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系统磁共振检查到底有哪些序列?都在这里
作为神经系统最主要的检查技术,磁共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今日鼎湖为大家汇总一下常用的神经系统磁共振检查序列及最新进展。欢迎各位补充
1.TIWI、T2WI
作为磁共振检查最基础的序列,T1WI、T2WI不可缺少。上学的时候我们就说:T1看解剖,T2看病变。到底什么意思呢?我们看下面这两幅图
右侧T1WI:图像的整体感官跟“临床图像”的“习惯配色风格”非常接近,你看白质是白的,灰质是灰的,脑脊液是黑的。
左侧T2WI:我想不用说了吧,不会看磁共振的人都知道,这白白亮亮的是病变。
需要指出的是通过片子上TR、TE可用于鉴别T1与T2,给大家一个表。
2.Flair序列(黑水序列)
FLAIR是fluid attenuated inversion recovery的英文缩写,在脑、脊髓MRI(核磁共振)中常用。在T2WI中可抑制脑脊液的高信号,使邻近脑脊液、具有高信号(长T2)的病变得以显示清楚。FLAIR序列属于反转恢复序列(inversion recovery,IR),IR序列是属于获得MRI图像的技术中的序列技术。
T2 FLAIR可以区分游离水与结合水:
在T2 FLAIR序列,游离水呈低信号,如:
蛛网膜囊肿
VR间隙
脑组织梗死后形成的软化灶
而结合水呈高信号,如:
含蛋白质的液体或囊肿
黏液性囊肿
出血性囊肿
胆脂瘤
蛛网膜下腔出血
实性病变
T2 FLAIR能更清楚显示在常规T2WI被脑脊液高信号掩盖的病变,尤其在脑室周围、脑表面、蛛网膜下腔区域,提高诊断的敏感性。
目前FLAIR+C开始应用于临床,弥补了传统T2加权不能使用钆剂增强扫描。其优势是:
消除脑表面血管影的干扰
对细小病灶检出率高
对细微颅脑外伤具有高敏感性
3.DWI
DWI与传统的MR技术不同,它主要依赖水分子的运动而不依赖自旋质子密度、T1或T2,提供了一种新的影像对比。扩散现象反映水分子的随机运动,即布朗运动。DWI中组织的信号对比是基于水分子的布朗运动,只与每个体素内组织的扩散特性有关。组织内水分子的扩散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如细胞结构、组织的生化特性,这些因素将改变扩散的距离和方向。MRI使用对扩散的路径和方向敏感的梯度场来显示人体内水分子的扩散情况。水在组织内的扩散称为表观弥散,扩散率称为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diffusioncoefficient,ADC)。DWI就是利用成像平面内水分子的扩散系数的变化来产生图像对比的。DWI和ADC图的信号强度还取决于扩散梯度的方向。水分子在不同空间方向上的弥散差异称为扩散的各向异性(anisotropy)
早期脑梗死的诊断以及治疗过程的监测:DWI对脑缺血的早期改变非常敏感,较常规T2WI能更早地发现病变。
写到这里想起原来发过的一篇文章:纠正 | DWI高信号可不一定代表脑梗死
DWI用于脑梗的分期、肿瘤良恶性的鉴别、肿瘤复发的评估、放化疗疗效评估等等用途非常多。临床应用写一本书应该也不是问题。
目前科研主要在于多b值弥散加权:多b值弥散加权成像的双指数分析;多b值弥散加权成像的拉伸指数分析......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VIM的相关研究已经是各个学术会议的常客。
4.MRA
磁共振血管成像(MR angiography,MRA)是一种无创伤性,不需用插管及对比造影剂的血管成像方法,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MRA血管成像数据采集技术目前主要有两种:①时间飞越技术(time of flight,TOF)其成像原理是利用MR特殊的“流动效应”。MRA成像的GE序列中,通过RF脉冲的作用,使作用层面中的静止组织质子处于饱和状态,纵向磁化消失。而流入血液出现时,其质子处于非饱和状态,纵向磁化程度高。这样,已饱和的静止组织与未饱和的流人血液之间形成明显的差别,这种现象称为流动相关增强现象,TOF就是基于这种现象进行MRA成像。②相位对比技术(phase contrast,PC)其原理是在外加梯度磁场的作用下,静态质子不产生相位变化.而流动质子则产生相位变化,流动质子与静态质子间存在相位差别,利用这种相位差别成像,称为相位对比技术。
5.MRV检查
磁共振静脉成像技术 (Magnetic Resonance Venography,MRV) 是一种无创的静脉系成像技术,为研究脑静脉系血管疾病提供了新方法,这项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诊断脑静脉窦栓塞、观察颅内静脉系统受肿瘤侵犯程度等情况。
主要的成像方法:
二维时间飞跃法(2D-TOF)
三维相位对比法(3D-PC)
三维对比增强磁共振静脉造影(3D CE-MRV)
6.DTI
