的血还没有离开具象,还没有上升到抽象。所以前后的语言要配合好,塑造出一个充满美感的境界下去运用,效果才会好。

再来看一下这首诗:

伤疤好处血痂煎。冠状魔云罩楚天。

此恨惊心当自省,横生报复过应鞭。

为何恨?“自省”该如何自省?那么题目中的“教训”也就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按佛家,道家的理解,所有的瘟疫,海啸,地震都是来自于人类的共 业(此处省略若干字,以防发不出去)鲁迅说,"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好吧,原来我把它改成“忘如前”,还是要保留鲜血,以供直视,否则拿什么来“惊心”呢?

拙而改之,仅供参考:

伤疤好后血重鲜,冠状魔云罩楚天。

此恨惊心当自省,莫闻活煮又生煎。

春雨感怀
文/夏之郎
一夜惊雷响万家,关山洗尽旧铅华。
亭园草润酣春雨,柳岸莺啼唤杏花。
举目云边飞紫燕,临窗日里待红霞。
人间二月芳菲好,只恨清腮罩薄纱。

“一夜惊雷响万家,关山洗尽旧铅华。”很见功力,出手不凡。首联紧扣题目,一夜春雷,为何是响万家呢?因为惊动了万家中的人们。想见关山河岳,一经盥洗,容光焕发,暗寓着必将呈现倾国倾城的绝色容颜。这是一个伏笔。但是作者似乎没有意识到,因为后面没有找到照应的地方。洗净铅华,是一个比喻,把关山比作美人。写春雨,但是落脚点在万家和关山,多么大气!这首联是全诗里面最精彩的。

颔联和颈联都写景,只有“亭园草润酣春雨”写到了春雨,其他似乎都和春雨无关,也和“感怀”无关。实际上题目确定了,内容就要全部围绕着题目来写。所以需要做一些修改。比如把“唤杏花”改成“湿杏花”,就能看到春雨的影子了。写亭园的草,不如写池塘的草,因为池塘的草更有名气,懂诗的人就能看得出你在用典,不懂的人也觉得美。李白的偶像南朝谢灵运,他写过“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是非常有名的一句诗。当然亭园一样也是很好的。

第三联是起承转合里转折的一联,但是作者也是没有意识到,没有转的痕迹。偶然见古人写七律,中间两联皆是承,尾联前一句转,后一句合。作诗须有章法,章法合乎规矩,则次第井然。前两联写”春雨“,按说后面该写感怀了,或者照应前面,洗尽旧铅华,那么应该看到新妆容。都是可下笔处。所谓感怀,也要明确是什么样的感怀。可能是因为这是一首命题诗的原因吧,所以诗人的感情有些”为赋新词强说愁“。

为什么我说这是命题诗呢?因为此时节刚过立春,再过几日才到雨水。诗里的景象并不是就地取景的。在出土的殷商甲骨文中,人们发现了二十四节气中有”启蛰“而非”惊蛰“的记载。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在汉景帝时候,为了避讳汉景帝刘启的名字,启蛰被改为惊蛰。东汉时期,又将启蛰与古雨水、古谷雨与古清明的顺序进行了颠倒。在年度周期律中,天地是历经立春、启蛰、雨水、春分、谷雨,而后进入清明。为什么一定要先启蛰,再雨水呢?蛰的意思是动物冬眠,藏起来不吃不动,龙蛇都要冬眠。到了启蛰那一天,龙才会醒过来。中国的文化就是一部龙的文化,是诞生在慧识悊学文化的前提下的。古代就有”隐有龙之蛰藏,显有蛇之蛰伏“的说法。同时中国的文化是有连贯性和统一性的,只有启蛰,龙醒之后,才可以龙行雨施,所以接下来的节气才有可能是雨水。汉儒们人为地颠倒惊蛰和雨水节气的先后次序,违反了天地自然五运六气的运行规律,错时乱日,对社会发展和人们身心健康都造成了恶性影响。今天我们应该为民族文化正名,立春之后是启蛰,启蛰之后是雨水,不要再错下去了。现在是立春节气之中,还未到启蛰,潜龙们都还在睡梦之中呢。所以这是命题诗。

父母恩

文/邹谋勇

双亲抱憾皆辞世,子女琼江泪染裳。

严父拉车朝暮短,慈娘煮饭暑寒长。

迎霜沐露持铮骨,睦友和邻秉善良。

仰止高山荣后裔,宜居胜境享安详。

这是孝子之诗,这是仁者之诗,言为心声,我们在阅读这首诗的时候,也能感受到诗人的淳朴善良的天性,感受到仁厚安详的气息抚慰着我们的内心,这是作者传递出来的正能量。邹老师与笔者素不相识,但是他常常热心打赏,因为给笔者打赏的人寥若晨星,所以笔者也特别感激。作为一个出身蓬门的文人,笔者为了学习而抛弃俗世一切干扰,宁愿过着艰苦的日子,才能够有今天可以为诗友们奉献一点力量,但有点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所以邹老师的诗我一定会好好地看。

