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卖十几年的老字号名小吃~记忆中的家乡味
小店档案
面积:70平方米,9张桌子,35个餐位。
员工:7人。
投资:20万左右。
品类:小吃。
地址:四川省德阳市城隍庙街48号。
下午四点,不时有客人走进小店,张口便问,有没有油茶。坐在门口收银台处的老板笑呵呵地跟客人讲,这会儿没有,五点才开始卖。这家小店便是“谢婆婆油茶店”。店老板名叫谢贤秀,认识她的人都习惯喊她谢婆婆。她的油茶店在德阳已开了十多年, 当地人一提到油茶,便会想到谢婆婆。原本是小学教师的谢婆婆,是如何走上餐饮这条道路,并被当地人熟知的呢?
缘 起
谢婆婆1953年生,早先是四川阿坝州的一名小学语文教师。2002 年,谢婆婆退休,娘家在中江的她,选择了德阳这个离中江较近的退休安置点。有的人退休后开始享受生活了,但是谢婆婆是个闲不下来的人,想自己做点事情。那时候,她的儿子在成都上班,但又不想给人打一辈子工,于是,母子俩共同创业的想法便萌生了。
△店主谢婆婆
自己创业做什么呢?谢婆婆喜欢下厨, 经常在家里做菜, 尤其是米粉、面条、油茶之类的小吃,味道都还不错,于是选择了卖小吃。不像一些支摊卖小吃的人,谢婆婆一开始就开起了店。2002年,第一家油茶店在德阳的青山巷开业,谢婆婆和儿子一起经营。餐饮这一行很辛苦,尤其是卖小吃, 起早贪黑。油茶店开了几年后, 儿子觉得太辛苦, 另谋了差事,谢婆婆一人无力支撑,小店也歇业了。
谢婆婆家挨着泰山生活市场,因为老公喜欢收藏奇石,于是他们租下了楼下的一间库房来摆放石头。库房还连着一间朝向市场的小门面,这一处地方该拿来干什么呢?谢婆婆的老公想卖水果,尝试经营了一年,没经验又没门道,生意并不好。于是,谢婆婆又做回了餐饮,重新开张了自己的油茶店,卖油茶和米粉。因为门面小, 她在店门口撑了大伞, 搭了棚子,方便客人用餐。开张后,一些熟悉的老顾客回来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客人越来越多,有时甚至还排起了长队。
△香酥油茶
虽然不是餐饮专业出身,但开过几年小店的谢婆婆还是有长远眼光。生活市场人流量虽然大,但是总体环境不太好,自己在店门前撑伞搭棚也影响市容,一旦被整顿,势必会影响自己的生意。谢婆婆便开始留意合适的铺面,一两年后的某一天,她从城隍庙街路过, 偶然看到一间铺面转让,这个铺面离生活市场的老店近,周围也有一些饮食小店,谢婆婆便毫不犹豫地接了过来。2011年,谢婆婆油茶城隍庙店正式开业,一直经营至今。后来泰山生活市场果然被整顿,老店店址也在其中。整顿后的市场面貌焕然一新,老油茶店也重新开始经营,店面虽小,但是干净整洁,让人吃得舒心。
产 品
油茶店早先主要卖油茶,其他小吃较少, 开店时间长了, 增加了员工,也增加了售卖的品类,现在以油茶和包子为主,兼卖面条、米粉、粥等小吃。谢婆婆选择油茶作为招牌产品是经过深思熟虑的。首先她的油茶搅得很好,更重要的是搭配油茶的馓子,是她自己改良过的。其次,街面上卖面条、包子这类小吃的店太多了,而油茶做起来相对复杂,售价又不高,卖的人少。最重要的是当地人很喜欢吃油茶。
△原味油茶
“油茶很多地方都有,各地的做法不一样。像成都的油茶,比较稀;射洪的油茶,米是不炒的,吃的时候要加香菜。”谢婆婆说,她吃过不少地方的油茶,再结合德阳当地人的口味,进行适当改良。现在店里卖的油茶有原味油茶、香酥油茶、臊子油茶、麻辣油茶和香甜油茶5个品类。其中原味油茶是最传统的,其他种类都在它的基础上改良而来。臊子油茶是在原味油茶基础上加肉臊子,香酥油茶加的是新鲜的黄瓜碎、红萝卜碎和酥肉碎,麻辣油茶是在原味的基础上加了红油辣椒,而香甜油茶加的是白糖。最好卖的是原味油茶和臊子油茶。