弥散张量成像(DTI),是弥散成像的高级形式, 可以定量地评价脑白质的各向异性在此成像方式中, 不只用单一的梯度脉冲, 而至少需要施加 6个非共线方向弥散敏感梯度。DTI可以提供精细的组织微结构细节,清晰地显示白质纤维的传导,术前反映白质纤维束的变形、移位、浸润及占位征象等及其与邻近病变的解剖关系。
当然不要以为DTI就是看这些花花绿绿的纤维束,重点还是数据数据数据。
这个也就不多说了,深入讲也非常难。
7.DKI
弥散峰度成像,主要用于科研,借用冯晓源校长几张图,让大家认识一下DKI。
8.PWI/DSC
很多教科书把磁共振脑灌注称为PWI(Perfusion Weighted Imaging, PWI)或者DSC(Dynamic Susceptibility Contrast, DSC)可提供常规MRI和MRA所不能提供的血流动力学方面的信息,它是利用快速扫描技术,通过静脉内团注对比剂,在短时间内改变组织的磁化率,从而改变磁共振信号的强弱来评价脑组织的血流动力学变化。
在神经系统的灌注中,我们采用的序列是T2*权重的序列。这是因为正常情况下血脑屏障(BBB)没有被破坏,有钆剂的血液并不能进入脑组织,不能使得组织的T1值下降。
它可以敏感地显示脑缺血造成的信号下降。还可以从原始图像重建出相对脑血流量(rCBF)、相对脑血容积(rCBV)、平均通过时间(MTT)等反映血流动力学状态的图像。对脑肿瘤进行脑灌注研究在诊断、治疗方案制定及预后评估方面都有重要价值。目前有研究发现PWI尤其是相对脑血容积(rCBV)对鉴别肿瘤复发或放射性损伤,叫DWI、MRS根据诊断价值。还需要指出的是磁共振“灌注”实际上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定量,是相对定量。
9.MRS
磁共振波谱(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um,MRS)是最典型的分子成像技术之一,能够观察活体组织代谢和生化变化。其波谱成像的基础— 化学位移现象
在相同的磁场环境下,处于不同化学环境中的同一种原子核,由于受到原子核周围不同电子云的磁屏蔽作用,而具有不同的共振频率。波谱分析就是利用化学位移研究分子结构 。常用的原子核有:1H MRS主要检测胆碱、肌酸、脂肪、氨基酸、乳酸等代谢物质;31P MRS主要用于能量代谢研究。
原子核的共振动频率与外加磁场强度有很规律的关系,化学位移如果以外加磁场运行频率的百万分之比数(PPM)值来表示,同一原子核在不同的外加磁场下其化学位移PPM值相同,不同的化合物可以根据其在频谱线频率轴上的共振峰的不同加以区别。
此图来源:北京朝阳医院神经内科 袁俊亮
MRS主要用于判断肿瘤来源、肿瘤定性、鉴别诊断、疗效评估,目前还用于癫痫研究、脑血管病变研究等等。
Cho明显增高,NAA明显降低,考虑脑膜瘤
10.SWI
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SWI)利用组织间磁场敏感差异和BOLD(血氧合水平依赖)效应成像的磁共振新技术。SWI在颅脑血管源性病变、外伤性疾病、肿瘤性病变、钙化性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中有广泛应用。
SWI比T2梯度回波序列发现微出血灶更加敏感。由于微出血灶较小,常规MRI及CT难以发现,含铁血黄素或许是微出血灶的唯一的证据。SWI 提供独特的影像对比,而不同于常规T1WI/T2WI,通过结合相位图与幅度图,产生完美的磁敏感解剖对比度。SWI常应用于脑外伤,用于诊断弥漫性轴索损伤,而弥漫性轴索损伤在常规MRI可能观察不到,弥漫性轴索损伤常用作外伤性脑损伤的预测指标。近年,SWI已经应用于脑外伤损伤之外的各种大脑病变。SWI为常规MRI的补充,或许有助于微出血灶病因的鉴别诊断。
11.DCE-MR
动态对比增强(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DCE)-MRI因其可以多时相扫描,产生连续动态的图像,获得一系列半定量及定量参数,近年来成为国际MRI应用研究的“香饽饽”。
DCE-MRI临床研究已从脑部扩展至体部及四肢,其疾病谱涵盖了心肌梗死、脑卒中、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各系统肿瘤。其在肿瘤成像的应用最为广泛,包括肿瘤高危人群的筛查、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肿瘤分级、疗效预测及评估、预后判断、检测肿瘤病灶的复发等方面。
12.BOLD-fMRI
血氧水平依赖功能磁共振(BOLD-fMRI):适用于功能皮层中枢的定位,包括视觉、运动、听觉、感觉、语言等皮层中枢的定位研究。fMRI的应用已扩展到类似于记忆等认知功能的研究领域。fMRI还应用于手术前定位、化学刺激研究以及癫痫的评价等。(原理较复杂,今后为大家讲解)
鼎湖影像
【版权声明】本平台属公益学习平台,转载系出于传递更多学习信息之目的,且已标明作者和出处,如不希望被传播的老师可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