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蛋白阳性等于蛋白尿吗?

长按下方二维码参与游戏,即可获得题库。

作者:楚门

今天有实习生问了我一个问题。“老师,如果没做尿蛋白定量,尿蛋白定性弱阳性可以诊断为蛋白尿吗?”

人体肾脏是一个过滤系统,人体的废物经过肾脏排泄,肾脏回收吸收后,将废物通过输尿管排出体外,就是正常的尿液。正常情况下,蛋白质会被回收,如果肾脏受损,就会漏出一些蛋白质,导致尿蛋白产生。

正常尿中有少量蛋白,一般≤150mg/24h,或 ≤4mg/(m2·h),当尿蛋白含量>150mg/24h,或>4mg/(m2·h),蛋白定性试验阳性反应即称为蛋白尿。

所以,仅尿蛋白阳性并不等于有需要即刻治疗的肾实质病变,也有可能是生理性蛋白尿,需要谨慎区分。

1 尿蛋白“假阳性”很常见

所谓生理性蛋白尿指机体由于剧烈运动、发热、 低温刺激、精神紧张、交感神经兴奋等所致的暂时性、轻度蛋白尿,患者肾脏无器质性病变,多“一过性”蛋白尿。在临床中颇为常见,据统计,在青年人其发生率可达5%。生理性蛋白尿定性一般不超过(+),定量常<0.5g/24h。

什么情况下会出现一过性蛋白尿?

1急性热病导致的蛋白尿。这种蛋白尿会随着发热减轻而消失。一般尿蛋白量较少,<0.5g/24h。

2剧烈运动导致的蛋白尿。健康人在剧烈运动后会出现一过性蛋白尿,通常24h内会消失,有时伴有轻度的血尿和管型尿,一般不引起肾实质障碍。

3 尿液浓缩。正常人每天排出的尿蛋白最多可达到150mg,如果喝水较少,尿液浓缩,单位体积内的蛋白含量增多,也可能出现尿蛋白,比如晨尿。

所以,在检查中发现有尿蛋白弱阳性时,可以问问患者是否有发烧或者剧烈运动。同时还会有一些假阳性的干扰因素,如女性的白带混入,男性的前列腺炎症、及精液的混入等等,要注意区分。

2 导致蛋白尿的常见原因

病理性蛋白尿则是肾脏有器质性病变造成的蛋白尿,一般多为持续性蛋白尿。其特点常为持续性的,蛋白量较多。且常伴有红细胞尿、白细胞尿、管型尿及相应临床表现。可分为肾前性、肾性、肾后性蛋白尿。

1肾前性蛋白尿 多为溢出性蛋白尿,是由于血液流经肾脏前的疾病引起,例如多发性骨髓瘤、 骨骼肌严重损失、急性溶血等。

2肾性蛋白尿 见于肾小球或肾小管疾病。

3 肾后性蛋白尿 主要见于泌尿道炎症、结石、肿瘤、损伤出血等,尿中混有多量血、脓、黏液等成分导致尿蛋白定性阳性,一般不伴有肾脏本身损害。

3发现尿蛋白阳性怎么办?

首先,确认蛋白尿的存在。首次尿检查发现蛋白尿阳性者,应连续1~2次复查,当复查仍为阳性,则应安排留取24h尿标本作尿蛋白定量。

其次,区分是生理性蛋白尿还是病理性蛋白尿。根据病史、症状体征、各类辅助检查结果包括尿蛋白量、尿蛋白组成成分等方面,区分是生理性或病理性蛋白尿。

通常病理性蛋白尿具有尿蛋白量大、持续性、伴随症状、检查阳性结果多、预后较差等特点,而生理性蛋白尿一般尿蛋白量小、一过性或间歇性、伴随临床表现缺乏,预后好。

044生理性蛋白尿无需复查?

生理性蛋白尿虽多属于孤立性蛋白尿的范畴,却有隐匿性肾炎的可能,因此也需要提高警惕,注意观察。

生理性蛋白尿分为一过性型、间歇性型、持续性型。

1) 一过性型 这种会有短暂的尿蛋白排泄,一般没有不良后果,无需随访或者再检查。

2) 间歇性型 如过24h尿蛋白排出超过正常指标,应每年随访复查,直至尿蛋白消失。如数年后尿蛋白持续性出现,则需复查肾功能。

3) 持续性型 持续性蛋白尿,根据肾穿刺活检有多种的肾损害,预后很难一致。此型患者应每年复查血压、尿液分析、血尿素氮和血清肌酐1~2次。对确有肾损害者可作肾活检,但不是常规检查。

所以,当出现尿蛋白阳性时,应注意排出干扰因素,比如是否有发烧、剧烈运动等等,观察患者是否有其他伴随症状,以及辅助检查阳性改变等等。如果确属“真性蛋白尿”,还要进一步检查,明确病因,以便对因施治。

本文为医家小二首发,作者:楚门,转载需获授权。

看完了吗?来玩个游戏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