谢婆婆对自己的油茶很得意,因为东西“资格”(四川方言,地道、正宗之意)。搅油茶的米粉主要用粳米炒香后磨成,油茶的黄金搭档馓子是自制的,金黄酥脆,入口化渣。说到谢婆婆的馓子, 还真跟别人家的不一样。市面上常见的馓子都是用面棍炸成的, 形状细长, 口感偏硬, 不化渣。而谢婆婆改良了自家的馓子,用自制的面皮炸成小块状,色泽金黄,酥脆化渣。
△馓子
除了这两样主要的东西,油茶里的其他配料也毫不含糊,比如小葱。凭着靠近生活市场的便利,谢婆婆一直坚持亲自采购。一大早她来到市场,转完一圈看哪家的好才决定在哪家购买,“细节很重要,一定要做好”。
除了油茶,店里的包子也很受欢迎。在小店的门口摆着一屉屉小蒸笼,上边挂着一块牌子,写着“当诚实人,做良心包”。客人一进门便能看见做包子的小餐车, 师傅卖力地和面、揉面、下剂、擀皮、包馅儿。谢婆婆说,现在不少人不敢在外边吃肉包子,因为不晓得肉馅儿是否健康,“我都是亲自买肉,买回来的肉就放在门口,一进门大家就能看到,这样才吃得放心”。小店厨房也是开放式的,所有操作客人都能看见。
经 营
谢婆婆的油茶在当地热卖了十多年,积累了很多老顾客,有的甚至从开店吃到现在。之前她主要经营泰山生活市场的老店,只卖上午。下午,她通常都到儿子经营的城隍庙街店帮忙。两家店卖的东西都一样,但是许多老顾客都认谢婆婆,她在哪家店,就去哪家店吃,就连一些小朋友都知道,吃油茶要找谢婆婆。现在,老店由女儿接手经营了,她则在城隍庙店帮忙。
谢婆婆油茶店从早上6点开门,营业到下午2点,休整3小时,再从下午5点营业到晚上9点。每天早上,谢婆婆4点20起床,4点50到店里开始熬汤、搅油茶,等到员工6点来上班,她已做好准备工作,前往市场买菜。为了保证品质, 很多事情她都亲力亲为。她觉得做餐饮, 一定要用好材料,这样才能保证品质,顾客才吃得放心、健康。当被问到经营的秘诀时,谢婆婆笑呵呵地回答:“哪里有啥秘诀, 不过是吃苦耐劳, 用好的材料,做好的口味,金钱看淡点,人情味多点而已。”
也许是当过小学教师的缘故,谢婆婆把对学生的态度用到了顾客身上,既热情又耐心。顾客进门,微笑着招呼,遇到没有吃过油茶或不会搅拌的顾客,她还会主动跟他们讲如何搅拌,吃起才更有味。对于顾客多加料的要求从不拒绝。有的客人打包,或熟客想单独购买餐盒和筷子,她都免费赠送。店里没有专门给娃娃吃的油茶或面条,当大人带着娃娃来用餐时,她会单独为小朋友准备一点适合他们吃的油茶或面条。谢婆婆喜欢跟顾客打交道,东西好不好吃,哪里需要改进,顾客的反馈她都能第一时间知晓。
△臊子油茶
“我其实是一个比较好强的人,做啥都想争第一。开店早期,由于不熟练,上菜速度比较慢,有顾客说我的店会关门,于是我下决心一定要经营好,现在两家店都还不错。儿子也是脚踏实地地经营,没有做过多宣传,都是靠顾客之间的口碑。”提到油茶店未来的发展, 谢婆婆也有自己的目标,她计划开发新的品种,像专门给娃娃吃的油茶,还要增加其他口味,其次要扩大经营,将油茶店传承下去。
巧食多源自民间,美味常藏于市井。油茶是当地人日常喜欢的小吃,由于油茶用料丰富,制作相对复杂,售价又不高,利润也就不高,所以卖的人不多。
谢婆婆抓住这一点,用心做事,不忘初心,把它做成了品牌。在小城市,口碑相传是最好的宣传方式,哪条街有好吃的,邻里一吆喝就知道了,好食不怕巷子深。但是在网络营销如此普遍的当下,油茶店要做大做强,甚至向外发展,除了口碑,或许也需要一些营销手段。
付丽娟/文 Hana/编排