琼江,地处四川盆地中部,点出地理位置。首联开门见山叙述家事,”抱憾“,”泪染裳“,写出了与父母之间深厚的感情。看似平淡,实际上并不平凡,因为里面有真诚的感情,立刻化腐朽为神奇,使平常叙述的语言点石成金了。唯一觉得不对劲的地方是“子女”二字,好像古人一般用“儿女”吧。查了一下,子女的意思是1.男和女。2.美女;年青女子。3.儿女。儿女的意思是指一种家属关系。即:儿子、女儿。一对比就明白了,还是要用“儿女”更恰当一些。

颔联对仗工整。只有认真的态度才能做到,因为认真的人,走心。回忆和严父慈母共同的生活,语言朴素,质朴,这是对父母恩情的细节上的刻画。

颈联有词不达意之处,而且两句对得也不工。迎霜沐露持铮骨,结合“迎霜”和“持铮骨”,就可以了解到作者想表达的应该是,迎着尘世的风刀霜剑,保持一身的铮铮铁骨。所以很显然“沐露”这个自造的词不适合。不如直接改为“风刀霜剑持铮骨”。这个词来自于林黛玉《葬花词》中:“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是不是有一点点共通之处呢?移花接木拿来主义了。

很多人不知道什么叫老干体,所以总是不知不觉写出像“睦友和邻秉善良”这样的句子,我想像这样毫无形象,干瘪讲道理没有灵气的句子就叫老干体了。“严父拉车朝暮短,慈娘煮饭暑寒长”,这样的句子也是好的,别看它很朴素,但是它有内容,它有人物主体,严父慈母;有讲做什么,拉车煮饭;有时间,朝暮,暑寒;有对时间的形容,短,长。内容多么丰富!要修改这一句的话,就要结合“风刀霜剑持铮骨”,的句型结构,再结合“睦友和邻秉善良”的内容,重新思考。在思考的过程中,必须环顾题目,也就是主旨,还有写过的前几句的内容,不要忘记过去,列宁说,忘记过去就等于背叛,否则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在重新写这一句的过程中,前四个字是可以原封不变的,但后三个字一定要具备形象,在写之前,必须先查“七阳”韵里的字来想。持铮骨,找到了“肠”字可以和“骨”对。如果实在想不出什么词是仄声的形容词,可以百度“肠组词”,要找在前面,在中间,在后面这个页面进入,看起来比较清晰。找到“热肠”是非常合适的。再看“睦友和邻”它是两个动词在前,与“风刀霜剑”是两个名词在前不同,必须调换一下,这一句就变成“友睦邻和秉热肠”。结尾两句也很适宜的。全诗改为:

父母恩

文/邹谋勇

双亲抱憾皆辞世,儿女琼江泪染裳。

严父拉车朝暮短,慈娘煮饭暑寒长。

风刀霜剑持铮骨,友睦邻和秉热肠。

仰止高山荣后裔,宜居胜境享安详。

武汉立春

李汉初

阴霾肆虐鄂中天,疫染龟蛇啼鸟闲。

涤荡尘埃春雨起,花芳指日漫人间。

(龟蛇:指武汉长江北岸的龟山和南岸的蛇山)

这首诗写得很不错。只是“阴霾”是用来比喻疫情,阴霾本身并不会肆虐,阴霾是笼罩鄂中天,肆虐的是瘟疫。所以这一句是拿比喻的喻体当成了本体。比喻句的本体是指被比喻的事物,而喻体是指打比方的事物。一般有本体、喻体、比喻词的句子就叫比喻句。所以这一句的动词要换一个,比如“密笼”“封锁”等。

“疫染龟蛇”这是妙笔,得益于作者对武汉地理形势的了解,用龟蛇来代指武汉,所以它是一种“借代”的修辞方法。什么叫做借代呢?借代是一种说话或写文章时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的修辞方法。被替代的叫“本体”,替代的叫“借体”,“本体”不出现,用“借体”来代替。

