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立文:在中国“职业画家”并不光荣

艺术史专家迈克尔・苏立文(Michael Sullivan)作为中国艺术在西方的传播者和中国美术最重要的“亲历者”,苏立文目睹了中国社会和艺术界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为了第一位系统地向西方介绍中国艺术的西方人,被誉为美术界的马可·波罗。

而现在,他更多关注的是中国美术的逆向话题。中国的专家对于中国艺术的评价大多是赞誉,而苏立文却敢于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美术发展过程中的种种不足。

要点一:中国画家的作品往往更关注社会性和道德性,是超乎于心灵层面的。但是西方的画家更关注绘画本身,而不是为了满足某种需求;

要点二:对中国画而言,书法是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如果你并不是一个书法和绘画的双料大师,评论家们不会把你当作优秀的艺术家,而只是一个职业画家;

要点三:张大千在文物图像保存方面做出了伟大贡献。从另一方面来看,在这个过程中,他也对敦煌的壁画造成很大破坏;

要点四:当时的中国经济情况十分糟糕,经济秩序紊乱,腐败现象非常普遍。所以一些激进的艺术家,甚至那些不太激进的艺术家,都想要改变现状,进行改革。

中西艺术观念大相径庭:在中国“职业画家”并不光荣

问:您认为中国画的最重要的特征什么?您认为中西艺术有什么共通之处?

苏立文:据我了解,中国画家的作品往往更关注社会性和道德性,是超乎于心灵层面的。但是西方的画家更关注绘画本身,而不是为了满足某种需求。由此可见,中国画家和西方画家不同,他们不会用绘画去展示人性中“恶”的一面。

问:你在书中提到,西方人不会因为自己被称作“职业画家”而感到难为情。但是中国的画家有可能会因为这个称谓而感到一丝尴尬,甚至认为自己因此被贬低。您认为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苏立文:在中国存在这样一种情况:中国画是有书法作点缀的。书法家都是受过良好教育的儒雅之士。书法其实是一种资深的艺术形式,对中国画而言,书法是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如果你并不是一个书法和绘画的双料大师,评论家们不会把你当作优秀的艺术家,而只是一个职业画家。

谈争议人物张大千:对敦煌壁画破坏很大

问:张大千伪制石涛画作而骗过国画大师黄宾虹,并把画作卖给了他,对于这个故事,您可否跟我们分享更多细节?这个故事是否真实?对于张大千这个人的历史意义,您有何看法?

苏立文:我认为有如下几点。首先,张大千仿造石涛的画作现在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还有留存。

张大千仿制石涛作品这件事历史上确实存在。在内战刚开始的时候,国民党政府打算把故宫的大量珍宝运到台湾,当时邀请了黄宾虹来选画,让他鉴定出有价值的重要画作。

即使如此,仍然有很大一批绘画珍品成为漏网之鱼。因此这一批藏品现在被珍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

张大千的历史意义仍然存在很多争议。因为他在敦煌的那段时间,制作过不少关于敦煌壁画的拓片。

因此,张大千在文物图像保存方面做出了伟大贡献。从另一方面来看,在这个过程中,他也对敦煌的壁画造成很大破坏。因为他为了描摹到更为早期的壁画,在没有对表面现有壁画进行记录或者保存的情况下,把它们抹掉、毁坏了。

日本艺术风格也曾风靡一时

问:20世纪的很多中国艺术家,都从日本开启他们的艺术生涯,他们在日本的经验也反之对他们作画产生了一些重要的影响。您认为在日本在20世纪中国艺术的发展过程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苏立文:在19世纪20年代之前,有一些无法去巴黎学习的中国艺术家选择前往日本深造。比如画家傅抱石,他深受日本艺术风格的影响。

但是有一点值得玩味:当你去观察他后期的作品时,你会发现日本艺术对他的画风的影响已经烟消云散,你甚至无法想象这两个时期的作品是出自同一人之手。19世纪20、30年代时,日本对台湾的影响十分深重,所以很多台湾的画家到东京深造。

问:在傅抱石后期的作品中,为什么日本艺术对他的影响会消失?

苏立文:傅抱石是一个创意十足、个性鲜明的画家。尽管他早期受到日本的影响,但是他在绘画过程中融入了自己的想法,由此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