所以后面就不要再写啼鸟了,啼鸟降低了龟蛇的借代意义,把龟蛇变成真的动物了。而且这啼鸟在做什么呢?它在悠闲地唱歌呢!虽然在某种程度上似乎也象征了部分人,毕竟和这首诗的主旨背离了,所以还是删掉吧!后面最好是对龟蛇山的描写,但是要写出龟蛇或者龟蛇山的变化,渲染悲凉氛围。后两句很有立春气象,写得生机勃勃,颇有气势,全诗气场一下子扬起来,是令人击案称赏的妙句,给人带来美好的憧憬和希冀。

为三位白衣战士赴鄂壮行

壮士从军谁为名,只因胡马犯江城。

金戈奋起朱穷寇,铁甲磨消捣鬼兵。

别泪深知身许国,离情化作步催程。

同心誓把毒妖锁,但愿良驹不出征。

看到这首诗题目的时候,我搜索了一下“白衣战士赴湖北武汉”,结果迎面而来是一行行令人感动的标题:宜昌市6名白衣战士奔赴湖北武汉支援,辽宁137名白衣战士出征武汉,宝鸡市8名白衣战士今晨奔赴武汉,山东138名白衣战士30个小时集结完毕奔赴武汉,兴义市医院第三批4名白衣战士奔赴武汉,浙江400名白衣战士奔赴武汉,各个高校如北京大学,吉林大学,复旦大学等也派出数百白衣战士奔赴武汉,数不胜数,令人震撼!

那么这首诗的意义就不单单是歌颂“三位”,而是全国各地成百上千勇于承担使命,无私奉献的医护人员们,他们的精神太可歌可泣,感天地,动鬼神!所以这首诗的意义也是非凡的,诗人别具怀抱,没有仁慈大爱心,也决写不出这样的诗来!

第一句“壮士从军谁为名”,这是一个问句,显然不够铿锵有力,斩钉截铁,因为这是一首类似于《从军行》之类的诗歌。《从军行》是汉代乐府《平调曲》名,内容多数写战斗生活。王昌龄,王维,李白等人的《从军行》都非常精彩。所以要把这个问句更改为肯定的句子:壮士从军不为名。

第二句“只因胡马犯江城”,承接上一句,非常出色。

颔联“金戈奋起朱穷寇,铁甲磨消捣鬼兵”,毕竟“白衣战士”“胡马来犯”等都是比喻的说法,不能总是在比喻的那个喻体当中深入不回,穷寇莫追,赶快返回大部队啊!一支笔要收放自如。颔联就要写医生护士们的本行啊!否则岂不是真的成了一首战士冲锋陷阵的战歌了吗?

颈联“别泪深知身许国,离情化作步催程”,这一联的内容作者定位得很准确!非常及时!这是临行前的赠别诗,所以要写离情。看,“别泪深知身许国”,简直有老杜的风范了!连笔者也要深深敬佩作者了。“离情”一句也对得工整,简直是一步一回首,生死离别之际,英雄洒泪更断肠啊!

尾联“同心誓把毒妖锁,但愿良驹不出征”,尾联是很重要的,切不可怠慢,它是百米冲刺的最后一段,它是决定成败的最后棋局,杜甫说“语不惊人死不休”,农民们也都知道,编筐窝篓,重在收口!这样写,也太草草逸笔了吧?为什么呢?又不走心了呀。前面讲得好好的是从军行,到了结尾就变成了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了呢?而且前面说了是白衣战士,到了结尾又变成千里马了!这前后也太没有统一性了。建议,百度搜索“从军行”,把古人类似的作品多读一些,然后重新写一个充满必胜信念的,美好祝愿的,或者您认为合适的结尾出来,祝福。

因为时间关系,这篇只能到此为止,笔者虽然也想多多益善,还有好几首诗搁在案头呢!只能等下一篇了,欲知后事如何,且待下回分解了。评点不当之处,还请各位老师多多包涵。毕竟学识有限,要向金圣叹老先生多学习啦!

作者简介

作者苍雪清竹,   原名杨敏,大连人,现居台州。十四岁写第一首作品《古园夜赋》,从此开始了文学与书画之路。一弹流水一弹月,一袖飞云一袖风。人或知之,称吾为真文人,半古人。以诗明道,道济中华。

和黄岩诗友们聚会照片。左二为黄岩诗社社长邬老师,左四为笔者,右一为临海才女高玉梅老师,右二为黄岩诗友方圆老师,右三为诗友石海天老师

回顾一下这些诗,能写好结尾的不多。写好结尾一联是有难度的,希望大家多多思考,到了最后一定要集中火力,攻下阵地,要多看古人怎样收尾。

(0)

相关推荐

  • 观唐习律79|猿啼洞庭树,人在木兰舟,马戴五律媲美盛唐

    前言 观唐习律78篇,讲了赵嘏的故事,他在唐武宗会昌四年(844年)进士及第.这一年,不仅仅有赵嘏,同科进士还有著名的诗人项斯和今天要介绍的马戴 . 说到马戴,名字似乎不甚响亮,但是提到他的佳句,一下 ...

  • 名篇名诵 | 徐涛诵咏王维《山居秋暝》

    https://www.ximalaya.com/lvyou/23194637/180285791 朗诵:徐涛   雷声 演唱:霍尊 撰文/制作:雷声 秋日. 雨后. 青山显得空荡荡的,仿佛尘世间的一 ...

  • 【湖南】彭心怡《致敬白衣战士》

    致敬白衣战士 吉星小学 彭心怡 白衣战士是祖国的骄傲, 白衣战士是人们的需要. 国家危难前, 奔赴上前线. 顾大家舍小家, 为了消灭新型冠状病毒. 穿上了厚厚的隔离服, 摘下口罩,捂出了伤痕, 把我感 ...

  • 苍雪清竹:莫惊笺上诗无色,原是清凉脱俗才

    绝句     仄起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一 夜雪梨花如梦白,蝶思缱绻笔中来. 莫惊笺上诗无色,原是清凉脱俗才. 二 一卷诗经无邪语,水云深处棹沧浪. 卅 ...

  • 苍雪清竹:原创律赋与骈文七篇

    路皆诗人赋 以"路皆诗人,风雅化俗"为韵 自有微信,路皆诗人.咳珠唾玉,风流绝尘.挥凤藻以献芹意,举霞觞而泛星津.十二金钗起社,花愁露泣; 三千珠履雅集,雪怒月嗔.观其路人,若非屈 ...

  • 苍雪清竹:评改诗之十四 圣境清凉仍相待,红尘喧嚷成桑海

    添声杨柳枝    霜菊 作者   隋国林 万绿丛中独盼秋,展风流. 霜洗金叶卷如勾.艳娇柔. 仰面朝阳舒广秀,观音手. 苦甘入药解千愁,落英忧. "孤标傲世谐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 ...

  • 苍雪清竹:评改诗之十五 吾坐幽篁里,思君绿绮斜

    春兰 作者  红枫 霜寒知劲翠,凝露润芳华. 叶刃穿天堑,馨香漫际涯. 云高仙骨毓,水远道风加. 鸟听幽篁里,邀来君子茶. 霜寒知劲翠,凝露润芳华.  好句!笔力奇崛而苍劲,使兰花傲然苍翠之状跃然纸上 ...

  • 苍雪清竹:评改诗之十六 不知心已共花痴

    无题 作者    自然的风 镜花空对谁人叹?水月徒伤幻影缘. 梦醒巫山魂不醒,夜眠寰宇烛无眠. 魏王泪洒多情枕,容若心殇殒命泉. 纵是流星飞逝去,也因爱恋泣沧田. <无题>诗滥觞于李商隐, ...

  • 苍雪清竹:评改诗之十八 青莲欲放琉璃朵,忽现瑶池玉女妆

    监考有感 作者  烟波钓徒 监考呆冥似坐禅,奈何身化辩才天. 神游千古飞云杳,思接八荒孤月悬. 过眼龙蛇轻胜马,入怀风雨老如烟. 年年桃汛起犹落,点额朱衣欣吐莲. 监考呆冥似坐禅,奈何身化辩才天.呆冥 ...

  • 苍雪清竹:评改诗之十九

    春愁 作者  方圆 阳春三月柳扶风,花自含情度日空. 瘟疫迷漫难举足,愁心遥寄迎桃红. 阳春三月柳扶风,花自含情度日空.阳春三月,细柳扶风,花自含情.写出柳态花情,的确字里行间流露出一派春愁.为什么呢 ...

  • 苍雪清竹:评改诗之二十二 文字般若非实相

    文字般若非实相 作者  惠众建辉 文字般般通圣境,真如实际待身临. 青丝白发黎元计,铁马冰河风雨吟. 气贯长虹挥妙笔,义通碧汉谢瑶琴. 何期自性生全法,玉指冰轮差一寻. 文字般般通圣境,真如实际待身临 ...

  • 苍雪清竹:评改诗之二十四 枕波眠月,品藻鉴诗

    孤独之清烟氤氲,寂寞之虚舟徜徉,雨滴若打孤蓬,伏小屋之一叶荡然,枕波眠月,万千思绪渺入空际,此时品藻鉴诗正好.         --题记 清平乐   庚子春日抒怀 作者  厚德载福 柳媚含露,紫燕轻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